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主体能动性建设的思考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p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充分认识高校思政课教学主体能动性建设重要性及其存在的各种问题:主体定位和功能定位的错误,教学中的“惰化”行为模式,教学主体知识结构上的“简单化”,教师创新能力结构的“薄弱”,教学方法功能上学生的被动介入。应在思政教育的主体定位和功能定位、思政课教学的行为模式、教学主体知识结构上解放思想,在教学的能力结构上走向创新型教师,教学方法上强化改革创新,注重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学 主体能动性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Main Teaching Activity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XU Zhe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Qinzhou College, Qinzhou, Guangxi 535000)
  Abstract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and the problems exis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initia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he error of body positioning and functions, the teaching of "lazy" behavior, the "simplified" of teaching subject knowledge structure, the "weak" structure of innovative teachers, the passive involvement for students on teaching methods. We should emancipate the mi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the main location and functions, ideological teaching behavior, knowledge of the structure of teaching the subject, the ability to structure the teaching to innovative teachers, strengthe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teaching methods, focusing on teaching effects.
  Key words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main initiative construction
  
  美国学者柯尔伯格和班杜拉等人曾提出自主主义德育理论,认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同是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即在心理自由的状态下接受道德教育,形成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认知能力。目前,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尚存在着一系列影响实效的教育教学主体能动性问题,理应引起我们重视。
  1 高校思政课教学主体能动性建设重要性认识
  (1)是教学方法的重大改革,更是高校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生命线”。因为“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将会产生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离开思想政治教育,就会直接影响人的素质。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大学生面临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强烈冲击。在此背景下,如何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党和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把它提高到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调整了高校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并对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和领导、教学方法多样化和现代化、学科建设等提出指导性意见,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南。
  (2)是对传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反正。教育者不顾或很少顾及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心理特点,一味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灌输为主,引导为辅,使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双边关系”成为教育者的“单打一”,忽视大学生受教育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忽视以及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判断、筛选、理解和内化过程作用。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和吸引学生从思维到行为都全身心参与和介入教学过程。不然,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接收的容器,教师只管讲自己的,不管学生听不听,能不能接受,学生只是为了学分才被迫选修,这样的思政课不可能有好效果。
  (3)是对传统“教师中心论”的反正。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是单纯强调教师主体、主导,限制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导致“教师中心论”,在课堂上,老师往往是在进行“独角戏”表演,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囫囵吞枣,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形成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现象。
  2 高校思政课教学主体能动性建设的存在问题
  (1)主体定位和功能定位的错误。“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这意味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一种全员参与意识,相互沟通、积极配合,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取得实效。在实际中存在一些影响实效性的因素:一是一些高校领导对它缺乏应有重视,没有真正把思政课放在首位,真抓实做,在教师配备、课时安排、经费投入、设备购置、学术科研等没能很好地落到实处。二是一些非专门的思政课教师和学校非政工职能部门的教师、职工不太关心大学生道德的养成,没有形成合力。
  (2)教学中教师的“惰化”行为模式。主要是指教学行为及其过程模式没有与时俱进,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和责任心,教学上“以不变应万变”,长期使用旧教案,不研究教学对象,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这种教学方式很难适应当代大学生整体意义上的动态性特征和个体意义上的差别性特征,以及时政形势和“思想环境”的变化发展。
