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设计原理及其艺术魅力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断代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她产生了众多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底蕴渗透在各个领域,独特的建筑文化就是众多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中国历代建筑在朝代更替、民族融合等发展变迁中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体系。中国的建筑设计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明显的木质结构特点,这些木质结构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自然风化或者人为破坏,有许多依然还留存于世。虽然可能有些地区建筑材料的使用存在差别,但是从建筑形态文化、审美文化等方面折射出来的建筑文化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些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它深深影响了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建筑体系形成。我们不能仅仅使中国古建筑的精髓尘封在历史里,而是应该将这些优良的结构设计与漂亮的外观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发扬光大。近年来,我国不少建筑学者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其中,湖南大学柳肃教授的《古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就是众多研究成果中比较突出的成果。本书以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论为基础,详细论述了中国古建筑平面布局设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等具体的设计方法,并向读者呈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设计实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读者可以真正领略到中国古建筑文化的魅力,并能给古建筑设计者的设计提供详实的借鉴资料。
  在古建筑设计理论部分,该著主要从古建筑规划设计、建筑风格与建筑类型、古建筑设计的生态和经济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整体论述,读者可从这三种设计理论中深切感知中国古建筑设计的总体特点与设计理念。第一,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是密切联系的两个学科,研究古建筑设计的理论必然要对古建筑的城市规划设计进行必要的探寻。中国古建筑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与古代城市、街区融合的问题。该著详细介绍了我国不同朝代的城市规划与布局,向读者展示了古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另外,《古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还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广场设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且揭示了中国古代无法形成这种广场建筑的原因,最后还对现代城市规划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建议,比如要建构相对宽阔的交往空间,这也是古建筑设计的缺憾。第二,古建筑的风格、类型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建筑的设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文化,所以在研究古建筑设计原理时,一定要与文化融合起来。中国地域宽广,文化多种多样,因而为建筑设计的多样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著作简要介绍了古代建筑风格,并深刻剖析了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与当时的主导文化联系。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存在三种文化形态,即官文化、土文化以及俗文化。相应地,在这三种文化的指导下,建筑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了文化形态,地域文化对中国地域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作者以南北方的建筑为例,揭示了北方建筑“土”的本质,并认为北方人粗放的性格与其建筑风格紧密联系,南方建筑“木”的本质风格最终定型则与南方人精细的性格有直接的联系。第三,材料是建筑设计的根本,中国古建筑设计的差异性与材料的不同有抹不开的关系。本书为读者详细呈现了中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从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上揭示了古建筑的两大特点,那就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成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者们已经将生态的理念注入到建筑的设计之中,只不过他们的生态理念是古代哲学的衍生物;在经济成本方面,古建筑的建筑材料都是自然馈赠之物,因此,在建造和维护方面非常容易。本书论述古建筑的这两大特点实际上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出了作者的理念:节约成本与环境保護同等重要。
  在古建筑设计方法部分,作者重点论述了“古建筑造型设计”与“文物古建筑修复设计”两个方面,通过这两种设计方法的解读去探究古建筑设计的灵魂。其一,揭示了古建筑造型的普遍性规律。作者对古建筑的类型与式样等选择标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以“殿堂”“阁楼”“舫”“轩”等建筑式样为例具体分析了这些样式的不同。作者认为,中国古建筑在设计方法的选择上格外注重审美,而审美除了是观念上的,也是实践上的,它的实现形式为尺度与比例,这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美的精髓。建筑设计样式的不同所对应着的设计方法也就不同,因而中国古建筑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特点。其二,在文物古建筑修复设计方面,该著探讨了修复古建筑的基本原则。作者认为,生态原则是古建筑修复应遵循的最根本原则。结合多个具体实践案例,作者详细阐述了古建筑修复的具体过程以及方法,着重强调了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而且,作者从现实出发,强烈呼吁提高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工作。
  《古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一书不仅详细阐明了古建筑的设计原理,而且还基于该原理对古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进行了直观的阐述,加上丰富的实践案例和精美配图,不仅给古建筑研究者提供了精致的专业知识,也给非专业读者带来一场建筑美学的盛宴。
