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和田地区人口信息的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人口结构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揭示了和田地区人口结构的主要因子及人口结构子系统的关联度,并从时空角度对各个子系统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本文旨在揭示人口结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度,关联度时序表现出的阶段性和波动性,以及人口结构转型及其意义。
[关键词]人口结构;人口结构转型;关联度;和田地区
1 引言
现今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引起的,因此人口结构及其转型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口结构问题将是21 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1]。人口及其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的转型区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区域的发展又对区域的人口及其结构及转型产生作用。国内学者多从人口的文化结构[2]等单一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也有些学者定量地对人口问题进行了研究[3] , 但从整个人口结构的角度出发, 研究其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的报道鲜有。因此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田地区人口结构及转型,从实证的角度探索人口结构系统的关联度,揭示人口结构子系统发展规律,这对该区域的发展有重要意義。
2 和田地区人口结构主要因子分析
2.1 人口增长
考虑到研究数据获取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本文中的人口结构数据来源于《和田地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5)》、《和田55年历程》以及2000年至2014年的和田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
和田地区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相对来说较为缓慢,但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人口增长的速度并不是较为迅速。1950年到2010年人口也仅仅是从67.03万人增长到了203.96万人,每年年末人口平均增速约为2.45%。尽管人口一直处于平稳增长的状态,但其增长的速率却是有很大的差别。1999-2013年,人口数的增长率却在0.33%至4.3%之间波动,尤其是1999-2000年年末人口增长率达到4.2%,以及2009-2010年年末人口增长率达到4.3%,2001年年末人口增长率僅仅只有0.33%。而2001年以后,尽管增长都有所起伏,但其变化都没有如1999-2001年的增长率变化大。2010年之后,人口增长率开始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其普遍增长率在1.8%-2.0%之间。
2.2 乡村劳动力人口增长
1962-2010年乡村劳动力人口数的变化只是从37.17万人增长到64.34万人。图中明显可以看出,从1962-1975年乡村劳动力缓慢增长,而从1975-1985年乡村劳动力人口数却有所下降,从1985年起人口数就开始缓慢增长,到1995年开始乡村劳动力人口数开始加速增长。新这与社会总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而目前和田地区正处于人口经济学家所说的“人口红利”期,尽管这种“人口红利”还处于一种低水平、低质量的阶段。
2.3 文化结构变化
图1表明,和田地区的高等教育变化明显。应届生尤其是本科生面临的就业形式比较严峻,因此从2006年起,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也只是从5130人增长至2010年的6755人;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人数却是从 4278人增加至24362人,增长迅猛;而从2005年至2007年,该阶段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都有所下降。和田地区人口的人力资本相对来说处于初级阶段,即和田地区教育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薄弱。
2.4 性别结构变化
和田地区的性别结构发展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迅速下降阶段,1950-1975年和田地区的性别比例一度从最高值107.92跌至最低值100.62,;缓慢增长阶段,1975-2000年,性别比例又有所回升,这种增长较为缓慢,且浮动较小,性别比例最大也只是达到105.38;缓慢下降阶段,2000-2010年,短暂且缓慢的。
3 和田地区人口结构关联分析
3.1 指标体系
在定量研究中,本文试图构建人口结构指数,其中人口增长结构用总人数(x1)表示,文化结构用小学在校人数(x2)、中学在校人数(x3)代替,性别结构用性别比(x4)代表,产业结构用乡村劳动力人口数(x5)说明和探讨和田地区的人口结构及其特征。
3.2 关联度分析
根据人口结构指标体系, 运用上面所介绍的研究方法和相关公式, 计算得到了和田地区人口结构子系统间的关联度矩阵(表1)。
(1)总体人口的变化与一个地区的教育、乡村劳动力人口数有很高的关联度,从图中可以分析出总体人口数与小学教育在校人数的关联度达到0.888,而中学在校人数与总体人口数的关联度竟高达0.995,而教育团体之间的关联度也是较高的,达到0.847,;总体人口的变化与该地区的乡村劳动力人口数具有很高的关联度,达0.915,由于和田地区的人口很大一部分都从事第一产业,尤其是多为乡村劳动力。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分析了和田地区人口结构子系统主要因子以及关联度, 得出如下结论:
(1)新疆和田地区的人口结构与人口红利、人力资本之间存在较高关联,也就说明人口结构与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等有密切关联。
(2)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本之间也是息息相关的。当人口得到一定的发展,劳动力就会有很大的增长,而教育的实施使得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3)人口结构、人口红利、人力资本都表现出一定的阶段特征与波动变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宋健.结构问题是21 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8 (1): 26 - 30.
