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舒伯特钢琴即兴曲,充满青春的美丽、梦幻、忧郁和悲伤,蕴涵纯粹的理想主义和大自然的庄严。本文通过对舒伯特《即兴曲》钢琴演奏版本的比较研究,取西方现代阐释学、现象学视阈,诠释作品的人文寓意。
关键词:舒伯特; 钢琴即兴曲 ;人文诠释
中图分类号:J60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1)04-0131-03
一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1.31—1828.11.19),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他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其室内乐与交响乐承继古典主义的传统风格,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他绝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称他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
舒伯特的钢琴即兴曲充分发挥作曲家对钢琴音色、技巧的着迷和对自我情感的放任。每一首即兴曲是为钢琴写的抒情性短曲,优美、飘逸,捕捉的是一个个恬淡、瞬间的音乐形象。一般而言,舒伯特的即兴曲有两组,每组4首,共8首。第一组Op.90(D899)、第二组Op.142(D935),均作于作曲家逝世的前一年(1827年)。D946也有人称作《即兴曲》,但也有译作《三首小曲》。作品时长5—10分钟,即兴成分强,而曲式简单,多为三段体或变奏曲。
在D899里,c小调的第一首曲调忧伤,虽然幻想风格明显,但乐曲各部分的对比太薄弱,亦如含泪的歌唱,且有脉脉柔情包裹着骨子里的一点自尊。
第二首降E大调是八首里最短的,快速的华丽句子带出一支如歌的舞曲。
第三首抒情意境广袤而深远,像是一段孤独、沉静的吟唱,虽然其间也有阵阵激动的波澜涌起。此曲的即兴流动的乐句带出我们无边无际的遐想。降A大调的第四首主题欢快而优美,犹如一串水珠滚动般的华彩式短句。
第二组即兴曲,第一首和第四首都是f小调。在第一首中有动人的节奏感,以及可与贝多芬、巴赫互见高下的内声部风格。
降A大调的第二首,昂扬上行的主题犹如晨钟敲响。第三首降B大调是舒伯特即兴曲里最长的(将近12分钟,常被单独弹奏),好似儿歌的天真烂漫曲调十分动听。
二
从阐释学、现象学美学视阈看,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是在阅读中得以完成的,其意义是在理解中生成,存在于主体对客体的理解、解释中,它既不只是存在于理解者中,更不只是存在于客观艺术作品中,而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相互作用、互相融合的产物,是二者的统一体。究竟什么是对作品的理解?这种理解具有怎样的性质呢?这关键在于理解、解释的本质是历史的,在历史中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人自身存在具有历史性,人对世界的总体经验也就具有历史性。理解不是一次性行为,而是一个永远不能穷尽的历史过程。人对作品文本的理解,总要受其所处的相对短暂的历史情境的制约,而理解者对作品文本的接受,也总是不能不受到这种历史效应的影响。因此,艺术作品的意义在被理解、解释的过程中显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状况,即艺术作品意义的随机性。“音乐就其规定来看,就是期待着境遇的存在,并通过其所遇到的境遇规定了自身。……戏剧或音乐作品在各个时代以及在各种境遇中的演出便是、而且必定是一种变化了的演出,这一点由戏剧或音乐作品的本质使然。……艺术作品本身就是那种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不同地呈现出来的东西,现在的观赏者不仅仅是不同地去观赏着,而且也看到了不同的东西。”{1}然而,茵加尔顿认为“音乐作品是纯意向性对象”,它从根本上离不开人的意识活动。音乐表演者作为创造主体之一,对于音乐意义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以其自己的意向性活动参与音乐作品的意义建构,填充、丰富其内涵。没有音乐表演的参与,音乐作品只能停留在乐谱阶段,而音乐意义的生成和填充只是空谈。
