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回家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少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很大很大,便一门心思想跳出农门到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走上社会后,目不暇接地打量眼中的一切,恨不得一口气将这个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吞下肚去。临近中年,却突然间万丈雄心齐消退,不再向往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而是由衷地倾慕起儿时家乡的田园生活来。
  标志之一就是恋乡。但凡空闲,我总会回到乡村的老家。几周未回,自己便像弃舟一样了无根基,生活没有生机。而每一次归乡,都是对心情的一次灌青。一进村口,望见熟悉的村落和缥缈的炊烟,心里就像洞开了两扇大窗,亮亮的阳光一古脑地漾进来,照得自己很青春、很透明。踏进老家坚实的庭院,那颗久悬的心才“吧嗒”一声落回原位,觉得四海安静,天下无贼,一派中庸祥和气象。老家的一草一木虽然长年不改其容,却也“相看两不厌”。放下包裹,沿青麻绿草夹出的一条弯曲的小径一路走下去,直至走近青纱帐、瓜田和李园。在乡村,无一处不是风景。阅读每处风景,如同老友重逢。大自然也有心声吗?当然有,它隐藏在每一处风景之中,等待和期盼着从远方归来的游子细细地品味。
  标志之二是遐想。也许是未老先衰:每次回乡,都会面对乡间的景物痴痴地遐想,仿佛那一株株桃树、一片片麻地、一棵棵白菜,都隐藏着我童年时许多蒙尘的乐趣。仿佛乡间的一切景象就是整个童年的合订本,让我一想便沉入一种境界,一想便跨越时空……老家的旧饭桌,纺车、捶布石、鱼网、八仙桌等物,历尽风霜,均已风烛残年,我让母亲悉心保存着,因为在这些东西的每一个磨损的棱角上,都刻满了我孩提和少年时的艰辛。我甚至可以从中找回我丢失多年的童趣,它们与时下的世故和城府相比,显得是那样的晶亮而弥足珍贵!
  标志之三是穿着。穿着家里做的布鞋上学的时候,心中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像城里孩子一样拥有一双锃亮的皮鞋。现在,皮鞋穿上了,却突然想穿妈妈针纳的千层底布鞋来!相对于皮鞋来说,布鞋更柔软、更透气、更舒服、更养脚。不唯穿鞋这样,穿衣也是如此:总想穿一件儿时做的汗衫,那东西跑起来在身上“忽嗒”、“忽嗒”地响,在炎炎盛夏,绝对祛暑!前些时,母亲给我捎来一双手织的线袜子。我穿在脚上,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温暖和熨帖。穿上这双袜子如同罩一身长衫马褂在身,既是对母亲的敬意,又是对东方文化的一种景仰。
  郑板桥老先生认为:文化人最宜做的事就是穿一件青色长衫,教几个蒙童!西装革履我依旧在穿,但内心深处我却始终觉得:自己就是穿家织布的料儿!那情境,一如中国人的脾胃,吃牛排汉堡无不可,但吃白面烙饼就豆腐汤更见舒服。
  有人说回归是一种倒退,起码是一种固守。我不敢苟同。我想,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心放置一个最合适的位置。找回自己,活出自我,这是一种境界。
其他文献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则《盗户》,颇有意思。清朝顺治年间,山东的滕州、峄(读yi)山两地,“十人而七盗,官不敢捕”。后来这些人受“招抚”,官府为其另立“盗户”名册。凡是“盗户”与良民相争,官府则曲意袒护,生怕他们再起来造反。此后,打官司的皆动辄称自己是“盗户”,而对方则竭力揭发其为假冒。往往不辨是非曲直,而先以“盗户”之真伪,反复纠缠,官府无奈,只得再三核查他们的户籍。  “盗户”原本并不光彩,
有人用“感天动地”来形容朱一丹用自己换回人质的壮举,也有人用“英雄护士”做定语修饰这个22岁的年轻护士……然而,在她眼里自己只不过做了一次生死急救。    临危不惧,柔弱护士舍命换回重伤人质    作为云南省急救中心的一名急救护士,朱一丹每天的工作就是与时间竞赛,赶在死神前夺回生命。在行凶伤人的现场抢救伤员这样的经历她偶尔也会遇上。“不过我们一般都是在警戒线外工作,有人把患者抬出来,我们就赶紧现场
日本的纳税服务大厅如果没有纳税人在里面的话,天再热也不准开空调,但只要有一位纳税人在,税官们即可与纳税人享受习习凉风的“利益均沾”。这在该国已经形成了一种廉政文化——    “筷子头”,见真章    接受价值相当于20欧元的礼品(比如精美的月历、小程序软盘等)均须向上级说明,征得同意后,个人方可留用。警示: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收取现金。每个工作日,首先进入德国税官眼帘的就是上述标语式廉政口号,类似于我
茶叶自古以来就是婺源传统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婺源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
三年级是错别字产生的高峰期。翻开学生的作业或试卷,各种各样的错别字让教师头疼又无奈。学生写错别字与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低年级时,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中
蚕期中因农药施用不当而出现的桑蚕中毒事件屡次发生,笔者采取的预防和防治措施收到好的效果,现谈点体会供参考.
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七颗钻石》的前三周,有四个小组分别向我提出申请——这篇课文由他们自己上。我灵机一动,要求他们都做准备,谁准备得好谁上。结果有六个小组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通过看参考书、上网查资料、分工合作等途径,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设计出了“导学案”。  上课前,学生争先恐后地把“导学案”交给我欣赏,并强烈要求获得上课权。究竟确定哪个小组?我想到了竞争的办法,即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说上课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