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法联合能够使我们更加强大、做得更好,共同维护我们的价值观。”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伦敦的表白不可能轻易赢得英国人的心,但他的英伦之旅毕竟完成了“历史性使命”——11月2日,萨科齐与英国首相卡梅伦签署了关于两国加强军事与核安全领域合作的协议。
“几个月前爆出消息说英法要进行军事合作,但他们是不是走得太快了?”法国记者贝尔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根据协议,两国将创建一支5000人的“联合远征军”快速反应部队,包括特种空降部队、特种舟艇部队和海军陆战队,明年开始演习,几年后完全投入使用。部队将用于参加北约、欧盟、联合国或是双边的民事和军事行动,“行动前发出通知,即可集结”。
两国还将共用航空母舰,这更令舆论大跌眼镜。
英法进行军事合作的想法由来已久。两年前萨科齐初访英国的时候,就曾探讨过核武器合作可能性,两国联合声明称“将在核威慑问题上开展双边对话”。但两国舆论普遍认为“对话”前景难料。历史宿怨成了怀疑者的重要论据。
“历史宿敌”的合作与猜忌
1000年来,恐怕有900年都是在打仗。
英法曾进行过世界上国与国之间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在英国几乎要灭掉法国的时候,圣女贞德扭转战局,法国最终成为胜利者,把英国人赶到欧陆之外的英伦三岛。后来,英国致力于海外殖民,渐成日不落帝国。占据欧洲大陆的法国人心里不平,还专门给独立建国的美国送去了自由女神像。
不止如此,1756年开始的七年战争、1799年开始的拿破仑战争……英法史册上兵戈不歇、伤痕累累。200多年前,英国海军名将霍雷肖.纳尔逊率部击溃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巩固了英国海上霸权,让拿破仑称霸大洋的野心化为泡影。纳尔逊被英国人视为民族英雄,“要像恨魔鬼一样地去憎恨法国人”,这是他留给后世的警告。
直到德意志第三帝国崛起,英吉利与法兰西才被迫成为盟国,然而两国貌合神离、阴晴不定的状态始终存在。
英法在几个世纪中试图达成协约的努力从未真正成功。1940年法国投降纳粹德国后,英国皇家海军击沉了法国军舰。1982年的福岛海战,法国拒绝支持英国,而阿根廷人就是用法国的“飞鱼”导弹攻击英国舰艇。尽管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和现在的阿富汗保持合作,但2003年法国坚持要同英美联盟决裂,以阻止他们侵入伊拉克。
“法国人不会主动跟你说英语,尽管他们说得都不赖。还总说英国人食物难吃,生活习惯不优雅等等。”在巴黎生活多年的李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针锋相对地,英国人毫不会嘴软。他们常常嘲笑法国人是一支习惯投降的军队,说二战以来如果没有说英语的军队解救,法国早就改说德语了。
萨科齐和卡梅伦似乎深谙两国民众习惯中的相互猜忌和轻视,他们同时告诉人民,不会因为协议而丧失国家主权和军事独立行动能力。卡梅伦说:“伙伴关系,行。牺牲主权,不行。”法国总统办公室在谈及核合作计划的时候也强调说,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全面尊重两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核密码与核机密不会分享。
刺猬取暖
在军事核心领域进行合作,似乎昭示着这两个国家已将敌意深埋。
英国“海上霸主”的时代早已远去。两艘日益老化的航母“卓越号”和“皇家方舟号”经常同时在船坞里修理。而“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王子号”新航母,将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建成使用,总成本高达52亿英镑,令英国财政承受沉重压力,有传言说其中一艘可能改为搭载直升机的两栖攻击舰,或者出售给他国。
