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大了反而不赚钱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43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大了利润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吗?未必!粗放的管理会吞噬利润,企业大了有可能赚钱更少了。
  一个广东客户近几年业务发展看起来似乎不错:前年的营业额只有6000万,去年就过亿了,今年在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也将超过1.2个亿。但让老板困惑的是,企业的利润这几年不但没有同步增长,连绝对值也下降了:前年的利润还超过900万,到了去年就只有700万了,今年估计可能连300万也达不到。他问我:过去以为企业大了利润也会跟着水涨船高。现在的情况却是企业大了反而不赚钱了,这是为什么?
  从财务的角度很容易找到这家企业大了但不赚钱了的表面原因:销售收入这两年分别有70%和30%的增长,但这些增长一大部分是通过给客户更大折扣或者说降价换来的。除了降价导致毛利率下降,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也削减了这家公司的毛利率。与此同时,公司的固定成本因为业务的大幅度扩张(其中主要是人员扩张带来的人工成本增长及设备的投入)以90%和6%的速度增长,这样一个原来销售利润率(=税前利润/销售收入)近20%的企业就变成了一个几乎不赚钱企业了。
  从管理的角度看,粗放的管理是这家企业变大了反而不赚钱了的真正深层原因。
  为什么企业小的时候销售利润率高?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老板能够看得见企业的每个角落,了解每个细节,他总在不自觉地进行着精细管理:每一个订单老板都会亲自审核,所以不赚钱的单子不会被接受。每一次采购老板都亲自过目,所以不会有大量的无效库存。总而言之,企业小的时候老板关注经营从收入到支出的每一个细节,他天天都在算账,他时时刻刻知道公司是否赚钱。这个时候,企业的管理效率是高的,销售利润率自然也是高的。
  企业大了之后,这一切都改变了。
  我的经验值是,每当企业规模增加20%,企业要管理的事情就会增加1倍;企业规模增加1倍,要管理的事情就会增加5倍!老板要么自己比原来辛苦1-5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么把以前自己亲力亲为的事情授权给别人做。这个时候企业各种新问题就出现了:如果老板管太细了,下面的人就不敢也不能自己做主,会事事请示老板;老板虽然忙得团团转,还是管不住,因为细节太多,管了这个丢了那个。如果老板管粗了,企业就只追求他们最容易做成的一件事情,例如追求规模。所以很多企业规模做上去了,效益却大幅下降了,原因就是没有人管这个事情,没有人能管得住这个事情。
  我们面临的选择不外是两个:要么我们不让企业变大到自己无法控制,要么我们学会精细化管理。我相信大部分老板会选择后者,因为大家都想做更大的企业,不想重复会做的事情。但如果我们选择后者,我们的管理就必须转型。
  如何做好精细化管理?我认为要做好四件事:
  1 细分业务和管理的单元,确定每个单元的经营管理者,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经营管理者。
  2 给出一个全公司一致的管理逻辑,清楚地告诉经营管理者要管理的关键指标。关键指标首先应该是经营指标,每个管理者都应该管理自己部门的收入,费用,给企业的贡献,其次才是一些具体业务指标和管理上的指标。
  3 清楚给出每个单元的经营目标,尤其是短期目标,每个月的目标,每天的目标。稻盛和夫提出的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每个单元不少于10%的销售利润率是非常有用的目标实例。
  4 把管理(管+理)细化到每个业务和管理单元的每一天,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做到目标管理的日清。管住了一天,就能管住一周;管住一周,就能管住一月;管住一月,就能管住一年!
