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大雪纷飞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ond2008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木心,本名孙璞,号牧心,笔名木心,他出生于浙江乌镇东栅财神湾。孙家是当地望族。
  1937年年末,乌镇沦陷,当时木心10岁。“小孩子们唯一能做出的抵抗行动是,不上日本宪兵队控制的学校。家里聘了两位教师,凡亲戚世交的学龄子弟都来上课。”
  木心和茅盾(沈雁冰)是远亲,孙家花园和茅盾故居在一条街道的两端。茅盾到上海做事,在乌镇留下一屋子欧美文学经典。年少的木心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阅读。


  书读多了,他便尝试着创作。起初是模仿古人的风格,“神闲气定,俨然居高不下”,家人看了他的诗,商讨:“弟弟年纪这样轻,写得这样素净,不知好不好?”木心写道:“我知道他们的忧虑。大抵富家子弟行文素净是不祥之兆,会出家做和尚的。”
  他与一个女孩子通信,鸿雁传书三年多,彼此有爱慕之意。三年柏拉图之恋,一见面,一塌糊涂。两人勉强地吃了饭,散了步,“勉强有个月亮照着”,后来就不再来往。
  19岁时,他借口养病,独自上莫干山,雇人挑了两大箱书,其中有他钟爱的福楼拜和尼采的书。他一个人住在家族废弃的大房子里专心读书、写文章。白昼一窗天光,入夜燃矿烛一支。渴了,冲杯克宁奶粉;饿了,有个乡下姑娘定时送饭。
  冬天的莫干山,山风刺骨,景致荒凉。少年木心的手背起了冻疮,披一床被子,埋头写作不止。一边写,一边思念一个叫“竹秀”的姑娘,日记里写满“竹秀”。从夏初一直写到第二年的雪化时,交出三大篇论文——《哈姆莱特泛论》《伊卡洛斯诠释》《奥菲司精义》,不为发表,不求成名。
  二
  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不能让这个少年满足,尤其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安逸仿佛是罪恶。
  1947年,一腔热血的木心参与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他走上街头,演讲,发传单。白天闹革命,晚上点上一支蜡烛弹肖邦的曲子。
  1948年,木心短暂投奔新四军,绘制马、恩、列、毛的巨幅画像。后因此事被当时的上海市市长吴国桢亲自下令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木心避走台湾,直到1949年才返回大陆。不久,他在解放军部队中做宣传工作,因自小患肺结核,他一边咯血,一边扭秧歌、打腰鼓。
  “文革”中,他先是在本单位被监督劳动,扫地、扫厕所。他的家被抄查三次,挖地三尺,数箱画作、藏书、20辑手抄精装本全部被抄走。后来木心被某群众组织囚禁18个月,折断三根手指。某夜,他趁看守不备,从木栅栏里钻出。逃出后他四顾茫然,发现竟没有可以去的地方,只得从刚钻出的木栅栏里又钻回去。
  他在白色的纸上画出黑色的琴键,夜夜在这无声的键盘上弹奏莫扎特和肖邦的曲子。他说:“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他在烟纸背后写,在写交代材料的纸上写,夜里没有灯,就盲写。他前后写下65万字,层层叠叠的蝇头小楷几乎无法辨认,他将这些文字藏在破棉絮里带出来。这65万字里,没有声嘶力竭,没有血泪控诉,有的只是他对美学和哲学的思考,以及断续写下的诗。
  他曾绝望投海,被追兵捞起后投进监狱。他自杀过一次,后来想通了。是艺术让他熬过最艰难的岁月。他说,文学是他的信仰,这信仰保佑他度过劫难,“一字一字地救出自己”。
  三
  1982年,木心旅居美国。在纽约牙买加区的一幢小公寓里,他以绝笔的心情日日写作。“燃烧,独对雕像,夜夜文艺复兴。”他写出大量的论文、随笔、小说和诗歌。
  20世纪80年代末,他为一群旅美的中国艺术家讲“世界文学史”,从而开始了一场长达五年的“文学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讲。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一节课每人收费20美元(夫妇算一人)。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年轻的艺术家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风雪夜,听我说书者五六人;阴雨,七八人;风和日丽,十人。我读,众人听,都高兴,别无他想。”
  这是这个孤傲了一辈子的人飘零海外时,偶尔念及的温暖记忆。自然有人非议,有人冷嘲。他笑嘻嘻地要学生替他作证:木心不是妖怪,是个健康的普通老头子。他与旅美的艺术家圈子保持距离,冷眼旁观。
  后来,陈丹青整理了那五年的五册听课笔记,共85讲,逾40万字。这不是一本纯粹的文学史,而是木心的个人文学记忆,是木心之所以为木心的渊源。这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也是文学的福音书。
  四
  乔伊斯说:“流亡是我的美学。”木心自称不如乔伊斯阔气,只敢说:“美学是我的流亡。”
  2006年,在孙家花园的废墟上新建起一座二层小楼,周围香樟、榆树丛生,名曰“晚晴小筑”,那是木心晚年的隐居之所。此时他在乌镇已无一个亲人,他是这古老大家族的末代苗裔。
  贝聿铭的弟子去乌镇,与木心商议如何设计他的美术馆。木心笑言:“贝先生一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对的,我一生的各个阶段全是错的。”
