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是由明清时期军事卫城发展起来的中国北方特大中心城市,虽然600多年的建城历史在我国众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中属于新兴城市,但是,京师门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迅速发展,在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中举足轻重。
天津是座移民型城市,早期的军事驻防和耕作,使大量的移民移居天津;历史上河海漕运和商贸的发达,形成南北商贾云集、八方百姓杂处的包容性地域文化底蕴。
天津也是座开放性城市。1860年,天津被迫开埠,英、法、美、日、德、意、俄、奥、比等九个国家在此设立了租界区,成为在我国开辟租界区国家最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随着国际港口贸易的发展和外国资本的输入,天津不仅开设了全国最早的邮政、电报、铁路,建立了代表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历史的工业体系,建设了具有浓郁西方文化特点、风格各异的租界区,而且,商贸文化的繁荣也吸引了众多皇亲遗老遗少、官僚政要和名人墨客在此云集,我国近代史上的各界重要人物几乎都曾在天津居住。
因而,天津也是座多元文化荟萃的城市,中国传统文化、地域市井文化和西方文化都给这座城市打下深深的烙印。特殊的风土人情,各具特色的历史街区、中外风格兼容并蓄的各式“大洋楼”“小洋楼”都向世人展示着天津“世界建筑博览会”的风采,天津最著名的历史街区——五大道就是天津多元建筑文化的奇葩。
五大道的历史沿革
严格地说,天津五大道不是一个地名,而是指原英租界区内东、西向并行排列着六条街道(现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内所属区域,占地约13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30余万平方米,是天津最大的历史保护街区。作为当时英租界内的高档居住区,由于汇聚着众多具有各国风貌特色的花园住宅和名人宅邸,因此天津人习惯把这个特殊的居住区域称作“五大道”。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大道地区还是天津城南的一片坑洼沼泽地。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当时有“二十间房”“六十间房”“八十间房”等随机而起的地名。1902年后,英国将该区域占用,辟为英租界新区,并开始大规模地整地筑路、敷设市政管网。马场道是五大道地区修筑最早、最宽、最长和最漂亮的马路,早期称为马厂道。19世纪末,英商在现佟楼一带修建别墅和赛马场,并在马场以东修了一条连接英租界区的道路。该路长3.2公里,宽约20米,中间设花坛绿带,非常漂亮。至1929年,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等先后建成,并分别命名为新加坡路、香港道、科伦坡道、爱丁堡道和伦敦路。与此同时,大量形式各异、具有西方各国建筑风格和中西合璧特色的花园洋房开始在此兴建。
1929年之后,五大道优美的居住环境和完善的市政设施吸引了各种追求新异的政要及富人。一为安全,二为立业发财,三为住进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洋楼比传统四合院舒适且更体现显赫身份,因此,五大道成为当时达官贵人竞相置地建房、毗邻而居的黄金地段。据统计,约50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名人都曾在此置业或居住,成为天津“小洋楼”最为集中、区域面积最大、聚集名人宅邸最多的高档居住区。
1949年之后,五大道内的部分住宅由政府接管,使很多普通居民有幸进入到五大道区域内居住,从此改变了五大道的社会人群结构。文革时期,越来越多的居民搬入此地居住,使原来的独立式小洋楼开始由多户居民共同居住,使居住人口和密度增加。特别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响和出生人口的剧增,人们开始占用院落私自搭建房屋,使原来环境幽静、树木茂密的院落成为混乱、破旧的大杂院。
近年来,为了有效保护和恢复五大道原有的历史风貌,天津政府部门通过采取功能置换、疏解人口、修缮房屋、改造街区环境等有效措施,逐渐改善了整体居住条件和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原有的风采和魅力,极大提升了该区域的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2004年,五大道的保护性改造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深受中外专家好评。目前天津五大道已经成为中外游客必到之处。
