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育发展改革步入深水区,也迎来战略机遇期。各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要求,关键在于崇尚实干、注重落实。落实的过程,也要有区域性的决策、制度设计和实践创新。在教育系统,学校是最典型的基层,市和区县教育局也是一个大基层,既要做好指挥员,也要当好战斗员;既要当好讲解员,还要甘当办事员。基层工作的基本特点,就是要求我们在考虑各项工作时必须学会统筹考虑三个层面,即理念与思路、政策与策略、措施与落实。缺少理念与思路,往往就会工作方向不清;缺乏政策与策略,往往思路就不明;缺乏措施与落实,往往做事就不力。因此,基层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基本工作,就是要进行“三位一体”的综合谋划,其主要精力就是致力于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下面,作为一名基层教育管理者,结合十余年来抓教育工作的实际,谈谈在谋划和推进教育工作方面的一些初步体会。
管理者在着手谋划工作之前,首先要有这样四个基本的追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我怎么去?如果用学术语言表达,“我是谁”是在复杂体系中进行身份认定;“我在哪里”是在时空和结构系统中进行坐标定位;“我到哪里去”是在时空网络中把握未来方向;“我怎么去”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到达的路径。
当这四个问题基本理清之后,面对工作,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怎样去履行职责。教育发展的需求是无限的,我们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佳效益,这需要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用心谋划。
一是着眼于需要。就是要明确工作对象是谁,工作任务是为了谁。来自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需要,往往并非高度一致,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立足于教育的根本职责,适当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善于找到切人点或对接点。
二是着眼于问题。问题有真伪主次之分,有轻重缓急之别。问题也是有层次的,有的需要校长去解决,有的需要局长去面对,还有的要靠厅长甚至部长去把握。面对各种教育问题,我们要善于辨识梳理,把握关键和本质,学会正确应对处理。
三是着眼于先进。就是要瞄准国内外先进同行,在更宽阔的视野中进行同质比照,在更大的空间里确立发展标杆,在学习先进中抵达甚至超越先进。
四是着眼于条件。就是要学会区分“应当”、“可能”和“可以”,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对于发展所需、力所能至的事情,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有条件要能抓住机遇,讲条件而能不唯条件,缺条件但不能缺理想,这是我们应有的精神状态。
2001年,南京开始酝酿“小班化教育”试点,我们就是从这四个“着眼”来谋划决策的。从需要看,通过推行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培植新的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传统名校的供求矛盾,满足家长和社会的教育需求。从问题看,传统的大班教育在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方面存在不足。从先进看,小班化教育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也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从条件看,当时小学生源开始减少,一些地方校舍略有富余,但政策、经费的条件尚不具备。经过审慎论证后,启动小班化教育试点。10年下来,南京已成为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小班化教育研究中心,全市已有140多所小学和初中实施小班化教育,其中大部分学校已成为南京市民对优质资源的新选择,有力推进了全市教育高位均衡,也为市全面推进基于小班额的现代教育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在谋划工作的时候,除综合考虑上面四个因素外,还要注意四个“防止”。一是防止见“小”不见“大”,不能只看到局部,不见大局,只抓住具体,忽视整体。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既要立足本位、精于本职,又要善于把握全局、超越本位。二是防止见“死”不见“活”。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善于从“活”的实际出发,从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而不能生搬硬套文件规章。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干部,在对待上级指示、要求的时候,一定会在吃透精神、摸清下情、搞好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三是防止见“虚”不见“实”。就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表象,却不能深入实际、把握实质、由表及里、融会贯通。四是防止见“喜”不见“忧”。越是形势好、发展顺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防止谋划工作理想化、想当然;要对决策中隐含的风险和危机进行必要论证,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困难的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才能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基层教育工作的推进
“谋定而后动”。对工作深入谋化之后,就要切实推进。基层的关键使命就是通过我们的执行与落实,把政策与理念、思路与策略转化为结果,这是成事立业的关键一环。如何推进工作?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做到“三个着力”。
