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顶山郏县有个圈李庄村,该村面前一座山,三面都是河,在柏堂线公路通车和北汝河大桥建成以前,村民与外界的沟通主要靠牛拉和船渡,经济非常落后。2015年8月,村里来了个年轻干部,他先了解情况、再走访群众,与村委干部商讨发展规划、多方联系筹措资金支持……一年来,圈李庄村在他的带领下“大兴土木”,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思想深入每一个村民的心。他就是平顶山学院驻郏县堂街镇圈李庄村第一书记赵伟杰
2016年8月11日,虽已立秋,但天气依然酷热难耐。记者一行刚驶入郏县堂街镇,便在桥头看见了等候已久的郏县堂街镇圈李庄村第一书记赵伟杰。赵伟杰是个标准的“80后”,但言谈举止却像一个“老干部”,问其原因,他半开玩笑说:“也许是这一年多来操心和锻炼的结果吧。”的确,圈李庄村的贫困不是一般的贫,村里没有资源也没有集体经济,甚至没有任何基础设施,在这里开展工作,难度之大、困难之多不言而喻。当然,也非常锻炼人。
初到圈李庄,一穷二白
赵伟杰在2015年8月派出驻村时,是平顶山学院学生处副处长,以前干过辅导员、院系副书记,一直从事团学工作。2015年省选派第二批驻村书记时,赵伟杰被选派到圈李庄村。2015年8月27日,赵伟杰带着满腔热情来到县乡村三级政府报到,9月1日就住在了村子里。“虽然我以前没有驻村经历,但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就想着通过这个机会为养育我的黄土地和父老乡亲做点事情,记得高中时我还为我们村写过发展规划,没想到现在真的可以圆梦了!”赵伟杰初到圈李庄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带领村干部和村民大干一场,让大家迅速致富,让经济快速发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驻村后,赵伟杰才发现事情远比他自己想象的严重,圈李庄村的贫困堪称“落后中的落后”。该村前面有座阴山,又称白象山,三面被汝河围绕,标准的Ω形地形。全村1422人,拥有土地1119亩,平均每人不到8分地。地少不说,土质还很差,由于是汝河常年冲积而成的河滩地,沙质土壤,只能种植花生和烟叶,并且种植成本还很高。由于地下一米是沙砾石,别的土地浇两遍水就行了,而这里要浇四五遍;别的地方种烟叶一亩地60斤肥料就够了,这里的施肥量是前者的三四倍。“因为是沙质土,吸水性不好,浇过的地五六天就干了。不种地,也没有别的致富门路,种吧,人力和财力成本实在是太高。”赵伟杰面对“先天不足”的圈李庄村,很是无奈。
圈李庄村的“先天不足”是村里贫困的重要原因。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面对这种境况,村干部们更是无精力、无财力对基础设施进行修建。“说到圈李庄村的基础设施,一句话总结就是基本什么都没有。全村一共两条水泥路,其余全是土路;村里没有自来水,村民都是喝井水;村支部是几间破旧平房,没有围墙,地面也没有硬化,逢下雨天开会还要到村支书家;村小学只有光秃秃两栋楼,地面是泥土地,卫生条件很差;没有文化广场,没有有线电视,文娱设施更是无从谈起……”记者与赵伟杰在村里边走边看边聊,时不时还能看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瓦房,并听到从里面传出村民的说话声。
面对圈李庄村“先天不足,后天落后”的现状,赵伟杰冷静了下来,一改初到该村的计划,把“稳扎稳打,先完善基础设施”定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
建基础设施,稳步推进
“别的村的基础设施通过前几年的扶贫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可能正在发展集体经济,但我们村基础设施基本还是零。现实条件不允许我们冒进,必须一步一步来,先把村里的基础设施建好了,才能发展集体经济和进行招商引资,毛主席也说过‘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嘛。”赵伟杰这样说。
近一年来,赵伟杰一直奔走在为圈李庄村谋发展、拉项目的路上。向省里要资金,联系学院搞帮扶,积极到相关部门汇报村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校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赵伟杰已争取项目资金230多万元,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道路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在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赵伟杰为圈李庄村“整村推进”项目争取资金75万元,今年3月底该项目已完成施工建设,硬化村内道路1.05万平方米,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也彻底解决了村民雨天出行难的问题。规划田间道路1.3公里,争取资金30多万元,目前该项目基本完成建设,村内水泥路基本形成环道。记者在圈李庄村看到,全村80%以上的道路已经得到了硬化。
加强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让村民喝上自来水。赵伟杰到圈李庄村后,发现村民还在喝井水,就积极与县水利局联系,协调为圈李庄村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并争取资金65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村内实地勘验,进入规划阶段。
