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60例的超声诊断分析。结果:B超表现肝脏回声密集增强,后方回声衰减。轻度脂肪肝30例,中度脂肪肝18例,重度脂肪肝6例,非均匀性脂肪肝2例。结论:超声检查在脂肪肝的主观定性评价上有一定的实用性。肝脂肪量>50%时,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可达90%,特异性为84%。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超声诊断;病因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186-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因有炎症或肝细胞坏死,具有一些临床表现和转氨酶升高等,故可从临床、生化和影像中作出诊断[1]。B型超声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经济、快速、无创伤性的优点,多数脂肪肝是依靠B超而作出诊断的。选取临床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超声诊断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其中男52例,女8例,年龄22~65岁,42岁,均无过量或长期饮酒史。
1.2B超表现
1.2.1均匀性脂肪肝:系指脂肪在肝内呈弥漫性均匀分布类型,临床上此型病例占最多。肝脏呈弥漫性肿大,以前后径为著;包膜光滑完整,肝表面光带呈圆隆状;边角钝圆增大,右下角>75°,左下角>45°~60°。 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细密~粗点状增强(超过脾、肾回声水平,与同侧肾脏皮质回声形成明显反差),表现为"亮晶肝"。但随深度之增加而回声水平即显下降,近场(肝脏近腹壁的前1/3~2/3区域)呈细密点状或如一片云雾状~积雪状回声。而远场(深部的后1/3~2/3区域)回声作梯度衰减,该部声像无明显边缘;出肝面回声带显示不清晰,较肝硬化之衰减尤为明显。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较粗管道显示模糊,管壁常不可明确识别,内径难以准确测定。CDFI显示管中彩色血流变细、减少或不清,较单纯二维声像图衰减更为显著。在轻度病变中,尚可显示门静脉主干及一级分支中的血流,肝静脉可间断显示;在中度病变中,仅能模糊隐现门静脉主干内彩色血流,肝静脉中则无显示;在重度病变中,门静脉主干内亦不呈现血流彩色。上述声像的动态表现为,伴随病情之进展显示益呈增重[2];经过有效治疗,随着病情之缓解,可见逆转声像改变。另须注意,宽频探头因其声穿透力大为加强,常使远场衰减显示缺乏典型声像。
1.2.2均匀性脂肪肝:指或可能因门静脉血管障碍,肝内脂肪分布范围仅限肝脏解剖分叶之某一叶或某一段者。还有部分病例肝内脂肪沉积呈团块状、条状分布,或弥漫性脂肪浸润的区域内残留大小不等的正常肝组织,导致出现非均匀的脂肪肝声像。又有肝细胞脂肪小滴病变呈条索状屈曲分布者,则全肝呈各种明暗不规则的粗花纹图案,如非均匀性脂肪肝声像。(1)局灶浸润型 肝脏形态大小及边缘多无明显改变,个别病例可呈不规则楔型。显示局限性不规则高回声区,多数为3~5 cm片状,但无立体球状征象。边界欠清晰,边缘回声强度呈向外周的递减现象。无包膜,与正常肝组织界线模糊。内部回声一般呈现均匀致密片状高回声声像。后方(远场)或可表现轻度回声衰减。此多发于肝右叶。(2)叶段浸润型 受侵叶段回声增高,与未受侵叶段的界线较清楚,系在肝叶间裂。由肝内沿叶段间走行的静脉划分,两者间通常呈直线状清晰分界。内部回声基本均匀增高,后方回声衰减不著。(3)多灶浸润型 在回声相对正常的肝内,可见散在分布多个及至"无数个"小强回声团,管道结构走行尚呈正常;或在相对正常的弱回声肝内见大片强回声脂肪浸润区,内有多数小等回声或弱回声结节呈弥漫性分布,此为脂肪浸润不同程度减少之表现。(4)正常肝残留型 肝实质回声普遍增强,其内出现局限性弱回声区。前者为脂肪浸润区,后者为非浸润区。非浸润区通常占小部分,或呈多处分布,不规则片状,一般边界较为清晰,后方回声可轻度增强。此型亦较多见。(5)肝叶间隙脂肪浸润型 此为肝细胞以外的小叶间及管道旁大片脂肪堆积小区类型。显示肝叶间、胆囊床及肝内管道周围脂肪浸润呈弱回声,表现为该区之多角形、长菱形或不规则形小片状[3]。动态观察声像固定,中心不会发生液化区,此可与肝内低回声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1.2.3特殊类型脂肪肝:(1)脂肪肝伴肝硬化 肝呈弥漫性密度增加,亮晶肝声像随深度而衰减,但肝实质光点变粗,多可见线条状硬化回声。同时显示肝表面不平、肝外段门静脉及脾静脉增宽、脾肿大等肝硬化表现。在失代偿期病例,则常见腹水声像,肝在腹水中上浮。(2)脂肪肝伴肝癌:脂肪肝声像区域中显示团块状低回声灶,其中心可能出现稍强之癌结节回声。在CDFI检测上,癌块回声区内一般不能显示彩色血流。
2结果
B超表现肝脏回声密集增强,后方回声衰减。轻度脂肪肝30例,中度脂肪肝18例,重度脂肪肝6例,非均匀性脂肪肝2例。3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超声显像表现系肝脏脂肪累积、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非特异性反应,当肝脏脂肪累积>5%~7%时即可显示而作为诊断依据。二维实时超声显像迄今仍为超声诊断中的最基本技术。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显示脏器结构切面图同时,可显示血管内血流的剖面图并以伪彩色表示血流方向、速度及血流性质,进一步拓展了超声诊断的领域,遂而提升了诊断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范建高,曾民德.脂肪性肝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李继强.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187-190.
