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张佳羽
女,初中生;迄今已在报刊公开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百余篇,其中《阳光写满西墙又翻到东墙》《新潮袭来娘不适》《土得掉渣的话也入典》在本刊与读者见过面:神话小说《孙悟空智胜玉贝儿》获第十一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童话《理想要靠自己打拼》获首届“丁玲青少年文学奖”铜奖:2010年6月,个人作品集《最女孩》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另有长篇小说《绰号56》在国家级报纸连载。
另一个张佳羽
凤类,1996年问世,甘肃省兰州市第十四中学初中“临界生”。曾用吉他弹奏日子,废了;用唱歌抒发心情,卡了;用游戏打发童年,荒了。一路上,猴子掰包谷式地走来,背上的包袱越空越重,身后的影子越拉越长。被少年的门槛绊了一跤,惊醒一看,呀,长大了,真的该想想自己能干什么了。学生穷得就剩支笔。好吧,那就“心观天下,笔写百态”。于是,就趟出了一条文学之路。呀呀的,一晃,初中要毕业了,自己还在找方向飞!
张佳羽作品
听奶奶讲的故事
奶奶在老家农村,我们一年难得一见。在有限的见面时间里,奶奶给我讲了关于四季鸟的故事。现在,我把它讲给大家听。
●“担水浇葫芦”
老家的春天格外美,一山赛过一山青,到处山花烂漫,空气干净得一碧如洗。春来景色妙,鸟忙人更勤。每天早晨,窗外的鸟儿早在东方鱼肚白之前,把全村人叫醒。狗儿开始咬,羊儿开始叫,牛儿开始跑,各家各户的大门吱呀呀响。农村人急急火火地下地,手里捧个干馍馍,边走边吃。太阳出来一照,村外的农田里,到处都是男女老少。
在去田间的小路上,总有小鸟登枝高唱。有一种乌儿的唱声非常特别,奶奶说:“它叫‘担水浇葫芦’,在提醒大家伙,要勤快,不要懒惰。”
我仔细听,鸟儿唱的音调,果然是“担水浇葫芦”。我很好奇,问奶奶:“你怎么知道它唱的是这句词?”
奶奶说:“老早以前,村里有两个光棍相亲,看上同一个姑娘。姑娘说‘你们春上种葫芦,谁的长得好,我就嫁谁。’两个光棍都种了葫芦。不妙的是,赶上天早,葫芦籽到了破土的节骨眼,地皮干得结了痂,芽儿攻不破土。一个光棍每天天不明就下沟里挑水浇地,一个光棍成天蹲在地头等着,等老天下雨。结果,浇水的光棍,葫芦长得绿油油的旺;等老天下雨的光棍,地里一棵葫芦苗也没见着。姑娘嫁给了勤劳的光棍。懒惰的光棍后悔死了,变成一只鸟,每年春天,他早早地登上枝头,不断地提醒人们,不要忘了他的教训,要不辞辛苦地‘担水浇葫芦’。”
我听了感叹不已。
奶奶拍拍我的头“孙女呀,你是城里长大的,城里人不种地,但也不能懒惰啊!”