  (作者均系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师)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歌唱事业蓬勃发展,歌唱艺术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藝术形式之一,涌现了大量声乐作品和一大批著名歌唱演员,同时也掀起歌唱教育热潮。歌唱事业的繁荣发展亟待歌唱教育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指导。在歌唱教学中,我们需要提高声乐艺术的理论素养,并能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实现歌唱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歌唱人才,推动歌唱事业的发展。而好的教育教学离不开优秀的教材指导,德国女高音歌唱家莉
期刊
自二十世纪下半叶,人类从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以来,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的持续繁荣为休闲体育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休闲体育从原本小众的体育运动类型发展为世界范围内广受民众欢迎的主流体育运动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体育同样经历了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似的发展历程,到今天,休闲体育已然成为都市民众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
期刊
中国民族声乐是世界多元文化资源中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声乐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演唱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美声唱法中的相关歌唱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歌唱风格。民族声乐是民族特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多方面的独特民族个性、民族文化特征以及各民族音乐风格艺术处理方式的体现,可以更好地彰显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
期刊
《钢琴大师的教学笔记》(鲍里斯·贝尔曼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从声乐知识和钢琴的基本理论入手,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结合钢琴练习和钢琴演奏两方面,既为读者讲述了钢琴练习的技巧,也为演奏者提供了有效的实战方法。本书不仅对大多数的钢琴学习者有所帮助,也针对不同阶段学习者出现的多种问题进行了解答,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完美融合。  从整体结构和核心内容来看,本书具有两大特点:  第一,全面
期刊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20世纪非常优秀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金阁寺》《假面自白》《丰饶之海》《近代能乐集》等等。凭籍这些优秀作品,三岛由纪夫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也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三岛由纪夫在世界文坛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三岛由纪夫的作品中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是对日本社会深刻的反映和批判。面对二战后日本的社会现实,三岛由纪夫感到了深深的
期刊
舞蹈作为一种极具特殊性的文化象征,主要通过身体动作实现感情的传遞和沟通。其中,民间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里蕴含着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奉、风俗风尚等文化特点,呈现了各民族绮丽多彩的艺术文化现象。舞蹈工作者只有深刻理解了不同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才能使舞蹈动作更具张力和表现力,从而更多地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因此。现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的交融日益受到重视。舞蹈教学中,施
期刊
当前,国内高校外语教育学科基本都以“语言文学”为学科专业名称,日语当然也不例外。“日语语言文学”这一学科名称凸显出高校日语教育中重视日语语言基本技能培养的目标而轻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实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反映社会文化。荷兰文化学学者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文化维度”理论,是迄今为止在跨文化交际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文化维度,就是从国家层次的视角来衡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价值取向的标
期刊
高等教育质量受政府、高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离不开政府、高校的努力,社会力量作用的发挥也十分重要。那么,社会是如何影响和调节高等教育质量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余小波教授的新著《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调节机制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从社会调节这一全新角度,紧扣内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索,解析了社会调节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奥秘,读后受益匪浅。  一是深刻揭示
期刊
摘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高等教育学创始人潘懋元先生的人生丰富多彩,是富于传奇的教育人生。研究潘先生的教育人生,从他求学、从教和研究等志向和阅历中可以发现,他的学术人格中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曰“诚”,二曰“闯”。其一,他赤诚向学,是个有志于学的勤奋学子。赤诚向学的经历,为他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受益终身、扎实宽广的学问基础以及科学管理时间的“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其二,他忠诚教育事业,是个幸福的好老师。从15
期刊
在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须通过长远规划来应对环境和自身的变革,以提升自身反应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相应地,高等教育战略管理显得愈加重要。但我国高等教育战略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从理论层面看存在不少误区,由此衍生出实践层面的短板:高等教育战略管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撑,还停留在战略决策和规划的初级阶段,战略管理过程重制定而轻执行等。  《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管理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