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企业培训过程中,农银大学推广“行长教行长”模式。该形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紧紧抓住各行党建和经营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分享的经验和做法可操作性强,符合农业银行实际,实用有效。
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金融科技的颠覆式冲击,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等许多因素,都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商业银行如何转型、如何培养新时代人才?
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农银大学校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胡锋指出,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坚持问题导向”是农银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特点,培训实施的不同阶段,始终重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成果导向;重在学学相长,汇集学员智慧;重在服务业务,推进工作。
新技术冲击下金融行业亟需做出改变
在线学习:近几年来,金融行业面临怎样的形势?
胡锋: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对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六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求科学把握逆周期宏观政策力度,聚焦重大区域战略、基建补短板、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强化金融供给,确保经济保持合理增长。把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要求大银行下沉服务重心,全面强化民营小微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增量、扩面、降本力度,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出将支持制造业发展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重点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支持力度,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金融科技的颠覆式冲击,对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以狂飙突进、摧枯拉朽之势深刻改变着金融生态。为应对新技术的冲击,银行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亟需做出改变。首先,组织机构更加扁平化。机构将不断瘦身,管理链条也将不断缩短。其次,经营管理更加精细化。大数据等金融科技为客户画像、精准决策、精细管理提供了可能,商业银行必须在产品创新个性化、客户营销精准化、经营管理精细化方面有质的提升。再次,经营模式更加开放化。在平台化、场景化、开放化的银行4.0时代,开放融合、跨界合作成为常态,线上市场跑马圈地,重塑银行竞争格局。最后,科技研发更加敏捷化。数字化时代,客户需求快速变化,对银行科技研发的速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建立更灵敏、更高效、更能应对市场变化的开发体系。这些都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大的考验。同业借力金融科技赋能,延伸触角、抢滩布局。在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同业经营转型动作加快,对商业银行传统存款、定价优势形成全面冲击,业务经营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农业银行将深入研究分析疫情形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适应金融市场变化,因时因势提出应对举措,统筹抓好金融服务工作,发挥好金融主力军、“国家队”的作用。
在线学习:这样的形势会给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影响?
胡锋: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对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继续突出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引导干部员工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自觉,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教育培训工作的“根”和“魂”。
加大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以应对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农业银行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急需的人
力支撑。
坚持开放办学、开门办学,充分利用国内国外、行内行外各种优质培训资源,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模式,全方位培养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坚持资源互通共享,强化知识管理,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和员工能力短板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切实增强培训的实战、实践、实用能力。
拓展培訓渠道,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效。加快农银大学智能化建设、完善移动端学习平台建设,改善学习体验,满足员工差异化学习需求。
坚持问题导向 补短板、强优势
在线学习:成立几年来,农银大学在集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胡锋:为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规划、整合培训资源、形成系统合力,农业银行行党委决定成立农业银行自己的企业大学——农银大学。2013年6月正式运行以来,农银大学成为推动农业银行战略实施、组织变革、文化深植、业务发展的培训学习管理平台。
服务全行战略、服务中心工作、助力员工成长是农银大学培训的价值所在。
在线学习:形成了哪些特色和亮点?
胡锋:自农银大学成立以来,形成了四大特色。
强化了统筹规划,形成了培训合力。农银大学成立后,通过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了制度健全、科学高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矩阵式培训运行管理体制,彻底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政出多门的局面。
打造了企业级知识体系。将员工个人的知识,通过农银大学这一平台沉淀固化成了农业银行的知识。
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农银大学成立之初,确立了统筹规划、分级实施、分类管理的培训模式,通过规划指导、计划控制、流程管控、考核激励,层层传导。以领导人员、专业人员和基层员工培训、内训师培训为抓手,建立健全培训体系,确保重点培训内容和重点人员应训则训。
培训服务业务发展的价值创造力逐年提高。近年来,我们积极向国内外知名企业大学学习,创新培训模式,强力推广“产学研”相结合的专题培训模式,紧扣业务、紧贴实战,形成了一批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现了培训的价值创造力。 2019年,聚焦数字化转型、转型转岗、精准扶贫、专业能力提升,农银大学及其分校共组织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3691期,培训员工78.7万人次。网络学院线上学习年均访问1300万人次,1400学时(人均30学时),在服务全行战略、服务业务创新发展、助力员工成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线学习:“坚持问题导向”进行培训是农银大学的一个特点。具体来说是如何根据问题设计培训专题的?