对于舒伯特的钢琴即兴曲,有众多演奏版本。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演绎的每一个音符都很明朗、轻快,在技巧上表现得炉火纯青、游刃有余,在内涵上则富有深厚人情味,慷慨流畅,却不流于温文尔雅。肯普夫(Wilhelm Kempff)的理解方向和处理风格与布伦德尔总体是一致的,但对D935第三首变奏曲的处理,更显丰富、灵活;皮尔斯(Maria Joao Pires)更多地赋予了作品女性的细腻情感,让人沉醉其中;阿劳(Claudio Arrau)承袭了正宗的德奥音乐传统,演奏技术含蓄内在,以丰富的音色变化将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与深刻感情完美结合,从而表达作曲家的音乐构思;海布勒(Ingrid Haebler)以女性的敏感直觉所流溢出的情感迸发,以维也纳人独有艺术气质、典雅别致的风格,着力表现音乐作品的平衡与适度比例,力度与深邃情感对比鲜明;鲁普(Radu Lupu)则以独特的触键方式在微妙的音色变化中营造梦幻般的诗画意境,乐曲演奏从容不迫、甘醇细腻,生动活泼、悠然直至;许纳贝尔(Artur Schnabel)认为这些曲子是“再怎么演出都无法臻于尽善尽美”的伟大作品,是对诠释者永恒的挑战。这些舒伯特最著名的钢琴小品,也是其发展成庞大曲式和透视舒伯特内心秘密的管道。我们会发现降B大调第三号一曲和他的罗莎蒙剧乐、乃至a小调等十三号弦乐四重奏之间的关联。比如,D935第三首变奏曲,长大的主旋律类似“罗莎蒙主题”的节奏感,布伦德尔就比较像沉思性的慢板,但许纳贝尔演奏得即兴无比,甚至有些恢谐风味,即兴式的每个变奏都不加反覆地快速通过,与布伦德尔完全相反。可以说,布伦德尔在音响美的快感上是唯一之选,而音乐性的深刻刻画只怕仍以复兴舒伯特的许纳贝尔为上。
三
承接上言,舒伯特的出现既是他个人的偶然现象,更是一个伟大的文艺时代——波德麦耶尔时期呼唤的结果,是历史发展到18、19世纪之交的必然。他的生活遭遇是早期现代严肃艺术家命运的象征,一生没有受到贵族庇护,自由自在却穷困潦倒,同一群贫穷的艺术家居住在一起,不受重视。正如法国大革命的风起云涌造就了大卫的新古典主义画卷和贝多芬的英雄史诗般呐喊那样,封建王朝复辟后的和平稳定也唤出了舒伯特等天才的浪漫主义吟咏。他是位朴实随和的、具有典型彼德麦耶尔时代特征的才子,其作品充满近乎多愁善感的浪漫情调。他同他的音乐一起成了青春的化身,充满青春的美丽、梦幻、悲伤和忧郁,孕育了纯正的理想主义和大自然的庄严。他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精灵,在音乐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情思,并创造出为这种情思找到了更为适合的表达方式——钢琴小品和艺术歌曲新形式。从此,浪漫主义在音乐中确立了自身的旋律、结构,幻想与梦境蔓延开来。
我们必须深入舒伯特的内心亲自体验一番。他温婉亲切,胆小而不擅倾吐真情,心灵深处有抑郁的念头,悲哀、绝望,甚至有种悲剧成分。机智与快活间始终保留一部分心事,即他在音乐中不断追求的幻梦。纯洁、高尚、富于理想的灵魂不能以现世的幸福为满足,他预感到另一个世界,有一种向往“他世界”的惆怅。他对于人间幸福的态度,的确有悲剧意味,可并非贝多芬式的。他的心灵更加细腻,没有强烈的热情却更富于诗的气质,更善于捕捉诗人的思想。舒伯特丰富的情感与思想,还有他的内心生活,流露出他的别具一格与精彩。他的心灵里蕴藏着怎样的向往、渴望与创造的欢愉!他的一生,又是充满艺术功绩,充满喜悦、欢乐与最深沉的哀伤的一生。
责任编辑:李姝
注释:
{1}诚如柯巴尔德在《弗朗茨·舒伯特及其时代》第一章中所述:梅特涅的反动政策在这场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战斗中取胜。由于受到拿破仑的威胁而需要在中欧建立一个集权化国家的思想无论从政治意义上还是从哈布斯堡王朝继续统治的意义上讲都得到了复活。维也纳民众也已对战争时期的大破坏深感厌倦和疲惫,他们渴望君主制度的卷土重来,以保证和平繁荣的复兴与重开贸易。通过拿破仑的天才而书写的那段风起云涌的人类历史时期,在政治上以骁勇征战和英雄辈出为特点,在艺术上则以贝多芬这位巨人为其代表人物。随后,维也纳便迎来了一段和平与精神交流的时期,一段发展市井生活结合浪漫情调的时期。如果说梅特涅首相的反动政策旨在镇压欧洲那些已使其革命化了的思想主张的话,那么其结果,便是使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以及那些天才人物的魔鬼般创造力,转而逃进了更加广阔的艺术领域去寻求发展。
参考文献:
[1][奥]卡尔·柯巴尔德.弗朗茨·舒伯特及其时代[M].冷杉,钟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2]舒伯特即兴曲·音乐瞬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谢颖.20世纪钢琴大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范玉芳.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三种演绎版本之比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6]闫妍.舒伯特八首钢琴《即兴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7]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8][德]弗里德里希·迪克曼.舒伯特[M].