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国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对资源(煤、天然气和石油等)的利用正在逐渐提升,进而导致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破坏.其中,矿产资源区水土流失和污染现象尤为严重,不仅直接的危害到了人类的健康生活,而且增加了矿区资源采集的危险性,因此,合理健康地开展水土保持方案,加强矿产资源区水土保持工作对生态环境治理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矿产资源进行多维分析、生态调查后,进一步总结分析了矿产资源区水土流失的影响要素,结合水土保持生态预防意义,合理地制定了大唐华银怀化矿产资源区水土保持防治
【机 构】
: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深圳分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对资源(煤、天然气和石油等)的利用正在逐渐提升,进而导致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破坏.其中,矿产资源区水土流失和污染现象尤为严重,不仅直接的危害到了人类的健康生活,而且增加了矿区资源采集的危险性,因此,合理健康地开展水土保持方案,加强矿产资源区水土保持工作对生态环境治理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矿产资源进行多维分析、生态调查后,进一步总结分析了矿产资源区水土流失的影响要素,结合水土保持生态预防意义,合理地制定了大唐华银怀化矿产资源区水土保持防治方案和应用措施,以期改善生态环境,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其他文献
BIM技术是科学技术在勘测、设计行业的又一次变革,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建设技术的三维立体呈现,让整个设计过程得以简化和质量提升.将BIM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来,不仅能够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具象化呈现水利工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本文就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首先阐述BIM技术标准以及三维协同设计优势,并立足于BIM技术探索水利工程三维设计路径,希望可以为水利工程的更好设计提供借鉴.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洞室群的通风状况是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通风不仅要保证洞内空气的流通,还要将洞内有害气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本文以五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依托,首先根据洞室的实体情况,计算理论所需的通风量,并根据管道损失提出了修正后的通风量.其次分析了此工程的地下洞室群的施工环境,根据工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通风管道的布置做了优化,以期为解决类似工程的通风技术提供经验借鉴.
基于广东省21个气象站2000-2019年逐日降雨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板条插值方法,分析了广东省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13934.1MJ·mm hm-2 h-1,呈波动变化趋势,年内变化呈单峰型,6月最大,占全年20.3%;四季中,夏季最大(49.4%),冬季最小(5%).广东省多年平均汛期(4-9月)、非汛期(10-次年3月)降雨侵蚀力值分别为11921.6MJ·mm hm-2 h-1、2065.3MJ·mm hm-2 h-1.年降雨侵蚀力
本文通过对东莞北海仔河淤泥固化土生产方法和物理力学各指标的试验研究与分析,得出了按规范标准,当压实度>90%时,东莞北海仔河淤泥固化土的CBR>4%,已满足作为河涌路堤填料最小强度要求;且当东莞北海仔河淤泥固化土试块养护龄期达到28 d时,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已达0.8以上,能够完全满足路堤填料对土的要求的结论.
为防止海底管道因热胀冷缩或端点附加位移等造成的应力问题,膨胀弯在海管路由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近年来不仅膨胀弯安装工作量逐渐增多,随着油田服役期增长,旧膨胀弯拆除回收的工作也逐渐显现.以渤海湾某油田拆除回收膨胀弯吊装分析为例,介绍SACS软件与DNV规范相结合的膨胀弯拆除回收吊装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拆除回收时需要特殊考虑的因素,两个版本规范中主公式的差别,以及应力过大时的调整方法.为类似项目计算提供参考.
在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日常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有了明显提升,因此在现阶段发展中就需要从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入手,明确水文水环境变化对城市供水所产生的影响,结合当前城市发展现状,制定出有效的措施,落实水资源保护目标,保障开发与利用的合理性.
目前,我国工程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业节水工程建设进步显著,其他领域的施工技术也普遍获得提高,其中包括灌浆技术.文章以某水库工程为例,主要围绕该项施工技术展开详细的探讨,并提出几点注意事项,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发展形势下,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强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助推了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文章对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
本文将重点阐述在排涝闸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其基础工程施工的主要特征,以及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其施工质量.希望能够为我国的相关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帮助与参考,减少施工质量问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落成提供保障.
高寒高海拔地区进行碾压混凝土筑坝,需要考虑冻融循环、气候干燥、昼夜大温差及寒潮温度骤降、机械及人工降效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不单对筑坝材料及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挑战,安全监测仪器设备也将面临着严峻考验.文章介绍了藏区首座建成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安全监测布置设计以及在监测仪器选型方面的原则,为该地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