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转化序幕拉开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小盘股的风格转化条件日益成熟,4月13日的市场走势可能开启了风格转化的序幕。
  出其不意的市场风格转化
  4月12日两市在地产的带动下放量下跌,市场信心遭重挫。近期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甚为迷茫,悲观的人也不少,不看好风格转换的占绝大多数。但股市经常是在集体倾向性非常明显的时候,发生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绪下,13日上午大盘蓝筹股大涨而小盘股大跌,可能不是由基金主导的,相反,上午尾盘跳水时不排除基金逢高减持大盘股。但是,下午的探底回升给投资者以信心,可能是看好风格转换的部分投资者进场,其中包括基金投资者。
  去年11月底市场上就开始对风格转换问题展开争论,我们在2009年12月份明确提出转化时刻还没有到来。目前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我们认为风格转换的条件日益成熟,并在二季度带给投资者超额收益。
  小盘股市场表现强劲,累积了足够多的市场风险
  在过去半年里,小盘股指数上涨40.81%,而大盘股只上涨3.72%,上证50指数上涨0.25%。从2008年11月本轮反弹以来,小盘股相对于大盘股的累积超额收益更是达到了145%。小盘股的超额收益,意味着小盘股投资者累积了大量的获利盘。从市场自身规律看,大量获利盘本身就是市场不稳或调整的重要隐患,一旦有意外因素触发,将带来剧烈调整。
  风格转化的时间达到了临界点
  从历史上看,小盘股月度收益超越大盘股的时间最多为连续5个月,分别是2006年3-7月和2007年11月-2008年3月。
  自2009年10月份以来,小盘股超越大盘股已经连续达到了6个月,为历史所没有。无疑,小盘股获得超额收益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风格转换的时间已经达到了临界点,二季度实现风格转换的概率极大。
  经济复苏和业绩增长是推动大盘股估值提升的内在动力
  年初市场对大盘股缺乏信心除了资金面的困境外,对经济的担心也是重要原因。
  目前随着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好转复苏,大行业景气程度也在进一步提高,无论是2009年四季报还是2010年一季报大盘蓝筹股的业绩都有明显提升。银行股盈利继续保持高增长,权重股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受益于油价回升,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业绩也将实现大幅增长。
  大盘股估值优势极为突出
  大盘蓝筹股估值处于低位,具有较高安全边际,估值洼地彰显,优势极为突出。小盘股的市盈率相对于大盘股的估值溢价,已经升至2007年以来的最高点。
  从2009年10月13日到2010年4月13日,大盘股与小盘股的估值差距拉大。小盘股相对于大盘股的估值倍数,2010年动态市盈率差距从1.95倍上升到2.89倍,TTM静态市盈率从2.29倍上升到3.08倍。
  多重催化剂助推风格转化
  其一,即将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可能表现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是促使风格转化的重要因素。
  其二,股指期货箭在弦上。在目前市场的结构性分化非常明显、蓝筹股价值低估的情况下,金融创新的推出在短期内能够提升蓝筹股价值,引发市场资金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市场风格向大盘股转化,从而推动股指上涨,正向刺激市场。
  其三,人民币升值预期将直接提升金融、地产等资产类股票和具有外币负债的航空、造纸行业股票的价值。
  投资建议
  尽管风格转换可能不会一蹴而就,但方向应该是确定的。小盘股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但会严重分化,大多数小盘股将面临巨大的调整风险。因此,相对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平衡,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大盘蓝筹的系统性投资机会。
  重点关注行业:证券、保险、银行、石油石化、煤炭。机械、有色也应予以重视。
其他文献
虽然一季度CPI奇迹般回落,同比仅上涨2.2%,但是还是难以抵挡市场上对于新一轮通胀有望再次到来的预期。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其中CPI涨幅意外回落至2.2%,令市场上对于加息的预期开始淡化,同时短期内也使得市场担忧的通胀有所降温。  但是,目前市场普遍观点仍认为,今年国内将会有新一轮的通胀上演。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为了应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2009年全球各大央行纷纷
期刊
4月8日美国财长盖特纳突访北京、香港,使得人民币升值预期又增,与其密切相关的行业开始受到投资者关注。人民币如升值,对股市整体而言是利好,尤其利好银行、地产、航空与资源类股票,预计这些板块将有新一波上涨行情。    升值助推楼市泡沫    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利好因素有三:其一,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抑制输入性通胀。因为进口能源和原料价格上涨,会抬高整个基础生产资料的价格,吞噬产业链中
