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方法探究

来源 :天府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_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提到高阶思维的时候,不少教师觉得小学生年龄受限,心理不成熟,所以在思维方面很难得到系统化的培养,因此对于高阶思维的提出往往提不起重视。本文主要是针对小学数学一线教师如何通过一些教学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旨在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阶思维;教学途径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小学数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把教育单纯地停留在课堂知识的传授上。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逐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通过综合性的技能和数学逻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数学学科的多样化思想。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由于缺乏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思想,很多课程呈现出单一、平面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途径,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型人才。
  一、小学生高阶思维的特点
  小學生的高阶思维不同于其他的思维方式,在高阶思维中,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充,思维逻辑也能够有所优化,因此在遇到问题及学习活动中能够以较高的效率处理。综合分析,小学生高阶思维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较深刻
  深刻性主要是表现在具备高阶思维的学生,在对数学概念、原理、公式等的理解中,相比其他学生能够有较为全面的理解,能够从题目中的某一点知识联想到相关的解题技巧,从而较快速地完成题目。
  (二)较灵活
  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处理问题的思路上,具备高阶思维的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从多个知识点考虑问题。
  (三)较独立
  独立性主要展现了学生的思考独立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具备高阶思维的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独立的思考去建立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
  二、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途径
  (一)问题情境引领,扩展学生思维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科自身携带的较强的思维逻辑,导致很多学生在内心产生了惧怕心理,因此在课堂中表现的较为胆小,当面临问题的时候,经常以教师所讲的为主,自己的思维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这就会造成,不管什么问题,学生都以统一的处理方式去解决,教师要做的是提升学生的胆量,让学生敢想敢做,打破原有的思维界限,从而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做到临危不惧。为此,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来引领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大范围的空间,从而为培养其高阶思维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同学们,我们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他们有边和角,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字之差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通过练习之前图形的知识,引出一个“区别”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共同来回答“形”和“体”的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长方形和长方体的边和角的数量不同”、有的学生则提出“长方形和长方体的厚度不同”等等,通过学生自我想象力的发挥,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与知识相关的答案,教师便可以由此进行解释,从而对知识进行传授。在该过程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引领,扩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敢想敢说,这对于高阶思维的养成有非常显著的推动作用。
  (二)动手实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的,对知识的探索和延伸,教师往往采用题目教学法,即通过一些超纲或者进阶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再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解决,从而体会题目中所蕴含的知识。在课堂中的表现,例如,教师在布置完题目后,学生并不会真正地去思考,只是以应付的心态等待教师的讲解,而最终实现的课堂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知识,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进行一定的创造和突破,以较为灵活、较为全面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一些动手实操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的过程来体验思维的变换,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动手操作的活动,主要实现的方式是借用地图,让学生找出学校内部的建筑,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大概是多少距离,并列出相关的参数表格,规划一个校园游览的最佳路线。通过该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如何描述不同位置的不同建筑,还能够学会看地图,测量地图,了解地图的比例问题,地图的测量和实际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在规划路线的时候提升学生的细心、耐心程度。可以看到,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够被打开,并且收获新鲜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创新能力,这也为实现小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
  (三)应用数学建模思想,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中,很多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表现的较为困难,或者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往往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在一些情况下,教师过于强调题目的练习,基本的教学步骤就是数学概念加题目练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忽视了学生有效思维的养成。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只会做常见的题目,并且以常规的思维去解答问题,当面临新题目,或者难度提升一点的题目的时候,就很吃力。所以,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分析问题的技巧和方式,让学生打破常规思路,较为灵活地面临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建模思想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问题思维模式,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建模来实例化、形象化,从而将复杂的问题以更加透明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也能够找到突破口,提升处理问题的效率,推进高阶思维的养成。