[2]王维国, 杨晓华 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06,(2):026-028
[3]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田群群(1990年2月),女,汉族,四川省中江县,硕士,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规划。
[关键词]人口结构;人口结构转型;关联度;和田地区
1 引言
现今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引起的,因此人口结构及其转型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口结构问题将是21 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1]。人口及其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的转型区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区域的发展又对区域的人口及其结构及转型产生作用。国内学者多从人口的文化结构[2]等单一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也有些学者定量地对人口问题进行了研究[3] , 但从整个人口结构的角度出发, 研究其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的报道鲜有。因此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田地区人口结构及转型,从实证的角度探索人口结构系统的关联度,揭示人口结构子系统发展规律,这对该区域的发展有重要意義。
2 和田地区人口结构主要因子分析
2.1 人口增长
考虑到研究数据获取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本文中的人口结构数据来源于《和田地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5)》、《和田55年历程》以及2000年至2014年的和田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
和田地区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相对来说较为缓慢,但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人口增长的速度并不是较为迅速。1950年到2010年人口也仅仅是从67.03万人增长到了203.96万人,每年年末人口平均增速约为2.45%。尽管人口一直处于平稳增长的状态,但其增长的速率却是有很大的差别。1999-2013年,人口数的增长率却在0.33%至4.3%之间波动,尤其是1999-2000年年末人口增长率达到4.2%,以及2009-2010年年末人口增长率达到4.3%,2001年年末人口增长率僅仅只有0.33%。而2001年以后,尽管增长都有所起伏,但其变化都没有如1999-2001年的增长率变化大。2010年之后,人口增长率开始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其普遍增长率在1.8%-2.0%之间。
2.2 乡村劳动力人口增长
1962-2010年乡村劳动力人口数的变化只是从37.17万人增长到64.34万人。图中明显可以看出,从1962-1975年乡村劳动力缓慢增长,而从1975-1985年乡村劳动力人口数却有所下降,从1985年起人口数就开始缓慢增长,到1995年开始乡村劳动力人口数开始加速增长。新这与社会总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而目前和田地区正处于人口经济学家所说的“人口红利”期,尽管这种“人口红利”还处于一种低水平、低质量的阶段。
2.3 文化结构变化
图1表明,和田地区的高等教育变化明显。应届生尤其是本科生面临的就业形式比较严峻,因此从2006年起,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也只是从5130人增长至2010年的6755人;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人数却是从 4278人增加至24362人,增长迅猛;而从2005年至2007年,该阶段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都有所下降。和田地区人口的人力资本相对来说处于初级阶段,即和田地区教育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薄弱。
2.4 性别结构变化
和田地区的性别结构发展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迅速下降阶段,1950-1975年和田地区的性别比例一度从最高值107.92跌至最低值100.62,;缓慢增长阶段,1975-2000年,性别比例又有所回升,这种增长较为缓慢,且浮动较小,性别比例最大也只是达到105.38;缓慢下降阶段,2000-2010年,短暂且缓慢的。
3 和田地区人口结构关联分析
3.1 指标体系
在定量研究中,本文试图构建人口结构指数,其中人口增长结构用总人数(x1)表示,文化结构用小学在校人数(x2)、中学在校人数(x3)代替,性别结构用性别比(x4)代表,产业结构用乡村劳动力人口数(x5)说明和探讨和田地区的人口结构及其特征。
3.2 关联度分析
根据人口结构指标体系, 运用上面所介绍的研究方法和相关公式, 计算得到了和田地区人口结构子系统间的关联度矩阵(表1)。
(1)总体人口的变化与一个地区的教育、乡村劳动力人口数有很高的关联度,从图中可以分析出总体人口数与小学教育在校人数的关联度达到0.888,而中学在校人数与总体人口数的关联度竟高达0.995,而教育团体之间的关联度也是较高的,达到0.847,;总体人口的变化与该地区的乡村劳动力人口数具有很高的关联度,达0.915,由于和田地区的人口很大一部分都从事第一产业,尤其是多为乡村劳动力。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分析了和田地区人口结构子系统主要因子以及关联度, 得出如下结论:
(1)新疆和田地区的人口结构与人口红利、人力资本之间存在较高关联,也就说明人口结构与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等有密切关联。
(2)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本之间也是息息相关的。当人口得到一定的发展,劳动力就会有很大的增长,而教育的实施使得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3)人口结构、人口红利、人力资本都表现出一定的阶段特征与波动变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宋健.结构问题是21 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8 (1): 26 - 30.
[2]王维国, 杨晓华 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06,(2):026-028
[3]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田群群(1990年2月),女,汉族,四川省中江县,硕士,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