[3]杨丽,陈东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J].重庆医学,2007,36(8):715718.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超声诊断;病因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186-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因有炎症或肝细胞坏死,具有一些临床表现和转氨酶升高等,故可从临床、生化和影像中作出诊断[1]。B型超声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经济、快速、无创伤性的优点,多数脂肪肝是依靠B超而作出诊断的。选取临床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超声诊断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其中男52例,女8例,年龄22~65岁,42岁,均无过量或长期饮酒史。
1.2B超表现
1.2.1均匀性脂肪肝:系指脂肪在肝内呈弥漫性均匀分布类型,临床上此型病例占最多。肝脏呈弥漫性肿大,以前后径为著;包膜光滑完整,肝表面光带呈圆隆状;边角钝圆增大,右下角>75°,左下角>45°~60°。 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细密~粗点状增强(超过脾、肾回声水平,与同侧肾脏皮质回声形成明显反差),表现为"亮晶肝"。但随深度之增加而回声水平即显下降,近场(肝脏近腹壁的前1/3~2/3区域)呈细密点状或如一片云雾状~积雪状回声。而远场(深部的后1/3~2/3区域)回声作梯度衰减,该部声像无明显边缘;出肝面回声带显示不清晰,较肝硬化之衰减尤为明显。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较粗管道显示模糊,管壁常不可明确识别,内径难以准确测定。CDFI显示管中彩色血流变细、减少或不清,较单纯二维声像图衰减更为显著。在轻度病变中,尚可显示门静脉主干及一级分支中的血流,肝静脉可间断显示;在中度病变中,仅能模糊隐现门静脉主干内彩色血流,肝静脉中则无显示;在重度病变中,门静脉主干内亦不呈现血流彩色。上述声像的动态表现为,伴随病情之进展显示益呈增重[2];经过有效治疗,随着病情之缓解,可见逆转声像改变。另须注意,宽频探头因其声穿透力大为加强,常使远场衰减显示缺乏典型声像。
1.2.2均匀性脂肪肝:指或可能因门静脉血管障碍,肝内脂肪分布范围仅限肝脏解剖分叶之某一叶或某一段者。还有部分病例肝内脂肪沉积呈团块状、条状分布,或弥漫性脂肪浸润的区域内残留大小不等的正常肝组织,导致出现非均匀的脂肪肝声像。又有肝细胞脂肪小滴病变呈条索状屈曲分布者,则全肝呈各种明暗不规则的粗花纹图案,如非均匀性脂肪肝声像。(1)局灶浸润型 肝脏形态大小及边缘多无明显改变,个别病例可呈不规则楔型。显示局限性不规则高回声区,多数为3~5 cm片状,但无立体球状征象。边界欠清晰,边缘回声强度呈向外周的递减现象。无包膜,与正常肝组织界线模糊。内部回声一般呈现均匀致密片状高回声声像。后方(远场)或可表现轻度回声衰减。此多发于肝右叶。(2)叶段浸润型 受侵叶段回声增高,与未受侵叶段的界线较清楚,系在肝叶间裂。由肝内沿叶段间走行的静脉划分,两者间通常呈直线状清晰分界。内部回声基本均匀增高,后方回声衰减不著。(3)多灶浸润型 在回声相对正常的肝内,可见散在分布多个及至"无数个"小强回声团,管道结构走行尚呈正常;或在相对正常的弱回声肝内见大片强回声脂肪浸润区,内有多数小等回声或弱回声结节呈弥漫性分布,此为脂肪浸润不同程度减少之表现。(4)正常肝残留型 肝实质回声普遍增强,其内出现局限性弱回声区。前者为脂肪浸润区,后者为非浸润区。非浸润区通常占小部分,或呈多处分布,不规则片状,一般边界较为清晰,后方回声可轻度增强。此型亦较多见。(5)肝叶间隙脂肪浸润型 此为肝细胞以外的小叶间及管道旁大片脂肪堆积小区类型。显示肝叶间、胆囊床及肝内管道周围脂肪浸润呈弱回声,表现为该区之多角形、长菱形或不规则形小片状[3]。动态观察声像固定,中心不会发生液化区,此可与肝内低回声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1.2.3特殊类型脂肪肝:(1)脂肪肝伴肝硬化 肝呈弥漫性密度增加,亮晶肝声像随深度而衰减,但肝实质光点变粗,多可见线条状硬化回声。同时显示肝表面不平、肝外段门静脉及脾静脉增宽、脾肿大等肝硬化表现。在失代偿期病例,则常见腹水声像,肝在腹水中上浮。(2)脂肪肝伴肝癌:脂肪肝声像区域中显示团块状低回声灶,其中心可能出现稍强之癌结节回声。在CDFI检测上,癌块回声区内一般不能显示彩色血流。
2结果
B超表现肝脏回声密集增强,后方回声衰减。轻度脂肪肝30例,中度脂肪肝18例,重度脂肪肝6例,非均匀性脂肪肝2例。3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超声显像表现系肝脏脂肪累积、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非特异性反应,当肝脏脂肪累积>5%~7%时即可显示而作为诊断依据。二维实时超声显像迄今仍为超声诊断中的最基本技术。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显示脏器结构切面图同时,可显示血管内血流的剖面图并以伪彩色表示血流方向、速度及血流性质,进一步拓展了超声诊断的领域,遂而提升了诊断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范建高,曾民德.脂肪性肝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李继强.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187-190.
[3]杨丽,陈东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J].重庆医学,2007,36(8):71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