五大道的街区格局与空间关系都体现了一种和谐
与中国传统城市的空间格局不同,近代天津除了原有传统老城厢之外,九个国家都在各自租界区内进行了规划建设。虽然各租界区段规划建设中忽视了边界之间的衔接和沟通,使整个城市格局具有强烈的拼贴特征,但就局部区域而言,各租界区的规划建设仍体现了各自的功能和特色。特别是五大道作为英租界的新区,更是体现了西方当时先进的规划思想。
虽然五大道的道路结构同其他租界区一样,采用的是密秘网格式布局,但无论是功能布局、道路网密度、交通导向组织等都体现出作为居住区的功能完整性和规划布局的先进性。所依据的居住社区规划设计理念直至今日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道路交通组织:天津其他租界区的道路结构基本采用方形均质组织,纵横道路没有明确分工。而五大道采取的是南北向长、东西向短,约为100米×300米的矩形网格形式。道路密度适中,地块适宜布局建设。在交通组织上,南北向道路主要解决区域交通,东西向道路主要解决街坊间的联系,有机而有效地解决了交通功能的分工问题。即使在当今车流人流激增的情况下,通过单向行驶的限制,就能保证顺畅的交通。
功能布局方面,充分考虑了居住区的功能和生活特点,区域内或周边各种商业、音乐厅、教堂、博物馆、体育馆、大中小各类学校、医院、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在布局上,既保持了居住区的幽静、安宁,又满足了当时上流社会多样化生活的需要。作为100年前形成的居住区,其功能的完整性及完善的公共设施组织即使在我国近代开埠城市中也极为少见。同时,对我国现代居住区也有很好的经验借鉴和启迪意义。
当年五大道建设伊始,首先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各类管网布局设计非常合理。时至今日,这些市政设施仍在完好无损地运行。 进入五大道区域,给人感觉非常舒适宜人,这与良好的街道尺度、建筑布局及空间层次关系密不可分。
五大道的所有街道宽度与建筑尺度关系密切。由于大多数建筑为2层~3层,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1000平方米,因此,除马场道、成都道这两条区域边界的南北向道路较宽之外,其他道路红线宽度一般在12米左右,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关系保持在1:1以内,尺度关系和谐。
街区建筑的布局层次感及秩序感也极强。纵横街道划分出相对均质的街坊;建筑基本沿道路周边布局;出入口大多面向街道;建筑、院落、院墙和街道之间形成的一系 列层次递进关系,不仅强化了建筑与街道的呼应关系,而且丰富了街道的空间尺度关系。
五大道内独立宅邸多,里巷数量少;居住者达官显贵多,一般职员少。为了安全,这些名人宅邸摈弃了西方开放式的住宅院落布局,多采取中国传统高墙深院的布局方式。因此,深幽寂静是五大道特有的街市风格。即使现在走进五大道,在透过围墙隐约看到茂密树丛掩映的建筑中,仍能感受到那种都市久违的幽静。
五大道的建筑风格
漫步五大道,所看到的建筑很少相同。建筑形式多样、风格特色各异是五大道的另一个亮点。
在五大道区域中,几乎早期所有外来形式的住宅都可以找到。从一定意义而言,五大道当时的住宅形式已经与世界保持了同步。里弄式住宅、联排式住宅、毗邻式住宅、独立式住宅、公寓式住宅等无所不全。天津人对这些住宅建筑、街区的命名或俗称上,非常具有联想性特点。如:对于独立或毗邻式住宅,由于大多名人不愿声张,多以门牌号码为标识;对于里弄式住宅组群,多以里、村、坊等命名,如安庆里、安乐村、育文坊等;由于联排式住宅、公寓式住宅面积大、体型巨,则多以大楼称谓,如香港大楼、马场别墅、剑桥大楼等。从天津人对这些住宅形式的称谓上不难看出,当时住宅的多样性和新异性给人的深刻印象。
在五大道的住宅中,无论是外国建筑师,还是中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都体现了当时较高的设计水平。五大道开发早期,大多为外籍高级人士在此居住。他们一般聘请外国建筑师进行设计,因此,设计风格和水平体现了当时世界建筑设计的潮流。法国建筑师穆勒、奥地利建筑师罗尔夫·盖苓、意大利建筑师保罗·鲍尔蒂等在五大道留下的许多建筑作品中,既有西洋新古典风格和异域乡土风格,也有在当时颇为超前的早期现代建筑风格。这些当时颇有名气的建筑师加盟大大提高和带动了五大道区域的建筑设计水平。也正因如此,五大道各具特色的小洋楼才显示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在五大道保存较好的300余幢历史风貌建筑中,建筑风格特色可以用异彩纷呈来形容,其多样性可归纳为以下特点:
(1)异域乡土风格浓郁