我记住了奶奶的第一个故事,还有奶奶的叮嘱。
●“算黄算割”
老家的夏天像着了火,把遍野的麦子烤得一天一个样儿,由青葱到金黄。农村人像上了发条的闹钟,节奏明显加快。各家种的麦子,各家分外操心。一天两头到地头望一望,看麦子熟到什么成色。一旦麦子长到八成熟,就开始挥镰收割。男女老少下地,头上都顶个大大的像锅盔一样的草帽,把脸遮在阴影里,只有手脚在外面忙活。
“为啥不让长到十成熟呢?”我问奶奶。
奶奶指着树冠里发出的声音:“听听,连鸟儿都催促人们‘算黄算割’呢。长到十成熟,就来不及了。”
“‘算黄算割’,什么意思?”我问奶奶。
奶奶一边捡起路边遗落的一株麦穗,一边说“从前,村里有个精明人,掐着指头算运气。不到黄道吉日,他全家人是不出门的。有一年,村里的百岁长者说:‘今年夏季的天象不大对劲,中途会有大风和冰雹。’村里人都相信百岁长者的经验,唯这个精明人不相信。他算了很多遍,也没算出有什么天灾。他觉得百岁长者老糊涂了,他的话,根本不需要采信。当各家各户的麦子熟一点割一点的时候,他还笑别人傻。他说‘急什么,等整片的麦子都熟了,我好一起收割。’别人家的麦子大部分都颗粒入仓了,这个精明人才领着全家去收麦子。突然,乌云怒卷,雷电交加,狂风吹得人站都站不稳,接着鸡蛋大的冰雹从天而降,他几十亩麦子全打光了,颗粒无收。精明人从此一病不起。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他变成一只鸟飞走了。到了第二年夏天,村里人发现,树上多了一种鸟,一遍遍地叫着‘算黄算割’。村里人都说,这只鸟是精明人变的。”
我十分惋惜这个精明人。
奶奶说:“孙女呀,到了收割的时候,一定记着,人算不如天算,该抓紧的要抓紧,不能贪大求全,最后连一点收成也没有。”
我记住了奶奶的第二个故事,还有奶奶的提醒。
●“繁,烦”
老家的秋天瓜果遍地,空气里到处飘着诱人的自然香。翻过一道道山梁,在追着人跑的秋风中,微微的凉爽里,牵着比狗鼻子还灵的酣味,在田野的禾浪里撒欢、打滚。杏叶一片片地黄了,梨叶就攀比着一片片地红了。涝池一揪一揪地,揉着天上的云影,把它们浣洗得越发洁白。高大得泛着乌黑的皂荚树上,几只小得寻它不着的鸟儿,发狠地呜叫着:“繁,烦。”
“真叫得人心烦。”我说。
“对于瓜果满桌粮满仓的庄稼人来说,才不心烦呢。”奶奶说。
我好奇地看着奶奶。
奶奶抹一把头上的汗珠说:“老早的时候,村里有个秀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别人家的荒坡地都栽种了各种各样的果树,他家的荒坡地一直荒着。好心的邻居劝他:‘书要读,树也要栽。’他骂邻居没有远见,只知道在荒坡上卖苦力,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他一直梦想着功成名就的那天,他坐着八拾大轿,到京城做大官。他读了辈子书,越读越懒,越读越穷。屋漏偏逢连夜雨,60多岁时他生了一场重病,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他撇下书,让人抬到村外,看一看山山岭岭。这一看,他吓了一跳:村外到处是果林,唯独他的荒坡地依旧荒着。他气火太旺,一口血吐出来,人就不行了。村里人眼睁睁看着他变成种很小的鸟,眨眼间就不见了!接着,皂荚树上就传来‘繁、烦’的叫声……”
“他烦什么呢?”我问。
奶奶很感慨地说:“别人家的树上果子结得很繁,而他只有心烦。读书是很要紧的事,但他不该一条胡同走到黑,把什么都耽误了。”她的注解。
●“冻死——你!”
老家的冬天,空气干燥,村野的风硬邦邦的,吹到人脸上,能划开一道道口子。城里娃细皮嫩肉的,哪经得住这样的风吹?不几天,脸颊上就自然生成“红二团”,外带横七竖八冻皴了的裂伤。农村人可没这么娇贵,女人们走在路上,手里还拿着针线活。你看她们三三两两地说笑,快乐四处飞扬,没有谁在乎北风的肆虐,手上照样不停地做着针线活。北风呼呼叫,却拿她们没一点办法。
奶奶那么大年纪,仍然手脚勤快。可门前吆风的树上,什么鸟攀在摇摇摆摆的树梢上,像哭样地叫:“冻死——你!冻死——你!” 奶奶边做针线活,边对我唱歌谣:月亮月亮娘娘,织布织布当当,一天织硬邦邦!
我听不明白。奶奶说:“从前,有一个新媳妇,脸长得圆圆的,像月亮一样好看,村里人都叫她月亮娘娘。她中看不中用,好吃懒做,像个景摆在那里。村里的妇女在农闲的时候,都忙着拆洗衣被,缝制衣物,给全家老小做穿的用的。她什么也不干,怕把自己漂亮的双手磨出趼子。她就那么静静地养着,越养越白,越养越好看。有一个二流子爱干偷鸡摸狗的勾当,把她丈夫骗到野外。她丈夫没有棉衣穿,活活地冻死了。再没有人养着她。大冬天,她连个取暖用的柴火都没有,最后把自己也冻个半死。上帝惩罚她,让她变成一只鸟,没黑没明地吆喝着:‘冻死——你!冻死——你!’再懒的女人听了她的哭诉,没有不勤快的。”
“美丽真的不能当饭吃。”我自言自语地说。
奶奶笑了:“对呀,孙女,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女人,漂亮有什么用呢?”