  例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时候,教师可以建立如下模型:“同学们,为了放松大家的学习状态,老师准备举办一些有特色的课外活动,现在老师统计了一个结果,在我们班男生中,有6人想参加书法展览,有5人想参加户外运动,有10人想参加浏览博物馆,在女生中,有4人想参加抒发展览,有2人想参加户外运动,有12人想参加浏览博物馆,那老师怎么对上述信息做一个条形图的统计呢?请大家自行思考,并给出一定的解决方式。”通过该模型的建立,首先以课外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以教师请求学生帮助的语气来增强学生的信心,而且通过该过程,也能够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学生的思考,很多学生能够回答以课外活动类型为分类,将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在图中表达出来,并且通过条形图可以观察到,班级中有较多的人想去浏览博物馆。可以看到,数学模型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高阶思维的养成。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讨论在汇率波动十分大的国际贸易模式下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估的问题。首先,从受到汇率风险影响程度的角度出发,以折算风险和通货膨胀率作为衡量汇率风险的指标,对折算风险建立VaR模型,通过计算收益率的分布律,给出五年持有期内折算风险的估计;再对通货膨胀率使用KLR信号分析法,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模型,以对不同时间段的通货膨胀率做出风险等级分类,再以此作为依据,根据收集的数据计算出五年内的通货膨胀率;将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高压燃油系统和经典流体力学的理论,研究不同条件下单向阀开启时长、凸轮角速度问题以及高压共轨管系统的工作策略和控制方案。首先对高压燃油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在确定高压油管内压力的影响因素后,通过一维不稳定流动方程并计入摩擦阻力的影响建立单向阀开启时长模型。拟合出燃油在高压油管中与摩擦阻力有关的压降值,再利用其周期性变化特点,创建与摩擦有关的流量差公式,通过对公式的求解,得到单向阀每次开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传热学理论,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了高温作业专用服装的设计问题。我们将服装简化由三层织物材料构成,记为工、Ⅱ、Ⅲ层,第Ⅲ层与皮肤之间还存在空隙,将此空隙记为Ⅳ层。首先,将热传递过程视为一根均匀同性杆的传热,考虑热传导和对流两种方式,再基于能量守恒和傅里叶定律,对前三层材料建立了一阶热传导偏微分方程的数学模型;对第Ⅳ层,建立了一阶耦合热传导对流方程的偏微分方程的数学模型,利用热传导方程的
期刊
内容摘要:数学的心脏是数学问题,正因为数学史上有许多经典问题的解决,才得以推动数学不断向前发展。数学教学是问题的教学,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是数学教学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数学问题设计中,教师除了提前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预设,还应注意数学问题的动态性。对于同一个数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会有不同的生成性问题,以进一步保证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学生知识的有效吸收应
期刊
摘 要:在椭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在学习双曲线时,把重点转移到了如何发现双曲线定义,如何对双曲线标准方程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培养学生使用类比法,归纳猜想证明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双曲线 椭圆 标准方程 发现 定义  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我们越来越关注课堂上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研究和实践。下面我们以高中数学“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的研究”为例,谈谈
期刊
摘要: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理解和掌握数学学科语言是学生学习数学,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前提,而数学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数学三维阅读教学,是把教学分为三个维度;自主阅读,说课,点拨。自主阅读又可分为三个维度,快速阅读,二次精读,拓展阅读;说课的三个维度是说知识,说拓展,说疑惑;点拨又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拔疑,启发类比,启发归纳。三维阅读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课堂也进一步有优化和完善,依据教育部对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以及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本文以《探索与表达规律》一课为例,解释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引入、案例分析和问题驱动等各环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直观想象素
期刊
摘 要:由于数学是一门基于基本概念的学科,理解数学概念的性质不仅会促进学生对于教学科目的深入领会,还将增加他们对数学知识学习方法的理解。在本文中,通过“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教育实例,学生实际体验了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化过程,分析了学生有效的深度体验,给出了学科深藏的知识,方法,态度,价值观,并创造了情感和意义,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  关键词:数学概念;核心问题;深度体验;反思  引用一位高中数学
期刊
摘要:人教A版的数学教材中设置了“阅读与思考”这一板块,其被定义为补充性或辅助性知识,对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自主探究能力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对这部分内容应予以重视,进行科学合理地处理,以辅助教学,获得更好的成效。“阅读与思考——错在哪儿”的教学设计给出了处理这部分内容的示例。  关键词:不等式;问题探究;相互制约  人教A版的数学教材中设置了“阅读与思考”这一板块,其被定义为补充性或辅助性
期刊
摘要:初中几何是以推理严谨而著称的,但刚由小学升入初一的学生由于对数学推理探究的认知还处于一种感性认知的阶段,所以学生学习平面几何就十分吃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几何推理探究能力,我们的老师用尽各种方法和使尽浑身解数,包括使用多种传统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但效果还是比较差。本文基于现代教育视角,想通过《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为例,利用网络画板和分享学习模式给老师们提供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