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康有为《大同书》所体现的思想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15950225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大同书》无疑是康有为的一部重要著作,其所体现的大同空想为其改良维新提供了思想基础。正是由于《大同书》的重要性,因而其所体现出的思想也值得我们去研究。《大同书》所体现的思想主要为人道主义思想、人权平等思想及进化论思想,将西方的学说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相结合,因而其也表明了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及这种交流融合对近代中国的重要影响。下面主要从《大同书》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人权平等思想及进化论思想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人权平等思想为重要部分将著重对其进行论述。
  关键词:《大同书》;人道主义思想;人权平等思想;进化论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32-02
  《大同书》是康有为的重要著作,其将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与西方庸俗进化论思想相结合,将人类历史划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三个阶段,阐述了自己的大同思想,为其资产阶级的改良维新提供了思想基础。康有为在构筑未来大同社会的蓝图时,首先对当时的封建制度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并对人民的苦难生活进行了描述,《大同书》共分为十部:甲、《入世界观众苦》,乙、《去国界合大地》,丙、《去级界合民族》,丁、《去族界同人类》,戊、《去形界保独立》,己、《去家界为天民》,庚、《去产业公生业》,辛、《去乱界治太平》,壬、《去类界爱众生》,癸、《去苦界至极乐》,去苦求乐,破除九界[1]68-69,具体阐述了自己的大同思想。《大同书》中蕴含了康有为的人道主义思想、人权平等思想及进化论思想,《大同书》也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大同书》所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人权平等思想及进化论思想较为重要,因而下面将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同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大同书》在第一部分《入世界观众苦》中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多方面考察了“乱世”的种种“苦道”,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当时社会各种各样矛盾的反映,其借“乱世”的种种“苦道”来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强烈不满。“人道主义是康有为的改良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大同’思想的灵魂;‘大同’是康有为‘经世’的最高理想,也是他的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2]《大同书》抛开了虚伪的封建道德的外衣,打出了朴质的人本主义的旗帜,其指出了人类生活去苦求乐的正义与合理,反对了千百年来封建地主阶级禁欲主义的理论。
  康有为提出的人道思想是对传统的人道观的发展与超越,其思想中已经含有以人为本、依人以为道的内容。这里的“人道”与西方的“人道主义”有异又有同,二者都是“以人为本”,表明了对人的自我主宰与人的自我价值的肯定,然而西方的“以人为本”主要相对于以神为本而言,人主要是指“个体”,其实质是个人主义,而康有为的“以人为本”主要是相对与传统的以天为命而言,人主要指“群体”,是群体中的一员。二者的差异表明了中国传统思想重修养、重视人道主义伦理。康有为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当时正处于战火不断的民族危机之中,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促使康有为开始思索人类本身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以及人的意义等等成为康有为思考的问题。康有为人道主义思想的产生除了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之外,还与其一生受传统儒学、西学及宗教的相互影响是分开的。康有为的人道主义思想,实质上是在吸收西方学说的同时对传统儒学进行新的阐释、加以改造,其试图将西方学说与中国传统思想结合起来,他所提出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思想在中国近代的交融及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二、《大同书》中的人权平等思想
  这里所提到的人权平等思想,主要有男女平等思想、阶级平等思想、种族平等思想三个部分,其中男女平等思想尤为重要,因而下面会重点论述。
  (一)男女平等思想。
  男女平等,在今天看来已基本实现,且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比较认同,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男女是严重不平等的。中国经过几千年的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想要改变何其艰难。康有为受当时西方文化的影响,猛烈抨击男女不平等的现状,呼吁男女平等。《大同书》中的《去形界保独立》集中体现了康有为的男女平等思想,在这一部分中康有为提出了解放妇女,赋予妇女以与男子相同的权利。在这一部分中,康有为首先对当时妇女所受之苦进行了描述,在当时妇女不得仕宦(“万国卿相尽是男儿,举朝职官未见女子” [1]154)、不得科举、不得充议员(“男与女虽异形,其为天民而共受天权一也;人之男身,既知天与人权在而求与闻国政,亦何抑女子攘其权哉,女子亦何得听男子独擅其权而不任其天职哉!” [1]157)、不得为公民(“国之存亡、强弱、盛衰,男子受其休戚,岂女子独能外焉!” [1]158)、不得预公事、不得为学者(“今中国旧俗,妇女皆禁为学。” [1]160)、不得自立,妇女不得自由交游、出入、宴会,妇女为囚、为邢、为私、为奴、为玩,且已形成社会风气无人去反驳。
