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艳阳天,房地产板块如火如荼。记得6月初,《投资与理财》杂志通过走访多家投资机构,得出房地产股“大跌之后有反弹”的结论,时至今日,市场的实际走势验证了我们的判断,房地产板块已经出现了两波较大的反弹行情。
房地产股还能反弹多久?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还有可能续跌吗?它能否再次扛起大旗,拉起一波大的股市上涨行情呢?
超跌反弹进行时
市场总是会出错的。在资金面紧缩和房市新政的持续打压下,房地产从去年12月份开始出现了两拨大级别的调整,地产股领跌股市,地产指数单日跌幅超过5%的交易日达到5个,几度引起市场恐慌。与此同时,多数机构逐步看空房地产股,公募基金不断减仓,空头情绪浓烈。
跌无可跌。进入6月份,以私募为代表的一些机构指出房地产板块已经“超跌”。5月中旬房地产板块止跌反弹,随后6月、7月份又展开了两波反弹行情。市场似乎在通过反弹来修正错误,这也验证了另一句股市名言——“股市总是对的”。
近3个月房地产板块先于大盘止跌,地产指数每月一个反弹,保持了横盘整理走势。同期大盘仍保持弱势向下,大盘和多个板块频创今年以来的新低,地产、金融板块则力挽狂澜,担当起抗跌主力。
7月初以来的第三波反弹尤其强劲,地产指数的反弹幅度超过了15%,一度站稳季度均线之上。一些房地产个股更为活跃,如休闲地产第一股广宇发展、上海和深圳本地的一些房地产股涨幅均超过20%,渝开发、西藏城投等个股的涨幅超过了30%。如果从5月中旬的止跌时算起,上述个股中多数涨幅已经接近甚至超过40%。
房地产股还能反弹多久呢?接受《投资与理财》记者采访的多数机构认为,房地产板块保持震荡走势的可能性比较大。较为乐观的国金证券认为,短期超跌的房地产板块已经有资金介入,可能会出现中级反弹。多数机构仍比较谨慎,认为房地产股可能会保持震荡或震荡偏强的走势。
波段操作、把握超跌反弹机会成为主流的投资策略。一些机构认为,招保万金等一线地产股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但要追求短期收益,则应该更多关注二三线城市地产龙头。同时,商业地产、央企整合等概念也值得关注。在房地产相关产业中,低股价、低估值的钢铁股得到申银万国、国信、东方等券商的关注。
下跌空间已经不大
政策进入观察期,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同时估值水平不断降低,地产股似乎没有多大的下跌空间了。
从政策面看,最严厉的房市新政已经出台好几个月了。众多市场人士认为,目前看房地产政策的效果已经比较明显了,后市重点在稳定运行。据悉,上海有关房产税的方案已经向国务院提交,房产税的征收是必然趋势,不过市场对这一重大利空已经有了充分准备。
但市场仍有担忧。英大证券认为,从技术面看,由于房地产股主要是价格回调,还没有明显放量,地产指数仍有可能再次回调。
近期,公布中报大幅预增的地产企业为数不少,有机构认为地产股有重新估值的需求。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近期房地产周销售数据回暖,京沪穗深等重点城市的新房销售、二手房成交整体上均已呈现底部企稳态势。
国泰基金以实业资本眼光看待房地产股价。该公司投资管理部副总监黄焱表示,他掌管的基金仍然保持银行、地产股的部分仓位,未来没有减持的计划。
黄焱还认为,上市公司所有土地储备折现后的价值高于公司市值,一块地皮成本高达几十亿元,而许多储备大量土地的上市公司市值不超过100亿元。同时,土地资产仍然处于稀缺状态,从中期都无法找到地产股显著下跌的理由。
大行情难再有
住宅价格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问题,刚性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房价稍微下降就会涌现巨大的买房潮。不缺市场需求,这也是保证房地产业盈利业绩的根本。
诺安灵活配置基金经理夏俊杰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房地产商不肯降价,现在是房地产商在与政府博弈,尽管调控难度较大,但稳操胜券的一定是政府。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政府让步,调控就会前功尽弃,政府肯定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因此,房产股存在交易性的机会,但是难有大行情。除非政府出了好政策,价格也许会创新高。
前不久,市场风传政府将放松房贷、授意央企扩张拿地等消息,股市随即大幅反弹,但当天住建部、银监会、国资委集体公开否认,声明继续坚持原有政策不变。政策的维稳,一方面支撑股市不再下跌,一方面预示着后市难以再有大的行情。
知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谢百三近期撰文说,不出房产税,光限制贷款,楼市也会走软。他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地方的老百姓、房产商对房市调控依然熟视无睹,仍在买房。因此,谢教授得出的结论是房市还会长期调控下去。
面对市场乱相,房地产板块的多空双方也许还会继续较量下去。房地产涉及国民经济中的几十个行业,对银行业的影响举足轻重,至今房市调控的效果仍是证券市场的风向标。在过去两轮的牛市中,被称为“暴利行业”的房地产都充当了主角。
然而,昔日的光彩正在逐渐褪去。中信证券、国金证券等权威机构指出,下一轮牛市将在中国经济转型成功时出现,新兴产业则是转型成功的关键。也许,这也正是“七新产业”成为主流机构关注热点的原因之所在。
东方远见私募基金经理许勇认为,房地产已是“红海”,要想获得超额收益,则应该关注“蓝海”行业。他表示,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是新兴产业、低端消费等行业。
房地产股还能反弹多久?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还有可能续跌吗?它能否再次扛起大旗,拉起一波大的股市上涨行情呢?
