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佛教的归宿在彼岸,其中心议题在成佛,但佛教针对的是芸芸众生,因此依然体现出对人、对现世的生命关怀。正因为此,有着2500多年发展历史的佛教蕴育了丰厚的体育养生思想。佛教养生重在“养心”,同时也注意对个体形体的修练,即“养形”。
关键词:佛教;体育养生;养形;养心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02
体育是适应人的生存需要产生的。为了适应、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维护自身的生存,人类必须具备健康强壮的身体,为此,人们就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中国体育养生的理念是“天人合一”,它所追求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其方法是通过人体外在和内在的和谐统一,达到进一步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体育”还应包含另一重含义,即本文所说的“养生”。“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养生术,就是根据生命生存演化的规律,为达到保养身体、和谐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而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也就是说,它包括保养身体和涵养精神两个方面。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养生的国度,数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门类丰富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道教养生偏重身体修炼,儒家养生偏重道德涵养,佛教养生偏重身、口、意三业转化,医学养生偏重临床,民间养生偏重实用,武术养生偏重技击。南宋孝宗皇帝曾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即便如此,有着2500多年发展历史的佛教却自然蕴育了丰厚的体育养生思想。本文从佛教的养生理念、养生原则及养生方法等方面探讨了佛教的体育养生思想。
一、佛教的养生与体育养生理念
佛教反对对身体的执著、过分的贪恋关照,认为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佛修道,解决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贪、瞋、痴等烦恼,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另一方面,佛教认为“人身难得”,应倍加珍惜。若病痛缠身,即无法安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事业,死后还可能堕入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而失去人身。所以学佛人为了“借假修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尽可能长的寿命。佛教虽然不追求长生不老,但认为长寿是可争取的,甚至凭着愿力和禅定力可“住寿一劫”(一劫相当于一千六百万年)。
佛教认为,疾病是人生必有的“生老病死”四大苦之一,分为两种,一种是身病,一种是心病,其中大部分的身病都与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有关,因此它们都可以通过修行来预防和治疗。佛经中常赞叹佛陀有32种大人相,80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康的一种最高理念: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五官端正,健壮、和谐;在心理上,坚毅安祥,充满智慧。只要努力修行,就可以达到这样一种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
现代人常说的养生两大命题为:“生命在于运动”和“生命在于静养”。前者偏重于外在的、生理的强化;后者偏重于内在的、心理的涵养。所谓“动形健身”、“静神养心”,两者都有道理,不可偏废。佛教修行以禅定为核心,养生自然以静养见长,但对于运动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视的。如佛教《大毗婆娑论》卷151提到长寿的条件时说:“若有于寿,恒作、恒转,受作、受转;时行、处行;修梵行;食所宜、食应量,生者应熟、熟者弃之,于宜匪宜能审观察;服医药、用医言;避灾厄;远凶戏。由此等故,寿不中夭。”
二、佛教的养生体系
(一)佛教的行为规范与养生
1、不杀生戒。表现在行为上,不得故意杀害生命,包括不自杀、不助人杀、不杀害他人。不仅如此,还应爱护生命,做放生善行;表现在饮食上,吃三净肉(未见杀、未闻杀、非专门为我杀),甚至完全素食;表现在精神上,须培养慈悲心,消除瞋恨,修习忍辱。生命存续为一切之本,尊重、关爱其它生命,即是关爱自己。瞋恨、生气,极易在身中积累毒素,也易毒化人际关系,从而对身心造成实质性危害。素食易于消化,能净化血液,减少疾病,有益健康,已为当代大量的研究证实。所以忍辱柔和、慈心不杀为养生第一要务。孔子所说“仁者寿”,与此相合。
2、不偷盗戒。表现在行为上,是非予不取;表现在精神上,是清心寡欲,不贪非份之财。
3、不邪淫戒。不痴心纵欲,不贪色。
4、不妄语戒。就是不要说假话,不可欺骗、误导他人以谋取私利。妄语不仅有违社会公德,损害个人的信誉,而且久而久之,也会使人生理、心理出现紊乱。同样,两舌(挑拨离间)、恶口(骂人)、绮语(说低级趣味的话)等,也会祸从口生,所以都应戒除。
