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几点法律思考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bb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整个监督体系中,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的广泛性和自由性是别的监督方式所不能触及的。它能够用其特殊的广泛的方式促进社会进步和我国法治进程的完善。不过在现实中,它却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民众监督意识不高等困境,提出应以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培养民众监督意识等措施予以突破。
  关键词 舆论监督 行政权力 政务公开
  作者简介:刘宁,山东行政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9-207-02
  新闻舆论监督能够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社会事务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披露、建议甚至批评,它既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同时也是新闻媒介的一项基本功能。其监督范围是相当大的,几乎能够覆盖其他所有的监督形式,包括组织、团体、个人等,不过在效力范围上每种监督方式都各有不同。所以,一个国家文明法治程度综合水平的高低往往与其国家的新闻舆论监督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具备一定法律制度保障的新闻舆论监督才能更好的存在和发展。
  一、 新闻舆论监督概述
  新闻舆论在一个民主与法治的社会负载着特殊的功能,一方面构成国家与公民之间联系的渠道,另一方面构成了制度设计中国家监控权力与社会的渠道。我们对于新闻关系的构成,一般归为由新闻界、公民、政府三部分组成,其内容一是公民和政府的合法权益不得因为自由的新闻活动而受到侵害,否则就是滥用新闻自由;二是政府对新闻界的义务,即不得干涉或取消新闻自由。新闻界、公民、政府三部分是三个不同的利益主体,由各自社会地位决定。这三者的利益都受宪法保护,三个组成部分既是法律权利的主体,同时也是义务主体,即不得侵害其他方的合法利益或权利。新闻传媒是一种社会利器,新闻传媒的基本权利和功能之一就是舆论监督,使之能够捍卫真理和正义,鞭挞腐败和邪恶,对权力组织和整个社会起到监督作用。一个明智的政府在许多场合还往往借助新闻自由作为民众愤激情绪的宣泄口。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传播及时、传播公开、传播持续的特点。一个自由自在、消息灵通的传媒能够使民众了解政情,从而更好的表达意见,也便于从事日常的经济、文化活动。在这种意义上,新闻自由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舆论监督的功能。 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的宪法,其内容之一就是将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同时列入,而且美国还把出版自由扩到到了宪法能够保护到的一个组织机构——新闻机构,这种被誉为“第四种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监督政府中发挥了独特功能。苏维埃政权初期,列宁提出,要把舆论监督作为社会主义报刊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的发展也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突出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一些干部腐败现象、社会阴暗面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果矛盾激化,问题得不到解决,必然会损害我们的国家肌体。而近年来这种贪污腐败案件还有一些社会的问题都是由新闻媒体的揭露出来。政府公务人员职权的制衡需要新闻媒体的监督,这是新闻的最高价值,国家的重要本质也体现在了出版的自由,新闻自由与民主制度二者成正比。要进一步扩大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对于新闻舆论监督,我们主要是想通过这种大众化的能被不变接收到的一种媒介,传递给大众信息,这种信息当然也包括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从而造成舆论的巨大压力,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且能够降低其消极、负面的影响,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正常轨道运行。马克思一针见血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唤的喉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不断加强,不断完善,不断扩大影响。这对解决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新闻界的舆论功能具备两方面角色,言论与结构。我们借助新闻自由这一权利,对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以及具有公权力性质的一些权力行为公民和新闻界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那么这种新闻监督将成为民主法治社会一种独立的力量和组织。
  新闻舆论监督有着广义的概念、狭义的概念两种概念之分,新闻舆论监督的广义概念是指新闻舆论对立法、司法、行政这三方面的监督,而新闻舆论监督的侠义概念是指新闻舆论对政府的监督,也就是指公民个人或者组织团体表达的一种对政府和政府官员的批评性言论活动。针对新闻舆论监督不同的学者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而且他们所表达的侧重点都是有所不同的。综合各学者之观点,笔者认为所谓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指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者组织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比如电视、报纸等,去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非经法律允许,不够任何限制。新闻媒介的功能有很多,新闻舆论监督只是其中一项基本的功能。在整个监督体系中,其特殊性最为明显,因为它的广泛性和自由性是别的监督方式所不能触及的。所以纵观所有的监督方式,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最具有大众化的,而且能够用其特殊的广泛的方式促进社会进步和我国法治进程的完善。
  二、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面临的困境
  舆论的行政监督作用潜在着强大的能量,但我国目前的新闻舆论监督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境亟待解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所以其监督的范围和方式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闻舆论监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在其发展道路上依然存在着一些现实困境需要及时解决,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亟待進一步完善的新闻监督的法律、法规
  我国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定本来数目就不多,而且多为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作为支撑。而且大多数相关规定多为政策性的,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缺乏实施效力。再者,这些法律与政策之间的规定多而混杂,没有形成统一的新闻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法规之间的错位。严重影响到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实施,所以当前在法律层面存在的困境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解决新闻的立法问题,并且切实解决立法后的混乱问题,对于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政策性规定根据其效力的大小不同进行合理的梳理规划。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关方面的各种立法正在有序不紊的进行,同时也包括新闻监督方面的立法,这样做到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完全符合我国关于廉政建设的大政方针,坚决杜绝贪污腐败。   (二)新闻舆论监督中诉权滥用现象严重
