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校企合作模式实践探讨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1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的模式有各种各样形式,但主要有以下几种:到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合作冠名办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学生进厂学习、引厂进校等。其中“引厂进校,教师管理”这种模式最值得技工学校探索和发展。
  关键词:多元校企合作;引厂进校;教师管理;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2-0163-02
  
  校企合作是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综合技能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对技工学校来说,校企合作有各种各样形式,主要有到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合作冠名办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学生进厂学习、引厂进校等。
  以前,不管是技工学校、中专还是高校,为了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学校经常会组织学生到对口企业参观学习,或者将学生安排在工厂。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把利润放在首位,为了不影响正常运作,企业不愿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我校也进行校企合作办学,例如,与德国摩天宇公司合办的“MTU班”,无论是企业还是校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从此班毕业的学生大多被德国摩天宇公司录用,做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都满意。但随着摩天宇公司录用学生人数的逐年减少,企业的各方面支持力度减弱,效果也就不如以前了。除了“MTU班”,我校还与其他企业合办过“伟创力班”、“威丝曼班”、“恒波通信班”,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都只办了一两届就停了。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校内完成必需的专业教学后,由学校组织,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中去,在真实工作岗位上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和就业能力的一种做法。这也是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走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的体现。我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技能人才培养有关文件的精神,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采用“2 1”的办学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2年,让学生在最后一年到企业参加全职工作。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除了要接受与企业其他员工一样的管理之外,还要接受学校的管理和监督,企业方每月按学校要求根据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对学生做出评价,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对技工学校来说,毕业实习以就业为目的,校方做的工作主要是推荐学生就业。不管是毕业实习还是顶岗实习,校方只能负责安排和推荐,其他就要靠学生自己了。
  最近两年,我校为了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在第一年就把学生放到了企业中,校方派一名或多名教师进驻企业协助管理。在工厂里,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实习,在完成了所有实习工作后由厂方安排时间由一些技术骨干或师傅教授他们知识。这种模式对厂方和校方来说都是没有问题的,但部分学生却表示不满。学生认为自己交了学费却被安排在工厂里工作,每天那么累,业余时间就没精力学习了。而且这些所谓的教师虽然工作是好手,但讲课却存在诸多问题。学生觉得自己在工厂里只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廉价劳动力,于是很多学生都申请了退学,有一个班的学生几乎全走了。
  顾名思义,“引厂进校”就是把工厂引进学校,工厂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学校利用工厂的设备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引厂进校”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厂方负责原材料供应及管理人员,校方提供场地和生产人员(学生)。这种模式对学校来说非常有利。例如,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郎庆旭发表于网上的《引工厂进校 增办学活力 促经济发展》中说该校就采用这种模式,即“企业向学校提供加工原材料,派师傅指导操作,学校组织学生通过学习后自己动脑动手为企业完成点播机、电丝箱等产品的组装和加工。”该文中说到了此种模式的多种好处:“把工厂引进学校,不仅帮助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也为学校带来了经济利益、实现了人才效益:一是原材料由企业提供,为学校节约了实习耗材开支;二是学生能够从事生产性实习,从作品上升到产品,避免了传统实习的枯燥感;三是为学生带来职业阅历和职业经历,直接接受企业的文化熏陶,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得到了一定的认识。