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禹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管理人员,从2014年至今,他已经在“在行”上请教了15个人。在行是个职业交流平台,有点像共享经济和有偿知乎的合体,各行各业的“专家”都会在这个平台上亮出自己擅长的话题,用户根据需求找到专家,付费咨询,之后你还能根据咨询体验给出评价—听着有点耳熟?是的,类似于淘宝。
金禹最满意的一次咨询经历是和迅雷的产品总监的交流。见面前,对方问了他想要了解的问题,又注册了账号来体验产品。充分的准备让那位产品总监在见面时就直接指出金禹公司产品的不足,并和他探讨了改进的方法。“一些很细节的点,他都帮我想到了。”这次咨询,金禹花了1500元。
像金禹这样有咨询需求,希望得到某个领域的专家指导的公司人不在少数。尤其在近几年,各个行业都在面临着改革,比如零售业要做O2O、传统旅行社要做深度游。公司人在面临新机会的同时,也要跟上新节奏,这时可能会进入经验、知识甚至价值观的盲区,共享经济的思路让经验共享变得更可行。
有偿咨询模式从2014年开始流行,在此之前,公司人如果有任何疑问,要么是去社区论坛找相似答案,要么就是询问身边的朋友,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局限性。随着在行、8点后、领路、会会这样的C2C咨询平台的出现,公司人可以付费和某一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大到讨论创业项目,小到学习Excel。
苏澄觉得这种有偿请教的模式更容易让人开口,她是一家电商平台的产品经理,以个人名义做了个健身健康方面的公众号,她想要学习如何提升公众号的影响力。于是她“下单”了两个原本就认识的专家做咨询。“他们比我忙,如果直接约他们不太好意思,但是付费约,让我觉得我们处于比较平等的位置。”
咨询的结果让苏澄觉得满意,两个专家都对她的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回答。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咨询都会这么顺利,金禹则有过一次非常糟糕的经历。
那是一个已经出过书的知乎大V,金禹想要向他请教一些微博运营的问题。在被放了几次鸽子后,比预约时间晚到半个小时的“专家”讲的内容更让金禹感到失望,“整个过程没有一句话直中主题,我跟他讲完情况好半天,他才冒出一句‘啊,你们这个是新产品,我不了解。’”此外,这位大V讲的那套方法论在金禹看来也已经过时,“放在两年前可能比较合适。”约见之后,在满分五星的评价体系里,金禹只给他了一颗星。
尽管几乎每个咨询平台都会筛选注册的“专家”,比如在行要求专家有5年以上行业资历,还会通过周边调查、电话访问等形式核实,但金禹遇到的这类情况却还是无法避免。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除去资历作假,专家是否在被咨询前做了充分准备;对于所在领域是否有全局观;是否深刻理解这个市场;有没有跟上行业变化……这些都会影响最后的咨询结果。
还有一个值得警惕的是,在众多话题中,有不少诸如“如何打造强有力的团队”的标题党,它们大而空,看似能解决一个大问题,实际上往往都是纸上谈兵,个体对象不同,专家能否真的提供有效帮助令人怀疑。“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就是别人的建议,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建议付出什么,这种情况下,建议的随意性很大。”北大纵横的合伙人朱宁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职业咨询平台的确可以帮助公司人享受到经验共享互利的好处,前提是你得先学会摆脱那些干扰你咨询效果的因素。
A哪些人更适合通过这类平台解决问题?
会会创始人李翔昊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愿意在平台上同人交流的,更多是那些身处变化,或是自己希望做出改变的公司人。他们可能正面临行业变革或者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可能是自己希望有所提升或寻找跳槽的机会,也有可能是初创企业的管理者希望公司能进一步成熟。总而言之,如果你清楚地知道你的工作正面临挑战,或者希望自己有所改变,或许可以试试在这些平台上购买一些know-how。
B哪些问题需要警惕?
真专家,还是假专家?
尽管交流平台已经在审核上尽量严谨,但李翔昊和在行的运营人员潘葱霞都表示,他们的审核机制还有再完善的空间。会会就曾发现过一些所谓的专家,表面上是约同行聊业务,其实是在见面后兜售保险。
在这些App上,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初创公司的CXO,他们有着漂亮的个人和公司简历,谈的话题却没有太多针对性,职业交流平台成了他们为自己和公司做宣传的地方。
怎么判断专家是否能解决你的问题?不妨先在网上搜一下他的个人履历和社交账号,以及他在其他场合发表的言论和观点,确认对方身份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该专家更擅长谈什么。
哪些话题压根就没料?!
