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高考的提出促使高中教育模式发生变革,语文、数学、英语成为必修课,而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课程成为高考选考课程,这就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在这一背景下,高中历史教育的改革能为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以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给高中历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67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是适应新型考试与教育模式的有效手段。教师需要根据新高考要求,结合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教学改革策略,使学生主动参与历史课程学习,并在学习中逐渐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提升自身素质。
一、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发生改变
旧高考模式下,学生是一個固定的团体,通过不同课程教师在同一个班级实施教育行为来完成教学活动,不存在学生选课、走班的情况。而新高考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欢、擅长的学科,走班上课,由教师固定在某一个班级上课,其他班级学生根据选课内容选择上某个班级的课程[1]。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新高考注重学生思维品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利用教材内容全面且深刻的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学科素养,为适应大学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与新高考要求不符,影响历史教学的改革发展。
(二)备课模式发生转变
旧高考模式下历史教师已经习惯以行政班为单位的教学备课模式,更注重自身地位的体现。而在走班选课模式下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有层次的教学计划并在课堂上落实,以此保证教育的效果,实现高质量教育。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个性化备课的重要性,仍旧以传统备课的方式设计教学方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无法展示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势。后续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料,促使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三)学生学习态度问题
受传统教育影响,部分学生因为枯燥无趣的教学模式而对历史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对历史课程的选择意识较差。在新高考背景下,虽然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转变,但是大部分学生仍然不愿意参与历史学习,认为历史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从而学习热情不高[2]。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分析学生个性,利用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历史素养在历史学习中得到培养,实现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策略
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分析新高考模式,了解当前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此来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升教学改革效果。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实现历史改革教育。
(一)培养教师素质,促使教学改革
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的实施者与组织者。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要加强对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视,组织各种类型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创造机会,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与能力: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3]。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推动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工具。学校可以针对教育工作者定期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将各种类型的教学软件、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等渗透给教师,引导教师运用新型教学手段展开教育工作,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适应新高考下的教学模式打下基础。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围绕此理念展开教学活动。新高考的出台为历史教育改革指出了新的思想与理念,是教师教学思想转变的重点。历史教师应对新高考内容进行全面研究,了解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将其融入自身教学模式,为教育创新提供动力,促使历史学科发展。3.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在实践中积累、总结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4.组织交流活动。交流活动的开展给历史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教学经验的分享提供了便利。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日常教研互动展开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引导教师分享自己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通过培养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实践及教学经验交流活动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动力。
(二)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教学手段单一,其无法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方法,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新高考背景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新的学习模式下学科与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教学手段,实现教育改革:
1.层次性教学,满足不同需求的学习欲望。所谓层次性教学,就是分层教学,把参与历史课程的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基础组、提高组、发展组,并根据三个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教学方案,制定层次性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并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这一方法的应用能凸显个性化教育的优势,促使学生共同发展与成长。 2.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微课、翻转课堂、慕课、蓝墨云班课等都是信息化教学的一种。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育工作,将教学资源以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式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在线上学习,线下解决问题。这一方法的运用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使学生意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意义,促使教育工作更加稳定的进行。
3.情景化教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将教材中枯燥的内容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信息。以角色扮演法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某一事件中的人物,并模仿教材中描述的内容,将历史故事还原再现,以此感受历史故事发生的历史意义。这一方法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形成。
4.问题驱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并为每个小组布置问题,以此作为驱动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让学生一边学习文化知識,一边合作探究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不仅夯实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模式,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目标。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能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选择历史课程,提升历史学科在新高考中的影响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明确教育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打下基础。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围绕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教学目标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过程方法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某种方法,如合作学习、问题探究等,对教材基础知识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探索,转化成自身内涵,构建完整的学习网络。情感态度则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意在提升学生的历史观念与道德修养。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围绕教材内容科学设计教育目标,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中情感态度得到培养,形成主动学习意识。确定学习目标后再以此进行针对性教育工作,使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得到培养,为学生历史素养形成打下基础。
(四)整合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由于教材篇幅有限,无法容纳更多的历史知识,不能促使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历史信息,如诗歌、历史故事、影视作品等,借此丰富教材内容,为学生了解更加具体、全面的历史故事做好铺垫,促使学生客观态度的形成。我国有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源,在课堂上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理解历史文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教师要注重历史资料的挖掘与运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相关的资料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此外,高中学生已经具备独自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收集历史信息,课上利用教材知识分析历史故事的真伪及历史意义。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掌握历史知识提供便利,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动力。日常教育中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创新,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实现高水平教育。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高考模式的出现,为教育改革发展指出明确的方向,为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提供保障。在教育工作中,要改革、提升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师素质,优化教学过程,促使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历史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邢晓伟.精心设计问题 有效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20(5):21.
[2]李敏.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以“蒸汽的力量”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4):9.
[3]陈颜.运用多媒体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岳麓版必修一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117.
