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应对春节“回家难”的?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家过年,永远是中国人过春节时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春运,是现代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处在春节前后的特殊运输季,背后是庞大的人口短期内集中流动。但从广义来说,从春节出现的那时起,春运现象就已经存在了,古人也有春节“回家难”。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一年所有节日里,春节是最重要,持续时间也是最长的,民间俗称“过年”。过年与平时最大的不同是,一家人要欢聚一堂,坐在一起吃年饭,共享天伦之乐。因此,除非迫不得已,每个家庭成员都会按时赶回来,与家人一起过年。
  大家都争着要“回家过年”,应该就是古代春运的源头。
  在聊古人如何应对春节“回家难”的问题前,我先来给大家普及两个小知识——
  一、过年为何一定要回家?
  笔者考证一下,这可能与传说“年”是个恶兽有关。传说“年”长着四只角四只足,力大无比,在每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会出来作祟。当时生产力低下,个体对付“年”的能力不足,人多力量大,于是要全家人守在一起,等着“年”的来到,合力把“年”赶走。试想,如果因为你未回家,而导致整个家被“年”祸害了,那你的罪过不就大了去了?所以无论怎么困难,你有什么样的理由,在外的家庭成员都要赶回来,助家一臂之力。
  所以,为了赶走“年”这个坏东西,全家人仅在一年的最后一夜——除夕聚在一起还不行,还都不能睡觉,因为别一家人都睡着了,“年”来了都不知道。于是,就有了“守岁”的风俗。
  二、“春运”是从何时兴起的?
  现代时空概念上的“年”的出现,其实要晚于过年的风俗。据中国最早的一部释义词典《尔雅》,“年”在唐尧时称为“载”,夏代称为“岁”,商代称为“祀”,一直到周代才称为“年”。据此可以推出早在周代就出现了春节的雏形——过年,古代的“春运”也应该是出现在这个时候。
  但需要指明的是,由于受自然、政策,特别是封建时代“父母在不远游”等礼俗的限制,过去人口流动的数量并不大,即使平时不住在家里的人,住的地方离家也不会远,因此“外出务工人员”并非古代春运的主体,而是以公务人士和商人为主。
  在明确了这两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来聊聊古代人是如何应对春节“回家难”的了。
  春节“回家难”的难点具体在什么地方?最大的矛盾还应该是运力不足,这不仅是在现代有这样的问题,在古代同样也存在着运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道路建设的落后和交通工具的简单,许多人会因为路途遥远,根本无法回家过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对发达的隋唐时期,“回家难”现象也无法改变。虽然史料上没有具体说明,但我们从当时诗人留下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
  比如唐代诗人王湾就曾遇到了过年不能回家的情况:
  王湾是中原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有一年,快过年时,他乘船到了今江苏镇江境内的北固山下,眼前水阔天长,独雁哀鸣,孤帆远行,再嗅一嗅越来越浓的年味,他一下子动了感情,写了《次北固山下》一诗,其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成了千古名句。
  为了解决“人在旅途”者回家过年的难题,创造欢乐吉祥的节日气氛,古代官府也会想些办法,尽量不在快过年的时候安排公务人员出差,以便让相当于今天普通“打工者”的人都能够早早动身,起程回家。
  秦的“高速公路”和“高铁”
  古时候过节“回家难”的背后实际上是“行路难”,路远是一方面,路不好走也是一方面,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路不好走的问题,就只有修路。因此,早在殷商时代,官府就十分重视道路交通的建设,在安阳殷墟考古中,便发现有大量的车马坑。到了秦代,中国的陆路交通建设更是突飞猛进,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全国性公路网,这无疑会为那个时候的“春运”提供了便捷。
  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驰道是秦国的国道,据《贾山传》的记载来看,驰道并不输于现代的高速公路。折算一下,此驰道宽达65米左右。不只路宽,路边还栽有松树,很注意绿化降噪,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世界第一。
  过去有人认为驰道是皇帝的专用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驰道是“天子道”不错,但“道若今之中道”,也就是说驰道也是有多种功能的,中央部分(3丈宽)才是速度较快的皇帝专用道,别的车和人只能走一边,这和现代全封闭高速公路会分出快、慢车道一样,别的车和人只要不走路的中央就没什么问题。
  除了驰道,秦时还有直道、轨路等。轨路是什么路呢?就是当时的“高铁”。当然轨道上铺的不是铁轨,而是两条硬木,下面也垫有枕木,这也就是说,除了工程材料不同外,与现代铁路基本没有什么区别。马车行驶在上面,速度超快。
  秦代有“高铁”,这一惊人的结论也是结合现代考古发现推测出来的,该遗址位于今河南南阳境内,轨路的存在让“车同轨”有了新的解释。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秦代的公路网并不是为了方便在外做官的官员和经商的商人过节回家修建的,而是出于军事战略物资输送的考虑修,但它对像回家过年这样的民间风俗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理解它为古代春运史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畜力车,古代春运的大巴车