“法国海军情况更糟,仅有的‘戴高乐号’核航母一旦进港大修,法国海军就失去舰载机的保护。而建造‘戴高乐号’后续舰的计划也因经费问题被放弃。因此英法海军都无法保证随时有航母执勤。”中国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按照新协议,双方各指派一艘航母参与共用,保障一国航母在维修保养时可用另一国的航母进行训练和作战。英国的新老航母将与法国“戴高乐号”相互兼容,以使一国飞机能从另一国航母起飞。据英国国防部测算,两国将至少为此节省近10亿英镑的开支。
协议还规定新核试验设施的共同开发,两国在2015年前实现核试验设备共享。法国将建立核试验实验室,为两国进行模拟核试验。而英国将成立汇集两国专家的研究中心,为法国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此外,两国还将在防务装备、向海外部署军队及反恐领域合作。
当前,英法承受着巨大紧缩压力,物质与精神层面都难得体面。英国赤字水平达到1500亿英镑(约合2400亿美元),约占GDP12%,法国赤字也占到GDP7.5%。在债务危机影响下,英法都希望通过财政紧缩政策来削减公共开支,裁减军费势在必行。
10月19日,卡梅伦政府公布战略防务与安全评估报告,宣布今后4年将削减国防预算8%,这意味着在伊拉克、阿富汗冲突结束前,英国的海外军事行动可能要寻求盟国帮助。
尽管如此,英国仍想保有“全球角色”,所以将法国视为“主要战略伙伴之一”,承诺将“加强所有领域关系,以互补的、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发展军事能力”。
此时的法国也需要盟友。在金融风暴打压下,法国政府计划在未来3年内减少36亿欧元(约合50.4亿美元)军费开支,并打算放弃建造第二艘航母。
英法都是北约成员国,又是西欧最大的国防支出国家和核武强国,军费占欧洲军事力量的50%。被迫省钱,又希望继续扮演军事强国角色,仅靠一己之力难以实现。在这种尴尬情况下,形成合力以保持甚至增加自身实力,成为英法不谋而合的选择。
卡梅伦毫不掩饰这一目的。11月1日他告诉英国议会:“我们有许多领域可以合作并增强力量,同时还能省钱。”以共享核试验设施为例,仅此项每年可节约数百万英镑。
当萨科齐和卡梅伦热情拥抱的时候,现实无情地嘲笑了历史。几个世纪里总是刀兵相见的英法成了共渡难关的兄弟。李大光认为,即便打了千百年,但英法利益之争只是兄弟之争,一致对外的时候总能找到合拍的节点。
“刺猬取暖”是不少人为英法合作贴上的标签。
“打起仗来听谁的?”
用卡梅伦的话讲,“军队规模相当、架构相似,而且都有核威慑力”,这是英法达成军事合作的基础,然而在核心领域互通有无,不由得让人产生主权相互侵蚀的担忧。
英国国家防务协议负责人之一约翰.穆科斯沃斯就指责同盟协议“完全不负责任”“损害国家利益”。这位参加过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战争的老兵提醒:“如果需要派遣航母保卫领土,而我们自己的航母在保养,法国人会说,不能用我们的。”
英国议员提姆斯在接受伦敦电台采访时也表示,两国军队在训练编排上各有体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成默契,“在阿富汗战场,如果一名英军士兵搭配一名法军士兵并肩作战,该是多么冒险的部署。”
“法国人总爱单独行动,迫使英国人也不得不单干。两国军人联合抓捕战犯嫌疑人时,总是失败。”曾与法军并肩作战的英军上校蒂姆.科林斯抱怨说。
法国舆论的担忧程度并不低于英国。“令人心碎的实用主义选择”,是法国《观点报》对英法同盟的评价。
两国近年来在一系列重大防务合作项目上多次尝试都失败了,而且各自都缺乏关键技术,要依赖美国。更要命的是,法国人热衷于讨论新的联合防务在欧洲防务合作中的意义,英国人则不愿听到这些。
“一旦打起仗来,到底听谁的?理论上是一套,战场上可能又是另一套了。或者,两国在具体行动中存在分歧,双方将如何协调?这些都是问题。”曾在石家庄陆军学院进修的中国现役军人王保利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也许,英法军事同盟是否牢靠只能在战事中考验。”
重蹈“地中海联盟”覆辙?
