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采取个别走访、实地查看、座谈了解等多种形式,对我工作所在的乡镇农民思想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调查,对当前广大农民的思想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农村群众精神面貌;思想观念;需求
一、 当前农民思想状况总体情况
调查发现,当前我乡农民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拥护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追求生活富裕幸福、安定和谐的心情强烈;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
二、 农村思想教育、文化生活、移风易俗情况
农村思想教育:近年来民生工程、“一事一议”、交通畅通工程等项目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村环境明显改善,贫困人口逐年減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幸福指数直线上升。更多的群众对中央“一号文件”、种粮直补、“大病救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产生了兴趣,各村(居)在每月的党员活动日上解读和宣传国家政策。现在,农民也非常欢迎科技教育、科学种田,产业结构调整让广大农民朋友收入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增强了。但由于在家群众普遍年龄偏大,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在政策掌握、团结协作、思想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文化生活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我乡扩建了乡文化广播站,面积达1000平方,内设图书分馆、电子阅览室、展示长廊等12个综合科室,外设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2个、公益候车亭1个,新建了乡级文化公园、群众文化广场各一处,村级农民文化乐园3个,村级文化广场30个,全乡文化墙面积达7500平方,其中2017年新增1200平方,连续二年举办了广场舞比赛,鲁周村2016年举办了村级联欢会,叶集村2018年举办了庆元宵乡村大联欢,叶集、樊祠、梅元、尹集、联和等村每年都开展送戏进万家活动。常态化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好媳妇”“五美家庭”“五美女性”、各村(社区)每季度的善行义举等评选活动。
三、 农民信教情况及原因分析
全乡有宗教活动场地 8处(都是基督教堂),信教群众约1400人,40岁以上的约占95%以上、女同志约占70%以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约占80%以上。经初步了解,信教群众多是由亲戚朋友介绍去的,主要是由于年龄偏大,子女不在身边,想去宗教场所认识更多朋友;还有部分群众信仰宗教是想找个心里安慰,是一种精神寄托,为自己增加生活的乐趣;还有很多群众信仰宗教是相信好人有好报,多做好事为自己的家人、子孙后代积福。
四、 开展农村思想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 思想教育队伍力量薄弱
农村从事思想教育的工作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思想文化阵地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情况非常普遍。从乡党委政府层面看,宣传委员1人、宣传干事3人、文化广播站4人,都是一人多岗,身兼多职,任务繁重,没有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来。从村(居)层面看,各种繁杂的扶贫、环境整治、民生工程、秸秆禁烧、社会稳定、矛盾调整等工作需要村居干部具体去落实,导致他们很少有时间或有意识地去做细致入微的思想引导和政治宣传工作。
(二) 村民集体意识淡薄
我乡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集体经济基本上没有,使得村民之间缺少交流的动因、渠道和平台,农民集体参与意识弱化,集体观念淡薄,对正常的集体公益事业参与度不高。比如农村的环境卫生,不少农户自己院子里干净整洁,但院外就杂物乱堆放,污水乱排放。此外,一些宗族势力对公共事务、民主选举和民主管理进行操纵和影响,妨碍了农民群众合法利益的实现。
(三) 少数群众道德水准不高
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都有了极大提高,但是一些群众的道德水准并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少数群众不关心村集体事务、外出务工长期不回家亲情淡薄、兄弟姊妹为赡养照顾老人互相推诿,传统美德、文明礼仪没有很好的传承。比阔气、讲排场的风气仍然存在,土葬等现象比较普遍。
(四) 宣传教育的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
当前的思想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集中开会、入户宣传、发放明白纸等,由于在家群众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做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事倍功半;外出务工人员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开展思想教育和沟通较为顺畅,但没有面对面的宣传效果好,唯有发微信、QQ、短信的方式进行交流,缺乏行之有效的渠道去沟通。
五、 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广大农民
(一)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的意识
只有做好了群众的思想工作,才能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 要密切联系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找准工作载体
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教育,加强移风易俗宣传,要利用不同的文艺形式(庐剧、广场舞、锣鼓队等),引导和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要依托美丽乡村、文明村镇创建等活动,弘扬传统节日文明风尚,依托重点人群抓好示范带动,让文明新风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要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落实文化惠民工程,让更多群众愿意参与,有场所开展活动,有经费支撑活动,让文明乡风传承致远。只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的生活有盼头、信仰有依托,黄赌毒现象自然就会绝迹,信教群众就会减少或不再增加。
六、 如何加强农村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生活
在时代发展和转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不良社会风气的形式也多样化。为确保移风易俗形成长效机制,要激浊扬清、抑恶扬善,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要制定完善乡规民约,鲜明正确价值导向,使广大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要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用民间舆论的力量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要利用好各种媒介,定期组织农民观看“先锋在线”,提高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及县乡新闻动态,来充实农民所接受信息中的正能量,引导他们的思想意识形态;要经常性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抢占农村文化阵地,把理想信念、民主法制、道德观念等融入文艺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新风尚、倡导新生活。