  影响春运效率的,除了路况以外,还有运输工具。中国不只是最早修筑高速公路和使用轨道交通的国家,还发明了各种运输工具。有史料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车了。
  在古代,驱车的动力主要是人力和畜力。中国最早的人力车叫辇,辇是轿子的前身,之后又有了痴车、独轮车、鸡公车、黄包车、三轮车等。黄包车和三轮车出现得较晚,黄包车是19世纪末由日本传入中国的,因此北京人一般习惯称它为“东洋车”。
  长途运输,特别是物流,仅靠人力车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主要靠畜力车,比如马车、驴车、骡车、牛车等等,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中国古代的大巴车。其中马车是古代长途远输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它和现代长途大巴车一样重要。至今在我国北方的个别地方,仍能看到路上跑的马车。   畜力车也分好多种:轏车、辎车、安车、韫车、轺车、传车和兵(军)车等。轏车是一种轻便车,结构简单,车体材料档次也低;辎车则相当于今天的大货车,送人时就变成了大客车。安车是比较高级的车子,是政府官员或VIP贵宾乘坐的,相当于现代的小轿车。韫车则是一种卧车,有窗,可调节车内的温度,这种车子相当于现代的豪华房车,是“总统专车”,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不属于古代春运工具,秦始皇就是死在这种车子里的,于是,它又变成了高级“灵车”。
  当然,古代春运的主体也是普通人,一般能坐个辊车回家就已经很显摆了。大多数人只能靠两条腿或牲畜代步,实现“回家过年”的心愿。因为很多人过年回家,不是一天就能到家的,是以古代路边的小饭店、家庭旅馆和官办驿站也很多,食宿十分方便。
  唐代运输已有全国统一价
  现代春运政府会动用一切运力,以保证节日运输,古代也是。中国过去有官办、商办、民营三类交通体系,但不论是哪一种都是要收费的。逢到节日,客运和物流费用会比平时贵一些,但相对来说还算比较稳定。如在唐代,商业运输便有一个全国统一价,并设有最高和最低限价,连里程速度都有详细的规定。
  据《唐六典》所记,在速度和里程方面的标准是这样:如果是陆路运输,马行每天行70里;步行和驴行是50里;车行是30里。如果走水路,货船逆(黃)河上行30里;逆(长)江上行40里;其他江河都是逆水上行45里,下行70里。如遇特殊情况,可上报水政部门,酌情减少。
  费用方面,如果是车载1000斤,走100里,运费是900文;每驮100斤,走平路100里,运费是100文,如果路况超好,也可以适当下浮,但不能低于80文;走山路(上上下下),运费为120文,如果走的全是上坡,运费也可以再适当上浮,但也不能超过150文。人背、扛、抬,二人按一驮收费。走水路,黄河、长江,以及从幽州(今北京)至平州(今河北卢龙)上水为16文,下水为6文。其余的水道上水为15文,下水为5文。
  以上是日常物流的价格,如果赶上“春运”,价格也会有一些浮动,但基本稳定。
  那么这个运费高不高呢?我们以大唐开元年间一般公务人员的收入来计算,这个运费还算比较合理,甚至可以说比较便宜。当时,相当于现在基层股级干部的九品官,月工资为3817文,日收入约为127文。他要带P00斤的东西赶路,雇两个人来抬,或租一匹马来驮,每走100里,他只要支付给那两个雇工或马主100文即可,以一天走50里来说,一个雇工一天的收入为25文,这在当时约等于两斗米(约25斤)的价格,所以这个运费并不高。如果是走水路,那就更便宜了,因此“坐船”也是古人过年回家时的首选。
  另,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春运期间会有人出来做慈善,免费送民工回家过年,在古代也会有善人这样做,送上盘缠,让穷人过年时能够回家与家人团聚。
  没错,春节,就是这样一个洋溢着温情的时段。即便有这样那样的“担忧”,故乡从古至今都牵动着游子们的心。绝大部分游子只要情况允许,过年时,不管路再远、再难走,也要回家。
  当然,古人也和今人一样,有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回不了家过年的。比如有要坚守工作岗位的,有因为路上出了状况,没能及时赶回家的。唐人高适有一年除夕就没能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于是写了这样一首诗: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据《羊城晚报》等
其他文献
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和罗瑞卿到长影视察,厂里把《刘三姐》放给他们看。看过舞台戏的贺老总和罗瑞卿也觉得电影不如舞台戏好看。  《白毛女》、《刘三姐》、《平原游击队》、《冰山上的来客》、《保密局的枪声》……这些我们熟悉并喜爱的电影,都出自同一个地方——长春电影制片厂。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的影片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它已凝结为一种共同的文化记忆……  据说,当年在《刘三姐》外景地,苏里遇到的最大
期刊
古蜀大地,沃野千里,物华天宝,奇美多彩。这里不仅有秘境九寨、秀丽峨眉,文化古遗三星堆,也有激萌可爱的大熊猫,香辣酣畅的红油火锅。人与自然,和谐共美,幸福家园的美丽画卷就此展开。数不尽的上苍馈赠,品不够的历史人文。蜀地多俊杰,千古风流淘不尽。大禹治水、李冰兴堰,李白杜甫等文人巨匠燦若星辰,熠熠生辉,文化源泉滋养蜀地千里。“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启动实施,重拾川人文化记忆,重铸蜀地历史精魂。  栉
期刊
一首《忐忑》,让龚琳娜成为家喻户晓的“神曲女王”。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放弃了作推掉商演跟着她的德国老公老锣去搞“新音乐”,一度让母亲难以接受,再加上洋女婿与中国丈母娘思维上的冲突,导致母女产生隔阂,一度关系非常紧张。无论龚琳娜在德国生活、产子,还是后来她回到国内成为明星,一直无法得到母亲的谅解和认可。  直到2015年,母亲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十年里,这个中西合璧的家庭里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呢?  