5、不饮酒戒。饮酒能上瘾,容易使人丧失理智,口没遮拦,行为失控。同时,过量饮酒还会造成酒精中毒,严重危害身体。所以此戒历来被佛教列为五大戒之一,不过若因治病需要饮酒,佛教是允许的。此外,抽烟、吸毒等亦能麻醉人的神经,危害身体,多数佛教徒都会自觉地予以拒绝,这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二)佛教禅定与养生
佛教禅定或瑜伽,是佛教最核心、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因为通过修习禅定,一是可以祛病强身、冶情养性、延年却老,防范和治疗人的许多“身病”;二是可以克服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和内心七情六欲的困扰,精神得以专注、安祥,并因禅定能产生智慧,解除人们内心存在的种种烦恼与颠倒妄想,彻底根除人的“心病”。
禅定对养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中医的观点来加以解释。如我国中医的圣典《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说明精神的安定、和谐与正气在抵抗疾病及延年益寿方面的重要性。而佛教“气功”可以怡情养性,做到精神内守,恬淡虚无,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自我调节、再生能力与免疫能力。
总之,无数高僧大德的禅修实践证明:生命既在于运动(运动员身体强壮,但长寿者少),更在于“空灵虚静”,佛教禅定的理念与方法是佛教养生的一大秘诀,人人都可以通过禅修充分调动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延年却老的目的。
(三)佛教御心术与养生
心理的调节与平衡,对于人的健康与长寿至关重要。但天灾人祸、际遇穷通、人情冷暖乃至平时的感官不适、言语冲突、举止违顺等等,都可能使人产生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导致心理失衡,久而久之,就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实质性病变或损害。特别是当代,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物欲横流、行为失范、道德淪丧的现象剧增,使相当多的人包括许多儿童少年患上种种的心理疾病。所以懂得和善于调御自心,是人们安身立命、延年益寿的关键。
御心术涉及面甚广,各个宗教和各种学派都有自己的御心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中,向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界说,可见佛教以调御人心见长。
佛教认为,人心如猿猴,四处攀缘,妄念纷飞;御心如牧牛,须时时看护,以免犯人苗稼。释迦牟尼佛是烦恼全断,举止安祥,心如止水,所以被当时人尊为佛陀(觉者)、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他说法45年,传下来许多调御人心,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的理念与方法,以至后人有“世上好语佛说尽”之叹。
御心的关键在于开发、增长人自心本具的智慧。佛教将智慧分为闻、思、修三种,通过看经诵经,听法师或善知识讲经说法,以增长闻慧;在此基础上须结合生活,加深认识,是为思慧;有了思慧后还须如法修行实践,使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清净,亲证宇宙真实之理,契合佛智,是为修慧。
中国古代的圣哲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獵,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可见他对于环境对人的行为及身心健康的巨大影响与佛教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佛教御心术对当今的心身医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日本身心医学家池田次郎的名著《自我分析》中说“近年来,欧美的心理疗法学者和专家们关心重视起东方宗教的祈祷、参禅等活动的医疗价值,把佛教的慈悲、智慧及‘无心’的锻炼引入心身疗法。”应用科学方法测量坐禅时脑电波图、脑血流图及其它内脏功能的变化,发现与“入静”状态极为相似,表明心态十分平静。佛教祈祷时也是一种精神统一的“入静”状态,可以起到净化心灵的良好作用。近代心身医学家们设计的多种心身疗法,如精神分析疗法、自我暗示疗法、渐进松弛疗法、形象控制疗法等,都是提供一种有效调控自心的技术,锻炼人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以一种明智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应付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矛盾。其原理和方法大多脱胎于佛教禅定、瑜伽,具体方法从放松身体、调息、观想某种形象入手。
(四)佛教的因果思想与养生
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贯穿着三世因果的观念。佛教基于这种观念,要求信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直至解脱生死,成就佛果。
