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 农民创造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摸着黄土,一脚泥一脚水种出庄稼的农民在田间到处可见,中科院院士这个称号似乎是一个离他们太过遥远的存在。但农民中有一群农民科学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中国力量。
  只有小学文化的山西农民王衡经过几十年的潜心钻研,研制的“地下工程水害防治新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因此成为第一个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农民。山东省莱州市农民李登海,30多年来培育出100多个优良玉米杂交种,实现了玉米单产从100多公斤到1400多公斤的突破,多次刷新了夏玉米高产纪录,曾经被提名中科院院士候选。
  这些人都有一个科学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全家上阵种出“超级油菜”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里,有一块与众不同的油菜地。地里每一株油菜的每一个分枝上都挂着标记。这是杨桥村农民科学家沈昌健全家的“圣地”——超级杂交油菜科研基地。
  搭棚、套袋,等到油菜花全部凋谢后,还得重新拆棚、拆袋……油菜花开前后一段时间,是沈昌健最辛苦的时候。沈昌健光是用来给油菜花中优育的种苗所罩的塑料套袋就有6800多个。有的花提前谢了,袋子里便会留下残花。隔几天,沈昌健夫妻俩还得把袋子松开,将里面的残花倒出来,然后再重新套上,并用回形针将袋子别紧。
  沈昌健书柜里的23个笔记本,是一家人进行杂交油菜实验的原始记录。翻开最早一本的扉页,上写:“1978年秋沈克泉”。也就是沈昌健的父亲沈克泉写的第一本实验记录。
  1978年,沈克泉在贵州养蜂。7月的一天,路边3株野生油菜引起他的注意。湖南的油菜5月份就已成熟收割,而眼前这3株竟还在开花,不仅植株壮硕,分枝还特别多。沈克泉如获至宝,立即兴致勃勃带回家乡播种。
  对杂交油菜来说,不育系的改良和选育是育种的关键。沈克泉发现的正是难得的不育系种质材料,后取名“贵野A”不育系。贵州的这次巧遇,让这一家人走上研究杂交油菜的漫漫科研之路。
  几位从事油菜研究的大学教授到沈昌健家观察试验情况。专家们都惊叹,“贵野A”的恢复系本身就很难找,能让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3系配套,且品种达到双低(低芥酸、低硫甙),农民育种家做到这一步,太了不起了。
  而取得这样的成就,沈昌健一家人历经的是1000多次反反复复的失败。
  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沈克泉父子只能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2001年,沈克泉带着种子来到农业部油料检测中心申请检测,转优趋势明显。2004年,再次对新育的10个品种进行检测:2个达到了双低标准,另4个品种达到单低。这一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材料油菜新组合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沈克泉眼里有了泪。从研究杂交油菜开始留胡须,他发誓不成功不剃须。青黑胡茬儿变为长白美髯,怎能不激动!
  流泪不止这一次。他们多年艰苦研究、试验培育出油菜品种“友谊三号”,半卖半送给农民,反响很好。
  不料,有人找上门来,说农民不可能搞出这样的发明,认定沈克泉的种子是假冒伪劣品,要罚款8000元。县农业局退休干部谭友斌专门去探望他,沈克泉流着泪,捶着胸说:“难道我们农民就不能搞科研?”
  谭友斌给他打气 :“沈老,谁说不能?总有一天会证明你是对的。”
  播种季节,耕地、除草、施肥;开花时节,套袋、观察、检查纯度,顶着烈日授粉,冒雨搭隔离棚;收割季节,每株油菜上的几十个分枝,每一枝都是和不同材料进行侧交的,需要一个个分开脱粒,边脱粒边记录数据:角果数、粒数、千粒重、杂交的父本和母本……
  沈昌健67岁的母亲何秀英经常通宵达旦忙着工作,在科研院所里,至少需要好几位大小伙子合作完成。儿女劝她休息,她说如果不做完,数据搞混就糟糕了。“老头走了,就给我留下这些油菜……”何秀英经常看着试验地出神。
  “晚上休息的时间都很少。母亲这么大年纪了,也一样在田里忙。天不亮就出门,几餐饭都在田里吃。我临时请的炊事员都有意见了,说饭做好了老人家都顾不上吃,等她过去,饭菜都凉了。其实,哪里是老人家不饿呢,她是想多干点活。”沈昌健理解母亲。为了让母亲少点劳累,沈昌健和妻子就拼命多干。
  邻居沈绪华说:“我真服了这一家子,长期一盏马灯支在地头,没日没夜地干。我也劝过:研究是科学家的事情,我们农民搞,太苦了。可沈老是怎么回答的?搞科研就是要吃得苦,耐得烦!”