四是增加了办学活力,促进学校办学走向良性循环,使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进校主要是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要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从该文中我们看到学生从中得到的只是“职业阅历和经历,对企业生产和管理有一定的认识。”如果一个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校三年得到的只是在工厂实习的经历,那学生会有多大的收获呢?文化知识何来?技能又学到了多少?所以,笔者认为“引厂进校”的另一种模式:“企业向学校提供加工原材料,学校出场地和工作人员,负责全面的生产和管理工作”,对学生来说效果会更好。其他校企合作模式,校方对学生的掌控权是很小的,把学生交给企业后,企业想的是如何利用这些廉价劳动力争取更大的利润,而不是让他们学到更多更系统的知识,以便他们成才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与学校办学的宗旨是不一致的。在校三年,可以在某些时候把学生交给企业管理,例如“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但是大多数时间学生应该在学校管理下学习,才有可能实现“为国家培养人才”、“培养一流技工”的目标。下面笔者主要探讨“引厂进校,教师管理”这种模式。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这一直是所有技工院校的追求。我校十多年前就安装了一条加工电子产品的生产流水线。我校的电子装配生产车间约有三百多平方米,生产线有两列共60个工位。多年来,这条生产线总是开开停停,开工率非常低。经多方努力,2010年3月,我校这条生产线又开动起来了。某电子厂决定把“遥控器”的组装生产交给我校电子科完成。厂家提供生产原材料、流水线岗位的设计和岗位说明书。在“遥控器”的组装生产中共设了30道工序60个工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每个工位由厂家提供了带图片的工位作业辅导书。校方负责生产管理工作,按时将合格的成品打包后交付厂家,厂家再按数量付加工费。我校2008电子(4)班、2009电子(1)、(2)、(3)、(4)、(5)班共6个班参加了本次生产实习,每班实习4周。实习的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把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看学生的反映。
  每组装一个合格的产品,厂方付加工费0.135元。校方负责此项实习的教师按各班加工数量将相应的加工费全额交付相应的班主任。班主任再将加工费全额分发给学生。“上学还可以挣钱!”学生很高兴,比如2009电子(3)班,全班学生在实习中表现非常好,每天认真、勤快、高兴地工作。实习结束时还意犹未尽。当某些学生在其他实习中表现不佳,教师批评他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如果让我加工遥控器,我肯定很认真!”但有的学生则认为这种活纯粹是体力活,在实习中学不到知识,挣的钱也不多,白费了光阴,在实习中表现得不积极。如2009电子(5)班,班上的学生大部分是曾参加普通高考后进入我校读高技的,这个班是在17~20周(学期的最后4周)进行此项实习的,到20周时很多学生以各种借口请假,不参加实习,有的学生甚至没得到班主任的同意就不来参加实习,以致生产实习无法顺利进行。
  其次看厂方的反映。
  厂方觉得虽然他们所付加工费比普通工厂加工的费用低,但成品合格率低,耗材率高。总括起来成本并不比普通工厂低。希望校方能够努力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耗材率,否则稍贵重的产品就不敢与我们合作了。
  针对学生和厂家提出的问题,我校立即采取了措施,具体如下:
  1.师资配置。在实习中必须配两名以上的教师,一位要具有工厂生产和管理经验,负责管理生产工作;另一位要具有总结生产管理经验,善于把生产管理的实践知识提炼成理论知识并讲授给学生的能力,主要负责结合实习内容给学生讲课,让学生有目的地实习和学习。比如生产工序和工位作业辅导书就大有内容可学。在“遥控器”的组装生产中为什么设30道工序?能否减少几道工序?每个工位顺序为什么这样排而不是那样排?工位的“作业辅导书”内容有哪些?如果生产另一种产品,请你写相应的“作业辅导书”,你会写吗?这些内容的讲授可在实习过程中见缝插针地讲解,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不要以为这是简单的事,2009电子(5)班结束此次生产实习后进行的“收音机实习”就是我主管的,在实习尾声时,我要求学生仿照“遥控器”的组装生产的工序和工位“作业辅导书”写出“收音机组装生产工序”并写出相应工位的“作业辅导书”。工序就按教师教的安装顺序整理即可。全班45人,结果只有一人按要求完成。两名教师都非常重要,必须同时担任主管,一为生产主管,一为教学主管,以此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尽职尽责,让学生真正领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妙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好能再配一名青年教师,其一是为了协助管理,其二也使学校后继有人。
  2.师资培训。就我校而言,既精通工厂生产管理,又善于理论讲解的教师非常少。虽然新招的教师中研究生学历非常多,也有博士生,但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有到过工厂实践的。在老教师中也有曾在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的,但工艺技术已有了很大改变,对于新的工艺技术他们也不熟悉。而当今的电子设备基本离不开新的工艺技术,例如,贴片元件的批量焊接技术。虽然很多教师去工厂实地参观过这种技术,但看过和做过是完全不同的。“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都只有半杯水,如何能给学生一杯水呢?笔者认为,至少要派一到两名教师全职到工厂工作学习一年,以全面、深刻地掌握这种技术。下厂实习的教师工资由校方发,并以实习主管的职务计算工作量和发放相关的津贴。厂方以本厂职工的方法和要求来管理教师,但必须从便于教师学习的目的安排教师的岗位。下厂学习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负任务的重要性,绝不能以一己之私而坏了学校的大事,更不能弄虚作假误人子弟。