佛教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因果的存在,自然界万事万物因果分明,人世间的智愚、美丑、寿夭、穷通又非偶然。而决定这些因果差别的既非上帝,也不是别的什么外在的神秘力量,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构成的业的作用。也就是说,人世间受道德律的制约,人们必须对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负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认为,业果是通于三世的:今生作业今生受报者,谓之“顺现受”;今生作业来生受报者,谓之“顺生受”;今生作业来生不受,多生以后方受报者,谓之“顺后受”。所以《大宝积经》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国早在《书经·洪范》中就提出幸福人生的五大标准,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儒家认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只有长期行善积德、修心养性,才有可能“五福临门”。这一点与佛教的因果思想有相通之处。佛教认为,杀生者得寿命短促报,偷盗者得资财匮乏报,邪淫者得妻不贞良报……反之,若放生、护生,则得长寿报……
(五)佛教的饮食理念与养生
1、素食养生。我国汉族地区僧人从梁武帝时代开始,即全面实行素食,以米、豆、杂粮为主食,佐以蔬菜、瓜果,不沾荤腥。
2、节食益寿。佛教为了有利于修行,特别要求僧人要节制饮食,并制定有过午不食戒。科学研究表明,限食有助延长寿命。粗茶淡饭,吃七八分饱,有助清洁肠道、净化血液、减毒减肥、轻身健体。所以古人有“若要长生,肠中常清”的经验之谈;过度饮食会加重肾胃负担,最终导致慢性自身中毒和衰老。
3、戒断烟酒,倡导喝茶。
4、讲究卫生实行分餐。佛教早在2500年前即规定:僧人饮水要过滤,避免食入不洁之微生物;饭前要念诵经咒,心怀感恩之情;集体吃饭实行分餐制,并须遵守必要的规矩,如不许浪费、喧哗、打逗等;饭后除了为施主祈福以外,须咀嚼柳枝用以洁牙,还要散步经行。其中不乏科学、合理的养生之道,值得借鉴。
三、结束语
佛教身、口、意的体育养生理念符合现代科学的养生思想,通过“身”的调整使得身体的物质结构处于正常,通过“口”的调整使得各脏腑功能协调平衡,通过“意”的调整使得大脑以及心理保持平静。这实际上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健康新模式:心理一生理一社会的协调统一,只有这三者都处于健康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戴金符.中国古代养生体育思想简论[J].管子学刊,2005,(3):85-88.
[2]陈星桥.佛教的养生之道[J].修证指要,2004,(4):29-35.
[3]方立天.中国佛教伦理的社会意义[J].论理学研究,2004,(1):30-33.
[4]吴京梅.中西方体育养生之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12):79-81.
[5]周易·坤·文言[M].
[6]金小方.试论佛教的生命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7):25-29.
关键词:佛教;体育养生;养形;养心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02
体育是适应人的生存需要产生的。为了适应、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维护自身的生存,人类必须具备健康强壮的身体,为此,人们就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中国体育养生的理念是“天人合一”,它所追求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其方法是通过人体外在和内在的和谐统一,达到进一步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体育”还应包含另一重含义,即本文所说的“养生”。“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养生术,就是根据生命生存演化的规律,为达到保养身体、和谐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而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也就是说,它包括保养身体和涵养精神两个方面。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养生的国度,数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门类丰富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道教养生偏重身体修炼,儒家养生偏重道德涵养,佛教养生偏重身、口、意三业转化,医学养生偏重临床,民间养生偏重实用,武术养生偏重技击。南宋孝宗皇帝曾说:“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即便如此,有着2500多年发展历史的佛教却自然蕴育了丰厚的体育养生思想。本文从佛教的养生理念、养生原则及养生方法等方面探讨了佛教的体育养生思想。
一、佛教的养生与体育养生理念
佛教反对对身体的执著、过分的贪恋关照,认为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佛修道,解决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贪、瞋、痴等烦恼,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另一方面,佛教认为“人身难得”,应倍加珍惜。若病痛缠身,即无法安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事业,死后还可能堕入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而失去人身。所以学佛人为了“借假修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尽可能长的寿命。佛教虽然不追求长生不老,但认为长寿是可争取的,甚至凭着愿力和禅定力可“住寿一劫”(一劫相当于一千六百万年)。