完善村小学基础设施,给学生提供一个卫生、舒适的学习环境。由于圈李庄村多是“老弱病残”,所以孩子们中午放学后的吃饭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赵伟杰向学院领导汇报后,学院很快为小学捐赠了电冰箱、消毒柜、留样柜、热水器、床铺等物品,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吃住问题,这一举措使那些照顾不上孩子的村民十分感激。同时,赵伟杰还通过平顶山学院为小学捐赠了30台电脑、学习用品等,以供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长久以来,圈李庄小学的路面硬化和厕所卫生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赵伟杰针对此情况,积极与教育部门沟通,争取资金18万元,对校内的路面进行硬化并新建现代化厕所。目前,该项目正在施工中,140多名学生会在秋季开学时看到学校崭新的面貌。
编制省派第一书记专项资金项目规划,为圈李庄村多争取建设资金。赵伟杰按照省派第一书记45万元专项资金使用要求,经过村委会商议,编制了项目规划方案,准备在村里开展孟北路净化、美化工程和主干道路灯安装工程以及坑塘治理工程等。目前,这些项目已上报县扶贫办,等待批复。
从修路挖沟到饮水工程,从修建公厕到报项目、搞规划,赵伟杰在圈李庄村与各级部门之间奔走着、忙碌着。如今的圈李庄村,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谋长远发展,厚积薄发
搞基础设施建设,为的是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解决他们的基本问题,更为了圈李庄村的长远发展和村民们真正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赵伟杰不仅深知这个道理,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长远规划。
“圈李庄村要想长远发展下去,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前提下,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一个党性觉悟高、为民办实事并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村委班子;二是要开拓思维,利用各种方式发展集体经济、特色经济。”赵伟杰说,“这个想法已经在实践中了,我们要提早准备,厚积薄发。”
加强圈李庄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提高村干部的党性和为民服务意识,是赵伟杰为圈李庄村谋划长远发展的第一步。现在,圈李庄村的基础设施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在不久的将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展问题,而怎样发展、靠谁发展,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委领导班子。“说实话,赵书记来之前,村“两委”班子干工作比较松懈,有村民不配合的原因,也有自身思想上的问题。现在,群众看到村里的变化这么大,都开始相信和配合村里的工作了。同时,赵书记对村‘两委’班子抓得比较紧,在思想上引导村干部找不足、找差距,并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定期召开村委会和党员会,这在以前是没有的。”村干部李青歧说,“如今,村干部的觉悟得到了提升,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加强,每天都有村干部值班,以解决群众的各种求助。”
为树立党的阵地形象,在镇党委的支持下,赵伟杰带领村干部一点一点做预算,设计村部建设图纸,硬化了地面,建设了围墙,还利用省派第一书记办公专项经费为村部购买和安装了投影设备,今后将定期播放思想教育和科技影视,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科技知识和先进文化。
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探索乡村特色旅游,是赵伟杰为圈李庄村规划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集体经济,是广大贫困村脱贫的有效举措,是解决脱贫“兜底”人员的根本保证,是村民个体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赵伟杰与村干部根据本村客观实际,通过外出考察调研,对村里土壤、山地进行检测和对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源进行考证,最终制定了利用阴山搞山地经济林建设;成立农作物加工企业,依托“河里圈”(被汝河围绕区域的统称)盛产花生、辣椒等农产品优势,进行农产品加工;利用村子所在小环境,探索高效可持续的良种、果树、花木、养殖、蔬菜产业建设;依托阴山、汝河、特色种植等,探索乡村特色旅游整体发展规划。“现在我们就是一边把基础打牢固,一边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规划。”赵伟杰对圈李庄村未来的发展很乐观。