胡锋:在充分借鉴先进企业大学做法的基础上,农银大学自2016年起,开始探索推行
“产学研”相结合的专题培训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紧紧围绕全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短板问题设计培训项目,补短板、强优势。培训实施过程中,主要做法包括:
在培训项目设计阶段,要求培训需求部门紧扣本部门中心工作,聚焦重点难点问题设计培训专题,设定关键收益,设计培训方案,确定培训课程。
在培训实施阶段,注重结构化研讨和行动学习,体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最终形成培训成果。培训成果包括但不局限于制度办法类、工作方案类、产品研发类。
在推广培训成果应用阶段,跟踪关键收益,促进员工行为和团队绩效的改善。
“行长教行长” 学学相长
在线学习:据悉,农银大学推广的“行长教行长”模式,效果凸显。能否分享一些比较满意的案例?
胡锋: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在2018年制定的《农银大学培训院校特色功能建设规划》中提出,“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拓宽院校培训渠道……推广‘行长教行长’模式,邀请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各层级行长上讲台,充分发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示范作用。”
农银大学天津培训学院积极参与培训项目设计,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在4个总分行培训项目的10个班次中采用“行长教行长”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网点负责人暨基层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安排班级内学员、南海大沥支行相关负责人上讲台与同学们分享“基层营业网点党建和业务发展的融合”等优秀案例,现场采用“听、讲、问”相结合的方式,讲授者从岗位实践出发,条分缕析,讲出了干货。学习者结合自身工作,取长补短,得到了启发。整个教学安排中学员听得“解渴”,行长讲得“实在”,课堂问答热烈。很多小组在课后自发留下,与行长交流问题、分享收获,并创建业务交流群,便于后续交流。
2019年,农银大学北京高级研修院举办的“重点县域支行党委书记党性教育培训班”,邀请山西运城盐湖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围绕“促进县域支行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主题讲授“抓党建勇解八大难题、促经营共筑幸福支行”,围绕县域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在履职过程中遇到的八个普遍性问题,介绍优秀的做法和经验,畅谈履职的体会,对全体学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学员们普遍反映,“行长教行长”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紧紧抓住各行党建和经营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分享的经验和做法可操作性强,符合农业银行实际,实用有效。同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员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在线学习:基层员工的主要培训需求是什么?培训方式包括哪些?如何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胡锋:基层员工的培训需求主要体现在培训组织方式和培训内容两个方面。从组织方式方面讲,需要更加灵活、碎片化的学习方式,缓解工学矛盾。从授课内容方面来讲,主要需求是简单实用。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层员工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急需的场景、产品应用介绍及营销服务技能;与风险防控相关的监管要求与职业操守;与职业生涯晋升相关的知识。
近年来,农银大学面向基层员工组织实施了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基层员工转型转岗培训、数字化赋能网点导入等培训项目,主要采取集中面授、现场观摩、跟班学习、资格考试(以考促学)、网点导入、在线直播等多种培训方式。通过联合知名高校、打造精品课程、组织高端参访等措施,切实提升培训质量和吸引力。通过开展持续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考试等方式强化培训的刚性约束,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内生动力。
在线学习:农银大学的移动学习平台“农银大学e课堂”在整个培训体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效果如何?
胡锋:“农银大学e课堂”是农业银行实践“互联网+”战略的最新成果,依托我行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全行员工,提供教育资讯、微課学习、移动考试、在线调研、经验交流等,适用面广、易用性强,实现了与农银大学网络学院的资源互补,可有效满足全行各级各类员工差异化、个性化培训需求,顺利实现随时随地自主学习。
自上线以来,“农银大学e课堂”每年推送微课1000余门,每门课程平均学习访问1万余次,形式生动活泼、内容短小精炼,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于一体,深受基层员工喜爱。从实际效果看,“农银大学e课堂”是我行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面授和网络学院学习必要且有益的补充,尤其适合基层员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责任编辑:左力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金融科技的颠覆式冲击,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等许多因素,都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商业银行如何转型、如何培养新时代人才?
