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日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答案。当我从各种资料中去了解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邻居”,去寻找属于我的答案时,渐渐地我意识到我可能在日本的2012东京马拉松参赛中找到这个答案……
2011年2月我曾受到日本方面的邀请参加东京国际马拉松,可当时我正作为昆明的友好信使骑自行车出使东南亚,只能遗憾地取消了日本之行。2012年初我收到了留美多年的体育管理学博士谢女士的电子邮件,邀我参加2月26日的东京马拉松。她回国后一直致力于跑步文化的推广,这次她与日本ASICS公司积极沟通,希望邀请国内有影响的跑友前往日本参加东京马拉松。这对我无疑是天上掉馅饼,我立马确定报名。
日本人对跑步的热情由来已久,特别是村上春树的畅销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在国内发行,让很多国内跑友了解到日本的跑步文化。东京马拉松氛围极佳,与其说它是一场比赛,不如说它更像一个跑友大集会,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感受到跑步的乐趣,今年的观众更是多达200万人,很多热情的观众会把自家的食物饮料拿出来给参赛选手。可以说,每一个参加比赛的人,无论快慢,都能得到英雄般的礼遇。也正因如此,短短几年时间,东京马拉松就在国际上名声鹊起,成为顶级的金牌赛事。
初到日本
这是我第一次到日本,也是第一次用跑步的方式去观察和了解一座国际大都市。我们一行人于2月23日上午11点抵达东京成田机场,也是最早一批到达东京的中国跑者。为了做好赛前热身,队员们相约24日早晨到京都厅跑步浏览皇居,环绕一周大概4.7公里。皇居是日本天皇居住的宫殿,由于古代日本没有“定都”的想法,所以皇居的位置经常变更,几乎都是以该天皇的即位地为国都。皇居的大部分地方均不对公众开放,只有东面的皇居东御苑开放参观。皇居内部每年开放两次,分别在天皇诞生日及新年的次日。虽然皇居邻近东京交通枢纽之一的东京站,而东京又有极为密集的地下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系统,但并没有任何一条铁道或公路穿过皇居的地底下,全由周边绕开。
这次来自国内的跑友中有我熟知的几位:我的好友,房地产客户关系咨询专家田同生,跑步两年多,已完成19个全程马拉松,由于总有一些独特的见解,因此我们都把他称做“跑者中的智者”;魏江雷,联想集团副总裁,当初为了减肥而开始慢跑,10年过后马拉松渐渐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黄新京,微博名“老黄1962”,某公关公司创始人,跑步让他从胖子变成了瘦子;汪大晴,微博名“奥巴巴”,雅昌集团管理人员,他的马拉松理念是“快就是慢,慢就是快”,注重结果更享受过程;四海,大名是卢怀谦,中国证券报海外版的主任,是个非常有智慧的跑者,经常能找到一些性价比很高的跑步产品推荐给大家;安成和如意夫妇是这次跑团中的一对儿夫妻搭档,他们一起完成过多个跑步赛事,参加完东京马拉松后不到一个月,他们就趁到美国探望儿子的机会,完成了3月17日在美国华盛顿的马拉松赛。
世界级“秀场”
本次东京马拉松赛也是第30届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选拔赛,因此2月26日就变成了专业选手的“考场”,可对于我们业余选手来说这就变成了世界级的“秀场”了。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令开跑,也正是这位市长着手策划了第一届东京马拉松。只见各种“卡通人物”从起点东京都厅像潮水一般欢乐地涌出,如果此时你从332.6米高的东京都厅往下看,那么你就能欣赏到由纯洁安静的富士山与渐渐流向日本的埃菲尔铁塔—东京塔的彩色流动的人群构成的胶彩画。
告别东京塔继续奔跑10公里后映入眼帘的是建造于7世纪的浅草寺的入口雷门,它也是浅草的象征,浅草虽然不大,却集中展示了自江户时期流传下来的生活痕迹与传统民间信仰,拥有1300年历史的浅草寺更是无数香客的朝圣场所。浅草是东京少数几个保留江户氛围的地区,几世纪以来都是东京主要的娱乐场所,今天的浅草则是以各种日本传统民俗活动的举办而闻名,从有着浓郁日本传统文化气息的街区穿过好像穿行在黑泽明导演的民族化风格的电影中,享用了一次豪华的日式文化大餐。
“酒足饭饱”后我马不停蹄向着最具日本饮食文化特征的“东京大厨房”—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筑地市场奔去。建于1935年的筑地日语意为“填海的土地”,是江户时代围海造田的“杰作”,每天经这里批发和流通的鱼、蔬菜、水果多达4000吨,几乎所有东京知名餐厅的主厨都在此采购海鲜食材。而筑地的场外市场则是面向一般市民的零售市场,周边的大街小巷里集中了上百家海鲜店、蔬菜水果店、日式餐饮店和杂货店等,其物美价廉的货品和美食着实吸引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及当地的人们。
人性化赛事服务