一是要着力于重点。面对林林总总的工作,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根本的方法是统筹兼顾,抓住重要工作、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如推进教育均衡很重要,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均衡配置好公共教育资源,着力于“填平洼地”,而不是“削峰填谷”,更不是去限制名校的发展。再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其核心应牢牢抓住教育质量,质量的要害是什么,应是高素质的教师,所以我们必须拿出相当的精力来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确立工作重点也要考虑阶段性和区域性。有些工作是全教育系统永恒的重点,如抓教育教学质量:有些工作放在局部是重点,但放在全局就不一定是重点,如“规模扩张”与“办学条件改造”是南京教育“九五”“十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但“十一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则转向“内涵提升”与“品质发展”。管理者要善于根据教育内外部的条件和需求变化适时调整工作重心。
二是要着力于基本。在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们的工作经常会面临标准不统一、思路不明晰、政策不稳定、管理不协调、改革不成形等情况,在对大的时代背景无法改变、对改革方向看不准拿不定的时候,需要潜下心来,认真抓好最基本的东西。如何抓基本,需要强调三点,一是抓基本队伍,二是抓基本建设,三是抓基本制度,这些是教育管理者需要始终紧抓不放的。
在抓基本队伍方面,我们提出了“让最优者从教、让从教者敬业、让敬业者乐业”的工作目标。南京从“十五”期间就开始实行新教师录用“凡进必考”制度,严格把好教师“人口关”;与北师大、华师大等全国知名高校合作建立研究生实习基地,积极吸纳优秀教育人才;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取得学位的教育部门奖励2/3的学费,目前攻读教育硕士的在职教师已达3800多人,占全省一半以上:每年还选拔100多名骨干校长和教师赴国外进修深造。 在抓基本建设方面,我们不仅注意运用好资金、土地这些有形资源,也积极运用政策、规划、机遇和品牌这些无形资源。如在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由于缺乏顶层制度约束,开发商往往极力回避配建学校的责任,但一所名校的进入。可以提升小区的品位,开发商也有利可图。为此,我们与开发商积极沟通,通过输出名校品牌和管理,敦促他们搞好教育设施的配套,从而实现多方共赢,名校品牌也在实际利用中创生价值。
在抓基本制度方面,我认为,有了问题,一定要有相应的制度和对策来解决;建立起来的制度,一定要能有效解决问题。前一句话强调“要有制度”,后一句话强调“制度要管用”。某种意义上,今天的教育不缺制度,缺的是管用的制度、创新的制度、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和保护基层创造活力的制度。
我相信,一流的设施、优秀的师资、管用的制度,再加上能够有效整合队伍、设施和制度的精细化管理,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够精彩无比。
三是要着力于到位。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有三种情况:一是无过错,二是完成,三是到位。着力于到位,就是要在完成的基础上力求做精做优。我们从一开始制定计划,拿出措施,形成方案,就要力求发挥各种资源的最大效益,力求使各种计划、各项目标真正能够到位。到位是一种水准,就是要不打折扣做好工作:到位也是一种品质,就是要精益求精。当前,我们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不少“两难”问题,敢于直面“两难”是一种勇气,在“两难”中选准“点”是一种“智慧”,在那个选准的“点”上把工作实质性地推进,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在实际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除了做到“三个着力”之外还要努力做到“三个有”。
一是要有预见。成功的预见,可以为教育发展创造机遇、规避风险、抢得先机。当然,预见不能囿于自身,必须学会“跳出教育看教育”。如几年前南京展开新一轮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我们意识到土地资源面临着新一轮再分配,在此过程中,倘若教育部门不采取主动的措施,就可能丧失机遇或利益受损。为此,我们一是联合规划部门,制定出《南京市中小学校园用地规划》并向社会公示,较好地保护了教育的资源和利益。二是看准南京推动“一城三区”建设的时机,不要政府一分钱,向社会融资6亿元,在三个新区征地3000多亩,成功实施“名校放大计划”。这样,教育在这一轮城市发展中获得了一定的土地资源份额。
二是要有调控。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都是一个调控的过程。工作谋划往往是线性的,但工作推进过程一定是非线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进行动态纠偏,不断整合外力,让最终的工作成效与最初的工作目标吻合。有时,调控的结果甚至要求我们必须对最初的目标作出调整,倘若明知做不得却硬要做,就只能导致形式主义了。
三是要有主导。在当下,影响和干扰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舆论、家长还有不少现实功利性的因素,都试图左右教育。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明确,我们是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我们是教育事业的主导者,决不能让某些一时的、非理性的因素来支配和指挥教育。教育管理者要勇于坚守自己的教育职责,理性履职,牢牢把握自己应有的教育主导权。2009年上半年。很多媒体炒作“未满6周岁孩子能否上小学”这件事,尽管在一项网络调查中有七成网民持赞成态度,但教育部还是及时进行澄清并坚持小学人学的法定年龄标准。我们认为,这就是对教育职责的坚守,这就是专业理性在公共空间的有效运用。
当然,讲基层工作的谋划与推进,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大前提,那就是我们对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谈到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我常讲这样四句话:“用智慧开启智慧,用爱心托起爱心,用人格孵化人格,用生命影响生命。”我一直坚持认为,教育行业是文明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教育工作者是素质、素养最高的群体之一。我们每一位教育管理者,不管是局长还是校长,都拥有一定的权力,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使命。只要我们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就会把自己的事业看得更重一些,把职责以外的东西看得更轻一些。这样,我们谋划工作就会更加用心,我们推进工作就会更加用力,我们的教育人生就会更加充实。教育变革的旅程,注定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坚韧,需要我们拥有不竭的管理智慧和制度创新。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编辑 王胜霞)