孙劲松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9]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10]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11]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12]杨儒怀.音乐的分析语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13]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14]岳雷.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艺术表现和审美内涵[D].山东大学,2008.
[15]张雪.黄自与舒伯特艺术歌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16]刘婕.舒伯特的艺术创作及其特点[J].考试周刊,2009(41).
[17]黎丹.舒伯特艺术歌曲浅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6).
On the Humanistic Annotation of Playing Piano Impromptus of Schubert
Zhou Hui
Abstract:
Piano impromptus of Schubert are filled with beauty, illusion, melancholy and sadness, containing pure idealism and stateliness. His music just likes a bold and unconstrained soul thirsting for peace and likes a kind of spiritual ballast for happines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different playing versions of Schubert’s piano impromptus, representing the humanistic annotation of them from western modern hermeneutics and phenomenology.
Key words:
Schubert; impromptu; humanistic annotation
关键词:舒伯特; 钢琴即兴曲 ;人文诠释
中图分类号:J60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1)04-0131-03
一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1.31—1828.11.19),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他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其室内乐与交响乐承继古典主义的传统风格,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他绝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称他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
舒伯特的钢琴即兴曲充分发挥作曲家对钢琴音色、技巧的着迷和对自我情感的放任。每一首即兴曲是为钢琴写的抒情性短曲,优美、飘逸,捕捉的是一个个恬淡、瞬间的音乐形象。一般而言,舒伯特的即兴曲有两组,每组4首,共8首。第一组Op.90(D899)、第二组Op.142(D935),均作于作曲家逝世的前一年(1827年)。D946也有人称作《即兴曲》,但也有译作《三首小曲》。作品时长5—10分钟,即兴成分强,而曲式简单,多为三段体或变奏曲。
在D899里,c小调的第一首曲调忧伤,虽然幻想风格明显,但乐曲各部分的对比太薄弱,亦如含泪的歌唱,且有脉脉柔情包裹着骨子里的一点自尊。
第二首降E大调是八首里最短的,快速的华丽句子带出一支如歌的舞曲。
第三首抒情意境广袤而深远,像是一段孤独、沉静的吟唱,虽然其间也有阵阵激动的波澜涌起。此曲的即兴流动的乐句带出我们无边无际的遐想。降A大调的第四首主题欢快而优美,犹如一串水珠滚动般的华彩式短句。
第二组即兴曲,第一首和第四首都是f小调。在第一首中有动人的节奏感,以及可与贝多芬、巴赫互见高下的内声部风格。
降A大调的第二首,昂扬上行的主题犹如晨钟敲响。第三首降B大调是舒伯特即兴曲里最长的(将近12分钟,常被单独弹奏),好似儿歌的天真烂漫曲调十分动听。
二
