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摘要】:晚清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国亡国史的编译成为当时的热潮。其中《近世亡国史》的编者重视对各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事迹进行述写,期望以此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怀和反抗斗志,从而避免亡国灭种的惨剧。
【关键词】:《近世亡国史》;反抗事迹;述写
晚清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各国亡国史的编译成为一时的热潮。其中由殷鉴社编辑出版的《近世亡国史》分述了朝鲜、越南、缅甸、印度四国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原因、经过及亡国后的惨状,并对各个国家人民奋勇抗争外来侵略的事迹展开了述写,作者期望通过叙写各国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奋勇拼搏的民族英雄,而“发潜露隐,扬德标光,描写人物之精神,披抉事情之真相,令读者歌之泣之鼓舞之而闻风兴起”[1],从而达到“表赞以往之英雄,而开导未来之英雄”[2]的目的。
《近世亡国史》四编内容中都设有专门的章节叙述四国中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跡。在本书第一编,第五章“亡国后之朝野殉难人物 ”就对朝鲜国内因不满日本统治而坚守民族气节最后殉国的著名人物进行专门介绍,主要有:
“闵泳焕,正一品元老大臣也,任参政大臣,忠勤正直,力主臣事中国,保护协约成后,痛苦自杀……赵秉世,安山人,正一品元老院大臣,当五条保护协约成后,亦服毒自杀;李尚节,议政府参赞伊藤至朝鲜逼令签押保护协约不应,走至钟路傍,以头撞石而死……沈相薰,参政大臣,国亡时,适家居,闻警遂起兵忠清道,与日抗战,兵力甚厚,江原诸道义军数万人皆来会,围困日军,通信运粮尽行,断绝一时。颇濒危殆卒,以军械不济败死;李相高,议政府参赞,党伊藤逼令缔结保护协议时,上书力陈日人之志在亡灭朝鲜,当以死力拒,朝鲜王阅奏,为之泣下。故伊藤虽再三逼迫签约,韩皇及各大臣终坚拒不应者实相高之力也。约成后,至钟路旁演说,淋漓悲壮,欲举众抗日,未成被逮,寻放免。”[3]
在本书第二编中,编者对越南亡国后之朝野殉难的重点人物也进行了介绍,如邓德顺,黄潘泰,阮忠直,阮勋,玩知方,黄耀,阮高等,并且指出:“一国之亡,无不有忠臣、杰士、义夫、节妇先后继起以谋光复者。越南受法祸最烈而殉难者亦甚众。”[4]越南灭亡后遭受法国严酷的殖民统治,越南人民过着悲苦交加的生活。越南古时是中国的藩属国,与中国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越南的灭亡又关系中国的存亡。因此作者以“记者曰”的形式写到:
“越南为中国旧封,自秦以降,郡县千余年,藩属千余年。人种、风俗、习惯、文字,无一不被化于中国,实滇粤之门户,海南之重镇也。甲申一役,竟甘心抛弃宗主权,让彼万里外之碧眼紫髯,法兰西人享有其地,呜呼!使秦皇汉武有灵,当亦痛哭。九原哀越南,南汉族之不幸,而叹十八省同胞之不肖也。迄今二十余年来,风雨日亟,十洲三岛既已,王气销沉而金马碧鸡,又闻烽烟告警,西南阽危,大局何堪设想。”[5]
并疾呼“愿我政府亟起而直图之勿贻,噬脐之悔也”[6]。整本书中,虽专门介绍四国的灭亡,但处处都影射中国的时局,书中也常常以“记者按”和“编者按”的形式发表评论,所有这些都透漏着编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在书中,编者不仅书写朝鲜、越南、缅甸和泰国灭亡后遭受的残酷统治,同时将中国面临的危急境遇也跃然于纸上,如在写到朝鲜灭亡后的影响时就指出:
“于是中国三十余万方里中极丰沃、富庶一部之南满洲土地,竟入彼大和民族统治之下,而步朝鲜之后尘焉。呜呼!安南亡而滇粤危,朝鲜亡而满洲失。地理上关系之结果固非偶然,而政治上竞争之终局,则举中国胥入他人之势力范围,其祸有不可胜言者。同胞乎,志士乎,曷一观于朝鲜之亡,满洲之失,急起而筹对付之方法也。”[7]
这样,就会使“亡国破家之祸日悬于四万万人心目之间,而惧我之为波兰,惧我之为印度,惧我之为埃及、罗马”,从而“积惧而奋,积奋而团,积团而竞生存”[8],从而使中国人民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由此告知国人,敢于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避免步灭亡国家的后尘。
