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替代的新能源中光伏发电异军突起,发展如火如荼。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品的质量问题。如何选择重点监控的关键流程节点呢?本文通过对流程节点间的关联度强弱进行计算,以关联度强弱为关键节点选择的标准,确定重点监控对象。
关键词:流程节点 光伏发电系统 关联度 关键节点
1 概述
由于化石能源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传统能源的贮备量有限的条件下,全世界都在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方案。而从目前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相对于其他新能源,核能、风能而言,太阳能最有机会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替代能源。在经历了2010年光伏市场的繁盛,随着国际环境的大变化,迅速导致了供求关系的完全逆转,光伏产业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质量成为了中国光伏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将成为光伏行业洗牌的淘汰者。本文从光伏流程节点的特殊性出发,通过对关联度强弱的分析,寻找到需要重点监控的关键流程节点,然后通过对关键节点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控制,实现光伏发电系统质量的控制。
2 流程节点的概念
2.1 流程节点的定义 节点是指原子流程节点,是流程的最小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再分的,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动作,例如给审批文档盖章,就是拿起印章向下盖章这个动作,是不可再分的。也可以是一个不能继续分割的思考过程,比如计算支架的截面系数Z,是通过已有的参数,带入已知的计算公式中,得出支架的截面系数Z,为后续的计算做准备。
而基流程是指流程进程不可以再次分解为其他流程,由原子流程节点组成的,结构为单链,流程负责人为企业具体岗位的流程。
2.2 基流程中流程节点的关联性
2.2.1 关联性的定义。关联性,故名思议是指事物之间具有联系,则可以认为事物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知道事物的关系与事物的结构多种多样,其关联性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况。
2.2.2 关联结构。最简单的或者说最理想化的莫过于两个事物之间关系,它们之间为链状结构,且具有单向关联与双向关联之分。扩大到三个事物,则事物之间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是事物之间以链状结构连接,一种是以三个事物之间两两联系,即网状结构,相互影响,其影响方向也具有单向和双向之分。当事物之间在同一个平面上时,可以根据以上三种关联情况进行类推与拓展。但是当事物之间不是出于同一个平面上时,事物本身的结构出现层次性的时候,其关联性会更加复杂。
2.2.3 节点关联的判断。通过对流程节点的质量特性赋值研究,从而判断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具体步骤如下:①流程节点的质量特征赋值。节点的质量特性并不相同,一部分流程节点本身就有比较明显的质量特征值,且可以用数字描述。另一部分流程节点的质量特征值不明显,不能直接用数字进行描述,就需要进行赋值。②画散点图。散点图是用来研究相互之间没有确定函数关系的变量的常用工具,因此可以利用散点图来判断节点间是否有关联性。③结果分析。
2.2.4 基流程的流程节点间关联度计算。在确定流程节点之间具有相关性之后,还需要定量的描述节点关联度的强弱大小。
根据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生产、施工的实践过程中流程节点的特点,可以通过两个步骤来确定流程节点间的关联性的大小,首先第一步根据帕累托法则确定节点间质量关联度的等级。我们要重点监控的流程节点也是对质量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使其产生波动的流程节点。联系到节点的质量关联性,则是节点质量关联度等级高的,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将节点的关联度强弱转换成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来表示,其关联度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紧密关联度、特紧密关联度、较紧密关联度、一般关联度、可忽略关联度五种关联强度。流程节点之间的关联度等级应按照流程节点间关联的数量多少来确定。
2.2.5 流程节点关联度的修正。节点的关联度是基于与本节点相关联的节点数量多少而确定的,与节点关联的节点数量越多,影响的节点数量越多,影响范围越大。当然,也有出现与节点关联的节点数量不多,节点传递的信息与物质对于其关联节点的重要程度却很高的情况。故只有极少数的节点与之关联,其关联度等级并不低。因此,在定义关联度等级时,第二步需要考虑节点间交流的信息与物质的重要度,对关联度等级进行修正,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生产的需要。