  3.设备配置。现在的电子产品大部分都用到贴片元件。要想长期与厂家合作,就必须有掌握良好焊接贴片元件技术的学生和设备。经过主管2009电子(3)班、(4)班、(5)班的收音机装配实习后,笔者认为,本校具有良好的“用恒温电烙铁手工焊接贴片元件技术”的学生是大有人在的,接这方面的活是绝对没问题的。但对用热风机对PGA封装的元件进行拆、焊把握不大。现在,对有电子技术专业的学校来说,恒温电烙铁、热风机、SMT机这些设备已是必需的。恒温电烙铁、热风机这些设备相信很多搞电子的学校都有,但SMT机却还不多见。如果能说服厂家购置相应设备放在学校以供校企合作使用,这是最好的办法,但难度很大,不易实现。要想在这方面做好,校方还是要主动解决。经费充足的可买最新最好的SMT机,经费不足可以买稍差的或者是二手的,能用的就行。这样与我校合作的加工电子产品的企业就会不断地增多,学生在加工产品的过程中学习此类机器的操作方法就更有兴趣。当学生见过、操作过SMT机后,进入工厂工作接触到此类机器时就不会害怕,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此类机器的操作方法。良好的设备配置对于学校来说乃一举多得之事。
  4.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在实习之前充分做好学生动员工作,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此实习目的是学习,一定要用心去实习,在实习中要主动些。对厂方提供的原材料一定要倍加爱惜。在实习过程中开展比质量高、比耗材少的活动,达到一定程度的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不爱惜材料、乱摆乱放、不按规程做事的行为给予批评和处罚。为了鼓励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在考核方面,可以把实习成绩分为两部分:服从安排,准时上下班占70分,按时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占30分。这样做,既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安心实习,又能让表现突出的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实习过程中力求做到高品质,低损耗,让厂方满意,学生获得成功感,实现厂方、学生、校方三方共赢。
  总而言之,在所有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引厂进校,教师管理”这一模式对技工学校来说是最容易掌控、可实操性最强、最能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模式。技工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让他们以后能更好为社会服务,过上美好的生活。”技校学生在学校的前两年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锻炼能力,而不是服务社会。所以“引厂进校,教师管理”这一实习模式是最有效和可行的实习模式。
  参考文献:
  [1]头狼电子商务.校企合作[DB/OL].(2011-06-29).baike.baidu.com/view/486
  909.htm.
  [2]校企合作五大模式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N].泉州晚报,2011-06-26.
  [3]校企合作 互惠共赢[N].经济日报,2010-12-09.
  [4]郎庆旭.引工厂进校 增办学活力 促经济发展[DB/OL].(2010-04-19).[2011-08-22].www.bsjy.com.cn/Article/gljy/zcjy/201001/3778.html.
  [5]李云鹏.校企合作,开启技能人才培养之路[DB/OL].(2011-08-25).edu.163.com/11/0817/15/7BOHQUU900294J7G.html.
  作者简介:
  黄悦好(1972—),女,广东珠海人,广东省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一体化教学。
  (本文责任编辑:郑晶)
其他文献
摘要:植物与植物生理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在分析植物与植物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具针对性,要改革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实践教学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园林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改;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
分析了常用的无源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原理和方法,提出了用逆变电源负载端并联单相全桥整流器来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功率因数校正器采用频率固定的PI控制,实现了在各种非
从无墙大学理念论析高等校院推广服务的角色定位与扮演
借鉴IHK"机电一体化工"考证的内容及组织形式,以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和实现专业教学目标为根本宗旨,构建《机电综合应用技术》教材的内容及其组织形式。教材内容涉及机械工程
实践教学知识体系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实践性——注重学生实践操作与应用能力的提升;(2)社会性——强调与行业企业界的紧密沟通与合作;(3)支撑性——关注理论与人文知识对实践的支
【正】 我局地调五处试行占用设备提取大修理费的办法收到良好的效果。他们的做法是:小队根据当年的生产任务提出选择设备的类型和要求,机动科根据设备类型在当年投资中扣除
摘要:介绍了嵌入式系统人才的需求状况,阐述了国内常见的三种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普通本科院校模式、高职院校模式和社会培训机构模式。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型本科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这种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