期刊
“我们一直在等落地的鞋子,结果等到却是第三只袜子”。加息已成为市场中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5月3日,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市场预期的加息却迟迟未见踪影。  目前,市场上关于何时加息的讨论不绝于耳,但其实这并非最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市场更为值得关注的,应该是中国究竟为什么要加息,以及此次加息是不是预示着新一轮加息周期的到来问题。  实际上,通货膨胀也好,人民币升值也罢
期刊
每天早上上班时间,北京唐家岭的公交车站是异常的繁忙,因此社区雇用了两人,帮助着把乘客推上车。公交车上更是拥挤不堪,以至于肉体把公交车上机械的门把手挤坏了。  当然,因此所创造的两个就业岗位并不值得庆幸。公交的繁忙和拥挤虽然也在我们关注之中, 然而问题更多指向的是北京高昂的房价。  网文警醒2011年楼市崩盘    近日,网上有一篇《内幕分析!中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的文章,将中国楼市与日本楼市崩盘前
期刊
人多房少,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国。日本、新加坡也是如此,而他们的保障房制度也值得借鉴和参考。  日本公共住房最大的特色就是只租不卖。日本政府向民众推出一种无需要中介费和保证人的“公团住宅”,而且房租相对便宜。公团的出租住宅一般通过公开募集并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承租者。日本政府以此让中低收入者也能“居者有其屋”。  在早期,日本还有一个租公房者定期搬家的制度。也就是说租了公房只能住两年,过了以后你就得重
期刊
房改10年,风云激荡。回顾10年的房改确实增加了大量社会财富,提高了居民住房水平。但问题依然不少,由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所构成的我国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背后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4月13日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十几年来,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走了一些弯路。其原因就是1998年以来住宅产业开始“一条腿”走路,
期刊
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在一系列符合预期的数据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中国一季度消费增长17.9%这一数据,因为它基本确立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心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实际上,在今年1~2月份,我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是实现了17.9%增速,因此,整个一季度实现这一增速毫无悬念。  回顾2009年,我国月
期刊
日前,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两幢新楼,开盘前突然坐地涨价,每平方米比约定的价格提高4000元,引发上千购房者抗议,最终还是以平均上涨2000元成交;杭州楼市上演的“疯狂周末”更是丝毫不逊色,某购房者在4月11日下午1点相中的一套房子,到5点单套房屋总价已上涨15万元左右;而南京多家开盘亮相的新房更是全城遭“抢”,某楼盘认购率甚至超过96%。    政策频出难解高房价谜局    在日渐癫狂的楼市面前,中
期刊
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的陆续出台,决定刺激政策是否退出的关键节点已经到来。  “目前我们国家经济应该说恢复得很快了,甚至可以说已经不是复苏的问题了。”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这样认为。  央行新晋货币政策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济数据过热可能逼迫央行推行调控政策。他称,中国已开始在很多领域实施退出政策。  前不久,三年期央票在时隔近2年后重新启动,受访专家均
期刊
“至少在今后五到十年的时间里,我不会再考虑买房子的事了”。说这话的姑娘叫夏娟,今年27岁,2008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北京的一家门户网站做新闻编辑,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其男友是单位的同事,收入和年龄都与其相当。  按理说,这个年龄段,这种收入的人,理应是所谓的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却不考虑买房子。    曾经:也是“买房积极分子”    就在2008年,刚刚毕业的夏娟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