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案情
前不久,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语文优课评比活动,胜者将代表学校参加全区“希望的田野”优课展示活动。我执教了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课文《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情景,表现了两人依依惜别的情感。为能上好这堂课,我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了“长江边美景”的一段视频。我预想,这将会是课堂中的一大亮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师:暮春三月,长江边是一种怎样的美景呢?
生思索,有两个学生举手,跃跃欲试。
师:想欣赏一下吗?
生:(齐)想。
师快速点击电脑,多媒体呈现一段视频。
生:全神贯注地看着,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
诊断反思
事实上我提出的“长江边是一种怎样的美景呢?”这一问题,并没想让学生回答,可没想到,忽然有两位学生举手,且跃跃欲试。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思路,节外生枝,我连忙点击鼠标,让多媒体来呈现预设的视频,以快速掩盖过去。应当说,教学中借助多媒体优美的画面,将长江边的美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将学生带入了一种美的意境。但我总觉得这个教学环节的匆匆处理,留下了一丝遗憾:不仅仅是因为没有较好地抓住可能生成的教学资源,更主要的是,多媒体的“先入为主”的盲目介入,一下子将学生本可以打开的思维闸门,统统被“格式化”到多媒体所呈现的画面中来了,客观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忽视了学生对教学内容个性的理解。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过失:
一、对文本缺乏深入解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事实上,在这篇课文中,就有很多词句描写了长江边的美景,如: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如果我能深入解读教材,仔细而充分地体味、揣摩、感悟文章,整体把握,进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诵读,也许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看”到画面了。
二、轻视学生的生活积累
建构主义认为:“课堂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细细想来,“长江边的美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脑海中也许早已经储存了一些生活画面,如借助文字,加上学生灵动的思维想象,迁移重组,自主建构,就能激起生活积累中的相似画面,从而品出文中之味,读出文中之情。
三、对教学媒体过度依赖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年轻教师争相“趋之”的价值追求,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不言而喻。也正因为如此,我只能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课件指示的思路走下去,不敢越雷池一步,致使学生思维被禁锢,只能仰着脖子看画面。
为了“希望的田野”优课展示活动,我对这堂课进行了二度备课,由于条件的限制,我索性放弃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堂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师:暮春三月,长江边是一幅怎样的美景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吗?
生迅速默读课文后回答。
师:(借机板书)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师:其实,这一组词就是一道风景,一幅美丽的画面。只要你读一读它,并且用心地想一想,你就能看到美丽的风景。细细地读一读吧!
生反复诵读。
师:能看到画面吗?
生:(大部分)能。
师:同桌间互相说说看。
……
师:谁愿意说?
生1:我看到了桃花、杨柳,还有很多沙鸥。
师:谁能说具体些?
生2:我仿佛看到了长江边雾很多,花儿开得非常茂盛,杨柳随风摆动,沙鸥在点水。
生3:我仿佛看到了长江边的烟雾很大,白茫茫的一片。江边的各色鲜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漂亮极了,杨柳随着风一起摆动,好似跳着优美的舞蹈,一只只沙鸥在江边飞来飞去,好似在追逐嬉戏,多美的画面呀!
(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语文课堂不能纯粹地进行枯燥乏味的语言文字训练,文本中文字的精彩描述,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只有深入阅读,引导学生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一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深入阅读语言文字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而不应让多媒体不切实际地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忽略文本的存在价值。
当然,我并不否认多媒体在现代化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但是,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乃至创造能力等,所有这些,都应该以文章本身为出发点和思考点,切莫被多媒体束缚了。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甲小学)
前不久,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语文优课评比活动,胜者将代表学校参加全区“希望的田野”优课展示活动。我执教了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课文《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情景,表现了两人依依惜别的情感。为能上好这堂课,我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了“长江边美景”的一段视频。我预想,这将会是课堂中的一大亮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师:暮春三月,长江边是一种怎样的美景呢?
生思索,有两个学生举手,跃跃欲试。
师:想欣赏一下吗?
生:(齐)想。
师快速点击电脑,多媒体呈现一段视频。
生:全神贯注地看着,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
诊断反思
事实上我提出的“长江边是一种怎样的美景呢?”这一问题,并没想让学生回答,可没想到,忽然有两位学生举手,且跃跃欲试。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思路,节外生枝,我连忙点击鼠标,让多媒体来呈现预设的视频,以快速掩盖过去。应当说,教学中借助多媒体优美的画面,将长江边的美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将学生带入了一种美的意境。但我总觉得这个教学环节的匆匆处理,留下了一丝遗憾:不仅仅是因为没有较好地抓住可能生成的教学资源,更主要的是,多媒体的“先入为主”的盲目介入,一下子将学生本可以打开的思维闸门,统统被“格式化”到多媒体所呈现的画面中来了,客观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忽视了学生对教学内容个性的理解。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过失:
一、对文本缺乏深入解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事实上,在这篇课文中,就有很多词句描写了长江边的美景,如: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如果我能深入解读教材,仔细而充分地体味、揣摩、感悟文章,整体把握,进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诵读,也许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看”到画面了。
二、轻视学生的生活积累
建构主义认为:“课堂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细细想来,“长江边的美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脑海中也许早已经储存了一些生活画面,如借助文字,加上学生灵动的思维想象,迁移重组,自主建构,就能激起生活积累中的相似画面,从而品出文中之味,读出文中之情。
三、对教学媒体过度依赖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年轻教师争相“趋之”的价值追求,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不言而喻。也正因为如此,我只能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课件指示的思路走下去,不敢越雷池一步,致使学生思维被禁锢,只能仰着脖子看画面。
为了“希望的田野”优课展示活动,我对这堂课进行了二度备课,由于条件的限制,我索性放弃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堂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师:暮春三月,长江边是一幅怎样的美景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吗?
生迅速默读课文后回答。
师:(借机板书)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师:其实,这一组词就是一道风景,一幅美丽的画面。只要你读一读它,并且用心地想一想,你就能看到美丽的风景。细细地读一读吧!
生反复诵读。
师:能看到画面吗?
生:(大部分)能。
师:同桌间互相说说看。
……
师:谁愿意说?
生1:我看到了桃花、杨柳,还有很多沙鸥。
师:谁能说具体些?
生2:我仿佛看到了长江边雾很多,花儿开得非常茂盛,杨柳随风摆动,沙鸥在点水。
生3:我仿佛看到了长江边的烟雾很大,白茫茫的一片。江边的各色鲜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漂亮极了,杨柳随着风一起摆动,好似跳着优美的舞蹈,一只只沙鸥在江边飞来飞去,好似在追逐嬉戏,多美的画面呀!
(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语文课堂不能纯粹地进行枯燥乏味的语言文字训练,文本中文字的精彩描述,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只有深入阅读,引导学生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一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深入阅读语言文字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而不应让多媒体不切实际地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忽略文本的存在价值。
当然,我并不否认多媒体在现代化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但是,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乃至创造能力等,所有这些,都应该以文章本身为出发点和思考点,切莫被多媒体束缚了。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