五大道中的许多住宅异域乡土特征浓郁,英、德、法、意、西班牙等不同国家的地域住宅风格特征在五大道的建筑中都能找寻到。
(2)体现当代的建筑思潮
五大道中的建筑大多是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所建,当时的欧洲正处在新古典主义、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派和早期现代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交融、转换的时期,开放的天津同步受到世界建筑艺术思潮的影响,各种建筑风格在五大道不同的住宅建筑中都有所体现。
(3)中西合璧建筑特色突出
五大道内住宅建筑与天津此时期的很多建筑一样,中西合璧的特征非常突出,既体现了西方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有中国建筑师对西方建筑艺术的接纳。如中西建筑形式、文化、建筑及装饰元素之间的包容结合;西洋建筑与中国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的结合等。
五大道的建筑不仅风格多样,建筑材料的选择也非常丰富,既有西方常用的石材、仿石材等,也有中国传统的砖、瓦、木等材料。材料运用讲究质感和色彩搭配,建筑色彩基本是靠材料原色进行搭配,很少粉饰,给建筑增添了大气、古朴、厚重的自然韵味。值得指出的是,将墙体结构和墙体装饰于一体的古褐色清水砖是天津独有的建筑材料,也是五大道墙体最常用的材料,特别是一种俗称“疙瘩砖”的墙体砌筑材料的使用,更加丰富了墙体的质感和变化。
在建筑装饰处理上,往往是建筑自身形式风格的强化和延伸,以体现出主人的品味和实力。五大道建筑的装饰细部也非常精美,往往通过细微的尺度变化、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材料的选择、质感及色彩的对比、施工工艺的变化、图案纹样的选择等多种手法运用,使建筑在大气、古朴中精细考究,不落俗套。
五大道的保护与发展
从20世纪初至今的百余年问,五大道虽然经历过战争、政治运动、唐山大地震以及建设开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破坏,但是仍很好地保留了原有街区的肌理、空间尺度,大部分建筑也基本保留下来,这与多年以来一直对该地区采取的保护规划控制密不可分。
从1950年代开始,天津就开始对五大道历史街区实施严格的保护规划控制。除了对原有建筑实施保护利用外,对需要改造的地块和新建筑进行了严格控制,如:用地性质、建筑退线、建筑高度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控制要求。唐山大地震时期,五大道地区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此时期虽然私搭乱建现象严重,但新建建筑仍然能够按照规划控制要求建设,为后来改造恢复五大道原有风貌奠定了基础。
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兴起后,五大道及周边地区一直成为众多开发商垂涎的热土,甚至绞尽脑汁,不惜代价抢占地盘,为该地区的保护控制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困难,更是造成许多不可弥补的缺憾。如五大道外围区失控,拆除破坏历史街区现象严重,周边高层建筑林立;边缘区域被蚕食,造成街道的连续性被破坏,区域内部不和谐因素时有发生,打擦边球建超尺度和体量的粗劣仿欧式建筑等。破坏现象不仅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公众的强烈不满和反对,政府主管部门也开始加大对五大道严格保护控制的力度,并出台制定一系列的法规条例,使愈演愈烈的破坏现象趋以缓解。
近年来,在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仅对五大道地区实施全面的环境整治工作,同时规划设计部门多次编制和修改五大道地区控制性、修建性等层面的保护利用规划。保护规划立足保护,着眼未来,确定了在保护基础上实现微循环改造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护规划对五大道未来的功能定位、建筑保护利用、微循环保护策略等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在对功能适当调整,促进旅游、休闲业发展的基础上,仍保持了原功能和居住人群的多样性;保护规划拓宽了保护范围和内容,将人文环境等非物质因素列入保护之中,对控制诸要素进行分解、细化,强调实施操作性等;为五大道今后的保护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技术操作依据。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保护、修缮和改造,五大道已经成为天津多元文化特色的窗口和城市名片。尽管存在着不少遗憾和问题,但依然是不可复制的历史街区。五大道历史街区不仅给天津的多元历史文化增加了厚重感,同样也给现代城市在回归传统小街坊居住模式的探索以优秀的经验借鉴和启迪。
