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差異”居住環境乃跨區居住置業誘因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anw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橫琴澳門新街坊將引入澳門社會服務和社區管理模式,會否增強本澳居民跨區居住、教育、養老及醫療的吸引力?
   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澳門新街坊”的發展項目,始終與一般房地產開發地盤不同,也與以往政府單獨興建的青年屋苑、長者院舍有別,而是跨區設置,融居住、教育、養老及醫療等功能於一體,且屬於將澳門醫療體系及社會保險直接適用並延伸到橫琴,逐步實現兩地跨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銜接的新型生活社區,當然對澳門居民,尤其是有一定經濟收入且有車輛代步的中產階層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因為雖然居住的地點有點陌生,但是生活模式習慣。要令中產階層年青人樂意選擇在此落戶,關鍵之處在於全區的工作和生活設施一定要配套齊全,換言之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包括醫院、學校、街市、車站(輕軌對接)、警局、兒童活動中心、長者護理中心、政府綜合服務大樓,以及符合人口比例的公園、休憩區等。鑑於“澳門新街坊”在橫琴跨區設置,除硬體設施要齊全外,軟件的服務也要同步落實,由澳門域內作出相應的延伸和銜接,以確保行政管理、社會執法、資金調動、人才流動、福利待遇、醫療衛生等都依照澳門的制度執行,使現有的各種規章制度和福利待遇能跨區轉移,消除一些市民心中懼怕內地執法權益受損的擔心和疑慮。
   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陳俊拔委員:橫琴新街坊項目是澳珠政府的一次全新嘗試,根據雙方此前設立的目標,未來將由澳門企業負責在橫琴投資建設,並探索在澳門教育、醫療、社會保險、通信等民生配套,延伸覆蓋到橫琴,讓在橫琴工作、生活的澳門居民可以享受到與澳門本土相當的社會服務。另外,建議本澳應提前籌劃,為前往橫琴的居民提供交通、生活上的便利服務。相信隨著未來該項目的成熟與完善,兩地進一步打造“無差異”居住環境,會吸引更多居民考慮前往橫琴發展。
   澳門青年領袖議會李文諾理事長:政府定位新街坊為住房、教育、醫療、養老於一體的綜合性民生保障項目,目的是為澳門居民提供多一項置業選擇。無可否認,在居住條件和價格方面,不失為一個吸引澳門市民的誘因。
   然而,任何一種社會服務、社區管理模式,難以用好與不好去評論,普遍澳門人,對睦鄰關係、街坊關係,生活圈子便捷性很重視,新街坊能否做到澳門人所習慣的社區呢?我認為,單從居住功能出發,問題比較容易處理,但相信澳門居民看重的不僅僅是居住條件,而更核心的考量,還在於如何引入社區規劃,包括教育、醫療水平是否逹到澳門模式之水平?交通配套支援的吸引力如何呢?如何申請?等等,政府都要公開透明。亦相信,這一切由構思到落實都不會一步到位,而是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都市更新委員會委員、澳門青年聯合會劉雅樂副理事長:在去年一項有關大灣區居住的調研上發現約有三成半受訪者提到擔心治安、交通和就業等配套因素,造成年輕人心理上對大灣區生活有顧慮,而中年和年長人士則擔心醫療和治安。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澳門早期形成的城區因人口結構、商業活動變化和社區功能的新增等方面而呈現老化。所以澳門特區政府早於2015年構思都市更新的政策時,就開始研究如何為澳門居民建設優質的生活社區,並於2020年2月10日,修訂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的所營事業包括開展優化澳門居民居住質素及環境的在澳門特區以外的項目。
   都市更新需要從規劃開始,透過頂層設計,就不同區域公共空間的構建,解決上述提到居民的擔心和回應社會就舊區的公共空間供應不足、內部設施未能合理配置、無可持續性等問題,透過就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引入澳門社會服務和社區管理模式,作為對社會服務等配置重新規劃、側重功能性如泊車、綠化、海濱長廊步道和文娛類康體活動等活化項目於橫琴實施的試點。透過澳門都市更新的可持續發展相信融合大灣區的合作得以提升,增強對澳門居民參與於灣區生活時的吸引力。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對2020年的世界經濟來說,可謂一隻巨大的“黑天鵝”,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擴散,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按下暫停鍵,進一步實施防控抗疫措施,限制出入境、交通往來,對經濟造成巨大損害。澳門以博彩旅遊業為經濟支柱,財路切斷,多個行業苦不堪言,零售業首當其衝,旺季零進帳,經濟增長受到嚴重衝擊。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消費短期內無法完全恢復,直接受衝擊的是就業。雖然澳門人均GDP和