  少年时的富家子弟,青年时的热血男儿,壮年时饱经磨难,中年时颠沛流离。“我爱兵法,却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活下来。”一辈子不合时宜,一辈子干净、清醒。
  2011年12月21日3时,乌镇。那个在大雪纷飞的黑暗中行走的人,归去了。
  他1949年后决意退出文艺圈,去搞工艺美术,“不太积极,也不太落后,尽量随大流,保全自己”。他清高,“我书固劣劣,不愿做人枕边书”。他狡黠,当年住建国西路步高里的亭子间,房东家女儿有意于他,于是他的书桌上永远摊着一封某女士写给他的情书,几日一换。他自负且刻薄,自称是绝交的熟练工,为一本叶芝的诗集,与多年挚友李梦熊绝交。至于他的学识,《文学回忆录》中有不少牵强和偏见之处,还有些常识性错误。他的一生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结尾,托尔斯泰80多岁离家出走,他则以同样的高龄回到故乡。总之,他不像个英雄了,然而他珍惜自己的才华,“我养我浩然之气,这股气要用在艺术上,不可浪费在生活、人际关系上”。他在黑暗中保全自己,“以不死殉道”。在任何严酷的岁月和生命极度卑微的时刻,他努力维持人格的独立尊严。他无意做英雄,只是不肯背叛自己:“即使吃了很多苦头,最终却可以笑着。”
  (水云间摘自《文学报》2015年1月8日,本刊有删节)
其他文献
书封的使命在于,在你看它第一眼的时候牢牢抓住你的心。因此,同样作为视觉艺术,书封和其他艺术设计总有“撞衫”之时。
期刊
在爱情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因为某些具体的原因而断绝,其实是因为彼此的心已经不在一起,事后才牵强附会地找些借口。  因为,如果彼此的心没有分开,当发生可能会导致彼此关系断绝的事件时,某一人就会主动修复。而之所以没有人注重修复,就是因为彼此的心已经不在一起了。就好像眼看着船要沉了,仍然在一旁袖手旁观。  (步步清风摘自南海出版公司《解忧杂货店》一书,Belle Mellor图)
期刊
凡·高的《向日葵》,一朵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金色的火焰。凡·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带来一抹光亮。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祖母怀里听故事,看着美丽的萤火虫,数着天上的繁星,做着美好的梦,心才有了着落。  (一叶知秋摘自《今晚报》2016年3月19日)
期刊
约翰·沃纳梅克是美国“百货商店之父”。有一天,他视察费城的一家商场,注意到一位顾客在等候服务,可是没有一个职员注意到这位等候的顾客,他们三五成群,扎堆谈笑。沃纳梅克一句话也没说,悄悄地走到柜台后面,亲自接待了这位顾客,然后把商品交给销售员包装,自己继续巡视。  后来沃纳梅克的讲话大量被引用:“30多年前我就懂得了责备别人是愚蠢的,因为我自己也忙于克服自己的局限,上帝并没有给他的每一个子民以公平的智
期刊
各种舞蹈表演中,芭蕾舞男的表演是最不好看的了。先不说那“舞衣”,给我的感觉永远是“图穷匕见”,毫无美感,也毫不性感。说到动作,总是当舞女的跟班,一味托举。  当然,我只是说“不好看”,没说他“不重要”。  ——我甚至最景仰芭蕾舞男的一切作为。  是的,他总是当舞女的跟班,不过用心一看,便会明白,他不是跟班,他是靠山。他在她身后,永远有力、伟大、任重道远、默默耕耘,礼让她幼稚地享受一切风头而不悔。她
期刊
每个孩子都是坠落人间的天使。3~6岁是儿童教养养成及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决定不了孩子的天赋,但父母的教育却能决定孩子的一生。如何正确和科学地培养孩子的教养、性格及行为习惯,是困扰中国父母的一大难题。很多时候,我们内心非常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发觉自己面对孩子的天性时却无从入手。《让孩子的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读者》教养养成”礼盒丛书,共5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幸
期刊
莫里哀的剧本一般都以请来证人和文书制订婚约或口授遗嘱而结束。  正是托了这个福,O.F在试排中就在舞台上占据了固定的位置。当一些主要演员还只能在象征性的道具中走来走去的时候,那张在莫里哀剧中多次用过的文书案子已经给他放好了。小桌子虽然被病床遮了一半,不过纸和墨水瓶却是放得好好的,墨水瓶旁边还有两支鹅毛笔。  “费里凯,劳驾,可别折腾!”导演对O.F说。  “你说什么?”他问。  O.F在剧院已经度
期刊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1908—2004),法国人,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期刊
劳累了一天之后,夫妇俩坐在阳台上,沐浴着月光,任凭夜风吹拂着他们疲惫的身体,你一口我一口地共享着一杯美酒……突然,妻子打破了寂静:“我太爱你了,我真不知道离了你我可怎么活。”  丈夫先是吃了一惊,继而问:“是你在说话,还是酒在说话?”  妻子答:“是我……在跟酒说话。”  两人情不自禁地爆发出笑声。  (林 涛摘自新浪网译者的博客,刘树勇图)
期刊
与媳妇逛街回来,突然我俩提出玩个信任游戏。我闭眼,她在前面领着我走路,顺利上地铁,扶我落座。刚想击掌庆贺,媳妇突然手按住我的肩,趴在我耳边严肃地说:“别睁眼,这座别人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