由于要赶在七小时内抵达位于东京国际展览中心的终点,虽然没能尽兴享用浅草的文化大餐和筑地的饕餮盛宴,但东京市民们热情洋溢的守候、欢呼和加油,以及组织方在赛道两边精心安排的日本传统民族文化及一系列劲爆歌舞表演在这个阴冷的季节里给我无尽的温暖。东京马拉松可以说是一个人性化的国际马拉松赛事,我在国内参加马拉松赛事时最怕的是没有补水点或者补水点离得太远,可在东京每隔两公里就能找到补水点,而且除了矿泉水还提供了功能性饮料,每个补水杯里的水只够喝一到两口,既节省了水源又方便了跑者饮用,在伴随着东京市民热情的加油声中我终于以5小时43分38秒的成绩完成了我的第四个国际马拉松赛事。
当参赛者们抵达终点后就被工作人员用大毛巾裹住,生怕受了风寒,同时递上香蕉、运动饮料、小食品等补给,还体贴地把切成两段的香蕉剥了皮,为了奖励跑友们顺利完成比赛还将事先准备好的奖牌挂在参赛者的脖颈上。实际上这些工作人员都是属于义工,他们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奉献给了居住的城市—东京。当我在结束比赛时按惯例把记录参赛者成绩的芯片交到组委会时才得知,比赛结束了芯片可以当做纪念品不用交回,购买一个专用硅胶套就可作为钥匙扣留念了。
我前往工作站领取出发前寄存的个人物品,刚走到工作站,工作人员就把我的个人物品双手递给了我,芯片钥匙扣纪念品的惊喜过后还没有缓过神来,如此高效的寄存领取工作又让我大吃一惊。应该肯定的是,日本人将国际马拉松的服务做得像星级酒店的服务一样,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跑者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植村直已探险纪念馆
来日本之前早已有计划要去拜访我的偶像日本著名探险家植村直已,这次在东京还专程到了位于板桥莲根片区的植村直已探险纪念馆,1970年植村直已成为了第一个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日本人,此后他又完成了横越南极、徒步纵走日本列岛、单独雪橇穿越格陵兰、单独雪橇穿越北极圈、攀登阿空加瓜山等探险活动,并于1984年4月获得日本国民荣誉奖,可惜的是在1984年4月攀登麦金利峰时不幸遇难,年仅43岁。植村直已的探险故事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同样也影响着我,他曾经到达的地方也是我向往的,其中我已完成了大部分目标,植村直已在日本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日本地方政府斥资五亿日元创建了植村纪念馆基金并免费提供一幢房屋用于展示植村的探险历程,由此可见日本政府是多么重视国民精神的教育,将探险家树立成影响民族精神的榜样。
2011年2月我曾受到日本方面的邀请参加东京国际马拉松,可当时我正作为昆明的友好信使骑自行车出使东南亚,只能遗憾地取消了日本之行。2012年初我收到了留美多年的体育管理学博士谢女士的电子邮件,邀我参加2月26日的东京马拉松。她回国后一直致力于跑步文化的推广,这次她与日本ASICS公司积极沟通,希望邀请国内有影响的跑友前往日本参加东京马拉松。这对我无疑是天上掉馅饼,我立马确定报名。
日本人对跑步的热情由来已久,特别是村上春树的畅销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在国内发行,让很多国内跑友了解到日本的跑步文化。东京马拉松氛围极佳,与其说它是一场比赛,不如说它更像一个跑友大集会,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感受到跑步的乐趣,今年的观众更是多达200万人,很多热情的观众会把自家的食物饮料拿出来给参赛选手。可以说,每一个参加比赛的人,无论快慢,都能得到英雄般的礼遇。也正因如此,短短几年时间,东京马拉松就在国际上名声鹊起,成为顶级的金牌赛事。
初到日本
这是我第一次到日本,也是第一次用跑步的方式去观察和了解一座国际大都市。我们一行人于2月23日上午11点抵达东京成田机场,也是最早一批到达东京的中国跑者。为了做好赛前热身,队员们相约24日早晨到京都厅跑步浏览皇居,环绕一周大概4.7公里。皇居是日本天皇居住的宫殿,由于古代日本没有“定都”的想法,所以皇居的位置经常变更,几乎都是以该天皇的即位地为国都。皇居的大部分地方均不对公众开放,只有东面的皇居东御苑开放参观。皇居内部每年开放两次,分别在天皇诞生日及新年的次日。虽然皇居邻近东京交通枢纽之一的东京站,而东京又有极为密集的地下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系统,但并没有任何一条铁道或公路穿过皇居的地底下,全由周边绕开。
这次来自国内的跑友中有我熟知的几位:我的好友,房地产客户关系咨询专家田同生,跑步两年多,已完成19个全程马拉松,由于总有一些独特的见解,因此我们都把他称做“跑者中的智者”;魏江雷,联想集团副总裁,当初为了减肥而开始慢跑,10年过后马拉松渐渐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黄新京,微博名“老黄1962”,某公关公司创始人,跑步让他从胖子变成了瘦子;汪大晴,微博名“奥巴巴”,雅昌集团管理人员,他的马拉松理念是“快就是慢,慢就是快”,注重结果更享受过程;四海,大名是卢怀谦,中国证券报海外版的主任,是个非常有智慧的跑者,经常能找到一些性价比很高的跑步产品推荐给大家;安成和如意夫妇是这次跑团中的一对儿夫妻搭档,他们一起完成过多个跑步赛事,参加完东京马拉松后不到一个月,他们就趁到美国探望儿子的机会,完成了3月17日在美国华盛顿的马拉松赛。