中国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农银大学校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胡锋指出,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坚持问题导向”是农银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特点,培训实施的不同阶段,始终重在研究如何解决问题,成果导向;重在学学相长,汇集学员智慧;重在服务业务,推进工作。
新技术冲击下金融行业亟需做出改变
在线学习:近几年来,金融行业面临怎样的形势?
胡锋: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对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六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求科学把握逆周期宏观政策力度,聚焦重大区域战略、基建补短板、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强化金融供给,确保经济保持合理增长。把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要求大银行下沉服务重心,全面强化民营小微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增量、扩面、降本力度,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出将支持制造业发展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重点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支持力度,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金融科技的颠覆式冲击,对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以狂飙突进、摧枯拉朽之势深刻改变着金融生态。为应对新技术的冲击,银行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亟需做出改变。首先,组织机构更加扁平化。机构将不断瘦身,管理链条也将不断缩短。其次,经营管理更加精细化。大数据等金融科技为客户画像、精准决策、精细管理提供了可能,商业银行必须在产品创新个性化、客户营销精准化、经营管理精细化方面有质的提升。再次,经营模式更加开放化。在平台化、场景化、开放化的银行4.0时代,开放融合、跨界合作成为常态,线上市场跑马圈地,重塑银行竞争格局。最后,科技研发更加敏捷化。数字化时代,客户需求快速变化,对银行科技研发的速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建立更灵敏、更高效、更能应对市场变化的开发体系。这些都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大的考验。同业借力金融科技赋能,延伸触角、抢滩布局。在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同业经营转型动作加快,对商业银行传统存款、定价优势形成全面冲击,业务经营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农业银行将深入研究分析疫情形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适应金融市场变化,因时因势提出应对举措,统筹抓好金融服务工作,发挥好金融主力军、“国家队”的作用。
在线学习:这样的形势会给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影响?
胡锋: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对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继续突出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引导干部员工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自觉,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教育培训工作的“根”和“魂”。
加大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以应对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农业银行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急需的人
力支撑。
坚持开放办学、开门办学,充分利用国内国外、行内行外各种优质培训资源,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模式,全方位培养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
坚持资源互通共享,强化知识管理,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和员工能力短板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切实增强培训的实战、实践、实用能力。
拓展培訓渠道,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效。加快农银大学智能化建设、完善移动端学习平台建设,改善学习体验,满足员工差异化学习需求。
坚持问题导向 补短板、强优势
在线学习:成立几年来,农银大学在集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胡锋:为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规划、整合培训资源、形成系统合力,农业银行行党委决定成立农业银行自己的企业大学——农银大学。2013年6月正式运行以来,农银大学成为推动农业银行战略实施、组织变革、文化深植、业务发展的培训学习管理平台。
服务全行战略、服务中心工作、助力员工成长是农银大学培训的价值所在。
在线学习:形成了哪些特色和亮点?
胡锋:自农银大学成立以来,形成了四大特色。
强化了统筹规划,形成了培训合力。农银大学成立后,通过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了制度健全、科学高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矩阵式培训运行管理体制,彻底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政出多门的局面。
打造了企业级知识体系。将员工个人的知识,通过农银大学这一平台沉淀固化成了农业银行的知识。
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农银大学成立之初,确立了统筹规划、分级实施、分类管理的培训模式,通过规划指导、计划控制、流程管控、考核激励,层层传导。以领导人员、专业人员和基层员工培训、内训师培训为抓手,建立健全培训体系,确保重点培训内容和重点人员应训则训。
培训服务业务发展的价值创造力逐年提高。近年来,我们积极向国内外知名企业大学学习,创新培训模式,强力推广“产学研”相结合的专题培训模式,紧扣业务、紧贴实战,形成了一批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现了培训的价值创造力。 2019年,聚焦数字化转型、转型转岗、精准扶贫、专业能力提升,农银大学及其分校共组织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13691期,培训员工78.7万人次。网络学院线上学习年均访问1300万人次,1400学时(人均30学时),在服务全行战略、服务业务创新发展、助力员工成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线学习:“坚持问题导向”进行培训是农银大学的一个特点。具体来说是如何根据问题设计培训专题的?
