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外冬色美馆内春意浓 北京世园会植物馆开放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外风吹雪,室内翠意浓。近日,经过两个多月的升级改造,北京世园会植物馆重新开门迎客。适逢2020年的初雪降临,窗外皑皑的白雪与馆内生机盎然的各式绿植相映成趣,为市民展现出一幅别样的冬日奇观。
  走进植物馆的温室展厅,仿佛走入了一座独属于植物的世外桃源,郁郁葱葱的绿植映入眼帘——大板根支撑着高大的青果榕,如擎天之柱一般矗立着,枯木成为一丛丛兰花的凭依,被美丽的花卉装点得缤纷绚丽、生趣盎然。强壮的气生根紧紧拥抱着巨石,粉红色的锦屏藤垂下万条丝绦……漫步其间,各式各样的奇花异草夺人眼球,侧耳细听,耳畔传来水滴击打叶片之声和鸟儿悦耳的呜叫。
  据介绍,植物馆是北京世园会的四大核心场馆之一,拥有园区唯一的展览温室。温室面积达2850平方米,汇聚来自全世界的1000余种、20000余株珍贵植物,模拟了沿海潮间带、热带雨林、滨海沙滩、原始森林、戈壁荒漠等多个自然环境及其生态系统,红树林、热带雨林、蕨类、棕榈、多浆植物、食虫植物、苔藓等各种植物和谐相处,向游客展现着植物王国的多样性,以及植物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智慧。
  在这里,游客可通过观察世界唯一的温室红树林,了解红树林适应海潮涨落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等特征,观赏在热带雨林环境中,植物生长所营造出的独木成林、老茎生花、滴水叶尖等一系列独特景象。同时感受棕榈科植物和蕨类植物卓越的传播繁衍智慧、多浆植物通過茎叶的变态进化出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食虫植物靠食肉来摄取营养等别具一格的生存方式,进一步了解植物、感受自然、爱上自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再次开园的植物馆内还新增了一批动物住客,弹涂鱼、招潮蟹、兔子、松鼠等动物“居住”在适宜的环境中,更为园区增添了别样生机。
  “植物馆重新开馆迎客,我们在馆内新增加了一批开花植物和小动物,迎接前来游园的市民,让游客感受到冬日里的生机盎然。”北京世园会植物馆策划主管刘子瑞说,“现在,园区内正在举办丰富多彩的灯会、庙会活动,游客可在园区内赏华灯、逛庙会、游植物园,享受到与往年截然不同的新春时光。”
其他文献
本报讯(记者 李雪源)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在全国备大城市悄然上演,而就在1月2日20:30,由中央廣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播出的情感类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则向观众率先开启了一场寻回初心的难忘之旅。  回家,就是回归初心  “我觉得走在回家的路上就是找自己,找最初的自己”。节目中,坐在回家的车上的于和伟诚挚地说出了这句话。作为《走在回家的路上》第一期的主人公,于和伟已经近两年没有回过抚顺老家了,他
期刊
本报和听听FM合作推出“听听FM专栏”  听听FM是北京广播电视台音频客户端,依托于北京电台优质的音频内容,搭建集本地、垂直、互动、服务为一体的新媒体平台。听听FM,把美好送到您耳边!  北京广播电视报、听听FM现在强强联合,特别推出“听听FM专栏”,您有什么想听的、爱读的,想深入了解的,请告诉我们 [email protected],我们还将定期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敬请关注。  来看看这个作者到
期刊
“满满的回忆啊,从PC北京交通广播聊天室又到一直播再到微信再到听听,祝1039生日快乐”,“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也听着《一路畅通》出发了,虽然今天的风很大,但是顶风逆水我雄心在,为了实现我心中的目标,加油!”这些精彩的评论都是来自参加“北广听友节互动赢大奖”活动的网友。  2019年12月1日-12月31日,北京廣播电视台音频客户端听听FM策划的“北广听友节互动赢大奖”活动,携手北京广播七档顶级流量
期刊
本报讯(记者 程戈)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2019年12月29日晚,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改·变·无止境”BTV2019美好生活盛典在京举办,通过“繁、花、胜、境、生”五个环节,带领大家去观察美好生活、品读美好生活、感受美好生活。盛典将于2020年1月11日20:13在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  繁——揭开大兴机场的设计奥秘
期刊
《中国梦365个故事》编导手记(七十八)  《雕刻时光》编导 朱嘉  1928年,在产生过钱穆、钱基博、钱钟书等国学大师的无锡钱姓家族中,又诞生了一位艺术大家——钱绍武。  家学的渊源,使得钱绍武从9岁开始便跟随家族中一位72岁的老姨公学习古文。老先生用考举人、秀才的那套办法来教他一每天早上起来,钱绍武要跪在一个小垫子上,面前的桌子上摆着本书,老先生则坐在钱绍武旁边,手里拿个红筷子。困了,老先生就
期刊
2019年12月28日下午,在紫竹院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二楼多功能教室里,一首动听的女声小合唱《中国的土地》,拉开了《最爱读书的人》第八期活动的帷幕。活动由北京广播电视报主办,金马腾达(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圣学图书馆、紫竹院地区“阅读+我书香紫竹”书友会共同承办。本期嘉宾是著名作曲家莎光。几十年来,她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深受大家喜爱的歌曲,许多著名歌唱家和著名歌手都演唱过她创作的歌曲。  让“北京
期刊
荧幕上他们是驰骋影坛的父子兵,生活中他们是亦师亦友的亲爷儿俩!杨立新、杨玏同框谈杨家那些事儿,杨玏被“逼婚”如何招架?父子俩互相深情告白,如果时光倒流杨立新最想做什么?杨玏最难忘的又是啥? BTV文艺《全能爸妈》一起走进“全能父子档”杨立新、杨玏的快乐生活。  父子的对唱中讲述自己的故事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杨立新、杨玏这对亲父子爷儿俩,不论是在舞台上还是生活中,都将这句话演绎得淋
期刊
2020年1月3日,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被授予“2019年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这已经是燕达养护中心自该奖项2017年设立以来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大国养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作为一项公益評选活动,连续两年青睐燕达“医养康相结合”养老模式,旨在表彰燕达在养老理念和模式创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养老机构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管理水平、智能信息化养老服务、养老人才队
期刊
首钢园冬奥广场等三大片区、冬奥特色景观提升改造年内完成;苹果园交通枢纽明年底建成。  本报讯(记者李雪源)2020年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两年时间,石景山区作为冬奥组委机关驻地和重要赛区,正全力推进冬奥服务保障工作。在1月7日举行的石景山区“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石景山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新提出,要加速推进冬奥场馆建设、完善城市基础建设、打造冬奥社区、开展全民冰雪运动,促进冰雪产业发展和体育交流合作
期刊
对于许多老北京人来说,把冬储大白菜抱回家,是冬天不可缺少的仪式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冬天餐桌上最常见的是大白菜、土豆、萝卜这“老三样”。如今,我们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冬储大白菜不再是家家必备,但不少商家依旧售卖冬储大白菜,不少市民也保持着购买的习惯。  吃的不是白菜,是历史、是文化  冬储大白菜由来已久。明代文人陆容在《菽园杂记》里写道:“京师每秋末,比屋腌藏以御冬。”也就是说,明代初期已经开始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