  管理的精细化转型肯定一段时间内给您带来大量的工作和辛苦,但不做精细化转型的后果肯定是企业大了反而不赚钱了。
其他文献
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并在各个方面均能满足企业需求、为企业打造整体品牌价值链的品牌全案策划,在中国企业产业和品牌升级的这个关口上,越发显出重要。  国际经济的困难危机,伴随2012年的到来终于全面爆发,中国经济遇冷,国内中小企业更进入经济“寒冬”。第十一届中国经济论坛中,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特别提醒中小企业:2012年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产业经济结构升级与产业增值是必然要求。  国内很多从事外贸、出口的
期刊
历史名酒临水酒的复兴与蜕变,本质上反应了白酒营销的创新和与时俱进,其崛起之路堪称白酒营销创新的新样板。  业内有言:“安徽人会卖酒”。徽酒军团中大小品牌知己知彼,产品线犬牙交错,竞争日益胶着化。安徽临水酒业作为中国洞藏兼香白酒概念整合与技术践行的首创者,利用“洞藏”利器成功突围,一跃成为徽酒“群狼”中最为耀眼的一匹。它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八年蜕变,厚积薄发  临水的前身——原“安徽中华玉泉
期刊
成功的执行在执行之前。如果想文件和开会一样顶用,八项注意不可少。  开会比文件管用?  龙生是天一生物有限公司的企业发展部经理兼总经理助理。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何为企业发展部——按天一生物李总的话说企业发展部是个大企划部的概念,不但要负责企业长、中、短期的战略规划、项目投资论证,还要负责企业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更要负责市场的营销策划工作。  按理说,龙生肩挑企业发展部总监和总经理助理两职,应算身居
期刊
微信商业化面临最大的挑战是选择在通讯里挖掘商业模式,还是找到和放大用户的二级需求。  用户需求和商业价值  微信首先是一个通讯工具。无论腾讯想把微信做成什么,在用户的认知里,他到今天已定型了,再也改不了了。对于绝大多数用户微信是一个通讯工具,这是用户的主诉求,或者一级需求。一个产品只会有一个主诉求,此外其他都是二级需求,二级之下还有三级四级。比如微博用户看微博,就是一级需求(浏览),发微博就是二级
期刊
通过数据解读,将数据转换成对用户的洞察,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针对性的营销活动。这也是大数据时代,个性化营销的基础。  “过去三年内,(互联网)产生的数据量比以往4万年的数据量还来得多,所以大数据时代当然是毋庸置疑的。”12月9日,在由招商银行、腾讯网等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金融品牌论坛”上,腾讯网络媒体市场部总经理韩志杰代表腾讯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时说。  这次金融品牌论坛,有一个关键词
期刊
很多工厂转型做品牌,车马未行,败局已定。败就败在把“工厂思维”完全平移到品牌的运作之中。  “工厂思维”是外贸企业典型的思维方式。它最大的特色是每接一个订单,利润都可以先计算出来,如果没有客户退货等特殊情况的出现,既定的利润就能够顺利实现。  为什么“工厂思维”会影响到品牌的成败?  一、以“获得”来决定“投入”  这个“获得”经常是按单个订单来计算的,注重短期收益。面对订单,工厂内部沟通中最重要
期刊
作为一个必须深入敌后孤军作战的空降兵,是猎性十足的“头狼”还是被置于几案上任宰的“羔羊”,全在于“空降兵”在职场中道与术的运用。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常常被用于作为职业经理人的“空降兵”身上,成为职业场中这一群体的一个较为真实写照。“空降兵”的优势不仅在于他具有念好经的本领,而且他所既有的资源网络对于企业来说还能成为一种拿来即用的高效投资。如果你是一个空降兵,意味着你必须深入敌后孤军作战,是猎
期刊
处在创业期的企业,在经营之初就把产品的价值做得很大,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  我们经营的是一家做健康管理的公司。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于2009年5月正式营业。从过去一年的经营情况来看,企业的经营状况非常差,股东的回报率为150%,销售员的回报率为210%,资产的周转率为1.3%。2000年实现的营业额是110万,但我们却投资了300万元。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主要问题在于,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公司
期刊
打造内销样板市场的关键是明确打造的四个目标,根据其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选择样板市场。  在外贸市场波动的时候,国内市场巨大的消费能力,国家对内需拉动的相关政策,促使外贸企业对内销寄予希望,开始着力开拓内销市场。  在内销业务运营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样板市场的打造,对内销拓展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帮助外贸企业达成四个目标:出榜样、出模式、出管理、出队伍。这四个目标对内销的健康运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
期刊
大多数变革之所以失败,要么是因为人们对业务流程的理解不够充分,要么是对人的变化状况缺乏理解。  根据数据显示,50%以上正规公司的变革都以失败而告终。然而不要让失败阻碍你变革的步伐,你能够得到的回报将是巨大的。  从根本上说,大多数变革之所以失败,要么是因为人们对业务流程的理解不够充分,要么是对人的变化状况缺乏理解。以下就是8条变革失败的原因。这些原因往往互相影响。  1 变革失败是因为我们倾向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