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媒体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微课程开发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d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学科,一直是中考高考的重点科目,新课程改革也将语文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而新媒体以及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媒体下非常灵活和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形式,可以为新课程改革以及语文课程的发展提供新的路径。本文主要通过论述新媒体环境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微课程开发的意义,以及微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从而对基于核心素养语文微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微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及各种新媒体与人的生活、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用新媒体以及信息技术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已经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教育的主要特点。因此,在当今教育中融合多媒体以及新的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将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创新课程的模式,让教育的理念、方式、课程结构等多方面体现出新媒体的新特点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主要教育方式。微课程是在新媒介下所产生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深深地影响着当前教育的方向,并且促进着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让教育方式、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而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地将新媒体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
  微课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满足学生碎片化的学习需要,是补充当前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微课程在我国教育中的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受到了学校教师的认可和关注,然而在对微课程的开发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对微课程开发的目标不够明确,同时缺乏微课程开发的技术手段,再加上当前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因此对微课程的开发,必须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开发的依据和方向,这样才能保证微课程开发的实用性与价值。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微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及原则
  (一)可行性
  信息技术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微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同时国内外对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改革的研究,也为微课程与核心素养的结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微课程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有着可行的价值。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为微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技术的保障。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它深深地影响着教育与学习的方式,不断要求教育手段与教育理论进一步提高。因此,对于当前学校而言,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设备,教师要掌握新媒体教学技术,从而将二者有效整合。微课程是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一种新的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并且已经广泛运用到了课程教育中,这是由于微课程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前很多地区对教师的信息化处理水平进行了培训,让教师为微课程资源的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基于核心素养的微课程开发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要趋势,而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将核心素养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并且确立核心素养的培养框架,同时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标准已经与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趋于一致,国家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已经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相一致,可以说新课程标准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与微课程开发的主题之间有着一致性。微课程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尤其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微课程开发,主要的目标和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途径,主要是通过对课程的开发而形成的。因此,通过微课程这种短小精悍、灵活多变的课程形式,可以将核心素养的各种要求融入微课程开发之中,将二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关联与一致性。这样不仅能够开发出更加有效的微课程体系,还能够满足学生更加个性化的课程学习要求,并且为微课程的开发以及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条件。
  (二)原则
  当前我国课程开发的体系结构主要有国家、地方以及校本课程三个体系。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而学生作为学习的需求者,也是间接参与了课程的开发。除此之外,课程开发的专家以及微课程技术工作者,都将是微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只是在整个课程开发中所担任的工作职责与技术分工有所不同,他們将共同致力于微课程的开发。针对我国语文微课程开发的现状,以及新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当前语文微课程开发主要应该遵循情境性、整体性以及系统性三个原则:
  第一,遵循情境性的原则。情境性主要是针对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语文微课程开发,一是由于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得到开发;二是在微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的手段、生成的各种教学内容,都构成了一个教学的情境,形成了一个微课程的教学环境,从而让微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所以,对教学情境的构建也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开发微课程的关键所在,需要在微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遵循情境性原则。
  第二,遵循整体性的原则。由于微课程是新媒体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因此对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然而微课程本质上还是属于课程的范畴,因此,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来讲,课程的开发不仅仅包括各种环境要素,还包括技术的支撑,只有各个要求与技术形成一个整体、相互影响,才能形成稳定的课程体系。比如,语文微课程的开发,需要遵循微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关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之间的影响,要保持各个因素之间的平衡。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开发,必须在保持这些因素平衡的前提下,兼顾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微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各个因素之间的调试与平衡。   第三,遵循系统性的原则。这是由于当前语文微课程开发中对课程体系缺乏完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当前语文微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资源单调,都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片段性的开发,而没有给学生呈现出知识结构的整体框架,没有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建构。比如,当前微课程开发的结果多为较为独立的单个微课程,而没有整体系统的微課程。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不仅需要语文教师掌握微课程设计的技术方法,还需要以整体单元或者某一个专题为目标,进行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从某一节课转向某一个单元的微课程建设,让零散片段化的微课程变成一个主题化和系列化的微课程体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微课程开发的策略
  首先,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微课程开发需要从整体、系统的角度进行设计。一是对语文微课程的开发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整体性的设计,既要对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进行系统化的设计,还要考虑教学的各种因素。比如,从教师、学生以及环境等各方面进行调节,并且关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微课程的开发能够保持环境要素之间的平衡。二是语文微课程体系的开发,要保持微课程的系统性,不能碎片化和零散,应该以主题单元为一个体系。这样更加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渗透,同时能够保证微课程实施的效果与持
其他文献
散文在艺术形象方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优秀的散文或以生动鲜明的形象见长,或在阐述哲理和发表议论的文章中以语言的形象描述来表达志向.《阿房宫赋》传统名篇,通过学习这篇赋
目的:评价分析CT影像学诊断在周围型小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79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采用光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北京0号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与患者依从性.方法:本社区门诊就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64例,患者中轻度高血压80例,中度高血压84例,予以北京0号降压治疗1年,
目的:探讨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90例开展研究,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其中,B组采用
土壤盐渍化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胁迫生境类型之一,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和植物生理生化性状产生了显著影响。如何改良和利用盐碱化土地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