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铁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作用

来源 :商业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hd_h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铁迅猛发展,其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方面的影响也有目共睹。不仅极大的方便了日常出行,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力地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和优化升级。在缩短城乡差距、增强了国防实力方面也功不可没。目前,高铁在以一种文化名片方式出现的同时,正强劲地不可阻挡地承载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高铁;加速实现;中国梦
  引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即中国梦。中国在继续前进,而高速铁路也在承载着中国梦一路前行。在今天14亿中华儿女共逐“中国梦”的行动中,铁路提速备受每一个“追梦人”的瞩目。在中国高铁大规模、高密度建设的今天,我们走向复兴的“中国梦”也将不再遥远!
  1.背景:
  随着高速铁路技术不断发展,高铁的运行速度飞速提升。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收入的提高以及旅游观念的转变,再加上国际社会对环保低碳的呼吁,使得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高铁作为骨干级的公共交通工具,将在21世纪获得空前发展。
  2.发展前景:
  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有更加广阔的前景。我国国土东西跨度5400公里,南北相距5200公里,这决定了中长距离客货运量将会非常庞大,而高铁运输经济并且快捷,因此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另外,五次提速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充分证明了高速铁路的发展价值。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将会给国内外铁路建设者带来巨大的商机,同时也将促进世界和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恢复和繁荣。
  3.中国发展高铁优势:
  3.1 具有大规模发展的潜在优势。
  中国地域宽广,庞大的国土面积对高速铁路有相当大的需应量,基于高铁的速度和经济方面的优势,高铁将会成为我国骨干型的交通工具。在政府和高新技术的支持下,中国的高铁将会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3.2 具有制度创新的有利优势。
  通过对高铁研发过程、管理过程以及维护过程制度的改革创新,已建立起系统的高铁研发运营和管理制度,有力推动高铁向大型化、规模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3.3高铁的发展将加速城市化进程
  高铁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城乡协调发展。
  高铁具有巨大的速度优势,能够在区域、城乡之间形成生产和市场要素快速流动的通道。有力地促进城乡间的产业转移,拉动了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沿线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速农村和城市尤其是农村的建设进程。
  高铁的发展改善了我国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
  高铁将大大方便城乡间人口流动,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居民的有序转移提供强大运力保障;高铁也将促进城乡间劳动力尤其是资源、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带动相关产业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3.4高速铁路的发展利于国防实力的增强
  高铁具有极强的地理意义
  高速铁路对“国土”具有极强的控制力;它可以将这块目前发展不平衡的的大陆连成一体,并极大地改变内陆的政治与经济文化版图。使各民族间更加紧密、团结。所以说高速铁路所延伸之处,都是中国的扎根之所。
  3.5高铁作为战时制胜的重要手段
  铁路系统在战时是兵力和战略物资运输的重要手段。我们建设国家,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自己具有进行卫国战争,并且取得最后胜利的能力,而高铁网在中国版图上的覆盖逐渐使中国拥有了这种决定性的力量。
  3.6高铁利用先进科技降低对环境压力
  我国高铁大量采用“以桥代路”“以空间换平面”的方法,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高铁的资源消耗明显低于其它交通工具,不仅消除了有害气体排放,而且采用真空密闭式集便器,对沿线环境几乎没有污染,在沿线环境的保护以及中国交通运输环保事业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结束语:
  中国高铁的发展以先进的科技、自身的有利条件以及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建设了覆盖全国的高速铁路网。它的发展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各方面,给我国日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无限的商机,不可否认的是,高速铁路对中国的文化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体现的是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文化底蕴的沉淀,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现今高速铁路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中国文化品牌。对外已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靓丽名片,对内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在进军世界的同时正强有力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高铁影响中国未来,具重要战略意义——《工业设计》 2011年04期
  [2]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前景及趋势中国投资咨询网 2011-2-11
  作者简介:张念强(1994~),男,江苏连云港市人,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当前,村民自治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干部群众整体素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理顺三对关系,抓好民主决策和管理,使农村村民自治得到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完善;村民自治;对策  村民自治是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从而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D2242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做好企业全部工作的有力保证,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政治优势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增强斗志,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既包含着思想效益,又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
期刊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建成全面小康的现实途径”。受地理环境所限的洋县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卓有成效的建设之路。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经验与启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建成全面小康的现实途径”。其实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每个时期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内容和侧重点都应该是不同的,而在当前新时期时代,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应该更加注重方式和手段,而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基于此,笔者主要对新时期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改善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以人为本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与构建和
期刊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如何进一步发挥企业党建工作的优势,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是每个国有企业党组织亟需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党的意识淡化,党建工作软弱无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农民工的一个普遍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安徽省是人力资源输出大省之一,我们着重对皖籍农民工的医疗保障状况做了调查。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医疗保障;研究分析  为了社会的稳定,城市的繁荣,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现代
期刊
中图分类号:F8426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老龄化形势更是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影响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进步,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因此,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养老制度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现阶段中国养老基本方式以及如何构建新型养老
期刊
中图分类号:E224 文献标识码:A  群众路线是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部队在全面加强基层建设中如何践行群众路线,首要之点就是充分尊重基层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把基层官兵作为推动基层发展的动力源泉,充分调动基层官兵参与基层建设的政治热情,努力使基层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全面开创基层建设和改革的新局面。  一、充分尊重基层官兵的主体地位  充分尊重基层官兵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强化基层官兵的“主人翁”意识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开始逐步面临着不断的外部机遇及其内部挑战。在二十一世纪头十年内,中国的经济取得了迅猛的突破,同时带动了社会的全方面的发展。与之同时,社会问题则逐步呈现扩大的趋势,这一个时期,就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在这一个时期,社会政策出现与高速发展的经济脱节的现象,现象的背后说明了传统社会的政策是补缺型社会政策,在新的时期
期刊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政府行为的道德基础就是在政府的构建和运作中起基础性作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以及在其公共行政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和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等道德内涵的总称。政府道德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群体道德行为,它既具有道德行为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法制建设和加强官德建设,是政府进行道德行为的保障。  关键词:政府行为;道德基础;道德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