  2009年12月8日,沈克泉把家人叫到床前:“我没时间了。油菜事业不要丢,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
  医生诊断,沈老患有结核病,劳作时脱衣服受了凉,咳嗽不止,结核球挡住呼吸道,生命垂危。
  几天后,沈克泉去世,终年70岁。家人遵从遗愿,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他们懂得,“让我日夜守护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
  “在我父亲死后,在最艰难看不到一点希望的时候,我曾经两次想过要放弃,那时真的难啊!”沈昌健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有些哽咽。
  在沈昌健想要放弃的时候,是父亲的好友兼技术顾问沈文祥一直在激励他 :“我陪着你父亲搞了几十年的油菜,直到看着他带着遗憾到地下。我现在又帮着你研究油菜,我也70多岁的年纪了,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你们父子俩花了30多年心血研究的这个油菜成功的那一天。”
  因为父亲那句“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的遗言,因为沈文祥的陪伴和鼓励,沈昌健挺了过来。
  油菜研究进入了新阶段。湖南省澧县国家油菜示范园负责人李远华来信报喜:“沈油杂202新品种,试验5亩,亩产225公斤,与2010~2011年度全国参试的35个杂交油菜比较,具有以下优势:茎秆粗,分枝多,抗性好,荚长角密,籽多饱满,抗倒伏及抗病虫害和抗冰冻能力强。预计亩产达到250公斤左右。这个产量可排到全国前三了!”
  “专家说,我国植物食用油自给率只有38%,而适合种油菜的冬闲地还有1.2亿亩。如果我们的贵野A不断繁育出产量高、油质优、抗性好的品种,对国家作出贡献,那就是我的中国梦。今年我们的品种有望通过省级审定。如果推广100万亩,一亩保守增产50公斤。按每公斤6元算,可为农民增收3亿元呐!”沈昌健兴奋地给自己打气。他有一个梦,希望自己研究的超级杂交油菜可以给农民们带来更高的产量和更富裕的生活。   大豆穿身上
  仅有高中文化的河南滑县农民李官奇,从榨过油的豆粕中提取人造纤维,实现了把大豆拉丝成线、纺纱成布、染色成衣,结束了世界人造纤维发明史上没有中国人名字的历史,还凭借这个原创性发明,荣获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颁发的中国专利金奖,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所谓的“大豆穿身上”,就是用大豆糟粕里的大豆蛋白纤维做成衣服。这种大豆是一种植物蛋白质纤维,跟羊绒、蚕丝等动物蛋白纤维具有同样的柔软、舒适的特点。并且因为大豆植物蛋白纤维的结构特点,还让大豆蛋白纤维制成品兼有了透气和导湿的双重优点,是制作贴身衣物纺织原料的顶级选择。
  在大豆蛋白纤维被李官奇发明之前,纺织领域涤纶、锦纶、腈纶、氨纶、丙纶、粘胶、维纶七种人造纤维没有我国的专利。我国作为化纤使用大国,化纤却依靠大量进口。李官奇历经10年研究,才成功从大豆中提取蛋白纤维。2003年,在奥地利召开的第42届国际人造纤维会议上,大豆纤维得到一致肯定,被国际纺织界称为“第八大人造纤维”,正式载入国际纤维史册。
  李官奇1946年出生于滑县老店镇桑寨村一个农民家庭。1977年,李官奇辞去生产队队长开始外出创业。1979年,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鼓舞下,他自筹资金创办了全县第一家民办企业——滑县粮油机械厂,相继成功研制出了新型面粉机械、榨油机械。“当时,一台机械4万多元,能赚1万元。”李官奇说,当人们还陶醉在“万元户”时,他就已经是百万富翁了。
  1991年的一天,他无意中在一本美国《化学文摘》上看到一篇文章,内容是:大豆蛋白质具备制丝的条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植物蛋白纤维。国外已经研究此课题数十年,但一直没有成功。凭着多年经验,李官奇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十分有前途的研究课题。当时市场上大豆粕价格是每吨1700元,2.5吨豆粕中就能提出一吨蛋白质,如能制造成纤维,其利润可翻10倍以上。“如果这项技术研制成功了一定有市场。”李官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试着从大豆里抽出丝来。