被英吉利海峡分割的欧洲G2签署的这两项军事协议,有效期为50年。但在英国萨尔福德大学政治系教授约翰.季杰看来,“或许英国这届政府结束时,合作也就宣告结束了”。
美国一些媒体也推测,萨科齐主推的这一军事同盟会重蹈他倡导的“地中海联盟”的覆辙,因为各种复杂原因,可能最终陷入停顿状态。
“地中海联盟”是萨科齐2007年竞选法国总统时提出的构想——地中海沿岸16个南欧、北非和部分中东国家和地区组成联盟,包括埃及、阿尔及利亚、以色列和突尼斯等。2008年7月,首届地中海峰会在巴黎召开,计划正式启动。但由于巴以直接谈判陷入僵局,原定今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届峰会迟迟不能召开。
德国默克尔政府就曾因“地盟”和法国闹过别扭。现在,面对英法缔结军事同盟,德国政府保持沉默,静观事态发展。
比照西方的消极态度,俄罗斯舆论对英法同盟给出不同观点,认为此举不仅会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果,还有重大政治效应。英法军队联合可能成为欧洲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两国将摸索新的军事建设模式,有可能会推进一直停滞不前的欧洲军事防务一体化。
英法军事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意味着英国开始在防务和安全事务方面更全面地融入欧洲。美国坐不住了。
就在军事同盟正式缔结前,英国宣布大幅削减防务开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公开表示担心,国防部长盖茨则发出警告,“我们的盟友越是削弱自己的能力,希望美国来增补这个沟壑的人就会越多。虽然各国都在应付自己的经济问题,但必须避免因过分削弱开支而造成军事力量的空心化”。
核机密更牵动着各方神经。在与英国国防大臣福克斯会谈时,盖茨表示,美国认为英国保持核威慑力量和广泛的情报收集行动是至关重要的。
英国核威慑力量以美国制造的“三叉戟”D5导弹为基础,没有自己研制的核导弹。法国核威慑武器则是清一色的“国产货”。据说,英国早前就与法国合作事宜征求过美国意见。按照英国与美国先前所签条约,英国不得擅自与其他国家分享核威慑秘密。
“面对英法加强军事合作,美国应该是五味杂陈。既欢迎欧洲军事一体化在有共同利益的地区为美国减轻防御负担,又担忧欧洲防务完全独立、强大起来,具备分庭抗礼的能力。”李大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冷战结束以来,欧盟致力于建立共同的安全与防务政策。法德等国深知没有独立防务的欧盟只能是纸老虎,无法与美国抗衡。而欧洲防务一体化的死穴还在英国。英国能在多大程度上舍弃传统,不再坚持英美同盟,回头来拥抱欧洲大陆,一直是欧洲政治的热议话题。
英国首相卡梅伦今年7月访美前夕,曾措辞谨慎地称其政府将“现实地”看待与美国长期保持的“特殊关系”。在签署英法军事同盟协议后,卡梅伦关于“英法未来的联合部队不是欧盟的一支军队,只会为国家利益采取行动”的表白,也应该是说给五角大楼听的。
“然而,欧洲走向军事防务一体化的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英法军事同盟只是开始,不会无果而终。”李大光说。★
“几个月前爆出消息说英法要进行军事合作,但他们是不是走得太快了?”法国记者贝尔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根据协议,两国将创建一支5000人的“联合远征军”快速反应部队,包括特种空降部队、特种舟艇部队和海军陆战队,明年开始演习,几年后完全投入使用。部队将用于参加北约、欧盟、联合国或是双边的民事和军事行动,“行动前发出通知,即可集结”。
两国还将共用航空母舰,这更令舆论大跌眼镜。
英法进行军事合作的想法由来已久。两年前萨科齐初访英国的时候,就曾探讨过核武器合作可能性,两国联合声明称“将在核威慑问题上开展双边对话”。但两国舆论普遍认为“对话”前景难料。历史宿怨成了怀疑者的重要论据。
“历史宿敌”的合作与猜忌
1000年来,恐怕有900年都是在打仗。
英法曾进行过世界上国与国之间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在英国几乎要灭掉法国的时候,圣女贞德扭转战局,法国最终成为胜利者,把英国人赶到欧陆之外的英伦三岛。后来,英国致力于海外殖民,渐成日不落帝国。占据欧洲大陆的法国人心里不平,还专门给独立建国的美国送去了自由女神像。
不止如此,1756年开始的七年战争、1799年开始的拿破仑战争……英法史册上兵戈不歇、伤痕累累。200多年前,英国海军名将霍雷肖.纳尔逊率部击溃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巩固了英国海上霸权,让拿破仑称霸大洋的野心化为泡影。纳尔逊被英国人视为民族英雄,“要像恨魔鬼一样地去憎恨法国人”,这是他留给后世的警告。
