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正确与丰富,更取决于讲课过程的精彩。本文就如何做到课程教学的精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讲授课程;精彩;细节
讲课,即讲授课程,俗称上课,是按规定针对教学科目的一定内容进行的教学活动,实质上是讲授者和听众的信息交互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涉及到学生和教师。狭义地讲,教学质量通常是对学生而言。广义地说,教学质量不仅包括学生的需要和能力,而且包括教师使学生获得这种需要和能力的服务形成和实现过程的质量。
因此,对于讲课,笔者崇尚的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正确与丰富,更追求讲课过程的精彩。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组织内容,将课讲得精彩呢?
追求讲课过程的精彩,首先要正确理解精彩的组成与内涵,其次要注重讲课过程的细节。精彩的组成与内涵如下:精(精神、精心、精练、精髓、精华);彩(光彩、色彩、膏点、吸引力);细节(说、写、读、听、情绪、风度)。
一、精
1.“精”是一种精神,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是对教学过程的满腔热情、是教师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
师德建设的内容主要表现在育人上。韩愈在《师说》中以“传道、受业、解惑”六字精辟全面的概括了教师的职责。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也认为:“教育的工作主要是为人师表”,故在教育发展史中,“为人师表”已成为教师最起码的道德准则。通过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身教胜于言教”即说明了表率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发挥的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必须要成其为一个合格的人,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应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在实践中努力锻炼、行成良好的道德示范和健全的道德人格,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2.“精”是精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上
(1)课前的精心准备与教法的精心设计。一堂课讲下来是否能让学生听有所获,学有所得,充分备课是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因此在备课前,阅读大量的同类教材,阅读有关的论文资料、书籍杂志,多借鉴、多参考,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是非常有益的。
所谓“教法”,其实也是现行研究的一门科学。古人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来说明教法的重要性。教师在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将自己的课堂呈现得更加精彩时,应该想到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我们现在用到的诸如多媒体投影教学、视频教学、案例教学等众多教学模式都起到了推动教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因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准备教案的时候要根据所讲的内容与要求来选择恰当的教法。
(2)课堂上的精心组织。众所周知,讲课的过程当中蕴藏着很大的学问,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引导学生思考与调集注意力?这些都取决于讲课的技巧。教育心理学认为,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让学生对课堂產生兴趣,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课内容上,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就必须学会驾驭课堂、掌握营造课堂气氛的技能。这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威信,其言行为学员所信服,他传授的知识,学员确信其真实性和正确性,乐于学、志于学。
(3)课后的精心总结。当代教师肩负着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的重任,既要做好学生的常规教学工作,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一节课的结束只是阶段性的结束,并不代表整个课程的结束。单就课程教授经验的总结而言,通过一节课的讲授不仅仅是学生要有所收获,作为老师也应通过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新知识掌握的程度,课堂反馈信息等,总结出此类课程的一般教学方法,再依靠教师及时的调整和处理来完善自己教案的不足之处,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讲授水平。简言之,精彩源于经验的积累,总结一定的经验能让繁琐的教学工作变得轻松而游刃有余。
3.“精”是精炼、简洁。课堂是公开场合,讲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把握好讲课的内容和要求,明确重点和难点,讲其精华;同时还要把握讲话的艺术,注重语言的简洁、内容的精炼与生动。
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话,是要实现发动学生、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去学好知识的目的。简洁、生动和富于变化的语言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课应力求语言简洁、内容精炼。就像我们吃自助餐或快餐一样,不仅要吃饱还得吃好。即不仅让学生通过课堂获得知识、方法、技能,养成有益的思维习惯,还使其思维训练空间得到拓展,自学时间得以保障和高效化,以求使知识融会贯通、牢记心中。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能够完成且效果不错,而有的老师却无法胜任。究其原因,除了针对性的差异外,最大的差别在于老师讲课时语言的简洁度和对内容提炼概括的精炼度。有的老师上课缺乏生动性,却又担心讲的过快学生听不懂、听不清,因而将一个问题重复二三次,导致学生越听越糊涂、越听越乏味。这样便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使得重点不突出,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同时,板书语言的组织也要干脆简洁,要为学生练习创造更多的时间,板书的内容必须提醒学生哪些是关键字语、必记内容。这样,学生才会随着老师的进度和思维步步深入,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不会因为知识点的重复而倦怠;如果将黑板上写的关键字语串联起来就是完整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日后复习和回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彩
