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的美丽内涵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ji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又逢中国共产党十八大领导层换届,一系列累加因素使得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可说是达到空前。中国将怎么继续谋求发展,中国的政策是否有持续性等问题都被不停追问。而有观察家发现,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发展中国的态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美丽”。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新世纪1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但为此付出的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代价也在急剧透支。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适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这一提法一出炉,便赢得各方关注。笔者认为,“美丽中国”的内涵绝不仅囿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是其根本要义,而其中更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人际之间的和谐”两重指向。
  “美丽”要有高质量
  “美丽”虽不可称重,却可以有高低之分。毫无疑问,我们需要高质量的“美丽”。2011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接受日本《朝日新闻》采访时坦言,“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也要冷静地看到,我们的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我们还有很多重大的经济结构需要优化。我们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资源还比较高,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诚然,东部一些传统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后,确实带动了当地经济迅猛发展,但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所带来的环境隐患同样不容小觑。
  我国近年来一直强调节能减排,但地方往往受利益驱动,对政策的执行要么“打折”,要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政府要真刀真枪地加大政策力度,同时要把环保问题作为考量政府政绩的权重票。现在到了理性发展的时候了,“美丽中国”的构建是民心所向。
  首先必须明确发展思路。不能唯GDP增长论,只要和“资”有关的项目就一路绿灯并辅以政策拐棍,让短期的增长先于子孙的长治久安。笔者建议必须完善环境评估,“环评”要实行追溯问责制,让参与“环评”的专家也好,官员也罢,都要意识到以后真要出现环境问题,“丑化”的就是自己。
  其次,生活的美好是建立在阳光下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在制度层面进行完善。我们需要制定更为严格的“社会规则”,而决不允许潜规则横行霸道。一定要抛弃 “长官意志”,制度的制定要透明,要有公信力,要有普遍性。只有所有的东西都能拿到阳光下晒晒,并且经得起晒,才有“美丽”可言。
  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纷纷表态只要党有要求,便愿意晒财产,我们更愿意将其理解为构建“美丽中国”而释放的积极信号。
  两极分化不会“美丽”
  囊中羞涩肯定不“美丽”,实现全体民众普遍“不差钱”才是“真美丽”。收入上的绝对平均主义是不会刺激经济发展的,但贫富差距过大同样对国家的发展无益。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都在0.4以上,这两年更是迫近0.5。中国的现状意味着贫富差距有扩大趋势,这为“美丽”增添了许多不和谐色调。所以,十八大后,民众更加期待各种调控措施有效增强,大家期待收入能否再增加一些,税收能否再少一些,社会福利能否再好一些,房价能否再低一些,等等。贫富差距扩大,人际关系势必不和谐,群体性事件也在所难免,实现“美丽中国”也会成空谈。
  “美丽中国”的时代不是你有广厦千万间,我却住在破屋还漏雨的时代,而是你有别墅,但我也有三室一厅,是全民共富的时代。
  美和丑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能截然分开。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美丽中国”的构建也与我们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遇到丑的事情也有义务去尽力更正、化解或者避免。比如拿“十一”黄金周变“垃圾周”,国人的文明素质饱受诟病。这与其要靠政府,不如说要靠我们自己的“举手之劳”。
  “美丽中国”与“和谐社会”的精神所指具有一致性,可以说,两者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美丽中国”的构建需要我们的政府有大智慧,同时也需要我们的民众注重小细节。从今以后,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美丽中国”,有了它,就有了方向,就不会迷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技术创新对于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以及管理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同,但问题是怎样才能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高水平的管理,提高企业技术创
在农机多功能库棚里,近100台(套)农业机械整齐排列着,成为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载体的有力见证;200多t富硒稻、优质稻,闪动着丰收的喜悦……
2014年高考人口专题试题紧扣高考考纲,重点考查了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等核心知识。不仅结合我国新实施的人口政策等社会热点,还重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及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考点一:人口增长  (2014新课标Ⅰ卷)图1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1,完成下题。  3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
【热点材料】  2014年3月5日至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听取、审议和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决议。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政府工作
2011年我国农机进出口贸易在各种利好因素影响下,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据海关统计,我国实现累计进出口额1101145.2万美元,同比增长27.45%。其中,进口额249297.88万美元,
民族工作关乎大局,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
我国部分地区玉米栽培技术水平偏低,直接对玉米产量与质量造成影响。因此,玉米生产时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采取有效的抗旱措施,提高玉米产量,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一、改善土
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日益提升,城市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城市规划设计工程数量逐渐增加,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和城市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工作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