从阐释学、现象学美学视阈看,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是在阅读中得以完成的,其意义是在理解中生成,存在于主体对客体的理解、解释中,它既不只是存在于理解者中,更不只是存在于客观艺术作品中,而是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相互作用、互相融合的产物,是二者的统一体。究竟什么是对作品的理解?这种理解具有怎样的性质呢?这关键在于理解、解释的本质是历史的,在历史中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人自身存在具有历史性,人对世界的总体经验也就具有历史性。理解不是一次性行为,而是一个永远不能穷尽的历史过程。人对作品文本的理解,总要受其所处的相对短暂的历史情境的制约,而理解者对作品文本的接受,也总是不能不受到这种历史效应的影响。因此,艺术作品的意义在被理解、解释的过程中显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状况,即艺术作品意义的随机性。“音乐就其规定来看,就是期待着境遇的存在,并通过其所遇到的境遇规定了自身。……戏剧或音乐作品在各个时代以及在各种境遇中的演出便是、而且必定是一种变化了的演出,这一点由戏剧或音乐作品的本质使然。……艺术作品本身就是那种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不同地呈现出来的东西,现在的观赏者不仅仅是不同地去观赏着,而且也看到了不同的东西。”{1}然而,茵加尔顿认为“音乐作品是纯意向性对象”,它从根本上离不开人的意识活动。音乐表演者作为创造主体之一,对于音乐意义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以其自己的意向性活动参与音乐作品的意义建构,填充、丰富其内涵。没有音乐表演的参与,音乐作品只能停留在乐谱阶段,而音乐意义的生成和填充只是空谈。
对于舒伯特的钢琴即兴曲,有众多演奏版本。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演绎的每一个音符都很明朗、轻快,在技巧上表现得炉火纯青、游刃有余,在内涵上则富有深厚人情味,慷慨流畅,却不流于温文尔雅。肯普夫(Wilhelm Kempff)的理解方向和处理风格与布伦德尔总体是一致的,但对D935第三首变奏曲的处理,更显丰富、灵活;皮尔斯(Maria Joao Pires)更多地赋予了作品女性的细腻情感,让人沉醉其中;阿劳(Claudio Arrau)承袭了正宗的德奥音乐传统,演奏技术含蓄内在,以丰富的音色变化将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与深刻感情完美结合,从而表达作曲家的音乐构思;海布勒(Ingrid Haebler)以女性的敏感直觉所流溢出的情感迸发,以维也纳人独有艺术气质、典雅别致的风格,着力表现音乐作品的平衡与适度比例,力度与深邃情感对比鲜明;鲁普(Radu Lupu)则以独特的触键方式在微妙的音色变化中营造梦幻般的诗画意境,乐曲演奏从容不迫、甘醇细腻,生动活泼、悠然直至;许纳贝尔(Artur Schnabel)认为这些曲子是“再怎么演出都无法臻于尽善尽美”的伟大作品,是对诠释者永恒的挑战。这些舒伯特最著名的钢琴小品,也是其发展成庞大曲式和透视舒伯特内心秘密的管道。我们会发现降B大调第三号一曲和他的罗莎蒙剧乐、乃至a小调等十三号弦乐四重奏之间的关联。比如,D935第三首变奏曲,长大的主旋律类似“罗莎蒙主题”的节奏感,布伦德尔就比较像沉思性的慢板,但许纳贝尔演奏得即兴无比,甚至有些恢谐风味,即兴式的每个变奏都不加反覆地快速通过,与布伦德尔完全相反。可以说,布伦德尔在音响美的快感上是唯一之选,而音乐性的深刻刻画只怕仍以复兴舒伯特的许纳贝尔为上。
三
承接上言,舒伯特的出现既是他个人的偶然现象,更是一个伟大的文艺时代——波德麦耶尔时期呼唤的结果,是历史发展到18、19世纪之交的必然。他的生活遭遇是早期现代严肃艺术家命运的象征,一生没有受到贵族庇护,自由自在却穷困潦倒,同一群贫穷的艺术家居住在一起,不受重视。正如法国大革命的风起云涌造就了大卫的新古典主义画卷和贝多芬的英雄史诗般呐喊那样,封建王朝复辟后的和平稳定也唤出了舒伯特等天才的浪漫主义吟咏。他是位朴实随和的、具有典型彼德麦耶尔时代特征的才子,其作品充满近乎多愁善感的浪漫情调。他同他的音乐一起成了青春的化身,充满青春的美丽、梦幻、悲伤和忧郁,孕育了纯正的理想主义和大自然的庄严。他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精灵,在音乐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情思,并创造出为这种情思找到了更为适合的表达方式——钢琴小品和艺术歌曲新形式。从此,浪漫主义在音乐中确立了自身的旋律、结构,幻想与梦境蔓延开来。
我们必须深入舒伯特的内心亲自体验一番。他温婉亲切,胆小而不擅倾吐真情,心灵深处有抑郁的念头,悲哀、绝望,甚至有种悲剧成分。机智与快活间始终保留一部分心事,即他在音乐中不断追求的幻梦。纯洁、高尚、富于理想的灵魂不能以现世的幸福为满足,他预感到另一个世界,有一种向往“他世界”的惆怅。他对于人间幸福的态度,的确有悲剧意味,可并非贝多芬式的。他的心灵更加细腻,没有强烈的热情却更富于诗的气质,更善于捕捉诗人的思想。舒伯特丰富的情感与思想,还有他的内心生活,流露出他的别具一格与精彩。他的心灵里蕴藏着怎样的向往、渴望与创造的欢愉!他的一生,又是充满艺术功绩,充满喜悦、欢乐与最深沉的哀伤的一生。