天津是座移民型城市,早期的军事驻防和耕作,使大量的移民移居天津;历史上河海漕运和商贸的发达,形成南北商贾云集、八方百姓杂处的包容性地域文化底蕴。
天津也是座开放性城市。1860年,天津被迫开埠,英、法、美、日、德、意、俄、奥、比等九个国家在此设立了租界区,成为在我国开辟租界区国家最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随着国际港口贸易的发展和外国资本的输入,天津不仅开设了全国最早的邮政、电报、铁路,建立了代表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历史的工业体系,建设了具有浓郁西方文化特点、风格各异的租界区,而且,商贸文化的繁荣也吸引了众多皇亲遗老遗少、官僚政要和名人墨客在此云集,我国近代史上的各界重要人物几乎都曾在天津居住。
因而,天津也是座多元文化荟萃的城市,中国传统文化、地域市井文化和西方文化都给这座城市打下深深的烙印。特殊的风土人情,各具特色的历史街区、中外风格兼容并蓄的各式“大洋楼”“小洋楼”都向世人展示着天津“世界建筑博览会”的风采,天津最著名的历史街区——五大道就是天津多元建筑文化的奇葩。
五大道的历史沿革
严格地说,天津五大道不是一个地名,而是指原英租界区内东、西向并行排列着六条街道(现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内所属区域,占地约13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30余万平方米,是天津最大的历史保护街区。作为当时英租界内的高档居住区,由于汇聚着众多具有各国风貌特色的花园住宅和名人宅邸,因此天津人习惯把这个特殊的居住区域称作“五大道”。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大道地区还是天津城南的一片坑洼沼泽地。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当时有“二十间房”“六十间房”“八十间房”等随机而起的地名。1902年后,英国将该区域占用,辟为英租界新区,并开始大规模地整地筑路、敷设市政管网。马场道是五大道地区修筑最早、最宽、最长和最漂亮的马路,早期称为马厂道。19世纪末,英商在现佟楼一带修建别墅和赛马场,并在马场以东修了一条连接英租界区的道路。该路长3.2公里,宽约20米,中间设花坛绿带,非常漂亮。至1929年,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等先后建成,并分别命名为新加坡路、香港道、科伦坡道、爱丁堡道和伦敦路。与此同时,大量形式各异、具有西方各国建筑风格和中西合璧特色的花园洋房开始在此兴建。
1929年之后,五大道优美的居住环境和完善的市政设施吸引了各种追求新异的政要及富人。一为安全,二为立业发财,三为住进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洋楼比传统四合院舒适且更体现显赫身份,因此,五大道成为当时达官贵人竞相置地建房、毗邻而居的黄金地段。据统计,约50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名人都曾在此置业或居住,成为天津“小洋楼”最为集中、区域面积最大、聚集名人宅邸最多的高档居住区。
1949年之后,五大道内的部分住宅由政府接管,使很多普通居民有幸进入到五大道区域内居住,从此改变了五大道的社会人群结构。文革时期,越来越多的居民搬入此地居住,使原来的独立式小洋楼开始由多户居民共同居住,使居住人口和密度增加。特别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响和出生人口的剧增,人们开始占用院落私自搭建房屋,使原来环境幽静、树木茂密的院落成为混乱、破旧的大杂院。
近年来,为了有效保护和恢复五大道原有的历史风貌,天津政府部门通过采取功能置换、疏解人口、修缮房屋、改造街区环境等有效措施,逐渐改善了整体居住条件和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原有的风采和魅力,极大提升了该区域的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2004年,五大道的保护性改造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深受中外专家好评。目前天津五大道已经成为中外游客必到之处。
五大道的街区格局与空间关系都体现了一种和谐