  (3)思政课教学主体知识结构上的“简单化”。主要是空间和时间层面的“简单化”。前者表现为:一是专业知识缺乏深度,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由于学科发展的不足和教师对学科领域的研究不多、了解不深,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些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导致不少问题在教学中“讲不深”、“讲不透”。二是教师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文科教师对理工科发展动态和相关知识不了解,同时由于教师知识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生折旧和损耗,知识结构又没能及时得到更新和完善,一味地“吃老本”,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
  (4)思政课教师创新能力结构的“薄弱”。目前,教师在教学中普遍还延续着“经验型”的教学模式,遵循着“浅入浅出”观念,即从生活常识或一般经验开始,不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证明,得出常识性结论。教学中引用很多事例但是论证少,重知识传授而轻方法教化,重知识讲解而轻能力培养,教学缺乏应有深度。有些教师常用过多的事例和故事堆垒课堂,使逻辑推理变得软弱无力,甚至被淹没。这种讲课方式,虽也能把课堂气氛弄得热热闹闹,满足学生的“感性本能”,但是课后并没有给学生留下可供思考的内容,学生没有多大收获。创新能力偏弱的教师首先表现为科研能力不足,不能做到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由于缺乏科研支撑,教学只能停留在经验层面;由于不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和最新发展成果,教学不能融入自己感悟性成果,难以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学生广泛而深度参与的教学模式,亦不能很好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5)教学方法功能上学生的被动介入。一是方法功能上不能实现学生介入,大学生的能动性发挥不够。在教学中,常常发生学生隐性逃课问题(针对“显性逃课”),学生按时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学其它知识或搞小动作。二是虽能实现学生介入,但介入偏离“应然范围”。传授理论,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以科学思想武装头脑,道德升华,志存高远。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上自主选择权的滥用和“选择”合理性的缺失,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偏离教学对象需要。三是实现学生介入,但介入是消极、被动的。首先是观念和思维消极、被动。有的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重要性和目的不明确,观念上是“要我学”不是“我要学”,其动机是应付考试,对接受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比较被动;其次是教学和学习参与上的消极、被动。四是实现学生积极介入,但介入缺乏全面性和持久性。这种方法虽然能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但调动的只是少数或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没能调动起来。调动的只是学生在某个时间和过程中的积极性,而不能调动学生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积极性。
  3 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主体能动性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1)应在思政课教育的主体定位和功能定位上解放思想。在主体定位上解放思想,就是必须明确思政教育的主体是全员的。把学生的思政教育和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大型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将教育和学生部门管理以及班主任的管理、特别是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必须在校内形成全员育人的大环境和完善科学的思政教育体系,发挥全体教职工、各种途径和环节的思政教育功能,形成卓有成效的思政教育合力。通过以上方式,充分体现思政教育的整体性、层次性、渗透性、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以及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每个教职员工都应该成为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对解决学生思想政治上的问题和促进他们思想政治上成长,应予以主动关注、积极介入,尤其应当注重为人师表,用良好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形象去影响学生;在功能定位上解放思想,就是必须明确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要功能是思想教育。部分思政课教师没有切实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信念培育和养成的重要使命,重视知识及其体系的传授,轻视思政课的教化功能和自己所扮演的教化角色。作为思政课教师应明确自己不同于其他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
  (2)应在思政课教学的行为模式上解放思想。思政课不仅要能解决老问题、老情况,而且必须能够解决新问题、新情况,这是思政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思政教育获取吸引力、感染力的源头活水。所以,思政课教学模式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克服惰性,要结合具体的、变化的情况和问题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做到常教常新。思政教育作为一项动态工程,经常要面对理论的不断创新和教材的适时修订等问题。因此,在教学的行为模式上必须要解放思想,摒弃“惰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变化了的思想情况,依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抓住时代脉搏,注入新内容。
  (3)应在思政课教学的主体知识结构上解放思想。就是要克服教师知识结构的“简单化”问题。即是必须明确思政课教师“高学历”、“宽阅历”、“专家化”的成长路径。“高学历”这一点无需过多解释;所谓“专家化”,就是思政课教师应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思政课教育教学专家。既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广博的学识,还要学风正派,品德高尚,热爱并精于本课程教学;“宽阅历”,就在于思政课涉及面非常广,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近现代史等多个学科,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革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党建,以及道德修养法律和心理发展。这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有广博知识,更要有较宽的社会阅历。思政课教师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就必须在关联思政教育的大学课程范围内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充电,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且“采取脱产进修、攻读学位、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措施”,加快自我成长历程,争取自己变成专家型、复合型、发展型的思政课教师。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之一,必需具有较高素质,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应主动和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因材施教,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找寻学生认识需要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另外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组织调控能力,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组织调控能力,调控好每一个环节,合理安排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总结,使教学活动能够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在思政课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知识、敏捷应变能力以及科学管理能力,才能有良好的互动效果。