为了激励国人奋勇反抗外力侵略,编者在第四编,“亡国后朝野之起义”一章,对印度人民反抗英军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一千八百五十六年二月七日,英印度总督废蒙古朝,莫卧儿帝所领土地、人民、财产悉由英总督管辖。印人虽悲愤切齿,莫可如何,及施种种虐政,不胜其压制之苦。思脱英人之羁绊,而为自主独立之民,然强弱异势,不敢发难。当时驻印度军,号称二十五万,西波兵居二十二万,竟无如此三万英兵,何徒相视以目而已。会英人授西波兵枪炮子弹,均敷以猪牛之脂,盖印人多回教,猪肉其所大忌也,于是不约而同揭竿攻英,拥立旧君亚兰默为卧儿帝,到处响应,劫狱释囚,传檄全印,猛扑英军于米刺脱,英不能支,全军覆焉。”[9]
在此,编者讲述了印度人民因不满英国政府的残酷统治而奋起反抗而最终获得成功的事跡,以此唤醒中国同胞,发扬爱国精神,从而把全国人民统一起来,抵御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避免步灭亡国家的后尘。
参考文献:
[1]《大陆报》1903年第2期,“史传”专栏编者按语,转引自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90页。
[2]汤志钧编:《陶成章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4页,转引自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90页。
[3]殷鉴社:《近世亡国史》第一编,殷鉴社1911年,“叙”第28-29页。
[4]殷鉴社:《近世亡国史》第二编,殷鉴社1911年,第67页。
[5]殷鉴社:《近世亡国史》第二编,殷鉴社1911年,第37页。
[6]殷鉴社:《近世亡国史》第二编,殷鉴社1911年,第36-37页。
[7]殷鉴社:《近世亡国史》第一编,殷鉴社1911年,第34页。
[8]《江苏》第3期,“社说”,引自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9]殷鉴社:《近世亡国史》第四编,殷鉴社1911年,第107页
【摘要】:晚清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国亡国史的编译成为当时的热潮。其中《近世亡国史》的编者重视对各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事迹进行述写,期望以此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怀和反抗斗志,从而避免亡国灭种的惨剧。
【关键词】:《近世亡国史》;反抗事迹;述写
晚清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各国亡国史的编译成为一时的热潮。其中由殷鉴社编辑出版的《近世亡国史》分述了朝鲜、越南、缅甸、印度四国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原因、经过及亡国后的惨状,并对各个国家人民奋勇抗争外来侵略的事迹展开了述写,作者期望通过叙写各国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奋勇拼搏的民族英雄,而“发潜露隐,扬德标光,描写人物之精神,披抉事情之真相,令读者歌之泣之鼓舞之而闻风兴起”[1],从而达到“表赞以往之英雄,而开导未来之英雄”[2]的目的。
《近世亡国史》四编内容中都设有专门的章节叙述四国中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跡。在本书第一编,第五章“亡国后之朝野殉难人物 ”就对朝鲜国内因不满日本统治而坚守民族气节最后殉国的著名人物进行专门介绍,主要有:
“闵泳焕,正一品元老大臣也,任参政大臣,忠勤正直,力主臣事中国,保护协约成后,痛苦自杀……赵秉世,安山人,正一品元老院大臣,当五条保护协约成后,亦服毒自杀;李尚节,议政府参赞伊藤至朝鲜逼令签押保护协约不应,走至钟路傍,以头撞石而死……沈相薰,参政大臣,国亡时,适家居,闻警遂起兵忠清道,与日抗战,兵力甚厚,江原诸道义军数万人皆来会,围困日军,通信运粮尽行,断绝一时。颇濒危殆卒,以军械不济败死;李相高,议政府参赞,党伊藤逼令缔结保护协议时,上书力陈日人之志在亡灭朝鲜,当以死力拒,朝鲜王阅奏,为之泣下。故伊藤虽再三逼迫签约,韩皇及各大臣终坚拒不应者实相高之力也。约成后,至钟路旁演说,淋漓悲壮,欲举众抗日,未成被逮,寻放免。”[3]