直到德意志第三帝国崛起,英吉利与法兰西才被迫成为盟国,然而两国貌合神离、阴晴不定的状态始终存在。
英法在几个世纪中试图达成协约的努力从未真正成功。1940年法国投降纳粹德国后,英国皇家海军击沉了法国军舰。1982年的福岛海战,法国拒绝支持英国,而阿根廷人就是用法国的“飞鱼”导弹攻击英国舰艇。尽管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和现在的阿富汗保持合作,但2003年法国坚持要同英美联盟决裂,以阻止他们侵入伊拉克。
“法国人不会主动跟你说英语,尽管他们说得都不赖。还总说英国人食物难吃,生活习惯不优雅等等。”在巴黎生活多年的李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针锋相对地,英国人毫不会嘴软。他们常常嘲笑法国人是一支习惯投降的军队,说二战以来如果没有说英语的军队解救,法国早就改说德语了。
萨科齐和卡梅伦似乎深谙两国民众习惯中的相互猜忌和轻视,他们同时告诉人民,不会因为协议而丧失国家主权和军事独立行动能力。卡梅伦说:“伙伴关系,行。牺牲主权,不行。”法国总统办公室在谈及核合作计划的时候也强调说,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全面尊重两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核密码与核机密不会分享。
刺猬取暖
在军事核心领域进行合作,似乎昭示着这两个国家已将敌意深埋。
英国“海上霸主”的时代早已远去。两艘日益老化的航母“卓越号”和“皇家方舟号”经常同时在船坞里修理。而“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王子号”新航母,将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建成使用,总成本高达52亿英镑,令英国财政承受沉重压力,有传言说其中一艘可能改为搭载直升机的两栖攻击舰,或者出售给他国。
“法国海军情况更糟,仅有的‘戴高乐号’核航母一旦进港大修,法国海军就失去舰载机的保护。而建造‘戴高乐号’后续舰的计划也因经费问题被放弃。因此英法海军都无法保证随时有航母执勤。”中国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按照新协议,双方各指派一艘航母参与共用,保障一国航母在维修保养时可用另一国的航母进行训练和作战。英国的新老航母将与法国“戴高乐号”相互兼容,以使一国飞机能从另一国航母起飞。据英国国防部测算,两国将至少为此节省近10亿英镑的开支。
协议还规定新核试验设施的共同开发,两国在2015年前实现核试验设备共享。法国将建立核试验实验室,为两国进行模拟核试验。而英国将成立汇集两国专家的研究中心,为法国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此外,两国还将在防务装备、向海外部署军队及反恐领域合作。
当前,英法承受着巨大紧缩压力,物质与精神层面都难得体面。英国赤字水平达到1500亿英镑(约合2400亿美元),约占GDP12%,法国赤字也占到GDP7.5%。在债务危机影响下,英法都希望通过财政紧缩政策来削减公共开支,裁减军费势在必行。
10月19日,卡梅伦政府公布战略防务与安全评估报告,宣布今后4年将削减国防预算8%,这意味着在伊拉克、阿富汗冲突结束前,英国的海外军事行动可能要寻求盟国帮助。
尽管如此,英国仍想保有“全球角色”,所以将法国视为“主要战略伙伴之一”,承诺将“加强所有领域关系,以互补的、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发展军事能力”。
此时的法国也需要盟友。在金融风暴打压下,法国政府计划在未来3年内减少36亿欧元(约合50.4亿美元)军费开支,并打算放弃建造第二艘航母。
英法都是北约成员国,又是西欧最大的国防支出国家和核武强国,军费占欧洲军事力量的50%。被迫省钱,又希望继续扮演军事强国角色,仅靠一己之力难以实现。在这种尴尬情况下,形成合力以保持甚至增加自身实力,成为英法不谋而合的选择。
卡梅伦毫不掩饰这一目的。11月1日他告诉英国议会:“我们有许多领域可以合作并增强力量,同时还能省钱。”以共享核试验设施为例,仅此项每年可节约数百万英镑。
当萨科齐和卡梅伦热情拥抱的时候,现实无情地嘲笑了历史。几个世纪里总是刀兵相见的英法成了共渡难关的兄弟。李大光认为,即便打了千百年,但英法利益之争只是兄弟之争,一致对外的时候总能找到合拍的节点。
“刺猬取暖”是不少人为英法合作贴上的标签。
“打起仗来听谁的?”