我记住了奶奶的第四个故事,连同她的歌谣。
张佳羽作品
我的杯子里装着两个问题
我每天上学,都带一只杯子,杯子里装着两个问题装白开水,省钱,但不好喝i装饮料,好喝,但很费钱。我经常为这两个问题犯愁,这两个问题也经常在我心里打架。
白开水说装我吧,给你爸妈省点钱,从小学会省吃俭用,良好习惯的养成一生受用。
饮料说:装我吧,不要亏待了自己,你爸妈就你一个宝贝女儿,你不花他们的钱,谁花啊?
装白开水呢,还是装饮料呢?
两个打架的高手,总是处于胶着状态,难解难分。
看到别的同学喝饮料,我就抑制不住自己的向往,不由自主地偏向饮料一边,白开水就输啦!
看到爸妈为了挣钱那样辛苦,我的心中就升腾起怜悯,自责之情溢于言表,默默地装上白开水,饮料就输啦!
几番折腾,谁输谁赢没有一个定局。赢,运时而生,也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i输,时运转背,也没有什么可悲的。
我的心里很矛盾:为什么世间既有白开水,又有饮料?如果都是饮料,没有白开水,那该多好啊!
现实就是这样,总是在你面前摆两样东西一样廉价、实用,容易得到,但不美味:一样典雅、华丽,代价高贵,但令人心醉。
要得到更好的东西,就得付出更多的代价。
往往是,自己没有能力的时候,想法异常的多;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奢求何其的少。心里不想爸妈的时候,享受生活从来毫不犹豫;眼见爸妈的艰辛后,安排生活就弃奢投素。
唉!我的杯子,我的白开水和饮料……
编辑/梁宇清
女,初中生;迄今已在报刊公开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百余篇,其中《阳光写满西墙又翻到东墙》《新潮袭来娘不适》《土得掉渣的话也入典》在本刊与读者见过面:神话小说《孙悟空智胜玉贝儿》获第十一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童话《理想要靠自己打拼》获首届“丁玲青少年文学奖”铜奖:2010年6月,个人作品集《最女孩》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另有长篇小说《绰号56》在国家级报纸连载。
另一个张佳羽
凤类,1996年问世,甘肃省兰州市第十四中学初中“临界生”。曾用吉他弹奏日子,废了;用唱歌抒发心情,卡了;用游戏打发童年,荒了。一路上,猴子掰包谷式地走来,背上的包袱越空越重,身后的影子越拉越长。被少年的门槛绊了一跤,惊醒一看,呀,长大了,真的该想想自己能干什么了。学生穷得就剩支笔。好吧,那就“心观天下,笔写百态”。于是,就趟出了一条文学之路。呀呀的,一晃,初中要毕业了,自己还在找方向飞!
张佳羽作品
听奶奶讲的故事
奶奶在老家农村,我们一年难得一见。在有限的见面时间里,奶奶给我讲了关于四季鸟的故事。现在,我把它讲给大家听。
●“担水浇葫芦”
老家的春天格外美,一山赛过一山青,到处山花烂漫,空气干净得一碧如洗。春来景色妙,鸟忙人更勤。每天早晨,窗外的鸟儿早在东方鱼肚白之前,把全村人叫醒。狗儿开始咬,羊儿开始叫,牛儿开始跑,各家各户的大门吱呀呀响。农村人急急火火地下地,手里捧个干馍馍,边走边吃。太阳出来一照,村外的农田里,到处都是男女老少。
在去田间的小路上,总有小鸟登枝高唱。有一种乌儿的唱声非常特别,奶奶说:“它叫‘担水浇葫芦’,在提醒大家伙,要勤快,不要懒惰。”
我仔细听,鸟儿唱的音调,果然是“担水浇葫芦”。我很好奇,问奶奶:“你怎么知道它唱的是这句词?”