期刊
头条 蒂姆·库克·公开与FBI叫板  据央广《天下公司》报道,苹果公司正在跟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进行一场广受关注的对抗。他们发生对抗的原因是,FBI要求苹果解锁一部iPhone手机,而苹果以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为由,死活也不愿意。  这部手机型号为iPhone 5c,原本属于一名叫赛义德.法鲁克的犯罪嫌疑人。去年P2月,美国加州圣伯纳迪诺市发生一起枪击案件,赛义德和自己的妻子持枪血洗同事举办的节日
期刊
北京时间10月5日晚7:00,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荣获该奖项。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词评价:“他在小说中用伟大的情感力量,让我们跨越了虚幻与现实世界的深渊。”  1954年,石黑一雄出生于日本长崎,6岁时,父亲申请到英国国家海洋学研究所的工作,一家人移民英国。大约1983年,他开始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小夜曲》、《浮世画家》和长篇小说《被掩埋的巨人》等,曾获得1989年布克奖、法
期刊
北京时间10月6日上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进行的体操世界锦标赛结束了男子全能决赛争夺。中国选手發挥出色,包揽冠亚军。肖若腾以86.933分获得冠军,中国队历史上第五次获得世界锦标赛男子全能冠军。林超攀以86.448分获得亚军,中国队历史上第一次包揽世锦赛男子全能冠亚军。  “‘王中王’是比较难拿的,男子要比赛六项,竞争比较激烈,付出也更多!”据中国体操队领队叶振南介绍,这也是中国体操历史上第一次世揽
期刊
“爸爸,做完手术后,我可以变回公主吗?”当面对女儿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情况危急,庞大的手术费用怎么解决?”当面对现实而叉尖锐的困难的时候,这位一向坚强果敢的优秀警察,天安门分局巡警二大队副大队长孙博暗自落下泪来……  “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公主。她生病了”  孙博,有个可爱的女儿小名叫念恩,出生8个月后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地中海贫血症。北京、上海、广西、广东……6年来,我们不知道很少请假的孙博怎样把这个
期刊
2007年,张旗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通州公安分局科信处。最初,听到科技信息四字,张旗带着苦学四年的专业知识,斗志昂扬地走上了工作岗位。然而上班第一天他却傻眼了,他这个在领导看来科班出身、专业对口的大学生被安排负责他全然陌生的网络基础通信工作,面对这一行行复杂的网络交换命令和网络结构,张旗从做网线开始学习,三个月便熟悉了网络知识,并在当年年底考取了思科和华为的认证网络
期刊
北京话里的“老人儿”,并不是老年人的意思。尽管如今很多“老人儿”已经成了老年人。北京卫视正在热播的《情满四合院》,是一部足以令在北京生活过40年以上的“老人儿”看着特亲的戏。这部戏的服装、道具、化装注重每一个细节的真实,其所营造出的场景、氛围和典型环境,对塑造人物、推进剧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近些年鲜有的良心之作。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导演刘家成对于北京的情怀是浸透在骨子里的,他之前
期刊
马雅可夫斯基的女儿名叫艾丽·帕特里齐娅·汤普森,是纽约城市大学的教授,家庭关系学家,俄文名字是叶莲娜.弗拉基米罗夫娜.马雅可夫斯卡娅。1993年,在马雅可夫斯基诞辰100周年时,她的《马雅可夫斯基在曼哈顿》——书在美国出版。  在马雅可夫斯基故居博物馆里,陈列着诗人的一个笔记本,在一处空白页上写有“女儿”两个字。也许,这是他当时无意识写下的,但多少年来却让马雅可夫斯基的研究者们伤透了脑筋,因为马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