佛教认为,疾病是人生必有的“生老病死”四大苦之一,分为两种,一种是身病,一种是心病,其中大部分的身病都与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有关,因此它们都可以通过修行来预防和治疗。佛经中常赞叹佛陀有32种大人相,80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康的一种最高理念: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五官端正,健壮、和谐;在心理上,坚毅安祥,充满智慧。只要努力修行,就可以达到这样一种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
现代人常说的养生两大命题为:“生命在于运动”和“生命在于静养”。前者偏重于外在的、生理的强化;后者偏重于内在的、心理的涵养。所谓“动形健身”、“静神养心”,两者都有道理,不可偏废。佛教修行以禅定为核心,养生自然以静养见长,但对于运动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视的。如佛教《大毗婆娑论》卷151提到长寿的条件时说:“若有于寿,恒作、恒转,受作、受转;时行、处行;修梵行;食所宜、食应量,生者应熟、熟者弃之,于宜匪宜能审观察;服医药、用医言;避灾厄;远凶戏。由此等故,寿不中夭。”
二、佛教的养生体系
(一)佛教的行为规范与养生
1、不杀生戒。表现在行为上,不得故意杀害生命,包括不自杀、不助人杀、不杀害他人。不仅如此,还应爱护生命,做放生善行;表现在饮食上,吃三净肉(未见杀、未闻杀、非专门为我杀),甚至完全素食;表现在精神上,须培养慈悲心,消除瞋恨,修习忍辱。生命存续为一切之本,尊重、关爱其它生命,即是关爱自己。瞋恨、生气,极易在身中积累毒素,也易毒化人际关系,从而对身心造成实质性危害。素食易于消化,能净化血液,减少疾病,有益健康,已为当代大量的研究证实。所以忍辱柔和、慈心不杀为养生第一要务。孔子所说“仁者寿”,与此相合。
2、不偷盗戒。表现在行为上,是非予不取;表现在精神上,是清心寡欲,不贪非份之财。
3、不邪淫戒。不痴心纵欲,不贪色。
4、不妄语戒。就是不要说假话,不可欺骗、误导他人以谋取私利。妄语不仅有违社会公德,损害个人的信誉,而且久而久之,也会使人生理、心理出现紊乱。同样,两舌(挑拨离间)、恶口(骂人)、绮语(说低级趣味的话)等,也会祸从口生,所以都应戒除。
5、不饮酒戒。饮酒能上瘾,容易使人丧失理智,口没遮拦,行为失控。同时,过量饮酒还会造成酒精中毒,严重危害身体。所以此戒历来被佛教列为五大戒之一,不过若因治病需要饮酒,佛教是允许的。此外,抽烟、吸毒等亦能麻醉人的神经,危害身体,多数佛教徒都会自觉地予以拒绝,这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二)佛教禅定与养生
佛教禅定或瑜伽,是佛教最核心、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因为通过修习禅定,一是可以祛病强身、冶情养性、延年却老,防范和治疗人的许多“身病”;二是可以克服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和内心七情六欲的困扰,精神得以专注、安祥,并因禅定能产生智慧,解除人们内心存在的种种烦恼与颠倒妄想,彻底根除人的“心病”。
禅定对养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中医的观点来加以解释。如我国中医的圣典《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说明精神的安定、和谐与正气在抵抗疾病及延年益寿方面的重要性。而佛教“气功”可以怡情养性,做到精神内守,恬淡虚无,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自我调节、再生能力与免疫能力。
总之,无数高僧大德的禅修实践证明:生命既在于运动(运动员身体强壮,但长寿者少),更在于“空灵虚静”,佛教禅定的理念与方法是佛教养生的一大秘诀,人人都可以通过禅修充分调动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延年却老的目的。
(三)佛教御心术与养生
心理的调节与平衡,对于人的健康与长寿至关重要。但天灾人祸、际遇穷通、人情冷暖乃至平时的感官不适、言语冲突、举止违顺等等,都可能使人产生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导致心理失衡,久而久之,就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实质性病变或损害。特别是当代,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物欲横流、行为失范、道德淪丧的现象剧增,使相当多的人包括许多儿童少年患上种种的心理疾病。所以懂得和善于调御自心,是人们安身立命、延年益寿的关键。
御心术涉及面甚广,各个宗教和各种学派都有自己的御心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中,向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界说,可见佛教以调御人心见长。
佛教认为,人心如猿猴,四处攀缘,妄念纷飞;御心如牧牛,须时时看护,以免犯人苗稼。释迦牟尼佛是烦恼全断,举止安祥,心如止水,所以被当时人尊为佛陀(觉者)、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他说法45年,传下来许多调御人心,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的理念与方法,以至后人有“世上好语佛说尽”之叹。