奶奶说:“老早以前,村里有两个光棍相亲,看上同一个姑娘。姑娘说‘你们春上种葫芦,谁的长得好,我就嫁谁。’两个光棍都种了葫芦。不妙的是,赶上天早,葫芦籽到了破土的节骨眼,地皮干得结了痂,芽儿攻不破土。一个光棍每天天不明就下沟里挑水浇地,一个光棍成天蹲在地头等着,等老天下雨。结果,浇水的光棍,葫芦长得绿油油的旺;等老天下雨的光棍,地里一棵葫芦苗也没见着。姑娘嫁给了勤劳的光棍。懒惰的光棍后悔死了,变成一只鸟,每年春天,他早早地登上枝头,不断地提醒人们,不要忘了他的教训,要不辞辛苦地‘担水浇葫芦’。”
我听了感叹不已。
奶奶拍拍我的头“孙女呀,你是城里长大的,城里人不种地,但也不能懒惰啊!”
我记住了奶奶的第一个故事,还有奶奶的叮嘱。
●“算黄算割”
老家的夏天像着了火,把遍野的麦子烤得一天一个样儿,由青葱到金黄。农村人像上了发条的闹钟,节奏明显加快。各家种的麦子,各家分外操心。一天两头到地头望一望,看麦子熟到什么成色。一旦麦子长到八成熟,就开始挥镰收割。男女老少下地,头上都顶个大大的像锅盔一样的草帽,把脸遮在阴影里,只有手脚在外面忙活。
“为啥不让长到十成熟呢?”我问奶奶。
奶奶指着树冠里发出的声音:“听听,连鸟儿都催促人们‘算黄算割’呢。长到十成熟,就来不及了。”
“‘算黄算割’,什么意思?”我问奶奶。
奶奶一边捡起路边遗落的一株麦穗,一边说“从前,村里有个精明人,掐着指头算运气。不到黄道吉日,他全家人是不出门的。有一年,村里的百岁长者说:‘今年夏季的天象不大对劲,中途会有大风和冰雹。’村里人都相信百岁长者的经验,唯这个精明人不相信。他算了很多遍,也没算出有什么天灾。他觉得百岁长者老糊涂了,他的话,根本不需要采信。当各家各户的麦子熟一点割一点的时候,他还笑别人傻。他说‘急什么,等整片的麦子都熟了,我好一起收割。’别人家的麦子大部分都颗粒入仓了,这个精明人才领着全家去收麦子。突然,乌云怒卷,雷电交加,狂风吹得人站都站不稳,接着鸡蛋大的冰雹从天而降,他几十亩麦子全打光了,颗粒无收。精明人从此一病不起。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他变成一只鸟飞走了。到了第二年夏天,村里人发现,树上多了一种鸟,一遍遍地叫着‘算黄算割’。村里人都说,这只鸟是精明人变的。”
我十分惋惜这个精明人。
奶奶说:“孙女呀,到了收割的时候,一定记着,人算不如天算,该抓紧的要抓紧,不能贪大求全,最后连一点收成也没有。”
我记住了奶奶的第二个故事,还有奶奶的提醒。
●“繁,烦”
老家的秋天瓜果遍地,空气里到处飘着诱人的自然香。翻过一道道山梁,在追着人跑的秋风中,微微的凉爽里,牵着比狗鼻子还灵的酣味,在田野的禾浪里撒欢、打滚。杏叶一片片地黄了,梨叶就攀比着一片片地红了。涝池一揪一揪地,揉着天上的云影,把它们浣洗得越发洁白。高大得泛着乌黑的皂荚树上,几只小得寻它不着的鸟儿,发狠地呜叫着:“繁,烦。”
“真叫得人心烦。”我说。
“对于瓜果满桌粮满仓的庄稼人来说,才不心烦呢。”奶奶说。
我好奇地看着奶奶。
奶奶抹一把头上的汗珠说:“老早的时候,村里有个秀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别人家的荒坡地都栽种了各种各样的果树,他家的荒坡地一直荒着。好心的邻居劝他:‘书要读,树也要栽。’他骂邻居没有远见,只知道在荒坡上卖苦力,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他一直梦想着功成名就的那天,他坐着八拾大轿,到京城做大官。他读了辈子书,越读越懒,越读越穷。屋漏偏逢连夜雨,60多岁时他生了一场重病,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他撇下书,让人抬到村外,看一看山山岭岭。这一看,他吓了一跳:村外到处是果林,唯独他的荒坡地依旧荒着。他气火太旺,一口血吐出来,人就不行了。村里人眼睁睁看着他变成种很小的鸟,眨眼间就不见了!接着,皂荚树上就传来‘繁、烦’的叫声……”
“他烦什么呢?”我问。
奶奶很感慨地说:“别人家的树上果子结得很繁,而他只有心烦。读书是很要紧的事,但他不该一条胡同走到黑,把什么都耽误了。”她的注解。
●“冻死——你!”