世界级“秀场”
本次东京马拉松赛也是第30届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选拔赛,因此2月26日就变成了专业选手的“考场”,可对于我们业余选手来说这就变成了世界级的“秀场”了。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令开跑,也正是这位市长着手策划了第一届东京马拉松。只见各种“卡通人物”从起点东京都厅像潮水一般欢乐地涌出,如果此时你从332.6米高的东京都厅往下看,那么你就能欣赏到由纯洁安静的富士山与渐渐流向日本的埃菲尔铁塔—东京塔的彩色流动的人群构成的胶彩画。
告别东京塔继续奔跑10公里后映入眼帘的是建造于7世纪的浅草寺的入口雷门,它也是浅草的象征,浅草虽然不大,却集中展示了自江户时期流传下来的生活痕迹与传统民间信仰,拥有1300年历史的浅草寺更是无数香客的朝圣场所。浅草是东京少数几个保留江户氛围的地区,几世纪以来都是东京主要的娱乐场所,今天的浅草则是以各种日本传统民俗活动的举办而闻名,从有着浓郁日本传统文化气息的街区穿过好像穿行在黑泽明导演的民族化风格的电影中,享用了一次豪华的日式文化大餐。
“酒足饭饱”后我马不停蹄向着最具日本饮食文化特征的“东京大厨房”—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筑地市场奔去。建于1935年的筑地日语意为“填海的土地”,是江户时代围海造田的“杰作”,每天经这里批发和流通的鱼、蔬菜、水果多达4000吨,几乎所有东京知名餐厅的主厨都在此采购海鲜食材。而筑地的场外市场则是面向一般市民的零售市场,周边的大街小巷里集中了上百家海鲜店、蔬菜水果店、日式餐饮店和杂货店等,其物美价廉的货品和美食着实吸引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及当地的人们。
人性化赛事服务
由于要赶在七小时内抵达位于东京国际展览中心的终点,虽然没能尽兴享用浅草的文化大餐和筑地的饕餮盛宴,但东京市民们热情洋溢的守候、欢呼和加油,以及组织方在赛道两边精心安排的日本传统民族文化及一系列劲爆歌舞表演在这个阴冷的季节里给我无尽的温暖。东京马拉松可以说是一个人性化的国际马拉松赛事,我在国内参加马拉松赛事时最怕的是没有补水点或者补水点离得太远,可在东京每隔两公里就能找到补水点,而且除了矿泉水还提供了功能性饮料,每个补水杯里的水只够喝一到两口,既节省了水源又方便了跑者饮用,在伴随着东京市民热情的加油声中我终于以5小时43分38秒的成绩完成了我的第四个国际马拉松赛事。
当参赛者们抵达终点后就被工作人员用大毛巾裹住,生怕受了风寒,同时递上香蕉、运动饮料、小食品等补给,还体贴地把切成两段的香蕉剥了皮,为了奖励跑友们顺利完成比赛还将事先准备好的奖牌挂在参赛者的脖颈上。实际上这些工作人员都是属于义工,他们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奉献给了居住的城市—东京。当我在结束比赛时按惯例把记录参赛者成绩的芯片交到组委会时才得知,比赛结束了芯片可以当做纪念品不用交回,购买一个专用硅胶套就可作为钥匙扣留念了。
我前往工作站领取出发前寄存的个人物品,刚走到工作站,工作人员就把我的个人物品双手递给了我,芯片钥匙扣纪念品的惊喜过后还没有缓过神来,如此高效的寄存领取工作又让我大吃一惊。应该肯定的是,日本人将国际马拉松的服务做得像星级酒店的服务一样,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跑者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植村直已探险纪念馆
来日本之前早已有计划要去拜访我的偶像日本著名探险家植村直已,这次在东京还专程到了位于板桥莲根片区的植村直已探险纪念馆,1970年植村直已成为了第一个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日本人,此后他又完成了横越南极、徒步纵走日本列岛、单独雪橇穿越格陵兰、单独雪橇穿越北极圈、攀登阿空加瓜山等探险活动,并于1984年4月获得日本国民荣誉奖,可惜的是在1984年4月攀登麦金利峰时不幸遇难,年仅43岁。植村直已的探险故事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同样也影响着我,他曾经到达的地方也是我向往的,其中我已完成了大部分目标,植村直已在日本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日本地方政府斥资五亿日元创建了植村纪念馆基金并免费提供一幢房屋用于展示植村的探险历程,由此可见日本政府是多么重视国民精神的教育,将探险家树立成影响民族精神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