与中国传统城市的空间格局不同,近代天津除了原有传统老城厢之外,九个国家都在各自租界区内进行了规划建设。虽然各租界区段规划建设中忽视了边界之间的衔接和沟通,使整个城市格局具有强烈的拼贴特征,但就局部区域而言,各租界区的规划建设仍体现了各自的功能和特色。特别是五大道作为英租界的新区,更是体现了西方当时先进的规划思想。
虽然五大道的道路结构同其他租界区一样,采用的是密秘网格式布局,但无论是功能布局、道路网密度、交通导向组织等都体现出作为居住区的功能完整性和规划布局的先进性。所依据的居住社区规划设计理念直至今日仍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道路交通组织:天津其他租界区的道路结构基本采用方形均质组织,纵横道路没有明确分工。而五大道采取的是南北向长、东西向短,约为100米×300米的矩形网格形式。道路密度适中,地块适宜布局建设。在交通组织上,南北向道路主要解决区域交通,东西向道路主要解决街坊间的联系,有机而有效地解决了交通功能的分工问题。即使在当今车流人流激增的情况下,通过单向行驶的限制,就能保证顺畅的交通。
功能布局方面,充分考虑了居住区的功能和生活特点,区域内或周边各种商业、音乐厅、教堂、博物馆、体育馆、大中小各类学校、医院、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在布局上,既保持了居住区的幽静、安宁,又满足了当时上流社会多样化生活的需要。作为100年前形成的居住区,其功能的完整性及完善的公共设施组织即使在我国近代开埠城市中也极为少见。同时,对我国现代居住区也有很好的经验借鉴和启迪意义。
当年五大道建设伊始,首先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各类管网布局设计非常合理。时至今日,这些市政设施仍在完好无损地运行。 进入五大道区域,给人感觉非常舒适宜人,这与良好的街道尺度、建筑布局及空间层次关系密不可分。
五大道的所有街道宽度与建筑尺度关系密切。由于大多数建筑为2层~3层,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1000平方米,因此,除马场道、成都道这两条区域边界的南北向道路较宽之外,其他道路红线宽度一般在12米左右,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关系保持在1:1以内,尺度关系和谐。
街区建筑的布局层次感及秩序感也极强。纵横街道划分出相对均质的街坊;建筑基本沿道路周边布局;出入口大多面向街道;建筑、院落、院墙和街道之间形成的一系 列层次递进关系,不仅强化了建筑与街道的呼应关系,而且丰富了街道的空间尺度关系。
五大道内独立宅邸多,里巷数量少;居住者达官显贵多,一般职员少。为了安全,这些名人宅邸摈弃了西方开放式的住宅院落布局,多采取中国传统高墙深院的布局方式。因此,深幽寂静是五大道特有的街市风格。即使现在走进五大道,在透过围墙隐约看到茂密树丛掩映的建筑中,仍能感受到那种都市久违的幽静。
五大道的建筑风格
漫步五大道,所看到的建筑很少相同。建筑形式多样、风格特色各异是五大道的另一个亮点。
在五大道区域中,几乎早期所有外来形式的住宅都可以找到。从一定意义而言,五大道当时的住宅形式已经与世界保持了同步。里弄式住宅、联排式住宅、毗邻式住宅、独立式住宅、公寓式住宅等无所不全。天津人对这些住宅建筑、街区的命名或俗称上,非常具有联想性特点。如:对于独立或毗邻式住宅,由于大多名人不愿声张,多以门牌号码为标识;对于里弄式住宅组群,多以里、村、坊等命名,如安庆里、安乐村、育文坊等;由于联排式住宅、公寓式住宅面积大、体型巨,则多以大楼称谓,如香港大楼、马场别墅、剑桥大楼等。从天津人对这些住宅形式的称谓上不难看出,当时住宅的多样性和新异性给人的深刻印象。
在五大道的住宅中,无论是外国建筑师,还是中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都体现了当时较高的设计水平。五大道开发早期,大多为外籍高级人士在此居住。他们一般聘请外国建筑师进行设计,因此,设计风格和水平体现了当时世界建筑设计的潮流。法国建筑师穆勒、奥地利建筑师罗尔夫·盖苓、意大利建筑师保罗·鲍尔蒂等在五大道留下的许多建筑作品中,既有西洋新古典风格和异域乡土风格,也有在当时颇为超前的早期现代建筑风格。这些当时颇有名气的建筑师加盟大大提高和带动了五大道区域的建筑设计水平。也正因如此,五大道各具特色的小洋楼才显示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在五大道保存较好的300余幢历史风貌建筑中,建筑风格特色可以用异彩纷呈来形容,其多样性可归纳为以下特点:
(1)异域乡土风格浓郁
五大道中的许多住宅异域乡土特征浓郁,英、德、法、意、西班牙等不同国家的地域住宅风格特征在五大道的建筑中都能找寻到。
(2)体现当代的建筑思潮