在本书第二编中,编者对越南亡国后之朝野殉难的重点人物也进行了介绍,如邓德顺,黄潘泰,阮忠直,阮勋,玩知方,黄耀,阮高等,并且指出:“一国之亡,无不有忠臣、杰士、义夫、节妇先后继起以谋光复者。越南受法祸最烈而殉难者亦甚众。”[4]越南灭亡后遭受法国严酷的殖民统治,越南人民过着悲苦交加的生活。越南古时是中国的藩属国,与中国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越南的灭亡又关系中国的存亡。因此作者以“记者曰”的形式写到:
“越南为中国旧封,自秦以降,郡县千余年,藩属千余年。人种、风俗、习惯、文字,无一不被化于中国,实滇粤之门户,海南之重镇也。甲申一役,竟甘心抛弃宗主权,让彼万里外之碧眼紫髯,法兰西人享有其地,呜呼!使秦皇汉武有灵,当亦痛哭。九原哀越南,南汉族之不幸,而叹十八省同胞之不肖也。迄今二十余年来,风雨日亟,十洲三岛既已,王气销沉而金马碧鸡,又闻烽烟告警,西南阽危,大局何堪设想。”[5]
并疾呼“愿我政府亟起而直图之勿贻,噬脐之悔也”[6]。整本书中,虽专门介绍四国的灭亡,但处处都影射中国的时局,书中也常常以“记者按”和“编者按”的形式发表评论,所有这些都透漏着编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在书中,编者不仅书写朝鲜、越南、缅甸和泰国灭亡后遭受的残酷统治,同时将中国面临的危急境遇也跃然于纸上,如在写到朝鲜灭亡后的影响时就指出:
“于是中国三十余万方里中极丰沃、富庶一部之南满洲土地,竟入彼大和民族统治之下,而步朝鲜之后尘焉。呜呼!安南亡而滇粤危,朝鲜亡而满洲失。地理上关系之结果固非偶然,而政治上竞争之终局,则举中国胥入他人之势力范围,其祸有不可胜言者。同胞乎,志士乎,曷一观于朝鲜之亡,满洲之失,急起而筹对付之方法也。”[7]
这样,就会使“亡国破家之祸日悬于四万万人心目之间,而惧我之为波兰,惧我之为印度,惧我之为埃及、罗马”,从而“积惧而奋,积奋而团,积团而竞生存”[8],从而使中国人民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由此告知国人,敢于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避免步灭亡国家的后尘。
为了激励国人奋勇反抗外力侵略,编者在第四编,“亡国后朝野之起义”一章,对印度人民反抗英军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一千八百五十六年二月七日,英印度总督废蒙古朝,莫卧儿帝所领土地、人民、财产悉由英总督管辖。印人虽悲愤切齿,莫可如何,及施种种虐政,不胜其压制之苦。思脱英人之羁绊,而为自主独立之民,然强弱异势,不敢发难。当时驻印度军,号称二十五万,西波兵居二十二万,竟无如此三万英兵,何徒相视以目而已。会英人授西波兵枪炮子弹,均敷以猪牛之脂,盖印人多回教,猪肉其所大忌也,于是不约而同揭竿攻英,拥立旧君亚兰默为卧儿帝,到处响应,劫狱释囚,传檄全印,猛扑英军于米刺脱,英不能支,全军覆焉。”[9]
在此,编者讲述了印度人民因不满英国政府的残酷统治而奋起反抗而最终获得成功的事跡,以此唤醒中国同胞,发扬爱国精神,从而把全国人民统一起来,抵御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避免步灭亡国家的后尘。
参考文献:
[1]《大陆报》1903年第2期,“史传”专栏编者按语,转引自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90页。
[2]汤志钧编:《陶成章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4页,转引自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90页。
[3]殷鉴社:《近世亡国史》第一编,殷鉴社1911年,“叙”第28-29页。
[4]殷鉴社:《近世亡国史》第二编,殷鉴社1911年,第67页。
[5]殷鉴社:《近世亡国史》第二编,殷鉴社1911年,第37页。
[6]殷鉴社:《近世亡国史》第二编,殷鉴社1911年,第36-37页。
[7]殷鉴社:《近世亡国史》第一编,殷鉴社1911年,第34页。
[8]《江苏》第3期,“社说”,引自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9]殷鉴社:《近世亡国史》第四编,殷鉴社1911年,第1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