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语文大课堂中的教与学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情趣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的内容,时时都有语文学习的机会。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生活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去捕捉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如何挖掘语文知识的生活內涵,如何调动学生留意并关注身边可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等,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在语文大课堂中进行教与学,让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一、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学语文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各自的优势。城市的经济、文化、科技比较先进,学习条件比较优越,便于学生多渠道地学习;地理位置偏远的乡村的学生,在对大自然的感悟方面比城里的学生丰富、深切得多。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资源。
  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农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的优越性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可带学生去春游,感受春光的明媚和勃发的生命力,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抽时间去野外看盛开的桃花、梨花,在放学路上感受“杨柳风”轻柔的特点,在阴雨天的掌灯时分观赏春的晚景等。
  
  二、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学习语文
  
  除自然环境外,当地的风俗民情、传统文化、节日民俗等同样也可以成为有益的语文学习资源。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我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充分利用身边可利用的资源教学语文。如我得知当地名山——斑山将被开发为旅游胜地这一消息后,便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斑山,让学生熟知斑山的天然景物。然后指导他们对斑山文化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躬身实践,自己去弄清楚有关斑山的传统文化以及悠久历史。接着我便布置任务:假如你是斑山旅游开发的总设计师,你将怎样合理地开发、规划、设计斑山?请将你的看法和设想通过图纸画出来并用文字加以说明。学生跃跃欲试,创作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一副副闪烁着智慧之光的设计图纸和一篇篇优秀的说明文交了上来。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能使学生在调查中学会交际,在设计中学会创新,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联系学校生活,利用校园文化学语文
  
  1.充分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学习语文。为使学生能更多地学习间接经验,拓宽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除言情和武打类的小说外,我以自由阅读为原则,指导学生在阅览室读书,指导他们摘抄名言警句、写读书心得、写读后感,有时开展讲故事比赛、读书比赛等活动以激起他们阅读课外书的积极性。学生读的书多了,摘录多了,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写作量也成倍地增加。在阅览室里读书,让学生掌握更多课本中没有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学到课本中相关的知识,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
  2.利用榜样学习,感受人格魅力。好的榜样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校园里发生的好事、美事,特别是榜样性的人或事,都可以成为活生生的学习资源,成为活的教材。例如,我校有一位老师参加市里举办的元旦晚会版面设计比赛,荣获第一名,这大大出乎各位评委、专家的意料,原因是这位第一名的获得者来自我们这偏远的山区而且所学又不是美术专业,美术只是他的一种业余爱好。他的成功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我们学校都为有这样一位老师感到骄傲,学生们更是对这位老师钦慕不已。我不失时机地把这美事引进课堂,问学生:想不想知道事情的经过,想不想知道成功背后的付出?学生都朗声回答:“想!”于是,我布置任务:以电视台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这位老师,然后写一篇报道。接着我再指导学生讨论如何采访他人,如何写好报道。这样,学生既提高了交际能力,又学到了语文知识,学会了互相学习。
  