五大道中的建筑大多是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所建,当时的欧洲正处在新古典主义、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派和早期现代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交融、转换的时期,开放的天津同步受到世界建筑艺术思潮的影响,各种建筑风格在五大道不同的住宅建筑中都有所体现。
(3)中西合璧建筑特色突出
五大道内住宅建筑与天津此时期的很多建筑一样,中西合璧的特征非常突出,既体现了西方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有中国建筑师对西方建筑艺术的接纳。如中西建筑形式、文化、建筑及装饰元素之间的包容结合;西洋建筑与中国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的结合等。
五大道的建筑不仅风格多样,建筑材料的选择也非常丰富,既有西方常用的石材、仿石材等,也有中国传统的砖、瓦、木等材料。材料运用讲究质感和色彩搭配,建筑色彩基本是靠材料原色进行搭配,很少粉饰,给建筑增添了大气、古朴、厚重的自然韵味。值得指出的是,将墙体结构和墙体装饰于一体的古褐色清水砖是天津独有的建筑材料,也是五大道墙体最常用的材料,特别是一种俗称“疙瘩砖”的墙体砌筑材料的使用,更加丰富了墙体的质感和变化。
在建筑装饰处理上,往往是建筑自身形式风格的强化和延伸,以体现出主人的品味和实力。五大道建筑的装饰细部也非常精美,往往通过细微的尺度变化、重点部位的细部处理、材料的选择、质感及色彩的对比、施工工艺的变化、图案纹样的选择等多种手法运用,使建筑在大气、古朴中精细考究,不落俗套。
五大道的保护与发展
从20世纪初至今的百余年问,五大道虽然经历过战争、政治运动、唐山大地震以及建设开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破坏,但是仍很好地保留了原有街区的肌理、空间尺度,大部分建筑也基本保留下来,这与多年以来一直对该地区采取的保护规划控制密不可分。
从1950年代开始,天津就开始对五大道历史街区实施严格的保护规划控制。除了对原有建筑实施保护利用外,对需要改造的地块和新建筑进行了严格控制,如:用地性质、建筑退线、建筑高度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控制要求。唐山大地震时期,五大道地区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此时期虽然私搭乱建现象严重,但新建建筑仍然能够按照规划控制要求建设,为后来改造恢复五大道原有风貌奠定了基础。
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兴起后,五大道及周边地区一直成为众多开发商垂涎的热土,甚至绞尽脑汁,不惜代价抢占地盘,为该地区的保护控制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困难,更是造成许多不可弥补的缺憾。如五大道外围区失控,拆除破坏历史街区现象严重,周边高层建筑林立;边缘区域被蚕食,造成街道的连续性被破坏,区域内部不和谐因素时有发生,打擦边球建超尺度和体量的粗劣仿欧式建筑等。破坏现象不仅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公众的强烈不满和反对,政府主管部门也开始加大对五大道严格保护控制的力度,并出台制定一系列的法规条例,使愈演愈烈的破坏现象趋以缓解。
近年来,在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仅对五大道地区实施全面的环境整治工作,同时规划设计部门多次编制和修改五大道地区控制性、修建性等层面的保护利用规划。保护规划立足保护,着眼未来,确定了在保护基础上实现微循环改造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护规划对五大道未来的功能定位、建筑保护利用、微循环保护策略等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在对功能适当调整,促进旅游、休闲业发展的基础上,仍保持了原功能和居住人群的多样性;保护规划拓宽了保护范围和内容,将人文环境等非物质因素列入保护之中,对控制诸要素进行分解、细化,强调实施操作性等;为五大道今后的保护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技术操作依据。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保护、修缮和改造,五大道已经成为天津多元文化特色的窗口和城市名片。尽管存在着不少遗憾和问题,但依然是不可复制的历史街区。五大道历史街区不仅给天津的多元历史文化增加了厚重感,同样也给现代城市在回归传统小街坊居住模式的探索以优秀的经验借鉴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