“彩”是光彩、色彩、亮点和吸引力的综合体现,讲课不仅要求“精”,更要求“彩”,做到功力与学思并臻上乘。
1.彩在感官上的表现是色彩和热情。课堂中的亮点和欣赏点并非来自于教材本身,而是来源于教师把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筛选并把重点内容重新进行组织的过程,教师只有遵循合乎常人逻辑思维的思路,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理解方式,在课堂上用适合自己且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所要讲解的内容才能引人入胜。
2.“彩”在形式上表现为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展示和视频演示进行新课程的导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采取广泛收集素材、多举实例的方式使其在教学中发挥出先进教育技术的功能,让课件具有开放性、可塑性;对讲课时采用的实例、图表要事先考查清楚,依靠图表来阐释问题时一定要把图表制作得大而清楚,使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都能看清楚。
3.“彩”在内容上的表现是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应遵循以本学科为主、从理论到实践逐一而解的教学规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和问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教师应在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上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要精心设问、善于提问、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质疑问难、适时提出问题、灵活求解问题、精到点播疑难;另一方面学生要不懂就问、勤学好问,敢于猜想、勇于挑战权威。“学”、“问”结合往往能丰富教学内容、刺激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4.“彩”更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教学氛围。要想一堂课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关键的是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样的宽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也能使老师在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求知是所有人的天性,只要没有外力的阻挠,并提供较适宜的人文条件,就会结出丰硕的知识之果。
三、课堂无小事,细节更精彩
为人师表者,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应注意是否符合一个老师的标准。细节决定成败,这其中的哲理当然也蕴含在讲课之中。
1.说和读。老师应该具有自己的讲课风格。讲课不是“闲坐说玄宗”,须叙述顺畅明晰、话语清澈如水、语意味淡而隽永、表述清晰准确、声音清脆洪亮、吐词字正腔圆、语调富有热情。同时讲课风格要具有多样性、创造性及个性。一个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要通过继承、模仿、创新,最后通过教学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形成具有个人魅力的课堂。这是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同样也是教学创新的必经之路。因此,讲课时要说对、读好,讲究艺术。
2.寫。随着电脑和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使用方便、简单的课件演示代替传统板书。实际上,板书是不可替代的。好的板书、让人看了舒服、有美感、赏心悦目。从宏观上说,字如其人,中文是博大精深的,老师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充满了情景性,很传神。老师脑子里想什么,只有通过手中的笔才能同步、生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其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都可以体现在板书中,这是高科技所不能传达的。从微观上讲,用板书,更显得人性化。电脑演示的课件虽然方便快捷,但总给人呆板、疏远的感觉。比起鼠标点击,看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写板书,更容易理解。板书其实是教师利用黑板,运用文字、符号、图表辅助课堂教学的最平凡、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教学是有情景的,它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文而异,因此,板书设计也要因时而化、随机应变,做到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因此,在需要写的时候,要写对、写好、写漂亮。
3.风度和情绪。风度是一个人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的自然流露,也是人们对一个人的综合性的审美评价,仪表、举止、谈吐和情绪等都是风度的表现。在学生眼里,老师就是偶像,这个“偶像”应具备良好的内在气质。时尚的外在形象也对学生传递着非凡的个人魅力。第一印象最重要,老师与学生初次见面时,学生最先感知的,不是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知识,而是其外在的直观形象和特征。作为教师,气质与风度是成功征服学生的第一心理因素,情绪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你,有了好心情,自然会专心听讲和思考。在面对学生讲课时,教员需要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以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这样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魅力来创造课堂氛围进而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
关键词:讲授课程;精彩;细节
讲课,即讲授课程,俗称上课,是按规定针对教学科目的一定内容进行的教学活动,实质上是讲授者和听众的信息交互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涉及到学生和教师。狭义地讲,教学质量通常是对学生而言。广义地说,教学质量不仅包括学生的需要和能力,而且包括教师使学生获得这种需要和能力的服务形成和实现过程的质量。
因此,对于讲课,笔者崇尚的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正确与丰富,更追求讲课过程的精彩。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组织内容,将课讲得精彩呢?
