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mz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体育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上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而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已然成为体育教学中重中之重。因此,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也随之成为每个体育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新课改;小组合作;自由活动
  长期以来,与其他主流学科相比,初中体育的地位略显尴尬,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不被重视”已经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常态,这直接导致了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明显下降,甚至出现正值青春年少的学生有“力不从心”的现象。因此,在新课改的历史背景下,初中体育迎来了为自己“正名”的时刻,初中体育从教学理念到方法都发挥了深刻的变革,不仅让教师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刻理解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学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而且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化也根据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划,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运动的乐趣。由此可见,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将从“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小组合作、鼓励自由活动”三个角度入手,谈一谈新课改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积极性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以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在学生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关心学生的同时,学生也能够放下心理压力,更加尊重老师,从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确保体育教学的高效展开。
  例如:在进行“中长跑”这一课内容教学时,为了达到1000米长跑的教学任务,我会在跑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压力,首先,我会在跑步前与每个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以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并为学生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歌曲,以缓解学生压力。然后,在跑步过程中,我会主动参与其中,全程陪跑,给予那些坚持不下来的学生一定的鼓励话语,给坚持到底的学生加油打气。最后,我会耐心的指导跑完的学生,让其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以让身体达到平衡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
  二、开展小组合作,增强趣味性
  体育运动的意义在于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心灵得到高级的愉悦感,同时,合作能力也是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参与体育活动,从而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中感受体育魅力的同时,也能够优化体育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足球”这一课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首先,我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举手表决的方式来表明自己对足球的兴趣,之后,我分别为两组学生布置教学任务,让每组学生组内合作探究。比如,对于兴趣较强的学生,我会让学生借助教材自主学习足球基本的运球动作和一些比赛规则;对于兴趣持中或不感兴趣的学生,我会以生动的语言和动作细心的为学生讲解足球的相关知识。最后,我还会让两组学生混在一起,让练习好的学生负责教练习差的学生。同时,合理分配学生进行足球友谊赛,进而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比赛中感受到足球的魅力。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形成。
  三、鼓励自由活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自由活动并非漫无目的的活动,而是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尽可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选择最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行专项训练,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锻炼,并给予学生一定的专业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发掘出体育锻炼的价值,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的习惯。
  例如:在上最后一节室外体育课时,我会拿出本学期所用的全部体育器材,让学生在课堂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器材,以单独锻炼或结伴训练的方式来自由活动,比如,两个学生在篮球场地锻炼自己的篮球技巧;男生喜欢短跑,三四个人在操场的跑道上自发进行短跑比赛;女生则更偏向健美操和舞蹈等。在离下课的最后十分钟里,我以聊天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进行总结,并说出这学期的体育课收获以及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以此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千种百种,但不能脱离本心,要始终围绕新课改下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基准展开。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在调度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科学的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  宋志胜.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139.
  [2]  苗红玉.浅析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學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9(04):145-146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下移动互联网渗透了人们日常生活,视频分享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短视频也逐渐开始涉足品牌推广、广告营销等领域。其广告内容的制作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笔者从短视频的概念、特征和传播内容阐述,使得大家更好参与短视频和短视频广告的传播。  关键词:新时代;新媒体;短视频广告;传播  一、短视频概念与基本特性  1.1短视频  短视频广告指的是视频长度较短,且内容简练,通过移动智能端进行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隔代教育的诸多问题影响,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很不乐观,要想培养有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从孩子的情感入手,要以孩子的道德能力培养为基础,要以榜样引导和行为引导为基本手段,以游戏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要协调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争取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促使幼儿自觉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关键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  引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获得飞速发展。而与传统教学媒介相比,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改变固定、单向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  关键词:科学;网络;教学  我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飞向月球》一课时,尝试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一种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行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从
期刊
摘 要:我们中三班有一个叫泽泽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泽泽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我们教师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还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
期刊
摘 要:音乐鉴赏能力看似与高中生的学业成绩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其主要影响到了学生的情感构成,在高中音乐课上对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有意识且有规则地对感兴趣的音乐进行鉴赏,不仅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也能利用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之余培养出健全的人格。本文选择从高中音乐课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困难入手,总结教学中的困难并提出解决的教学对策,以供专业人士参考,同时有利于整体提
期刊
摘 要:歌剧茶花女是威尔第根据小仲马的长篇小说改编的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只有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才能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有了解整部歌剧的内容以及背景,才能将这首选段演唱的真切、细腻、感人,才能更好的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演唱或“二度创作”。  关键词:茶花女;威尔第咏叹调;维奥莱塔;人物特点  一、作曲家的介绍及创作背景  意大利威尔第是浪漫主义时期
期刊
摘 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其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决定了人的成长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父母;孩子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素质决定着个人的发展前途,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人成才的三大支
期刊
摘 要: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抒情歌剧——歌剧《伤逝》是施光南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改编的同名歌剧,由王泉、韩伟编剧,施光南作曲,也是施光南的第一部歌剧借鉴了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广泛运用了咏叹调、宣叙调、对唱、重唱、合唱、伴唱等丰富多样的声乐体裁。在形式上吸收了我国二三十年代歌剧的某些特征,富有民谣色彩和时尚信息,是八十年代中国民歌歌剧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  关键词:封建社会;自由;爱情  歌剧
期刊
摘 要:短短十年中,韦伯创作了六部轰动之作,其中三部成为了音乐剧历史上的经典:《艾薇塔》、《猫》、《歌剧魅影》。我挑选了20篇论文分析并思考,这篇文献综述将从人物色彩、艺术魅力、发现及价值上对音乐剧《歌剧魅影》进行一定的分析,分析音乐剧《歌剧魅影》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学习音乐剧与电影歌剧之间的关系,并将它们更好地有机地应用到自身的比较实践中。  关键词:音乐剧;《歌剧魅影》;艺术魅力;演唱技巧  一
期刊
摘 要:韩愈曾作《师说》,提及教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求学和人生路途上一定有老师。我很幸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能为孩子的人生播下第一颗真善美的种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不仅仅是在文化理论、学科知识上为学生释疑解惑,还是每一个孩子从小学习的标杆和榜样,也是每一个孩子心灵成长的塑造者,在孩子幼小的心底中下一颗种子,伴随着孩子成长,一路生根发芽,一路茁长成长,最终长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