作者简介:
陈玉洁,安徽省合肥市,丰县罗塘乡文化广播电视站。
关键词:农村群众精神面貌;思想观念;需求
一、 当前农民思想状况总体情况
调查发现,当前我乡农民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拥护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追求生活富裕幸福、安定和谐的心情强烈;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迫切。
二、 农村思想教育、文化生活、移风易俗情况
农村思想教育:近年来民生工程、“一事一议”、交通畅通工程等项目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村环境明显改善,贫困人口逐年減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幸福指数直线上升。更多的群众对中央“一号文件”、种粮直补、“大病救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产生了兴趣,各村(居)在每月的党员活动日上解读和宣传国家政策。现在,农民也非常欢迎科技教育、科学种田,产业结构调整让广大农民朋友收入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增强了。但由于在家群众普遍年龄偏大,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在政策掌握、团结协作、思想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文化生活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我乡扩建了乡文化广播站,面积达1000平方,内设图书分馆、电子阅览室、展示长廊等12个综合科室,外设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2个、公益候车亭1个,新建了乡级文化公园、群众文化广场各一处,村级农民文化乐园3个,村级文化广场30个,全乡文化墙面积达7500平方,其中2017年新增1200平方,连续二年举办了广场舞比赛,鲁周村2016年举办了村级联欢会,叶集村2018年举办了庆元宵乡村大联欢,叶集、樊祠、梅元、尹集、联和等村每年都开展送戏进万家活动。常态化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好媳妇”“五美家庭”“五美女性”、各村(社区)每季度的善行义举等评选活动。
三、 农民信教情况及原因分析
全乡有宗教活动场地 8处(都是基督教堂),信教群众约1400人,40岁以上的约占95%以上、女同志约占70%以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约占80%以上。经初步了解,信教群众多是由亲戚朋友介绍去的,主要是由于年龄偏大,子女不在身边,想去宗教场所认识更多朋友;还有部分群众信仰宗教是想找个心里安慰,是一种精神寄托,为自己增加生活的乐趣;还有很多群众信仰宗教是相信好人有好报,多做好事为自己的家人、子孙后代积福。
四、 开展农村思想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 思想教育队伍力量薄弱
农村从事思想教育的工作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思想文化阵地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情况非常普遍。从乡党委政府层面看,宣传委员1人、宣传干事3人、文化广播站4人,都是一人多岗,身兼多职,任务繁重,没有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来。从村(居)层面看,各种繁杂的扶贫、环境整治、民生工程、秸秆禁烧、社会稳定、矛盾调整等工作需要村居干部具体去落实,导致他们很少有时间或有意识地去做细致入微的思想引导和政治宣传工作。
(二) 村民集体意识淡薄
我乡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集体经济基本上没有,使得村民之间缺少交流的动因、渠道和平台,农民集体参与意识弱化,集体观念淡薄,对正常的集体公益事业参与度不高。比如农村的环境卫生,不少农户自己院子里干净整洁,但院外就杂物乱堆放,污水乱排放。此外,一些宗族势力对公共事务、民主选举和民主管理进行操纵和影响,妨碍了农民群众合法利益的实现。
(三) 少数群众道德水准不高
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都有了极大提高,但是一些群众的道德水准并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少数群众不关心村集体事务、外出务工长期不回家亲情淡薄、兄弟姊妹为赡养照顾老人互相推诿,传统美德、文明礼仪没有很好的传承。比阔气、讲排场的风气仍然存在,土葬等现象比较普遍。
(四) 宣传教育的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
当前的思想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集中开会、入户宣传、发放明白纸等,由于在家群众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做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事倍功半;外出务工人员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开展思想教育和沟通较为顺畅,但没有面对面的宣传效果好,唯有发微信、QQ、短信的方式进行交流,缺乏行之有效的渠道去沟通。
五、 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广大农民
(一)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的意识
只有做好了群众的思想工作,才能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 要密切联系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找准工作载体
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教育,加强移风易俗宣传,要利用不同的文艺形式(庐剧、广场舞、锣鼓队等),引导和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要依托美丽乡村、文明村镇创建等活动,弘扬传统节日文明风尚,依托重点人群抓好示范带动,让文明新风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要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落实文化惠民工程,让更多群众愿意参与,有场所开展活动,有经费支撑活动,让文明乡风传承致远。只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的生活有盼头、信仰有依托,黄赌毒现象自然就会绝迹,信教群众就会减少或不再增加。
六、 如何加强农村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生活
在时代发展和转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不良社会风气的形式也多样化。为确保移风易俗形成长效机制,要激浊扬清、抑恶扬善,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要制定完善乡规民约,鲜明正确价值导向,使广大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要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用民间舆论的力量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要利用好各种媒介,定期组织农民观看“先锋在线”,提高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及县乡新闻动态,来充实农民所接受信息中的正能量,引导他们的思想意识形态;要经常性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抢占农村文化阵地,把理想信念、民主法制、道德观念等融入文艺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新风尚、倡导新生活。
作者简介:
陈玉洁,安徽省合肥市,丰县罗塘乡文化广播电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