追求讲课过程的精彩,首先要正确理解精彩的组成与内涵,其次要注重讲课过程的细节。精彩的组成与内涵如下:精(精神、精心、精练、精髓、精华);彩(光彩、色彩、膏点、吸引力);细节(说、写、读、听、情绪、风度)。
一、精
1.“精”是一种精神,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是对教学过程的满腔热情、是教师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
师德建设的内容主要表现在育人上。韩愈在《师说》中以“传道、受业、解惑”六字精辟全面的概括了教师的职责。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也认为:“教育的工作主要是为人师表”,故在教育发展史中,“为人师表”已成为教师最起码的道德准则。通过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身教胜于言教”即说明了表率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发挥的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必须要成其为一个合格的人,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应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在实践中努力锻炼、行成良好的道德示范和健全的道德人格,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2.“精”是精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上
(1)课前的精心准备与教法的精心设计。一堂课讲下来是否能让学生听有所获,学有所得,充分备课是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因此在备课前,阅读大量的同类教材,阅读有关的论文资料、书籍杂志,多借鉴、多参考,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是非常有益的。
所谓“教法”,其实也是现行研究的一门科学。古人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来说明教法的重要性。教师在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将自己的课堂呈现得更加精彩时,应该想到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我们现在用到的诸如多媒体投影教学、视频教学、案例教学等众多教学模式都起到了推动教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因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准备教案的时候要根据所讲的内容与要求来选择恰当的教法。
(2)课堂上的精心组织。众所周知,讲课的过程当中蕴藏着很大的学问,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引导学生思考与调集注意力?这些都取决于讲课的技巧。教育心理学认为,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让学生对课堂產生兴趣,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课内容上,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就必须学会驾驭课堂、掌握营造课堂气氛的技能。这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威信,其言行为学员所信服,他传授的知识,学员确信其真实性和正确性,乐于学、志于学。
(3)课后的精心总结。当代教师肩负着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的重任,既要做好学生的常规教学工作,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一节课的结束只是阶段性的结束,并不代表整个课程的结束。单就课程教授经验的总结而言,通过一节课的讲授不仅仅是学生要有所收获,作为老师也应通过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新知识掌握的程度,课堂反馈信息等,总结出此类课程的一般教学方法,再依靠教师及时的调整和处理来完善自己教案的不足之处,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讲授水平。简言之,精彩源于经验的积累,总结一定的经验能让繁琐的教学工作变得轻松而游刃有余。
3.“精”是精炼、简洁。课堂是公开场合,讲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把握好讲课的内容和要求,明确重点和难点,讲其精华;同时还要把握讲话的艺术,注重语言的简洁、内容的精炼与生动。
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话,是要实现发动学生、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去学好知识的目的。简洁、生动和富于变化的语言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课应力求语言简洁、内容精炼。就像我们吃自助餐或快餐一样,不仅要吃饱还得吃好。即不仅让学生通过课堂获得知识、方法、技能,养成有益的思维习惯,还使其思维训练空间得到拓展,自学时间得以保障和高效化,以求使知识融会贯通、牢记心中。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能够完成且效果不错,而有的老师却无法胜任。究其原因,除了针对性的差异外,最大的差别在于老师讲课时语言的简洁度和对内容提炼概括的精炼度。有的老师上课缺乏生动性,却又担心讲的过快学生听不懂、听不清,因而将一个问题重复二三次,导致学生越听越糊涂、越听越乏味。这样便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使得重点不突出,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同时,板书语言的组织也要干脆简洁,要为学生练习创造更多的时间,板书的内容必须提醒学生哪些是关键字语、必记内容。这样,学生才会随着老师的进度和思维步步深入,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不会因为知识点的重复而倦怠;如果将黑板上写的关键字语串联起来就是完整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日后复习和回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彩