胡锋:在充分借鉴先进企业大学做法的基础上,农银大学自2016年起,开始探索推行
“产学研”相结合的专题培训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紧紧围绕全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短板问题设计培训项目,补短板、强优势。培训实施过程中,主要做法包括:
在培训项目设计阶段,要求培训需求部门紧扣本部门中心工作,聚焦重点难点问题设计培训专题,设定关键收益,设计培训方案,确定培训课程。
在培训实施阶段,注重结构化研讨和行动学习,体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最终形成培训成果。培训成果包括但不局限于制度办法类、工作方案类、产品研发类。
在推广培训成果应用阶段,跟踪关键收益,促进员工行为和团队绩效的改善。
“行长教行长” 学学相长
在线学习:据悉,农银大学推广的“行长教行长”模式,效果凸显。能否分享一些比较满意的案例?
胡锋: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在2018年制定的《农银大学培训院校特色功能建设规划》中提出,“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拓宽院校培训渠道……推广‘行长教行长’模式,邀请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各层级行长上讲台,充分发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示范作用。”
农银大学天津培训学院积极参与培训项目设计,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在4个总分行培训项目的10个班次中采用“行长教行长”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网点负责人暨基层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安排班级内学员、南海大沥支行相关负责人上讲台与同学们分享“基层营业网点党建和业务发展的融合”等优秀案例,现场采用“听、讲、问”相结合的方式,讲授者从岗位实践出发,条分缕析,讲出了干货。学习者结合自身工作,取长补短,得到了启发。整个教学安排中学员听得“解渴”,行长讲得“实在”,课堂问答热烈。很多小组在课后自发留下,与行长交流问题、分享收获,并创建业务交流群,便于后续交流。
2019年,农银大学北京高级研修院举办的“重点县域支行党委书记党性教育培训班”,邀请山西运城盐湖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围绕“促进县域支行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主题讲授“抓党建勇解八大难题、促经营共筑幸福支行”,围绕县域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在履职过程中遇到的八个普遍性问题,介绍优秀的做法和经验,畅谈履职的体会,对全体学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学员们普遍反映,“行长教行长”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紧紧抓住各行党建和经营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分享的经验和做法可操作性强,符合农业银行实际,实用有效。同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员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在线学习:基层员工的主要培训需求是什么?培训方式包括哪些?如何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胡锋:基层员工的培训需求主要体现在培训组织方式和培训内容两个方面。从组织方式方面讲,需要更加灵活、碎片化的学习方式,缓解工学矛盾。从授课内容方面来讲,主要需求是简单实用。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层员工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急需的场景、产品应用介绍及营销服务技能;与风险防控相关的监管要求与职业操守;与职业生涯晋升相关的知识。
近年来,农银大学面向基层员工组织实施了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基层员工转型转岗培训、数字化赋能网点导入等培训项目,主要采取集中面授、现场观摩、跟班学习、资格考试(以考促学)、网点导入、在线直播等多种培训方式。通过联合知名高校、打造精品课程、组织高端参访等措施,切实提升培训质量和吸引力。通过开展持续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考试等方式强化培训的刚性约束,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内生动力。
在线学习:农银大学的移动学习平台“农银大学e课堂”在整个培训体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效果如何?
胡锋:“农银大学e课堂”是农业银行实践“互联网+”战略的最新成果,依托我行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全行员工,提供教育资讯、微課学习、移动考试、在线调研、经验交流等,适用面广、易用性强,实现了与农银大学网络学院的资源互补,可有效满足全行各级各类员工差异化、个性化培训需求,顺利实现随时随地自主学习。
自上线以来,“农银大学e课堂”每年推送微课1000余门,每门课程平均学习访问1万余次,形式生动活泼、内容短小精炼,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于一体,深受基层员工喜爱。从实际效果看,“农银大学e课堂”是我行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面授和网络学院学习必要且有益的补充,尤其适合基层员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责任编辑:左力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