节点间信息与物质交流的重要度与否,是由其关联节点对其需求度决定的。如若关联节点对于流程节点输出的信息是必须的,即此信息是该关联节点触发的必要条件,需要在其基础上继续加工或者处理,则该信息与物质是重要的。而相对的关联节点对节点输出的信息与物质,并不是其触发条件,只是该信息或物质的流转中间站,则该信息或者物质对于关联节点的重要度相对较弱。可如下表结果表示其交流关联程度:
2.2.6 节点综合关联度计算。流程节点间综合关联程度的求解步骤如下:①分析与节点关联的节点数量,根据节点关联强度判断表进行判断;②确定信息与物质之间的交流影响程度,确定交流关联性的等级;③确定节点数量影响与节点间交流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一般说来,节点数量影响与节点间交流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的比值m:n的范围为1:3~3:1。当比值小于1:3时,说明节点数量影响程度很小,综合关联度只需考虑节点交流重要度。当比值大于3:1时,说明节点数量影响程度超过了节点交流影响程度,综合影响程度只需考虑节点数量影响程度。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节点数量影响与节点间交流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取m:n=3:1,2:1,1:1,1:2,1:3,把m:n称为加权值。④量化节点关联强度等级和节点间交流重要度。对于节点关联强度等级,一般取A=4,E=3,I=2,O=1,U=0。对于节点间交流重要度,一般取I=3,U=1。⑤计算量化的所有流程节点之间的综合关联度,具体方法如下:设任意两个流程节点分别为Ai和Aj(i≠j),其量化的节点关联强度等级为MRij,量化的节点间交流重要度为NRij,则流程节点Ai和Aj之间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数量值为:TRij=m·MRij+n·NRij。⑥综合关联度等级划分。TRij是一个量化值,需要经过等级划分,才能建立出与节点关联强度等级和节点间交流重要度相似的流程节点综合关联度表,综合关联度的等级划分为A、E、I、O、U五个等级,各级别TRij值逐渐递减,且各级别对应的作业单位对数应符合一定的比例,综合关联度等级及划分比例见下表。
3 复合流程的关联度计算
在基流程的关联度描述中,根据流程节点与之联系的节点数量多少,与流程节点输出的信息与物质对关联节点的重要度大小,给出了一个度量关联度大小的参考公式,那么对于复合流程中的节点关联性应该如何描述呢?
根据上小节的分析可知,复合流程中节点关联性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由于类似于基流程中的关联度分析,因而在此不再赘述,重点关注第二种与第三种情况。
3.1 相邻层级流程节点关联度描述 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复合流程中流程节点间的结构特殊性,相邻层级的流程节点间关联性由于信息或者物质的传递途径变长了,相应受到的干扰更多,与目标值的偏差更大。这样的话,更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使得流程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变大,节点间的关联性也随之变大。
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在传递途径中受到的干扰因素是有利干扰,使得信息或者物质在传递的过程中受到限制,与目标值更接近,使得流程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变小,节点间的关联性也随之变小。
因此,在复合流程相邻层级的流程节点关联性的描述上,引入一个干扰系数γ(θ),这个系数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它的取值范围是(-∞,+∞),关键得在具体的流程中分析其干扰的方向与程度。可见,结合上文中综合关联度的度量公式,在复合流程节点中相邻节点的综合关联度公式为:TRij=m·MRij+γ(θ)n·NRij。
3.2 跨层级节点的关联性 为了方便计量,假设每个层级间节点关联度的影响效果是叠加的,在数学上的关系为相乘的数量关系,那么可以根据相邻层级间流程节点的综合度量公式,推出跨层级节点综合关联度的表达公式。
假设流程节点Ai处于复合流程中,与之相关联的节点与之相隔n层,那么其综合关联度的表达公式为:TRij=m·MRij+γ(θ)(n-1)n·NRij。
4 关键流程节点的识别
根据上文对基流程与复合流程的不同结构进行分析,得到各自对应的综合关联度表示公式,那么可以依据流程节点的关联程度强弱,即综合关联度的大小来筛选关键流程节点,从而更有效率的控制光伏发电系统整体的质量。
那么综合关联度为1是重要呢,还是综合关联度为2是重要呢?需要标准来衡量关联度是否重要到需要重点关注的程度,那么如何确定关键流程节点的选择标准呢?
80%的问题是由20%的流程节点引起的,在设计、生产、施工的实践中,针对每个公司的具体流程节点,算出需要监控范围内的所有流程节点的综合关联度大小后,对其进行综合关联度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对关联度占到总数的前20%的关联度进行重点监控,称其为关键流程节点。
或者根据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的商讨,确定一个界限值π,当综合关联度的值大于界限值π时,则予以重点监控,作为关键流程节点。
参考文献:
[1]Xingxing Zhanga,Xudong Zhaoa,Stefan Smitha,Jihuan Xub,Xiaotong Yuc,Review of R&D progres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PV/T) technologies[J].2011(8):1595-1614.