“彩”是光彩、色彩、亮点和吸引力的综合体现,讲课不仅要求“精”,更要求“彩”,做到功力与学思并臻上乘。
1.彩在感官上的表现是色彩和热情。课堂中的亮点和欣赏点并非来自于教材本身,而是来源于教师把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筛选并把重点内容重新进行组织的过程,教师只有遵循合乎常人逻辑思维的思路,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理解方式,在课堂上用适合自己且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所要讲解的内容才能引人入胜。
2.“彩”在形式上表现为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展示和视频演示进行新课程的导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采取广泛收集素材、多举实例的方式使其在教学中发挥出先进教育技术的功能,让课件具有开放性、可塑性;对讲课时采用的实例、图表要事先考查清楚,依靠图表来阐释问题时一定要把图表制作得大而清楚,使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都能看清楚。
3.“彩”在内容上的表现是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应遵循以本学科为主、从理论到实践逐一而解的教学规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和问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教师应在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上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要精心设问、善于提问、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质疑问难、适时提出问题、灵活求解问题、精到点播疑难;另一方面学生要不懂就问、勤学好问,敢于猜想、勇于挑战权威。“学”、“问”结合往往能丰富教学内容、刺激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4.“彩”更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教学氛围。要想一堂课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关键的是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样的宽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也能使老师在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求知是所有人的天性,只要没有外力的阻挠,并提供较适宜的人文条件,就会结出丰硕的知识之果。
三、课堂无小事,细节更精彩
为人师表者,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应注意是否符合一个老师的标准。细节决定成败,这其中的哲理当然也蕴含在讲课之中。
1.说和读。老师应该具有自己的讲课风格。讲课不是“闲坐说玄宗”,须叙述顺畅明晰、话语清澈如水、语意味淡而隽永、表述清晰准确、声音清脆洪亮、吐词字正腔圆、语调富有热情。同时讲课风格要具有多样性、创造性及个性。一个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要通过继承、模仿、创新,最后通过教学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形成具有个人魅力的课堂。这是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同样也是教学创新的必经之路。因此,讲课时要说对、读好,讲究艺术。
2.寫。随着电脑和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使用方便、简单的课件演示代替传统板书。实际上,板书是不可替代的。好的板书、让人看了舒服、有美感、赏心悦目。从宏观上说,字如其人,中文是博大精深的,老师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充满了情景性,很传神。老师脑子里想什么,只有通过手中的笔才能同步、生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其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都可以体现在板书中,这是高科技所不能传达的。从微观上讲,用板书,更显得人性化。电脑演示的课件虽然方便快捷,但总给人呆板、疏远的感觉。比起鼠标点击,看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写板书,更容易理解。板书其实是教师利用黑板,运用文字、符号、图表辅助课堂教学的最平凡、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教学是有情景的,它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文而异,因此,板书设计也要因时而化、随机应变,做到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因此,在需要写的时候,要写对、写好、写漂亮。
3.风度和情绪。风度是一个人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的自然流露,也是人们对一个人的综合性的审美评价,仪表、举止、谈吐和情绪等都是风度的表现。在学生眼里,老师就是偶像,这个“偶像”应具备良好的内在气质。时尚的外在形象也对学生传递着非凡的个人魅力。第一印象最重要,老师与学生初次见面时,学生最先感知的,不是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知识,而是其外在的直观形象和特征。作为教师,气质与风度是成功征服学生的第一心理因素,情绪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你,有了好心情,自然会专心听讲和思考。在面对学生讲课时,教员需要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以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这样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魅力来创造课堂氛围进而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