  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要研究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试剂化学等高等化学理论,困难可想而知,而最让他感到困难的是,对于植物纤维,国外报道很少,国内几乎是空白。没有前人的经验,要干就得从头干起。李官奇开始了他长达10年的研究工作。
  为研究大豆蛋白质纤维,先后自费买了十几万元的相关学科专著和参考书籍,自学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大学物理、分析化学、纤维工艺学等学科,房间里是书上加书。1993年,在河南浚县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李官奇一下子投资300多万元,小试车间开始上马了。
  经过前后800多次试验,他的发明终于有了结果,各种性能指标达到了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要求。1998年开始,我国第一条,也可以说世界上第一条大豆蛋白质纤维生产线正式启动。
  2000年8月,专家们在验收报告上郑重地签了字。我国第一条大豆蛋白质再生纤维试验生产线终于诞生了。十年磨一剑,李官奇用“天绒”大豆纤维向世人证明了他的成功。
  2001年,李官奇自主研发的“植物蛋白质合成丝及其制造方法”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2003年12月,此项技术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世界发明专利金奖和中国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中国发明专利金奖。至此,世界纤维发明史上第一次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消息传出,美国欲花重金购买专利,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客商提出要包销李官奇所有的大豆蛋白质改性纤维,均被李官奇以“中国人的专利,中国人自己生产”拒绝。这个发明是世界人造纤维史上第一个中国原创技术,改写了世界人造纤维史上中国原创技术为零的纪录,也是我国获得的唯一一项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纤维发明,彻底改变了我国化纤大量进口的历史。大豆纤维发展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纺织业本身。迄今为止,我国是全球唯一掌握这个技术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国家。李官奇也因此获得“世界大豆纤维之父”的称号。
  李官奇研究大豆纤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充满了艰辛和挫折。大约在1993年至1994年,李官奇在经历了几十次乃至上百次的试验失败后,也曾有过动摇和后悔,但他想自己已经投进去那么多就白白扔了,心里实在不甘。就这样,在1996年至1997年最困苦的时候,李官奇一家连吃饭都得到面粉厂去借,两年多一直以咸菜为主,但全家仍一心一意地研究大豆纤维。
  2004年下半年,大豆纤维研制出了终端产品,可以做成四季服装及床上用品。经鉴定,大豆纤维面料比较轻,弹性高,光泽好,吸湿性能超过棉花纤维和真丝,保暖性赶上羊绒。现在,大豆纤维服饰,被外交部定为“特供产品”,代表“中国创造”的标志性产品用于馈赠国际友人。
  李官奇说,他有一个梦,那就是让全世界人都穿上他制造的大豆服饰。
其他文献
《猫城记》是老舍先生1933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坠机火星后,在猫国生活期间的见闻,最终猫国因其国人的愚昧而灭亡。这部小说是老舍所有作品中最独特的一部,它继
作为唯美主义领军人物的奥斯卡·王尔德,其唯美主义理论和创作很早就被介绍到了中国,并对中国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说王尔德是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领军人物,郁达夫则是这一思
一、选择合适的课型第一类是有关公式推导的内容。如教材中关于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等。具体原因为:第一,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在日常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