用卡梅伦的话讲,“军队规模相当、架构相似,而且都有核威慑力”,这是英法达成军事合作的基础,然而在核心领域互通有无,不由得让人产生主权相互侵蚀的担忧。
英国国家防务协议负责人之一约翰.穆科斯沃斯就指责同盟协议“完全不负责任”“损害国家利益”。这位参加过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战争的老兵提醒:“如果需要派遣航母保卫领土,而我们自己的航母在保养,法国人会说,不能用我们的。”
英国议员提姆斯在接受伦敦电台采访时也表示,两国军队在训练编排上各有体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成默契,“在阿富汗战场,如果一名英军士兵搭配一名法军士兵并肩作战,该是多么冒险的部署。”
“法国人总爱单独行动,迫使英国人也不得不单干。两国军人联合抓捕战犯嫌疑人时,总是失败。”曾与法军并肩作战的英军上校蒂姆.科林斯抱怨说。
法国舆论的担忧程度并不低于英国。“令人心碎的实用主义选择”,是法国《观点报》对英法同盟的评价。
两国近年来在一系列重大防务合作项目上多次尝试都失败了,而且各自都缺乏关键技术,要依赖美国。更要命的是,法国人热衷于讨论新的联合防务在欧洲防务合作中的意义,英国人则不愿听到这些。
“一旦打起仗来,到底听谁的?理论上是一套,战场上可能又是另一套了。或者,两国在具体行动中存在分歧,双方将如何协调?这些都是问题。”曾在石家庄陆军学院进修的中国现役军人王保利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也许,英法军事同盟是否牢靠只能在战事中考验。”
重蹈“地中海联盟”覆辙?
被英吉利海峡分割的欧洲G2签署的这两项军事协议,有效期为50年。但在英国萨尔福德大学政治系教授约翰.季杰看来,“或许英国这届政府结束时,合作也就宣告结束了”。
美国一些媒体也推测,萨科齐主推的这一军事同盟会重蹈他倡导的“地中海联盟”的覆辙,因为各种复杂原因,可能最终陷入停顿状态。
“地中海联盟”是萨科齐2007年竞选法国总统时提出的构想——地中海沿岸16个南欧、北非和部分中东国家和地区组成联盟,包括埃及、阿尔及利亚、以色列和突尼斯等。2008年7月,首届地中海峰会在巴黎召开,计划正式启动。但由于巴以直接谈判陷入僵局,原定今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届峰会迟迟不能召开。
德国默克尔政府就曾因“地盟”和法国闹过别扭。现在,面对英法缔结军事同盟,德国政府保持沉默,静观事态发展。
比照西方的消极态度,俄罗斯舆论对英法同盟给出不同观点,认为此举不仅会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果,还有重大政治效应。英法军队联合可能成为欧洲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两国将摸索新的军事建设模式,有可能会推进一直停滞不前的欧洲军事防务一体化。
英法军事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意味着英国开始在防务和安全事务方面更全面地融入欧洲。美国坐不住了。
就在军事同盟正式缔结前,英国宣布大幅削减防务开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公开表示担心,国防部长盖茨则发出警告,“我们的盟友越是削弱自己的能力,希望美国来增补这个沟壑的人就会越多。虽然各国都在应付自己的经济问题,但必须避免因过分削弱开支而造成军事力量的空心化”。
核机密更牵动着各方神经。在与英国国防大臣福克斯会谈时,盖茨表示,美国认为英国保持核威慑力量和广泛的情报收集行动是至关重要的。
英国核威慑力量以美国制造的“三叉戟”D5导弹为基础,没有自己研制的核导弹。法国核威慑武器则是清一色的“国产货”。据说,英国早前就与法国合作事宜征求过美国意见。按照英国与美国先前所签条约,英国不得擅自与其他国家分享核威慑秘密。
“面对英法加强军事合作,美国应该是五味杂陈。既欢迎欧洲军事一体化在有共同利益的地区为美国减轻防御负担,又担忧欧洲防务完全独立、强大起来,具备分庭抗礼的能力。”李大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冷战结束以来,欧盟致力于建立共同的安全与防务政策。法德等国深知没有独立防务的欧盟只能是纸老虎,无法与美国抗衡。而欧洲防务一体化的死穴还在英国。英国能在多大程度上舍弃传统,不再坚持英美同盟,回头来拥抱欧洲大陆,一直是欧洲政治的热议话题。
英国首相卡梅伦今年7月访美前夕,曾措辞谨慎地称其政府将“现实地”看待与美国长期保持的“特殊关系”。在签署英法军事同盟协议后,卡梅伦关于“英法未来的联合部队不是欧盟的一支军队,只会为国家利益采取行动”的表白,也应该是说给五角大楼听的。
“然而,欧洲走向军事防务一体化的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英法军事同盟只是开始,不会无果而终。”李大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