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改善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ti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理念改善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6月本院门诊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2012年7-8月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其采用以优质护理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后将两组患者对护理操作、护理宣教及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的成年患者和小儿患者家长对护理操作、护理宣教及护理态度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理念可有效改善门诊患者的各项护理满意度,综合优势较为突出。
  【关键词】 优质护理理念; 门诊; 护理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40
  门诊作为一个医院的窗口科室,其对于医院形象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科室,且门诊患者种类较为繁多,对于护理知识面的要求更广,因此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更高。门诊护理模式的选取要兼顾的方面较多,而患者满意度作为对护理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其也是有效评估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方面[1]。笔者对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并与常规护理下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6月本院门诊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7-8月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1.0~65.5岁,平均年龄(23.7±5.4)岁;其中成年患者74例,小儿患者26例;成年患者和小儿患者家长文化程度:大专和以上16例,高中和中专38例,初中和小学46例。观察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1.0~65.8岁,平均年龄(23.6±5.6)岁,其中成年患者74例,小儿患者26例;成年患者和小儿患者家长文化程度:大专和以上15例,高中和中专38例,初中和小学4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主要为给予患者相应的宣教、协调医患关系及工作、解答患者疑问及安排候诊等,同时给予相应的不良心理情绪等方面的疏导。观察组则以优质护理理念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主要为对全面的护理细节和程序均进行优化,以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等为指导进行细节的处理,从患者候诊开始即以微笑服务进行护理,并且积极进行宣教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和解答患者疑问,对于存在明显心理不良情绪的患者则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人性化的安排及解决,使患者感受到关怀及尊重。后将两组患者对护理操作、护理宣教及护理态度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对护理操作、护理宣教及护理态度的满意度的评估均采用不具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成年患者自我进行填写,患儿则由家长代评,每份问卷均包含护理操作、护理宣教及护理态度3个问题,每个问题均包含非常满意、较为满意和不满意3个选项,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较为满意率。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软件包选用SPSS 17.0,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成年患者和小儿患者家长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成年患者和小儿患者家长对护理操作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成年患者和小儿患者家长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比较 例(%)
  组别 非常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对照组 成年患者(n=74) 58(78.38) 6(8.11) 10(13.51) 64(86.49)
  小儿家长(n=26) 18(69.23) 3(11.54) 5(19.23) 21(80.77)
  观察组 成年患者(n=74) 66(89.19) 6(8.11) 2(2.70) 72(97.30)
  小儿家长(n=26) 23(88.46) 2(7.69) 1(3.85) 25(96.15)
  2.2 两组成年患者和小儿患者家长对护理宣教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成年患者和小儿患者家长对护理宣教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成年患者和小儿患者家长对护理宣教的满意度比较 例(%)
  组别 非常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对照组 成年患者(n=74) 60(81.08) 6(8.11) 8(10.81) 66(89.19)
  小儿家长(n=26) 19(73.08) 3(11.54) 4(15.38) 22(84.62)
  观察组 成年患者(n=74) 70(94.59) 3(4.05) 1(1.35) 73(98.65)
  小儿家长(n=26) 24(92.31) 2(7.69) 0 26(100)
  2.3 两组成年患者和小儿患者家长对护理态度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成年患者和小儿患者家长对护理态度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成年患者和小儿患者家长对护理态度的满意度比较 例(%)
  组别 非常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对照组 成年患者(n=74) 60(81.08) 6(8.11) 8(10.81) 66(89.19)
  小儿家长(n=26) 19(73.08) 3(11.54) 4(15.38) 22(84.62)
  观察组 成年患者(n=74) 70(94.59) 4(5.41) 0 74(100)
  小儿家长(n=26) 25(96.15) 1(3.85) 0 26(100)
  3 讨论
  门诊是一个医院的前沿科室及窗口科室,其医疗服务水平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形象,加之门诊患者疾病种类繁多,同时人员较为复杂,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相对更高[2],而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护患关系及医疗诊治工作的开展效果,因此对于门诊护理模式的选择更应引起重视,而护理满意度是有效评估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核心考核指标之一,因此在选择护理模式的过程中护理满意度应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3]。
  近年来,随着对患者全面重视程度的提高及患者对护理要求的提高,优质护理模式开始在临床各个科室中开展,其效果均广受肯定,其以“优质”的理念为指导,更为重视患者的需求满足,且细节方面更为优化,能够更为全面地涵盖患者的服务需求[4-5],因此护理质量较佳。
  笔者对优质护理理念在改善门诊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发现其较常规的护理模式的效果更佳,患者和(或)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操作、护理宣教及护理态度的总满意率均显著提高,说明优质护理理念下的护理服务更受患者欢迎,也更为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优质护理理念可有效改善门诊患者的各项护理满意度,综合优势较为突出,也更为适用于门诊的开展,对于树立良好的门诊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龚进红,叶雯,林丽云.门诊流程再造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实践[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4):133-134.
  [2] 吴谊.细节护理对提高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7):1003-1005.
  [3] 阮晓玲,邱瑜,黄建平.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15):122-124.
  [4] 张玲.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成效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2,9(3):63-64.
  [5] 步红兵,严翎,储建耘.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全科护理,2012,10(2):160-161.
  (收稿日期:2012-09-18) (本文编辑:王曼)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与静脉推注给药(MCI)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0例择期人流镇痛术孕妇随机分为丙泊酚TCI组和静脉推注给药MCI组,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常规面罩给氧,氧流量2 L/min,TCI组丙泊酚输注血浆靶浓度为3~4 μg/ml,术毕停止给药;MCI组丙泊酚诱导量2~3 mg/kg,刮宫前酌情追加丙泊酚50 mg麻醉维持,不同时点分别观察记
通过分析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谐波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平衡双闭环的新型控制方法,将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参考值直接从负载电流中减去基波有功分量,消除了谐波检测的
根据工作实践,结合对小流域和特小流域洪水峰量关系特点的分析,论证了优化沿山撇洪渠设计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介绍了设计标准优化的非线性规划方法.成果表明,对沿山撇洪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