  康有为不仅描述了中国妇女所遭受的不平等对待,同时也描述了西方国家妇女所受的不平等待遇,并对妇女所遭受的苦难表示深深的同情,批判了对中国妇女的不平等地位,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并提出了女子独立的纲领:设女学,允许妇女参加科举,允许妇女充当议员,在法律上赋予妇女以独立人权,男女婚姻自由等[1]198-200。然而其提出的纲领,并没有接触到问题的实质,因而,妇女解放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男女不平等的状况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康有为在激烈地抨击封建伦常要求解放妇女解放个人的时候,又仍然有着它的改良主义的一面。《大同书》不能如《仁学》那样比较深刻地指出封建伦常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关系,也不能深入解释妇女被压榨的真正的社会原因。” [3]因而,康有为的男女平等思想在当时并不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实现。   (二)阶级平等思想。
  关于阶级平等思想,《大同书》中主要通过阐述西方“天赋人权”的思想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认为人没有高低之分、没有等级、人人生而平等。《大同书》中的《去级界平民族》这一部分集中体现了阶级平等思想,在这一部分开头就提出“人类之苦不平等者,其大类有三:一曰贱族,二曰奴隶,三曰妇女。” [1]134康有为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都是天所生没有高低之分。阶级是私有制的产物,同时其也是私有制的表现形式。人都是生而平等的,那么每个人所具有的权利与社会地位也应该是平等的,人为的把人类划分森严的等级,从本质上而言其是不平等的。康有为通过列举印度、日本、中国等国家不同等级的人的生活狀况,对人为的划分社会等级对人类平等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其同时也对美国的平等十分赞同,“美之人民至平等,既不立君主而为统领。自华盛顿立宪法,世世爵为叛逆,虽有大僧而不得入衙署,干公事。林肯之放黑奴也,动兵流血,力战而争之。故美国之人举国皆平民,至为平等,虽待黑人未平,亦升平世之先声矣,故至为之强富乐。” [1]135
  显然《大同书》中所体现的阶级平等思想受到了西方学说的影响,并将西方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结合,给其阶级平等思想披上儒学的外衣。康有为所处的时代是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的时代,西方学说大量传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接受并深入了解西方学说。这一时期西方学说中的平等思想大量涌入中国,并被中国人所接受,康有为就十分认同西方的平等观思想,并对美国的平等给予很高的评价,但其同时也认为中国自古就有平等的思想,“自孔子创平等之义,明一统以去封建,讥事卿以去世官,授田制产以去奴隶,作《春秋》、立宪法以限军权,不自尊其徒属而去大僧,于是中国之俗,阶级尽扫,人人皆为平民,人人皆可由白屋而为王侯、卿相、师儒,人人皆可奋志青云,发扬蹈历,无阶级之害。此真孔子之大功也,盖先欧洲二千年行之。” [1]135从中可以看出,《大同书》为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其不仅体现出西方学说、西方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思想。
  (三)种族平等思想。
  种族平等思想,在今天看来仍十分重要,今天仍然存在种族歧视。康有为的种族平等思想在《大同书》中,主要体现在《去级界平民族》与《去种界同人类》两部分。关于种族及种界,康有为将其分为黄、白、棕、黑四类,[1]68其主张将不同种族同教同养,主张将不同的种族合同而化、诸种合一互通婚姻。康有为认为种族的不同是破坏平等的一种现象,其认为人类的生理差别、各种族的习惯、智力、肤色、外貌都不相同,从而造成了种族歧视和战乱。其种族平等思想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平等的,因为其在倡导平等的同时认为种族存在优劣,在《大同书》中对黑棕人种的描述语言就具有歧视性和侮辱性。如“棕色者,目光黯然,而色昧然,神疲气茶、性懒心愚,耗矣微哉,几与黑人近矣!” [1]140-141萧公权也认为康有为在这里其实是否定他的平等思想的,康有为“在宣扬‘公法’时谴责社会不平等,即认为人人皆是兄弟,完全平等,但他不认为世界上各种族的智力和体力是平等的。他明确地认为白人和黄人比黑人和棕色人优秀。” [4]康有为不赞同种族的不平等,但他解决的办法不是实现各种族人人有平等的权利,而是主张渐渐的同化,以迁地、杂婚、改食、沙汰等方法实现种族的同一,逐渐地去除劣等种族,其认为种族的融合最终达到诸族合一,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康有为对棕色、黑色人种的歧视,表明其在对待种族问题上是狭隘的。因而,我认为康有为所谓的种族平等思想实际上是不平的,有违他崇尚的平等观。
  三、《大同书》中的进化论思想
  康有为处于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的时代,在这一时期西方文化思想传入中国,并对中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的知识分子认同并运用进化论,康有为的《大同书》中运用了进化论。关于进化论思想在《大同书》中集中体现在《去级界平民族》和《去种界同人类》两部分,其中《去种族同人类》更为集中体现了进化论的思想。《大同书》中所体现的进化论多为优胜劣汰的思想,通过论述白、黄、棕、黑四色种族优与劣(其认为黑棕色种族为劣等种族),论述怎样实现种界大同,提出了实现种界大同的方法即以优等种族改进劣等种族,以“文明国”灭“野蛮国”,其存在种族偏见。“今全地之大,人类各自生发,种族无量,而以优胜劣败之理先后倾覆,以迄于今,存者则欧洲之白种,亚洲之黄种,非洲之黑种,太平洋、南洋各岛之棕色种焉。” [1]144其提出的实现种界大同的方法主要有迁地之法、杂婚之法、改食之法、沙汰之法,[1]148-149这几中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优胜劣汰的思想,都是要以先进文明改进落后愚昧,其最终目的是要棕黑两色人种逐渐改变并与白黄两色人种融合到一起达到诸族合一。
