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红外通道沙尘识别及敏感性分析

来源 :应用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尘识别是沙尘灾害监测和沙尘气溶胶特性研究的首要工作.利用辐射传输方程进行了沙尘气溶胶的辐射计算,对不同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下的热红外通道温差ΔT(T11μm-T12μm)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水汽和陆地表面温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发现随着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增加,ΔT逐渐减小.理论分析表明,利用热红外通道的温度差ΔT进行陆地沙尘识别是可行的.进一步,利用NOAA-AVHRR热红外通道的温度差ΔT<0进行了3次陆地沙尘识别,经与地面气象站观测的沙尘天气现象相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嵌套细网格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与球圈模式相嵌套的区域模式系统,对几种不同条件下的嵌套误差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区域模式嵌套误差的特征分布及时空演变特征
利用一种小波变换和统计检验相结合进行气候突变检测的新方法,分析了1885~200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强度序列多尺度层次的谱系结构,并对各层次的突变点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利用小
数值预报系统中经常要用到矩阵乘运算.在分布式超级计算机(如IBM-SP)上,矩阵乘的并行计算需要较多的数据移动,有效的数据传输对矩阵乘的实现至关重要.该文讨论了两种矩阵乘的
根据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降水特点,定义青藏高原强降水概念,利用该区域内各测站自建站以来的气象资料,分析青藏高原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对强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
在总结前人关于中国夏季雨型划分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夏季雨型的划分进行了新的尝试。根据东部季风区夏季(6~8月)降水的客观气候规律及业务预报应用需
这一讲我们将针对社区常见的一些关于糖尿病人的营养问题做相应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