管理者在着手谋划工作之前,首先要有这样四个基本的追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我怎么去?如果用学术语言表达,“我是谁”是在复杂体系中进行身份认定;“我在哪里”是在时空和结构系统中进行坐标定位;“我到哪里去”是在时空网络中把握未来方向;“我怎么去”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到达的路径。
当这四个问题基本理清之后,面对工作,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怎样去履行职责。教育发展的需求是无限的,我们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佳效益,这需要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用心谋划。
一是着眼于需要。就是要明确工作对象是谁,工作任务是为了谁。来自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需要,往往并非高度一致,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立足于教育的根本职责,适当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善于找到切人点或对接点。
二是着眼于问题。问题有真伪主次之分,有轻重缓急之别。问题也是有层次的,有的需要校长去解决,有的需要局长去面对,还有的要靠厅长甚至部长去把握。面对各种教育问题,我们要善于辨识梳理,把握关键和本质,学会正确应对处理。
三是着眼于先进。就是要瞄准国内外先进同行,在更宽阔的视野中进行同质比照,在更大的空间里确立发展标杆,在学习先进中抵达甚至超越先进。
四是着眼于条件。就是要学会区分“应当”、“可能”和“可以”,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对于发展所需、力所能至的事情,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有条件要能抓住机遇,讲条件而能不唯条件,缺条件但不能缺理想,这是我们应有的精神状态。
2001年,南京开始酝酿“小班化教育”试点,我们就是从这四个“着眼”来谋划决策的。从需要看,通过推行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培植新的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传统名校的供求矛盾,满足家长和社会的教育需求。从问题看,传统的大班教育在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方面存在不足。从先进看,小班化教育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也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从条件看,当时小学生源开始减少,一些地方校舍略有富余,但政策、经费的条件尚不具备。经过审慎论证后,启动小班化教育试点。10年下来,南京已成为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小班化教育研究中心,全市已有140多所小学和初中实施小班化教育,其中大部分学校已成为南京市民对优质资源的新选择,有力推进了全市教育高位均衡,也为市全面推进基于小班额的现代教育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在谋划工作的时候,除综合考虑上面四个因素外,还要注意四个“防止”。一是防止见“小”不见“大”,不能只看到局部,不见大局,只抓住具体,忽视整体。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既要立足本位、精于本职,又要善于把握全局、超越本位。二是防止见“死”不见“活”。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善于从“活”的实际出发,从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而不能生搬硬套文件规章。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干部,在对待上级指示、要求的时候,一定会在吃透精神、摸清下情、搞好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三是防止见“虚”不见“实”。就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表象,却不能深入实际、把握实质、由表及里、融会贯通。四是防止见“喜”不见“忧”。越是形势好、发展顺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防止谋划工作理想化、想当然;要对决策中隐含的风险和危机进行必要论证,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困难的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才能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二、基层教育工作的推进
“谋定而后动”。对工作深入谋化之后,就要切实推进。基层的关键使命就是通过我们的执行与落实,把政策与理念、思路与策略转化为结果,这是成事立业的关键一环。如何推进工作?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做到“三个着力”。
一是要着力于重点。面对林林总总的工作,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根本的方法是统筹兼顾,抓住重要工作、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如推进教育均衡很重要,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均衡配置好公共教育资源,着力于“填平洼地”,而不是“削峰填谷”,更不是去限制名校的发展。再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其核心应牢牢抓住教育质量,质量的要害是什么,应是高素质的教师,所以我们必须拿出相当的精力来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确立工作重点也要考虑阶段性和区域性。有些工作是全教育系统永恒的重点,如抓教育教学质量:有些工作放在局部是重点,但放在全局就不一定是重点,如“规模扩张”与“办学条件改造”是南京教育“九五”“十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但“十一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则转向“内涵提升”与“品质发展”。管理者要善于根据教育内外部的条件和需求变化适时调整工作重心。