  《大同书》中所体现的进化论思想主要是优胜劣汰思想,其将这种思想运用到使种界大同中,在一定程度上合理的,其认为棕黑两色人种为劣等人种、白黄两色人种为优等人种,优胜劣汰的结果就是棕黑两色人种逐渐地与白黄两色人种融合、逐渐地改变,并最终消失。各种族都是平等的,然而康有为存在种族偏见, 因而其将优胜劣汰的思想运用到去种界之中存在局限性。
  四、结语
  康有为的《大同书》体现出了人道主义思想、人权平等思想和进化论思想,其实际上是康有为的建国纲领。《大同书》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人权平等思想和进化论思想,我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权平等思想,人权平等思想又包括男女平等思想、阶级平等思想和种族平等思想三部分,一方面体现出了康有为思想进步的一面,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康有为思想的局限性,如康有为虽然提倡种族平等却认为人类之中黑色和棕色人种为劣等人种,所以其种族平等思想是狭隘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平等的。《大同书》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人权平等思想和进化论思想的积极影响在于指导康有为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活动,从而将这些较为先进的西方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而其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空想,当时中国复杂的社会环境是这些空想所不能实现的最大原因。总而言之,《大同书》作为康有为的思想的重要体现,其中的人道主义思想、人权平等思想和进化论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康有为.陈得媛、李传印评注.大同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邝百林.康有为的哲学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126.
  [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28.
  [4]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35.
  作者简介:谢春辉(1992-),女,河南漯河人,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其他文献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摘要:功利主义的产生、发展是伦理学流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伦理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边沁和密尔对功利原则的修改,不仅是当时社会的一股新流,对以后和现代的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边沁;密尔;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29-01  边沁说过:“功利原则
为简化建模步骤,提高零件建模效率,提出了一种混合建模方法.以剃须刀外壳高效率、表面流线形建模为目标,灵活采用UG CAD特征建模工具并结合自由曲面建模工具方法,并采用了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摇篮的高职院校的档案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地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提供服务与支持,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的手工模式向数字化模
林业经营能有效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促进森林生态发展,改善自然环境.所以,国家正在加大林业经营的管理力度,并通过退耕还林、封山造林,以及森林保护等工程,扩大森林面积,提
随着我国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二十一世纪的迅猛发展,博物馆建设事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人民群众的观赏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文字交流和口头交流已满足不了当今博物馆的发展的需
毛南族肥套是广西毛南山乡、具有丰富艺术元素的仪式.毛南族传统的仪式文化,实际上是通过观察自然生态中许多相关的元素,并进行高度概括与抽象,其中也融入了许多毛南族群众丰
不动产主要包含的是依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财产,在法律地位上所有权不可侵犯,它是一种财产.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物权法》的制定和实施,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新全球化时代使国际政治格局、资本的空间结构和本体形态以及人的存在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从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体现了中国的全球发展战略创新,既有助于本国经济发展,又有助于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还有助于促进人文交流,增进各国间的互信和地区和平稳定,是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探索,也是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10月15日,农业部在陕西西安召开个国一村一品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今后发展一村一品要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丰线,以市场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