超跌反弹进行时
市场总是会出错的。在资金面紧缩和房市新政的持续打压下,房地产从去年12月份开始出现了两拨大级别的调整,地产股领跌股市,地产指数单日跌幅超过5%的交易日达到5个,几度引起市场恐慌。与此同时,多数机构逐步看空房地产股,公募基金不断减仓,空头情绪浓烈。
跌无可跌。进入6月份,以私募为代表的一些机构指出房地产板块已经“超跌”。5月中旬房地产板块止跌反弹,随后6月、7月份又展开了两波反弹行情。市场似乎在通过反弹来修正错误,这也验证了另一句股市名言——“股市总是对的”。
近3个月房地产板块先于大盘止跌,地产指数每月一个反弹,保持了横盘整理走势。同期大盘仍保持弱势向下,大盘和多个板块频创今年以来的新低,地产、金融板块则力挽狂澜,担当起抗跌主力。
7月初以来的第三波反弹尤其强劲,地产指数的反弹幅度超过了15%,一度站稳季度均线之上。一些房地产个股更为活跃,如休闲地产第一股广宇发展、上海和深圳本地的一些房地产股涨幅均超过20%,渝开发、西藏城投等个股的涨幅超过了30%。如果从5月中旬的止跌时算起,上述个股中多数涨幅已经接近甚至超过40%。
房地产股还能反弹多久呢?接受《投资与理财》记者采访的多数机构认为,房地产板块保持震荡走势的可能性比较大。较为乐观的国金证券认为,短期超跌的房地产板块已经有资金介入,可能会出现中级反弹。多数机构仍比较谨慎,认为房地产股可能会保持震荡或震荡偏强的走势。
波段操作、把握超跌反弹机会成为主流的投资策略。一些机构认为,招保万金等一线地产股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但要追求短期收益,则应该更多关注二三线城市地产龙头。同时,商业地产、央企整合等概念也值得关注。在房地产相关产业中,低股价、低估值的钢铁股得到申银万国、国信、东方等券商的关注。
下跌空间已经不大
政策进入观察期,业绩确定性相对较高,同时估值水平不断降低,地产股似乎没有多大的下跌空间了。
从政策面看,最严厉的房市新政已经出台好几个月了。众多市场人士认为,目前看房地产政策的效果已经比较明显了,后市重点在稳定运行。据悉,上海有关房产税的方案已经向国务院提交,房产税的征收是必然趋势,不过市场对这一重大利空已经有了充分准备。
但市场仍有担忧。英大证券认为,从技术面看,由于房地产股主要是价格回调,还没有明显放量,地产指数仍有可能再次回调。
近期,公布中报大幅预增的地产企业为数不少,有机构认为地产股有重新估值的需求。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近期房地产周销售数据回暖,京沪穗深等重点城市的新房销售、二手房成交整体上均已呈现底部企稳态势。
国泰基金以实业资本眼光看待房地产股价。该公司投资管理部副总监黄焱表示,他掌管的基金仍然保持银行、地产股的部分仓位,未来没有减持的计划。
黄焱还认为,上市公司所有土地储备折现后的价值高于公司市值,一块地皮成本高达几十亿元,而许多储备大量土地的上市公司市值不超过100亿元。同时,土地资产仍然处于稀缺状态,从中期都无法找到地产股显著下跌的理由。
大行情难再有
住宅价格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问题,刚性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房价稍微下降就会涌现巨大的买房潮。不缺市场需求,这也是保证房地产业盈利业绩的根本。
诺安灵活配置基金经理夏俊杰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房地产商不肯降价,现在是房地产商在与政府博弈,尽管调控难度较大,但稳操胜券的一定是政府。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政府让步,调控就会前功尽弃,政府肯定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因此,房产股存在交易性的机会,但是难有大行情。除非政府出了好政策,价格也许会创新高。
前不久,市场风传政府将放松房贷、授意央企扩张拿地等消息,股市随即大幅反弹,但当天住建部、银监会、国资委集体公开否认,声明继续坚持原有政策不变。政策的维稳,一方面支撑股市不再下跌,一方面预示着后市难以再有大的行情。
知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谢百三近期撰文说,不出房产税,光限制贷款,楼市也会走软。他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地方的老百姓、房产商对房市调控依然熟视无睹,仍在买房。因此,谢教授得出的结论是房市还会长期调控下去。
面对市场乱相,房地产板块的多空双方也许还会继续较量下去。房地产涉及国民经济中的几十个行业,对银行业的影响举足轻重,至今房市调控的效果仍是证券市场的风向标。在过去两轮的牛市中,被称为“暴利行业”的房地产都充当了主角。
然而,昔日的光彩正在逐渐褪去。中信证券、国金证券等权威机构指出,下一轮牛市将在中国经济转型成功时出现,新兴产业则是转型成功的关键。也许,这也正是“七新产业”成为主流机构关注热点的原因之所在。
东方远见私募基金经理许勇认为,房地产已是“红海”,要想获得超额收益,则应该关注“蓝海”行业。他表示,下半年最值得关注的是新兴产业、低端消费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