御心的关键在于开发、增长人自心本具的智慧。佛教将智慧分为闻、思、修三种,通过看经诵经,听法师或善知识讲经说法,以增长闻慧;在此基础上须结合生活,加深认识,是为思慧;有了思慧后还须如法修行实践,使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清净,亲证宇宙真实之理,契合佛智,是为修慧。
中国古代的圣哲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獵,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可见他对于环境对人的行为及身心健康的巨大影响与佛教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佛教御心术对当今的心身医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日本身心医学家池田次郎的名著《自我分析》中说“近年来,欧美的心理疗法学者和专家们关心重视起东方宗教的祈祷、参禅等活动的医疗价值,把佛教的慈悲、智慧及‘无心’的锻炼引入心身疗法。”应用科学方法测量坐禅时脑电波图、脑血流图及其它内脏功能的变化,发现与“入静”状态极为相似,表明心态十分平静。佛教祈祷时也是一种精神统一的“入静”状态,可以起到净化心灵的良好作用。近代心身医学家们设计的多种心身疗法,如精神分析疗法、自我暗示疗法、渐进松弛疗法、形象控制疗法等,都是提供一种有效调控自心的技术,锻炼人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以一种明智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应付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矛盾。其原理和方法大多脱胎于佛教禅定、瑜伽,具体方法从放松身体、调息、观想某种形象入手。
(四)佛教的因果思想与养生
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贯穿着三世因果的观念。佛教基于这种观念,要求信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直至解脱生死,成就佛果。
佛教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因果的存在,自然界万事万物因果分明,人世间的智愚、美丑、寿夭、穷通又非偶然。而决定这些因果差别的既非上帝,也不是别的什么外在的神秘力量,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构成的业的作用。也就是说,人世间受道德律的制约,人们必须对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负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认为,业果是通于三世的:今生作业今生受报者,谓之“顺现受”;今生作业来生受报者,谓之“顺生受”;今生作业来生不受,多生以后方受报者,谓之“顺后受”。所以《大宝积经》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国早在《书经·洪范》中就提出幸福人生的五大标准,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儒家认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只有长期行善积德、修心养性,才有可能“五福临门”。这一点与佛教的因果思想有相通之处。佛教认为,杀生者得寿命短促报,偷盗者得资财匮乏报,邪淫者得妻不贞良报……反之,若放生、护生,则得长寿报……
(五)佛教的饮食理念与养生
1、素食养生。我国汉族地区僧人从梁武帝时代开始,即全面实行素食,以米、豆、杂粮为主食,佐以蔬菜、瓜果,不沾荤腥。
2、节食益寿。佛教为了有利于修行,特别要求僧人要节制饮食,并制定有过午不食戒。科学研究表明,限食有助延长寿命。粗茶淡饭,吃七八分饱,有助清洁肠道、净化血液、减毒减肥、轻身健体。所以古人有“若要长生,肠中常清”的经验之谈;过度饮食会加重肾胃负担,最终导致慢性自身中毒和衰老。
3、戒断烟酒,倡导喝茶。
4、讲究卫生实行分餐。佛教早在2500年前即规定:僧人饮水要过滤,避免食入不洁之微生物;饭前要念诵经咒,心怀感恩之情;集体吃饭实行分餐制,并须遵守必要的规矩,如不许浪费、喧哗、打逗等;饭后除了为施主祈福以外,须咀嚼柳枝用以洁牙,还要散步经行。其中不乏科学、合理的养生之道,值得借鉴。
三、结束语
佛教身、口、意的体育养生理念符合现代科学的养生思想,通过“身”的调整使得身体的物质结构处于正常,通过“口”的调整使得各脏腑功能协调平衡,通过“意”的调整使得大脑以及心理保持平静。这实际上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健康新模式:心理一生理一社会的协调统一,只有这三者都处于健康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戴金符.中国古代养生体育思想简论[J].管子学刊,2005,(3):85-88.
[2]陈星桥.佛教的养生之道[J].修证指要,2004,(4):29-35.
[3]方立天.中国佛教伦理的社会意义[J].论理学研究,2004,(1):30-33.
[4]吴京梅.中西方体育养生之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12):79-81.
[5]周易·坤·文言[M].
[6]金小方.试论佛教的生命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7):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