  四、联系家庭生活,利用家庭文化学习语文
  
  家庭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场所,家庭背景、亲人的文化层次和精神风貌乃至家庭的氛围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我注意拓展这一空间,利用家庭文化教学语文。
  1.利用电视节目学语文。为了把学生的眼光引向社会,关注社会的人和事,感知时代的信息,积累写作材料,我指导学生利用放学时间和双休日有选择地看电视节目。对央视的“今日说法”和“焦点访谈”则要求每日必看。有条件的家庭要求学生和父母一起收看,力求在获得知识、辨明是非的同时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有利于两代人文化、思想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然后,我指导学生每周写一篇关于生活话题的短评,要求有自己的见地和看法。涉及的知识,可跟父母讨论,亦可通过电话咨询或上网查找资料。既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又让他们懂得如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另一方面,电视剧里有关环境渲染、烘托人物心情的特写镜头,如悲伤时下雨雪,发怒时刮风打雷等,也是极好的语文学习材料。仁者见仁,常看常新的电视节目成了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2.利用浓浓的亲情学语文。亲情是最博大,最感人且最具宽容性的人间真情。孩子在老师、同学面前言语行为多少有些拘谨,不肯表露感情,担心的是说错了话,不好意思;但在父母、亲人面前却无所顾忌,原因是即使错了往往都会得到亲人的谅解,不作过多追究。我注意让学生在这种家庭比较宽松的空间里学习。每当教学那些反映家庭题材的课文,我指导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直读到自己感觉不错,然后回家读给亲人听,和亲人交流、讨论、学习,充分听取亲人的意见。这对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和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都是十分有益的。联系了生活,沐浴亲情的感悟,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拓宽了语文教育的形式与学习的渠道。
  总之,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学习资源,只要我们具备一双慧眼,善于去捕捉,去拓宽,总能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所用。
其他文献
在同时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名单中,苏宁再次蝉联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高压的背景下,恒大集团却跻身民企500强榜单前十,位列第7,成为房地产业的冠军。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内市场上涌现了大批优秀企业,带动人们往小康的路上狂奔。而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十分残酷,在中国,注册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7年,大批创业公司快速兴起又陡然陨落。  胜者为王,一批实力过硬的
摘要:《中学地理教育学》、《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和《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是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丛书,具有可读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等特色,本文侧重从体例结构、案例选编和栏目设置等方面对丛书进行简介。  关键词: 体例结构;案例选编;栏目设置  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丛书,包括《中学地理教育学》、《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和《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三本高校教材,是
一、发现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发现式教学模式,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来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例、问题和材料,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研究、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经过学生独立探究,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发现者。发现,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譬如,在化学实验室里,你可能“发现”一条化学家们早已熟知的原理,但由于事先没有人告诉过你,也没有
刚刚落幕的第66届法兰克福国际车展可谓星光熠熠,200余款全球首发产品,秀理念、秀设计、秀技术,德国汽车业“傲娇”一面展露无遗。然而,就在展会如火如荼进行时,美国环保部门18日抛出重磅炸弹——德国大众汽车尾气排放测试“作弊”,顷刻间将德国汽车业逼入窘境。  有好事者将美国环境保护署抛出大众“排放门”与法兰克福车展联系起来,认为美方别有用心,在打击德国汽车业的同时还将其狠狠地羞辱了一把。虽然这样的论
黑陶是指一种古代的黑色陶器,黑陶和一般的陶器一样,都是当时人们饮食、盛水,饮煮等生活用具。它的样式多样,分布地区很广,如山东,河南,陕西,河北,江苏等省都有发现。  黑陶的历史渊源  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章丘市)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
摘 要:为积极推动江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展与实施,本文以三清山地理研学旅行课程为例,聚焦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首先明确研学课程目标,并提出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区域认知素养、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在思维链条中培养综合思维素养、在现实环境中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等研学活动设计策略,同时设计了基于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评价方案。  关键词:地理研学旅行;地理核心素养;研学活动  自201
【编者按】“国内医院都有50%的误诊率”,一石激起千层浪,伴随质疑而来的是各种误诊事件浮出水面——医院有意无意中伤害了患者,患者有奈无奈中实行着暴力反击,于是,患者因为自己的生命伤害了另外的生命,救人的医生却承担了这伤害的代价。“希波拉底誓言”说“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但诺言实现起来实在不易。  【患者伤心 社会之殇】  前有同仁医院咽喉科医生被患者砍伤,哈尔滨医大血案造成医院实习生死亡;现
摘 要:自然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新课程的新增内容,探索适合的学习方式是当下急需。基于生态服务视角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契合核心素养培养需求。文章选择邳州白蒜产区为研学地,通过绿色基地游览、翠鸟保护区调查、水污染考察和社会调查等研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生态服务价值、探究各类生态服务的关系、研讨生态服务存在的问题、制作生态足迹,构建融合“游—学—研”一体的核心素养提升模式。  关键词:生态服务;研学旅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如是说。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内的书本阅读,而是渴望从更广泛的渠道去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外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既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又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它对中学
高考特别关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如何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呢?关键是要树立信息提取意识,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时刻想着地理信息的获取,然后尝试去做、经常做、反复做,这样能力会在不自觉中提高。下面举例略谈地理试题信息的获取与解读,提升地理答题感悟能力: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描述和阐释:为什么逆温现象发生时大气运动会明显减弱且易产生浓雾?   (2)此图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