  新闻侵权诉讼,是当前干扰舆论监督的最新动向。从一般性意义上讲,随着公民舆论意识的不断加强,新闻纠纷出现的几率就会不断加大,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但是多数时候,新闻纠纷的产生往往会成为新闻舆论监督有效实施的绊脚石,阻碍其顺利前行。根据有关报道显示,近一半的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监督群体在实施监督过程中遇到过新闻纠纷,究其产生的原因,其实很偶然也很微弱,不过有时候纠纷的发生是被监督方故意实施阻挠而发生的,往往容易引起监督主体的畏惧心理。更有甚者让监督主体处于危险的境地,进行胁迫和恐吓,想方设法阻碍新闻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
  (三)民众参与舆论监督的程度不高
  在我国,人们的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都还不强,这主要由于整体的受教育水平的限制,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现在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况且农民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占据着大部分,并不是说农民的舆论监督意识不强,而是说在农村基础条件相对来说比较简陋,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方式相对缺乏。同时一些人抱着“独善其身”的想法,只要这件事与其自身利益无关他就不会去过问,往往保持冷漠的态度。因此,在各种障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往往存在着限制。
  三、对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思考
  (一)建立健全新闻法律体系
  如果想增强新闻工作者开展舆论监督的决心和意志,出台一部合理的规范的《新闻法》必不可少。那么参与到新闻舆论监督与批评的个人和组织,在数量、范围上也必然会扩大。如果再想对抗来自媒体的批评或者压力,特别是那些不愿接受新闻舆论监督的个人和组织,其能量必将会遭到削弱,甚至化为乌有。不过,任何困境都不是一部法律能够顺利解决的,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与支持。我国目前的法治环境和立法质量还处于一个相对来说低水平的阶段,所以除了立法的加紧进行外,还需要提高我国人大的整体立法水平和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舆论监督的顺利展开和进行。此外,还需要一种良性的,融合的到位的互动关系,只有当政治体制大环境与新闻体制小环境相适应,互动良好时才能更好的保证新闻监督的力度和范围。
  (二)规范公民诉权应用程序
  我國有关职能部门应该、严格规范新闻诉权的运用,避免被报道人滥用诉权,影响新闻舆论监督效用的发挥。首先,应该采取联合行动,新闻媒体之间相互联合,形成多家媒体舆论监督的强势报道,特别针对一些社会热点稳定,应该是战略性舆论监督报道,应该让多家新闻媒体联合起来进行广泛的、持续的报道,虽然这样做可能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不过为了能够实际解决问题,这样做容易造就新闻舆论强势,形成良好的和谐氛围 。其次,强化联系,强化新闻媒体与其它职能监督部门的联系,监督并不是只有新闻媒体这一种方式,它包括司法监督和立法监督等等,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监督效果,有必要把各种监督方式联合起来,充分发挥他们优点,摒弃他们的缺点,提高监督效力。
  (三)加强培养公众的舆论意识
  公民的新闻舆论意识非常重要,是我国整个舆论氛围生成的关键要素,舆论范围的大小和舆论内容效力的强弱都由此决定,同时它也是舆论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公民舆论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综合的社会工程。大众传播媒介理所当然承担重要职责。就目前而言,培养公民舆论意识的关键首先就是让公众对信息的接近和知晓达到最大可能,那么大众传播媒介就是要进行信息的传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我国公民的新闻舆论意识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所以我国今后的在这个方面的任务依然繁重,加大公民的舆论意识培养依然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张康之.社会治理的历史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江小河.科学发展是我国今后社会发展的主线.法制与经济.2007.
  [3]侯健.三种权力制约机制及其比较.复旦学报.2001(3).
  [4]张康之.评政治学的权力制约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
  [5]周志忍.公共悖论及其理论阐释.政治学研究.1999(2).
  [6]贺卫方.传媒与司法三题.中国法学.1998(6).
  [7]秦晖.从法治角度看舆论监督.南方日报.2003.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多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论述学生党员发展与管理中存在的心理机制,旨在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更好的发挥学生党员在高职院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高职 学生党员 心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193-02  青年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前进,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国外的各种思想观念也随之涌向国内,在国际国内思想纷繁复杂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的发展,推进平安林区建设也成为森林公安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摘要]本文从认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职责范围、如何履行职责及对辅导员的要求等方面阐述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体会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194-02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者和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传授者。高校辅导员与高中和初中的班主任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但是同时又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方便,让学生对化学知识能够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学习。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高中化学多媒体网络
邪教是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的毒瘤,是全世界的公害.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引导广大基层群众,远离邪教组织、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我国2005年《公司法》借鉴英美法系国家成熟的经验,引入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以解决董事、高管以及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的不法侵害。本文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有机
海马CA1区神经元与人类、哺乳动物的学习记忆密切相关,同时海马是脑缺血后选择性易损的脑区之一。现就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及白藜芦醇苷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
交流,即双方或多方进行传递、表达信息的交际活动。社会高速的发展,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交流不仅存在于专业之内,各个专业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多,交流与合作是21世纪公民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