在这些交流平台上,的确有不少真材实料的话题,但也有很多值得我们警惕的大而空的题目,比如《带你进入商务谈判的殿堂》《互联网产品的制胜之道》《传统商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之路》……我们都知道,这些绝对不是几次咨询就能解决的问题。金禹之前约过一个健身爱好者,因为想要恢复健身,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他对当时对方列出的“IT人士怎么科学有效地健身”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可是见面之后,他发现对方根本无法解决他的实际问题,“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输出他的一套理论,我到后面都有点要瞌睡了。”这是金禹的第一次咨询,他觉得很不理想。
那么,哪些话题会比较有料,换句话说,有可能解决你的实际需求?首先它必须要能落脚在一个具体的问题上,比如“怎么撰写商业计划书”“审核合同的5个关键点”,越具体的问题越有可能获得有效解答。
五星评价也不代表什么
尽管几乎每个咨询平台都设置了评价机制,让用户参与到对专家的筛选中,使得那些资历作假、讲得差、动机不纯的人可以在评价中有所体现,但这个评价体系并不完全公平,里面夹杂了一些干扰因素。
不像淘宝上买了不满意的东西可以直接差评这么简单,金禹认为在行的专家评分高是有原因的:“这种建立在社交关系之上的咨询体系,没有办法让用户完全真实地反馈自己的意见和立场。”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在互相坦白真实身份甚至见面之后,评价多少带有点人情分。因此潘葱霞建议,相比简单的评价,那些字数较多的评论更有可能是用户的真实感受,多参考这些认真写出来的评价,也能事先对专家水平知晓一二。
C咨询前你也要做点功课
在正式进入咨询环节之前,不妨先告诉专家自己的个人情况、工作状态、遇到的具体问题等。“不要模糊地问‘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我要不要跳槽’,而是先说你自己的情况,工作了几年、在原公司的疑惑、你的特点、未来想从事的方向等。”潘葱霞认为,先介绍自己的情况,能让专家更容易对症下药。
对于那些想去了解一个新行业、新业态的用户,朱宁建议他们事先做点功课,形成初步判断能力。“如果你本身没有判断力,就很容易被忽悠。”有所准备的用户也能在咨询时同专家互动,而不只是被动“听课”。
D如何提问更有效?
和记者采访一样,用户如果能把自己的问题细化,或许可以得到更充分的答案。苏澄在请教大V时,就会把自己的问题罗列得很具体:她应该只做微信公众号,还是微博、微信、知乎一起做;怎么写好一篇公众号的文章……此外她也把自己的公众号给大V看,让对方做出点评。别让你们的咨询过程变成专家的演讲会,如果你的问题已经细化并且很具体,那么就请专家少讲他们的方法论,多针对你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E除了咨询,还能扩充人脉
这也是这种职业交流平台目前都无法控制的环节,即尽管是付费咨询,但在咨询结束后,专家和咨询者会互留联系方式,并时不时就一些热点话题互动。通过社交网络,一方面你能学习到他们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一种人脉扩充。
金禹最满意的一次咨询经历是和迅雷的产品总监的交流。见面前,对方问了他想要了解的问题,又注册了账号来体验产品。充分的准备让那位产品总监在见面时就直接指出金禹公司产品的不足,并和他探讨了改进的方法。“一些很细节的点,他都帮我想到了。”这次咨询,金禹花了1500元。
像金禹这样有咨询需求,希望得到某个领域的专家指导的公司人不在少数。尤其在近几年,各个行业都在面临着改革,比如零售业要做O2O、传统旅行社要做深度游。公司人在面临新机会的同时,也要跟上新节奏,这时可能会进入经验、知识甚至价值观的盲区,共享经济的思路让经验共享变得更可行。
有偿咨询模式从2014年开始流行,在此之前,公司人如果有任何疑问,要么是去社区论坛找相似答案,要么就是询问身边的朋友,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局限性。随着在行、8点后、领路、会会这样的C2C咨询平台的出现,公司人可以付费和某一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大到讨论创业项目,小到学习Excel。
苏澄觉得这种有偿请教的模式更容易让人开口,她是一家电商平台的产品经理,以个人名义做了个健身健康方面的公众号,她想要学习如何提升公众号的影响力。于是她“下单”了两个原本就认识的专家做咨询。“他们比我忙,如果直接约他们不太好意思,但是付费约,让我觉得我们处于比较平等的位置。”
咨询的结果让苏澄觉得满意,两个专家都对她的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回答。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咨询都会这么顺利,金禹则有过一次非常糟糕的经历。
那是一个已经出过书的知乎大V,金禹想要向他请教一些微博运营的问题。在被放了几次鸽子后,比预约时间晚到半个小时的“专家”讲的内容更让金禹感到失望,“整个过程没有一句话直中主题,我跟他讲完情况好半天,他才冒出一句‘啊,你们这个是新产品,我不了解。’”此外,这位大V讲的那套方法论在金禹看来也已经过时,“放在两年前可能比较合适。”约见之后,在满分五星的评价体系里,金禹只给他了一颗星。
尽管几乎每个咨询平台都会筛选注册的“专家”,比如在行要求专家有5年以上行业资历,还会通过周边调查、电话访问等形式核实,但金禹遇到的这类情况却还是无法避免。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除去资历作假,专家是否在被咨询前做了充分准备;对于所在领域是否有全局观;是否深刻理解这个市场;有没有跟上行业变化……这些都会影响最后的咨询结果。
还有一个值得警惕的是,在众多话题中,有不少诸如“如何打造强有力的团队”的标题党,它们大而空,看似能解决一个大问题,实际上往往都是纸上谈兵,个体对象不同,专家能否真的提供有效帮助令人怀疑。“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就是别人的建议,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建议付出什么,这种情况下,建议的随意性很大。”北大纵横的合伙人朱宁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职业咨询平台的确可以帮助公司人享受到经验共享互利的好处,前提是你得先学会摆脱那些干扰你咨询效果的因素。
A哪些人更适合通过这类平台解决问题?
