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数学教学,从情境的来源和情境的表现形式两方面谈情境创设的方法。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方法
课堂的引入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数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展示数学问题的背景,要注重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情境的来源
1.从生活中寻找情境
数学知识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具体问题的数学抽象。把情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直接经验,不仅有利于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从学科间寻找情境
学生所学知识一般往往孤立于某一学科,而不能把学科知识进行互相渗透。教师如果能把学科的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基础地位,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更有助于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讲幂的概念的时候,可以展现细胞分裂的过程(1个分裂成2个,再逐步分裂成4,8,16,…),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幂的概念;可以让学生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研究单摆的周期。
3.从学科内寻找情境
(1)来源于数学史或数学典故
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数学家轶事。在教学中,可通過充分挖掘数学史料,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使学生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
例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也可讲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个聪明的大臣,它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两粒米,第三格放四粒米,然后是八粒米、十六粒米、三十二粒米……直到第六十四格。”国王笑着说:“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大臣说:“恐怕您的国库里也没有这么多米!”
(2)来源于数学美
数学中充满了美,如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在数学教学中从审美角度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地感受数学美,激发数学美感。
例如,学习黄金分割时可以介绍黄金分割点的对称美,黄金分割λ≈0.618本是一个枯燥的数字,但在教学中介绍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当气温为22.5℃左右时,人们的身心倍感舒适,此时气温与人的体温(36.5℃)之比为22.5/36.5≈0.618;报幕员所站的最佳位置是舞台宽度的0.618处,最和谐悦目的矩形,如门窗书籍其短边与长边之比为0.618……
(3)来源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以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联系来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好地对新知识的探索、学习和掌握。它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似曾相识却又有所不同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例如,学习“分式的性质”可类比“分数”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可类比“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等等。用这种方法创设情境,既能温故,又利于知新。
二、情境的表现形式
1.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思索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2.创设活动情境
所谓活动情境,即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动手操作、社会调查、实验或游戏等,构建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乐趣。如探索多边形的镶嵌时就可创设活动情境。
3.创设探究情境
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对教材本身潜在的挖掘,创设一些发现、探究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发散思维,尝试解决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前文中提到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可类比“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用探究形式来表现。
4.创设信息型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直观、具体地呈现出来,充分而又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可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如在教学“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现丰富的轴对称图案,让学生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后,让学生概括、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
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更是一门无止境的学问,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总结、尝试,用更具感染力而又紧紧围绕教学中心的教学情境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林雅.谈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吴燕.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方法
课堂的引入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数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展示数学问题的背景,要注重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情境的来源
1.从生活中寻找情境
数学知识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具体问题的数学抽象。把情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直接经验,不仅有利于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从学科间寻找情境
学生所学知识一般往往孤立于某一学科,而不能把学科知识进行互相渗透。教师如果能把学科的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基础地位,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更有助于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讲幂的概念的时候,可以展现细胞分裂的过程(1个分裂成2个,再逐步分裂成4,8,16,…),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幂的概念;可以让学生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研究单摆的周期。
3.从学科内寻找情境
(1)来源于数学史或数学典故
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数学家轶事。在教学中,可通過充分挖掘数学史料,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使学生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
例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也可讲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个聪明的大臣,它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两粒米,第三格放四粒米,然后是八粒米、十六粒米、三十二粒米……直到第六十四格。”国王笑着说:“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大臣说:“恐怕您的国库里也没有这么多米!”
(2)来源于数学美
数学中充满了美,如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在数学教学中从审美角度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地感受数学美,激发数学美感。
例如,学习黄金分割时可以介绍黄金分割点的对称美,黄金分割λ≈0.618本是一个枯燥的数字,但在教学中介绍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当气温为22.5℃左右时,人们的身心倍感舒适,此时气温与人的体温(36.5℃)之比为22.5/36.5≈0.618;报幕员所站的最佳位置是舞台宽度的0.618处,最和谐悦目的矩形,如门窗书籍其短边与长边之比为0.618……
(3)来源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以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联系来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好地对新知识的探索、学习和掌握。它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似曾相识却又有所不同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例如,学习“分式的性质”可类比“分数”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可类比“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等等。用这种方法创设情境,既能温故,又利于知新。
二、情境的表现形式
1.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思索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2.创设活动情境
所谓活动情境,即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动手操作、社会调查、实验或游戏等,构建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乐趣。如探索多边形的镶嵌时就可创设活动情境。
3.创设探究情境
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对教材本身潜在的挖掘,创设一些发现、探究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发散思维,尝试解决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前文中提到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可类比“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用探究形式来表现。
4.创设信息型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直观、具体地呈现出来,充分而又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可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如在教学“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现丰富的轴对称图案,让学生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后,让学生概括、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
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更是一门无止境的学问,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总结、尝试,用更具感染力而又紧紧围绕教学中心的教学情境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林雅.谈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吴燕.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