责任编辑:李姝
注释:
{1}诚如柯巴尔德在《弗朗茨·舒伯特及其时代》第一章中所述:梅特涅的反动政策在这场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战斗中取胜。由于受到拿破仑的威胁而需要在中欧建立一个集权化国家的思想无论从政治意义上还是从哈布斯堡王朝继续统治的意义上讲都得到了复活。维也纳民众也已对战争时期的大破坏深感厌倦和疲惫,他们渴望君主制度的卷土重来,以保证和平繁荣的复兴与重开贸易。通过拿破仑的天才而书写的那段风起云涌的人类历史时期,在政治上以骁勇征战和英雄辈出为特点,在艺术上则以贝多芬这位巨人为其代表人物。随后,维也纳便迎来了一段和平与精神交流的时期,一段发展市井生活结合浪漫情调的时期。如果说梅特涅首相的反动政策旨在镇压欧洲那些已使其革命化了的思想主张的话,那么其结果,便是使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以及那些天才人物的魔鬼般创造力,转而逃进了更加广阔的艺术领域去寻求发展。
参考文献:
[1][奥]卡尔·柯巴尔德.弗朗茨·舒伯特及其时代[M].冷杉,钟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2]舒伯特即兴曲·音乐瞬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谢颖.20世纪钢琴大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范玉芳.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三种演绎版本之比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6]闫妍.舒伯特八首钢琴《即兴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7]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8][德]弗里德里希·迪克曼.舒伯特[M].孙劲松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9]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10]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11]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12]杨儒怀.音乐的分析语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13]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14]岳雷.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艺术表现和审美内涵[D].山东大学,2008.
[15]张雪.黄自与舒伯特艺术歌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16]刘婕.舒伯特的艺术创作及其特点[J].考试周刊,2009(41).
[17]黎丹.舒伯特艺术歌曲浅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6).
On the Humanistic Annotation of Playing Piano Impromptus of Schubert
Zhou Hui
Abstract:
Piano impromptus of Schubert are filled with beauty, illusion, melancholy and sadness, containing pure idealism and stateliness. His music just likes a bold and unconstrained soul thirsting for peace and likes a kind of spiritual ballast for happines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different playing versions of Schubert’s piano impromptus, representing the humanistic annotation of them from western modern hermeneutics and phenomenology.
Key words:
Schubert; impromptu; humanistic anno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