会会创始人李翔昊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愿意在平台上同人交流的,更多是那些身处变化,或是自己希望做出改变的公司人。他们可能正面临行业变革或者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可能是自己希望有所提升或寻找跳槽的机会,也有可能是初创企业的管理者希望公司能进一步成熟。总而言之,如果你清楚地知道你的工作正面临挑战,或者希望自己有所改变,或许可以试试在这些平台上购买一些know-how。
B哪些问题需要警惕?
真专家,还是假专家?
尽管交流平台已经在审核上尽量严谨,但李翔昊和在行的运营人员潘葱霞都表示,他们的审核机制还有再完善的空间。会会就曾发现过一些所谓的专家,表面上是约同行聊业务,其实是在见面后兜售保险。
在这些App上,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初创公司的CXO,他们有着漂亮的个人和公司简历,谈的话题却没有太多针对性,职业交流平台成了他们为自己和公司做宣传的地方。
怎么判断专家是否能解决你的问题?不妨先在网上搜一下他的个人履历和社交账号,以及他在其他场合发表的言论和观点,确认对方身份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该专家更擅长谈什么。
哪些话题压根就没料?!
在这些交流平台上,的确有不少真材实料的话题,但也有很多值得我们警惕的大而空的题目,比如《带你进入商务谈判的殿堂》《互联网产品的制胜之道》《传统商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之路》……我们都知道,这些绝对不是几次咨询就能解决的问题。金禹之前约过一个健身爱好者,因为想要恢复健身,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他对当时对方列出的“IT人士怎么科学有效地健身”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可是见面之后,他发现对方根本无法解决他的实际问题,“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输出他的一套理论,我到后面都有点要瞌睡了。”这是金禹的第一次咨询,他觉得很不理想。
那么,哪些话题会比较有料,换句话说,有可能解决你的实际需求?首先它必须要能落脚在一个具体的问题上,比如“怎么撰写商业计划书”“审核合同的5个关键点”,越具体的问题越有可能获得有效解答。
五星评价也不代表什么
尽管几乎每个咨询平台都设置了评价机制,让用户参与到对专家的筛选中,使得那些资历作假、讲得差、动机不纯的人可以在评价中有所体现,但这个评价体系并不完全公平,里面夹杂了一些干扰因素。
不像淘宝上买了不满意的东西可以直接差评这么简单,金禹认为在行的专家评分高是有原因的:“这种建立在社交关系之上的咨询体系,没有办法让用户完全真实地反馈自己的意见和立场。”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在互相坦白真实身份甚至见面之后,评价多少带有点人情分。因此潘葱霞建议,相比简单的评价,那些字数较多的评论更有可能是用户的真实感受,多参考这些认真写出来的评价,也能事先对专家水平知晓一二。
C咨询前你也要做点功课
在正式进入咨询环节之前,不妨先告诉专家自己的个人情况、工作状态、遇到的具体问题等。“不要模糊地问‘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我要不要跳槽’,而是先说你自己的情况,工作了几年、在原公司的疑惑、你的特点、未来想从事的方向等。”潘葱霞认为,先介绍自己的情况,能让专家更容易对症下药。
对于那些想去了解一个新行业、新业态的用户,朱宁建议他们事先做点功课,形成初步判断能力。“如果你本身没有判断力,就很容易被忽悠。”有所准备的用户也能在咨询时同专家互动,而不只是被动“听课”。
D如何提问更有效?
和记者采访一样,用户如果能把自己的问题细化,或许可以得到更充分的答案。苏澄在请教大V时,就会把自己的问题罗列得很具体:她应该只做微信公众号,还是微博、微信、知乎一起做;怎么写好一篇公众号的文章……此外她也把自己的公众号给大V看,让对方做出点评。别让你们的咨询过程变成专家的演讲会,如果你的问题已经细化并且很具体,那么就请专家少讲他们的方法论,多针对你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E除了咨询,还能扩充人脉
这也是这种职业交流平台目前都无法控制的环节,即尽管是付费咨询,但在咨询结束后,专家和咨询者会互留联系方式,并时不时就一些热点话题互动。通过社交网络,一方面你能学习到他们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一种人脉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