  (4)应在思政课教学的能力结构上走向创新型教师。主要是努力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一是要走出“经验型”教师的围囿,走向创新型教师,走“深入浅出”的成长路径。“所谓‘深入浅出’,即是从复杂的概念、范畴、理论观点或者有深刻理论寓意的典故开始,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判断或者运用典故、典型案例、比喻等方式,得出深刻的理论结论,并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不断增强解决思政课问题的创新能力。”二是结合新形势下的思政学科和思政课教改,加大科研和教研力度,努力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以研究促教学。有的教师觉得思政课既然是党和国家要求开设的,那么“照本宣科”就可以了,科研搞不搞不重要。显然,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首先是搞好教学,但是如果不搞科研,顶多只是一个教书匠。其实,没有科研作支撑,教学也不可能搞好。有人说,中学学知识、大学学理论、研究生学方法。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科学可以讨论,但是它从一个侧面说明知识和学习的层次性。思政课有的课程在中学时代学生已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和接触。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大学里的思政理论课之一,中学也有一门相关的课程《政治常识》,其中一些内容学生肯定已学过,如果教师只是“炒冷饭”般把相关内容重复,学生必然兴味索然。实际上,大学已从中学“知其然”进到“知其所以然”阶段。
  (5)应在教学方法上强化改革创新,注重教学效果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和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既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以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思政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意见》明确提出,要切实改进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和研究式教学。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学会讲一些新话,多用学生听得懂、愿意听、喜欢听的生动鲜活的事例,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学的效果。”根据文件精神,要在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功能上实现学生的“有效介入”和“高效介入”。首先,作为教师,一定要改变对大学生的一些传统认识:他们不只是一群“无我”、“无心”、“无情”的学习机器,而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的发展主体。其次,在教学中,精心选择教学方法。要尽量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所谓的“答案”塞进学生头脑;尽量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顾学校、专业、学生的差别;注意避免单纯理论讲授而不联系实际或者只有故事情节而不作理论分析的教学方法。孔子说:“有教无类”。思政课教学要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应恰当地结合学校、专业的特殊性,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精心选择、设计,运用专题式和案例式,演讲辩论、答疑辅导等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加强双边活动,使学生真正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感悟和提高,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心智模式,实现学生在课内外教育教学中的有效介入和高效介入,并始终坚持用学生“介入有效性”标准检验思政课教学的得失成败。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3).
  [4]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
  [5]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加强管理 努力办好农村合作基金会江苏省灌云县东王集乡农村合作基金会自1994年创办以来,坚持以"巩固、发展、完善、提高"作为办会的指导方针,牢牢树立效益观念,紧紧抓住重要环节,在优
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们应该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为此,本文从增强估算意识、掌握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等多个方面对估算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目的 探讨胎头前不均倾的产程处理.方法 采用对比法对胎头前不均倾76例临床分析.结果 76例胎头前不均倾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母婴安全.结论 76胎头前不均倾是产科严重的头位难
"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开发,使得地位置特殊的新疆地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域,因此拉动新疆地区就业需求。大学生作为主要的就业大军,其自身的择业观对正确就业有着重要
提出运行可靠性短期评估的概念和算法,基于元件实时可靠性模型研究运行状态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基于马尔柯夫过程的瞬时状态概率进行系统状态预测和评估,研究系统在当前运行状态
高校的安全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保持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安全教育的效
研究和推广了自相似分形中最经典的例子Cantor三分集的构造及其Hausdorff测度,解决了一类广义Cantor集的Hausdorff测定计算问题,得到了主要结构了一类广义的Cantor-2k+1(k∈N)分
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缺乏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
本文首先评介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自动评分系统,介绍语义网的相关概念及特点;然后分析语义网技术如何应用于英语作文自动评判系统及构建实施方案流程图;最后展望该技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