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浅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p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633.51
  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之一。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的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通过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多媒体界面展示学习内容,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富于感染力,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认知内驱力,促进积极思维,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世界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课时,上课开始就放反映二战胜利阶段的几组镜头,把学生带回那个年代,犹如身临其境,展开已学知识的联想,在学生思维活动达到高潮时,再播放课件《二战后的欧洲政区》,并提出这样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刻地影响是什么?谁在二战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增强了?为什么?这样既自然地过渡到新課,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由已知到未知的知识递进迁移。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须是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而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因此教师如果能够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产生多元效应,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可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化难为易,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如讲“红军长征”内容时,对于长征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其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这样强化了学生的记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再如讲 开国大典 内容时可播放视频录像,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形象、新颖,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掌握了有关知识和空白概念。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学习历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记忆一些历史知识,知道一些表面现象,而在于通过资料、证据和推理、形成综合、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批判意识,真正逐步使学生“懂得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解释各种历史现象”。这种能力的形成,仅靠薄薄的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为实现这个目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的信息,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维空间,为学生比较辨别、思维、综合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提供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
  历史是人类社会已消失了的过去.因此,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而这种“过去性”往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种隔膜感和距离感。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远为近,真实、形象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为学生提供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把学生带到当时当地的情景中。增强历史的真实感,更便于深刻理解历史知识。例如:二战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然而,让学生了解日本投降的全过程,仅让他们听教师的精彩讲述是不够的。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说:“语言描述的再直观都是抽象的。”在此,我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段录像。学生清楚地看到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景象及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都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五、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效果
  集中注意力依赖于兴趣,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下,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认真观察事物,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感性材料,不断加深学生的可知表象。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电教媒体,搜集、制作电教材料,适时、适量地运用。这样就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观看和思维,看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言,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隋朝大运河》时,可以播放《话说运河》片段。看前,要求学生注意片中的提法。看后,要求思考:片中提到“有人说京杭大运河是隋汤帝开通的,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为什么这样说?学生就会踊跃发言,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就会得到了培养。这样,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好学、乐学,积极参与,既开发学生智力,又使教学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多媒体历史教學虽有许多传统教学不可能比拟的优点,但它正处于成长,完善的过程中,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用心去浇灌,呵护。我深信,只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多媒体历史教学势必会展示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魅力!
其他文献
背景:肥胖作为一种疾病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很多,然而归根结底是体内能量平衡被打破,表现为食欲调节和能量代谢的紊乱。下丘脑食欲调节中枢接受来自神经
G633.2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性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正逐步增强。他们的身心迅速发展,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机会增多,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不成熟、不稳定也是他们这一时期的特点,对事物和人都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将会使学生产生彷徨、迷惑的想法,进而影响其身心的健康生长和发育。怎样才能克服这个不利教学的局面
摘要: 信息技术在优化语文教学中有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优势, 如增加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但不顾语文学科的特点, 盲目使用信息技术不仅不能优化语文教学反而会妨碍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整合性、服务性、工具性原则。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G633.3  以多媒体技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工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已经把数学带入了各行各业。高新技术的高精度、高速度、高安全、高质量、高效益以及全自动化等,都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在计算机的计算和控制下实现的,“高新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现代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中学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加速中学数学教育
摘 要:抓好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上机习惯,运用灵活教法,培养学习兴趣,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常规教育;实效  G623.58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生性较活泼、贪玩喜动,遵守课堂纪律,自我约束的能力都较差。在机房上信息技术课时时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喜欢在下面叽叽喳喳,左顾右盼,交头接耳,有些同学在讨论问题,也有些在混水摸鱼做一些无关的事、说些无关的话,甚至偷偷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根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是没有有效性的,初中数学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教学、问题引领、创设情境、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有效教学策略来让学生爱上数学,乐于学习数学,这才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去执着的事情。  关键词:兴趣;初中数学;问题;情境  G633.6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应该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产生持续学习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