[责任编辑 吕 媛]
作者简介:韩玉林(1983.12— ),女,汉族,甘肃秦安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育教学。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67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是适应新型考试与教育模式的有效手段。教师需要根据新高考要求,结合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教学改革策略,使学生主动参与历史课程学习,并在学习中逐渐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提升自身素质。
一、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发生改变
旧高考模式下,学生是一個固定的团体,通过不同课程教师在同一个班级实施教育行为来完成教学活动,不存在学生选课、走班的情况。而新高考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欢、擅长的学科,走班上课,由教师固定在某一个班级上课,其他班级学生根据选课内容选择上某个班级的课程[1]。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新高考注重学生思维品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利用教材内容全面且深刻的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学科素养,为适应大学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与新高考要求不符,影响历史教学的改革发展。
(二)备课模式发生转变
旧高考模式下历史教师已经习惯以行政班为单位的教学备课模式,更注重自身地位的体现。而在走班选课模式下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有层次的教学计划并在课堂上落实,以此保证教育的效果,实现高质量教育。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个性化备课的重要性,仍旧以传统备课的方式设计教学方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无法展示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势。后续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料,促使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三)学生学习态度问题
受传统教育影响,部分学生因为枯燥无趣的教学模式而对历史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对历史课程的选择意识较差。在新高考背景下,虽然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转变,但是大部分学生仍然不愿意参与历史学习,认为历史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从而学习热情不高[2]。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分析学生个性,利用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历史素养在历史学习中得到培养,实现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策略
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分析新高考模式,了解当前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此来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升教学改革效果。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实现历史改革教育。
(一)培养教师素质,促使教学改革
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的实施者与组织者。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要加强对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视,组织各种类型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创造机会,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与能力: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3]。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推动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工具。学校可以针对教育工作者定期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活动,将各种类型的教学软件、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等渗透给教师,引导教师运用新型教学手段展开教育工作,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适应新高考下的教学模式打下基础。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围绕此理念展开教学活动。新高考的出台为历史教育改革指出了新的思想与理念,是教师教学思想转变的重点。历史教师应对新高考内容进行全面研究,了解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将其融入自身教学模式,为教育创新提供动力,促使历史学科发展。3.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在实践中积累、总结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4.组织交流活动。交流活动的开展给历史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教学经验的分享提供了便利。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日常教研互动展开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引导教师分享自己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通过培养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实践及教学经验交流活动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动力。
(二)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教学手段单一,其无法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方法,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新高考背景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新的学习模式下学科与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教学手段,实现教育改革:
1.层次性教学,满足不同需求的学习欲望。所谓层次性教学,就是分层教学,把参与历史课程的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基础组、提高组、发展组,并根据三个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教学方案,制定层次性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并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这一方法的应用能凸显个性化教育的优势,促使学生共同发展与成长。 2.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微课、翻转课堂、慕课、蓝墨云班课等都是信息化教学的一种。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育工作,将教学资源以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式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在线上学习,线下解决问题。这一方法的运用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使学生意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意义,促使教育工作更加稳定的进行。
3.情景化教学模式。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将教材中枯燥的内容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信息。以角色扮演法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某一事件中的人物,并模仿教材中描述的内容,将历史故事还原再现,以此感受历史故事发生的历史意义。这一方法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形成。
4.问题驱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组,并为每个小组布置问题,以此作为驱动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让学生一边学习文化知識,一边合作探究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不仅夯实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模式,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目标。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能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选择历史课程,提升历史学科在新高考中的影响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明确教育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打下基础。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围绕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教学目标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过程方法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某种方法,如合作学习、问题探究等,对教材基础知识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探索,转化成自身内涵,构建完整的学习网络。情感态度则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意在提升学生的历史观念与道德修养。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围绕教材内容科学设计教育目标,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中情感态度得到培养,形成主动学习意识。确定学习目标后再以此进行针对性教育工作,使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得到培养,为学生历史素养形成打下基础。
(四)整合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由于教材篇幅有限,无法容纳更多的历史知识,不能促使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历史信息,如诗歌、历史故事、影视作品等,借此丰富教材内容,为学生了解更加具体、全面的历史故事做好铺垫,促使学生客观态度的形成。我国有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源,在课堂上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理解历史文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教师要注重历史资料的挖掘与运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相关的资料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此外,高中学生已经具备独自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收集历史信息,课上利用教材知识分析历史故事的真伪及历史意义。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教师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掌握历史知识提供便利,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动力。日常教育中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创新,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实现高水平教育。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高考模式的出现,为教育改革发展指出明确的方向,为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提供保障。在教育工作中,要改革、提升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师素质,优化教学过程,促使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历史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邢晓伟.精心设计问题 有效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20(5):21.
[2]李敏.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以“蒸汽的力量”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4):9.
[3]陈颜.运用多媒体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岳麓版必修一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117.
[责任编辑 吕 媛]
作者简介:韩玉林(1983.12— ),女,汉族,甘肃秦安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