二是要着力于基本。在社会转型期背景下,我们的工作经常会面临标准不统一、思路不明晰、政策不稳定、管理不协调、改革不成形等情况,在对大的时代背景无法改变、对改革方向看不准拿不定的时候,需要潜下心来,认真抓好最基本的东西。如何抓基本,需要强调三点,一是抓基本队伍,二是抓基本建设,三是抓基本制度,这些是教育管理者需要始终紧抓不放的。
在抓基本队伍方面,我们提出了“让最优者从教、让从教者敬业、让敬业者乐业”的工作目标。南京从“十五”期间就开始实行新教师录用“凡进必考”制度,严格把好教师“人口关”;与北师大、华师大等全国知名高校合作建立研究生实习基地,积极吸纳优秀教育人才;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取得学位的教育部门奖励2/3的学费,目前攻读教育硕士的在职教师已达3800多人,占全省一半以上:每年还选拔100多名骨干校长和教师赴国外进修深造。 在抓基本建设方面,我们不仅注意运用好资金、土地这些有形资源,也积极运用政策、规划、机遇和品牌这些无形资源。如在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由于缺乏顶层制度约束,开发商往往极力回避配建学校的责任,但一所名校的进入。可以提升小区的品位,开发商也有利可图。为此,我们与开发商积极沟通,通过输出名校品牌和管理,敦促他们搞好教育设施的配套,从而实现多方共赢,名校品牌也在实际利用中创生价值。
在抓基本制度方面,我认为,有了问题,一定要有相应的制度和对策来解决;建立起来的制度,一定要能有效解决问题。前一句话强调“要有制度”,后一句话强调“制度要管用”。某种意义上,今天的教育不缺制度,缺的是管用的制度、创新的制度、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和保护基层创造活力的制度。
我相信,一流的设施、优秀的师资、管用的制度,再加上能够有效整合队伍、设施和制度的精细化管理,我们的教育一定能够精彩无比。
三是要着力于到位。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有三种情况:一是无过错,二是完成,三是到位。着力于到位,就是要在完成的基础上力求做精做优。我们从一开始制定计划,拿出措施,形成方案,就要力求发挥各种资源的最大效益,力求使各种计划、各项目标真正能够到位。到位是一种水准,就是要不打折扣做好工作:到位也是一种品质,就是要精益求精。当前,我们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不少“两难”问题,敢于直面“两难”是一种勇气,在“两难”中选准“点”是一种“智慧”,在那个选准的“点”上把工作实质性地推进,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在实际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除了做到“三个着力”之外还要努力做到“三个有”。
一是要有预见。成功的预见,可以为教育发展创造机遇、规避风险、抢得先机。当然,预见不能囿于自身,必须学会“跳出教育看教育”。如几年前南京展开新一轮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我们意识到土地资源面临着新一轮再分配,在此过程中,倘若教育部门不采取主动的措施,就可能丧失机遇或利益受损。为此,我们一是联合规划部门,制定出《南京市中小学校园用地规划》并向社会公示,较好地保护了教育的资源和利益。二是看准南京推动“一城三区”建设的时机,不要政府一分钱,向社会融资6亿元,在三个新区征地3000多亩,成功实施“名校放大计划”。这样,教育在这一轮城市发展中获得了一定的土地资源份额。
二是要有调控。每一项工作的推进都是一个调控的过程。工作谋划往往是线性的,但工作推进过程一定是非线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进行动态纠偏,不断整合外力,让最终的工作成效与最初的工作目标吻合。有时,调控的结果甚至要求我们必须对最初的目标作出调整,倘若明知做不得却硬要做,就只能导致形式主义了。
三是要有主导。在当下,影响和干扰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舆论、家长还有不少现实功利性的因素,都试图左右教育。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明确,我们是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我们是教育事业的主导者,决不能让某些一时的、非理性的因素来支配和指挥教育。教育管理者要勇于坚守自己的教育职责,理性履职,牢牢把握自己应有的教育主导权。2009年上半年。很多媒体炒作“未满6周岁孩子能否上小学”这件事,尽管在一项网络调查中有七成网民持赞成态度,但教育部还是及时进行澄清并坚持小学人学的法定年龄标准。我们认为,这就是对教育职责的坚守,这就是专业理性在公共空间的有效运用。
当然,讲基层工作的谋划与推进,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大前提,那就是我们对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谈到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我常讲这样四句话:“用智慧开启智慧,用爱心托起爱心,用人格孵化人格,用生命影响生命。”我一直坚持认为,教育行业是文明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教育工作者是素质、素养最高的群体之一。我们每一位教育管理者,不管是局长还是校长,都拥有一定的权力,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使命。只要我们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就会把自己的事业看得更重一些,把职责以外的东西看得更轻一些。这样,我们谋划工作就会更加用心,我们推进工作就会更加用力,我们的教育人生就会更加充实。教育变革的旅程,注定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坚韧,需要我们拥有不竭的管理智慧和制度创新。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
(编辑 王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