期刊
軌道銜接,助“人”“物”流通   交通與城市發展緊密相聯,近日國家發改委批復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對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是對《粵港澳大灣區綱要灣區》“力爭主要城市間一小時通達”理念的具體落實,為實現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描繪出一幅詳盡的藍圖。實際上,現時大灣區城際鐵路交通網已初步顯示規模,基本各個城市內的主要城鎮皆有城際鐵路連接,但覆蓋率、軌道數量及站點數量仍有待提升,像澳門
期刊
主席擎畫粵澳篇章,  特首務實真幹   自8月中旬澳門取消赴內地免隔離措施後,行政長官賀一誠趁“通關”之利,率領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團前往北京,在北京期間,特首一行連續數日馬不停蹄,先後拜會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移民管理局、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及財政部等10多個部委,就推動粵澳(橫琴)深度合作區和防疫抗疫等工作與中央相關部委進行會面和交流。至8月17日傍
期刊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明確指出,人才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澳門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要培育和聚集各類型人才,通過輸入和引進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突破現時因人力資源缺乏所形成的發展瓶頸。然而,自2018年廉署報告揭露移民審批存在問題之後,雖然貿促局推出複查所有移民申請、聯合人才委建立優先引才行業清單、啟動修法完善審批程序等短中期改進措施,但是,仍然有不少論調聚焦問題、否定過往成效,造成引才議題的“寒蟬效
期刊
過去十年間,為應對城市化帶來的挑戰,世界各國不斷大力投入智慧城市研究和建設,隨著資訊科技的不斷發展,城市資訊化應用水準不斷提升,智慧城市建設應運而生。智慧城市是以物聯網為基礎,通過數據的採集整合分析,實現物聯化、互聯化、以及決策智能化,讓城市中各個功能彼此協調運作,具有智慧技術高度集成、智慧產業高端發展、智慧服務高效便民等特徵,以更加透徹的感知、更加廣泛的聯接、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的優化計算,為城市
期刊
是否贊成政府助本澳居民在橫琴購買多一間屋的需求?政府是否應同樣以成本價助市民在大灣區其他市置多一個物業?   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當然橫琴“澳門新街坊”作為一個把多功能集一體的綜合民生新型社區,而且享受的對象第一優先澳門居民,相信絕大多數的市民都會讚同和支持。因為澳門土地資源緊缺,日後更加難以安排土地興建房屋,但人口在不斷增加,社會對房屋的需求日漸增大,供求不平
期刊
體育局已於2020年3月2日起逐步有限度開放轄下的體育設施,以讓市民繼續進行體育鍛鍊,考慮到疫情的最新發展,已於4月30日(星期四)起,重新開放其他部份體育設施,當中包括保齡球中心,而早前可進行乒乓球及羽毛球的體育設施亦同步將全部場區全面開放。   為了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體育局將持續按照相關指引實施特別的安排措施,包括限制進入體育設施的人數,以避免人群過度密集;加強各體育設施的清潔消毒工
期刊
佔地約12,000平方米的運動員培訓及集訓中心已於 2019年12月5日揭幕啟用,耗資16.3億澳門元的第 一期設施,除兩個多功能體育館及多個訓練館之外,未來尚有為運動員提供住宿及運動醫學服務,十分之完善。   中心有兩個多功能體育館,而一至五樓為訓練館,可容納多個體育項目同時訓練之用。其中多功能體育館A 館場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淨空高度15米,地面物料為木地板;功能體育館B館場地面積約500
期刊
人才掣肘,科技難興   澳門的資訊科技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四十多年。在過去四十多年時間裏,我們非常榮幸參與、見證和推動澳門資訊科技的發展,回顧最初在1983年我們組成澳門業餘電腦學會; 1986年再組成澳門電腦學會,我們當時醉心推動電腦在本澳應用。後來踏入2000年澳門業餘電腦學會正名為:資訊科技學會,並且一直致力於促進澳門資訊科技的發展,應用技術交流和知識共用。可以説,也就是當年這批同寅不遺餘力的推
期刊
以工代賑,保障就業   新冠疫情對於全球的影響都是普遍存在的,全球經濟長期增長面臨挑戰。澳門因應疫情帶來的影響,出臺一系列防控疫情、穩定經濟、保障民生的措施,其中包括減免各項稅費,發放電子消費券等,以及對接因政府增加基建投資而出現大量需求的工種,如電工、水管工、焊接工、木工等,以及製冷空調、預製件組裝、施工主管等崗位,實現以工代賑、穩定民生。   特區政府還通過修改預算,更好支持政府抗擊新冠肺炎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