[2]程全国、柴继峰、王转等,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NR2010035)。
关键词:流程节点 光伏发电系统 关联度 关键节点
1 概述
由于化石能源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传统能源的贮备量有限的条件下,全世界都在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方案。而从目前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相对于其他新能源,核能、风能而言,太阳能最有机会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替代能源。在经历了2010年光伏市场的繁盛,随着国际环境的大变化,迅速导致了供求关系的完全逆转,光伏产业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质量成为了中国光伏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将成为光伏行业洗牌的淘汰者。本文从光伏流程节点的特殊性出发,通过对关联度强弱的分析,寻找到需要重点监控的关键流程节点,然后通过对关键节点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控制,实现光伏发电系统质量的控制。
2 流程节点的概念
2.1 流程节点的定义 节点是指原子流程节点,是流程的最小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再分的,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动作,例如给审批文档盖章,就是拿起印章向下盖章这个动作,是不可再分的。也可以是一个不能继续分割的思考过程,比如计算支架的截面系数Z,是通过已有的参数,带入已知的计算公式中,得出支架的截面系数Z,为后续的计算做准备。
而基流程是指流程进程不可以再次分解为其他流程,由原子流程节点组成的,结构为单链,流程负责人为企业具体岗位的流程。
2.2 基流程中流程节点的关联性
2.2.1 关联性的定义。关联性,故名思议是指事物之间具有联系,则可以认为事物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知道事物的关系与事物的结构多种多样,其关联性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况。
2.2.2 关联结构。最简单的或者说最理想化的莫过于两个事物之间关系,它们之间为链状结构,且具有单向关联与双向关联之分。扩大到三个事物,则事物之间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是事物之间以链状结构连接,一种是以三个事物之间两两联系,即网状结构,相互影响,其影响方向也具有单向和双向之分。当事物之间在同一个平面上时,可以根据以上三种关联情况进行类推与拓展。但是当事物之间不是出于同一个平面上时,事物本身的结构出现层次性的时候,其关联性会更加复杂。
2.2.3 节点关联的判断。通过对流程节点的质量特性赋值研究,从而判断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具体步骤如下:①流程节点的质量特征赋值。节点的质量特性并不相同,一部分流程节点本身就有比较明显的质量特征值,且可以用数字描述。另一部分流程节点的质量特征值不明显,不能直接用数字进行描述,就需要进行赋值。②画散点图。散点图是用来研究相互之间没有确定函数关系的变量的常用工具,因此可以利用散点图来判断节点间是否有关联性。③结果分析。
2.2.4 基流程的流程节点间关联度计算。在确定流程节点之间具有相关性之后,还需要定量的描述节点关联度的强弱大小。
根据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生产、施工的实践过程中流程节点的特点,可以通过两个步骤来确定流程节点间的关联性的大小,首先第一步根据帕累托法则确定节点间质量关联度的等级。我们要重点监控的流程节点也是对质量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使其产生波动的流程节点。联系到节点的质量关联性,则是节点质量关联度等级高的,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将节点的关联度强弱转换成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来表示,其关联度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紧密关联度、特紧密关联度、较紧密关联度、一般关联度、可忽略关联度五种关联强度。流程节点之间的关联度等级应按照流程节点间关联的数量多少来确定。
2.2.5 流程节点关联度的修正。节点的关联度是基于与本节点相关联的节点数量多少而确定的,与节点关联的节点数量越多,影响的节点数量越多,影响范围越大。当然,也有出现与节点关联的节点数量不多,节点传递的信息与物质对于其关联节点的重要程度却很高的情况。故只有极少数的节点与之关联,其关联度等级并不低。因此,在定义关联度等级时,第二步需要考虑节点间交流的信息与物质的重要度,对关联度等级进行修正,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生产的需要。
节点间信息与物质交流的重要度与否,是由其关联节点对其需求度决定的。如若关联节点对于流程节点输出的信息是必须的,即此信息是该关联节点触发的必要条件,需要在其基础上继续加工或者处理,则该信息与物质是重要的。而相对的关联节点对节点输出的信息与物质,并不是其触发条件,只是该信息或物质的流转中间站,则该信息或者物质对于关联节点的重要度相对较弱。可如下表结果表示其交流关联程度:
2.2.6 节点综合关联度计算。流程节点间综合关联程度的求解步骤如下:①分析与节点关联的节点数量,根据节点关联强度判断表进行判断;②确定信息与物质之间的交流影响程度,确定交流关联性的等级;③确定节点数量影响与节点间交流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一般说来,节点数量影响与节点间交流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的比值m:n的范围为1:3~3:1。当比值小于1:3时,说明节点数量影响程度很小,综合关联度只需考虑节点交流重要度。当比值大于3:1时,说明节点数量影响程度超过了节点交流影响程度,综合影响程度只需考虑节点数量影响程度。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节点数量影响与节点间交流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取m:n=3:1,2:1,1:1,1:2,1:3,把m:n称为加权值。④量化节点关联强度等级和节点间交流重要度。对于节点关联强度等级,一般取A=4,E=3,I=2,O=1,U=0。对于节点间交流重要度,一般取I=3,U=1。⑤计算量化的所有流程节点之间的综合关联度,具体方法如下:设任意两个流程节点分别为Ai和Aj(i≠j),其量化的节点关联强度等级为MRij,量化的节点间交流重要度为NRij,则流程节点Ai和Aj之间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数量值为:TRij=m·MRij+n·NRij。⑥综合关联度等级划分。TRij是一个量化值,需要经过等级划分,才能建立出与节点关联强度等级和节点间交流重要度相似的流程节点综合关联度表,综合关联度的等级划分为A、E、I、O、U五个等级,各级别TRij值逐渐递减,且各级别对应的作业单位对数应符合一定的比例,综合关联度等级及划分比例见下表。
3 复合流程的关联度计算
在基流程的关联度描述中,根据流程节点与之联系的节点数量多少,与流程节点输出的信息与物质对关联节点的重要度大小,给出了一个度量关联度大小的参考公式,那么对于复合流程中的节点关联性应该如何描述呢?
根据上小节的分析可知,复合流程中节点关联性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由于类似于基流程中的关联度分析,因而在此不再赘述,重点关注第二种与第三种情况。
3.1 相邻层级流程节点关联度描述 根据上文所描述的复合流程中流程节点间的结构特殊性,相邻层级的流程节点间关联性由于信息或者物质的传递途径变长了,相应受到的干扰更多,与目标值的偏差更大。这样的话,更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使得流程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变大,节点间的关联性也随之变大。
当然,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在传递途径中受到的干扰因素是有利干扰,使得信息或者物质在传递的过程中受到限制,与目标值更接近,使得流程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变小,节点间的关联性也随之变小。
因此,在复合流程相邻层级的流程节点关联性的描述上,引入一个干扰系数γ(θ),这个系数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它的取值范围是(-∞,+∞),关键得在具体的流程中分析其干扰的方向与程度。可见,结合上文中综合关联度的度量公式,在复合流程节点中相邻节点的综合关联度公式为:TRij=m·MRij+γ(θ)n·NRij。
3.2 跨层级节点的关联性 为了方便计量,假设每个层级间节点关联度的影响效果是叠加的,在数学上的关系为相乘的数量关系,那么可以根据相邻层级间流程节点的综合度量公式,推出跨层级节点综合关联度的表达公式。
假设流程节点Ai处于复合流程中,与之相关联的节点与之相隔n层,那么其综合关联度的表达公式为:TRij=m·MRij+γ(θ)(n-1)n·NRij。
4 关键流程节点的识别
根据上文对基流程与复合流程的不同结构进行分析,得到各自对应的综合关联度表示公式,那么可以依据流程节点的关联程度强弱,即综合关联度的大小来筛选关键流程节点,从而更有效率的控制光伏发电系统整体的质量。
那么综合关联度为1是重要呢,还是综合关联度为2是重要呢?需要标准来衡量关联度是否重要到需要重点关注的程度,那么如何确定关键流程节点的选择标准呢?
80%的问题是由20%的流程节点引起的,在设计、生产、施工的实践中,针对每个公司的具体流程节点,算出需要监控范围内的所有流程节点的综合关联度大小后,对其进行综合关联度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对关联度占到总数的前20%的关联度进行重点监控,称其为关键流程节点。
或者根据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的商讨,确定一个界限值π,当综合关联度的值大于界限值π时,则予以重点监控,作为关键流程节点。
参考文献:
[1]Xingxing Zhanga,Xudong Zhaoa,Stefan Smitha,Jihuan Xub,Xiaotong Yuc,Review of R&D progres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solar photovoltaic/thermal (PV/T) technologies[J].2011(8):1595-1614.
[2]程全国、柴继峰、王转等,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NR201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