老家的冬天,空气干燥,村野的风硬邦邦的,吹到人脸上,能划开一道道口子。城里娃细皮嫩肉的,哪经得住这样的风吹?不几天,脸颊上就自然生成“红二团”,外带横七竖八冻皴了的裂伤。农村人可没这么娇贵,女人们走在路上,手里还拿着针线活。你看她们三三两两地说笑,快乐四处飞扬,没有谁在乎北风的肆虐,手上照样不停地做着针线活。北风呼呼叫,却拿她们没一点办法。
奶奶那么大年纪,仍然手脚勤快。可门前吆风的树上,什么鸟攀在摇摇摆摆的树梢上,像哭样地叫:“冻死——你!冻死——你!” 奶奶边做针线活,边对我唱歌谣:月亮月亮娘娘,织布织布当当,一天织硬邦邦!
我听不明白。奶奶说:“从前,有一个新媳妇,脸长得圆圆的,像月亮一样好看,村里人都叫她月亮娘娘。她中看不中用,好吃懒做,像个景摆在那里。村里的妇女在农闲的时候,都忙着拆洗衣被,缝制衣物,给全家老小做穿的用的。她什么也不干,怕把自己漂亮的双手磨出趼子。她就那么静静地养着,越养越白,越养越好看。有一个二流子爱干偷鸡摸狗的勾当,把她丈夫骗到野外。她丈夫没有棉衣穿,活活地冻死了。再没有人养着她。大冬天,她连个取暖用的柴火都没有,最后把自己也冻个半死。上帝惩罚她,让她变成一只鸟,没黑没明地吆喝着:‘冻死——你!冻死——你!’再懒的女人听了她的哭诉,没有不勤快的。”
“美丽真的不能当饭吃。”我自言自语地说。
奶奶笑了:“对呀,孙女,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女人,漂亮有什么用呢?”
我记住了奶奶的第四个故事,连同她的歌谣。
张佳羽作品
我的杯子里装着两个问题
我每天上学,都带一只杯子,杯子里装着两个问题装白开水,省钱,但不好喝i装饮料,好喝,但很费钱。我经常为这两个问题犯愁,这两个问题也经常在我心里打架。
白开水说装我吧,给你爸妈省点钱,从小学会省吃俭用,良好习惯的养成一生受用。
饮料说:装我吧,不要亏待了自己,你爸妈就你一个宝贝女儿,你不花他们的钱,谁花啊?
装白开水呢,还是装饮料呢?
两个打架的高手,总是处于胶着状态,难解难分。
看到别的同学喝饮料,我就抑制不住自己的向往,不由自主地偏向饮料一边,白开水就输啦!
看到爸妈为了挣钱那样辛苦,我的心中就升腾起怜悯,自责之情溢于言表,默默地装上白开水,饮料就输啦!
几番折腾,谁输谁赢没有一个定局。赢,运时而生,也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i输,时运转背,也没有什么可悲的。
我的心里很矛盾:为什么世间既有白开水,又有饮料?如果都是饮料,没有白开水,那该多好啊!
现实就是这样,总是在你面前摆两样东西一样廉价、实用,容易得到,但不美味:一样典雅、华丽,代价高贵,但令人心醉。
要得到更好的东西,就得付出更多的代价。
往往是,自己没有能力的时候,想法异常的多;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奢求何其的少。心里不想爸妈的时候,享受生活从来毫不犹豫;眼见爸妈的艰辛后,安排生活就弃奢投素。
唉!我的杯子,我的白开水和饮料……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