虽然圈李庄村目前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刚刚制定的阶段,但可以看出,在这个不知疲倦、一直行走在扶贫道路上的“80后”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圈李庄村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2016年8月11日,虽已立秋,但天气依然酷热难耐。记者一行刚驶入郏县堂街镇,便在桥头看见了等候已久的郏县堂街镇圈李庄村第一书记赵伟杰。赵伟杰是个标准的“80后”,但言谈举止却像一个“老干部”,问其原因,他半开玩笑说:“也许是这一年多来操心和锻炼的结果吧。”的确,圈李庄村的贫困不是一般的贫,村里没有资源也没有集体经济,甚至没有任何基础设施,在这里开展工作,难度之大、困难之多不言而喻。当然,也非常锻炼人。
初到圈李庄,一穷二白
赵伟杰在2015年8月派出驻村时,是平顶山学院学生处副处长,以前干过辅导员、院系副书记,一直从事团学工作。2015年省选派第二批驻村书记时,赵伟杰被选派到圈李庄村。2015年8月27日,赵伟杰带着满腔热情来到县乡村三级政府报到,9月1日就住在了村子里。“虽然我以前没有驻村经历,但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就想着通过这个机会为养育我的黄土地和父老乡亲做点事情,记得高中时我还为我们村写过发展规划,没想到现在真的可以圆梦了!”赵伟杰初到圈李庄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带领村干部和村民大干一场,让大家迅速致富,让经济快速发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驻村后,赵伟杰才发现事情远比他自己想象的严重,圈李庄村的贫困堪称“落后中的落后”。该村前面有座阴山,又称白象山,三面被汝河围绕,标准的Ω形地形。全村1422人,拥有土地1119亩,平均每人不到8分地。地少不说,土质还很差,由于是汝河常年冲积而成的河滩地,沙质土壤,只能种植花生和烟叶,并且种植成本还很高。由于地下一米是沙砾石,别的土地浇两遍水就行了,而这里要浇四五遍;别的地方种烟叶一亩地60斤肥料就够了,这里的施肥量是前者的三四倍。“因为是沙质土,吸水性不好,浇过的地五六天就干了。不种地,也没有别的致富门路,种吧,人力和财力成本实在是太高。”赵伟杰面对“先天不足”的圈李庄村,很是无奈。
圈李庄村的“先天不足”是村里贫困的重要原因。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面对这种境况,村干部们更是无精力、无财力对基础设施进行修建。“说到圈李庄村的基础设施,一句话总结就是基本什么都没有。全村一共两条水泥路,其余全是土路;村里没有自来水,村民都是喝井水;村支部是几间破旧平房,没有围墙,地面也没有硬化,逢下雨天开会还要到村支书家;村小学只有光秃秃两栋楼,地面是泥土地,卫生条件很差;没有文化广场,没有有线电视,文娱设施更是无从谈起……”记者与赵伟杰在村里边走边看边聊,时不时还能看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瓦房,并听到从里面传出村民的说话声。
面对圈李庄村“先天不足,后天落后”的现状,赵伟杰冷静了下来,一改初到该村的计划,把“稳扎稳打,先完善基础设施”定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
建基础设施,稳步推进
“别的村的基础设施通过前几年的扶贫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可能正在发展集体经济,但我们村基础设施基本还是零。现实条件不允许我们冒进,必须一步一步来,先把村里的基础设施建好了,才能发展集体经济和进行招商引资,毛主席也说过‘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嘛。”赵伟杰这样说。
近一年来,赵伟杰一直奔走在为圈李庄村谋发展、拉项目的路上。向省里要资金,联系学院搞帮扶,积极到相关部门汇报村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校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赵伟杰已争取项目资金230多万元,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道路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在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赵伟杰为圈李庄村“整村推进”项目争取资金75万元,今年3月底该项目已完成施工建设,硬化村内道路1.05万平方米,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也彻底解决了村民雨天出行难的问题。规划田间道路1.3公里,争取资金30多万元,目前该项目基本完成建设,村内水泥路基本形成环道。记者在圈李庄村看到,全村80%以上的道路已经得到了硬化。
加强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让村民喝上自来水。赵伟杰到圈李庄村后,发现村民还在喝井水,就积极与县水利局联系,协调为圈李庄村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并争取资金65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村内实地勘验,进入规划阶段。
完善村小学基础设施,给学生提供一个卫生、舒适的学习环境。由于圈李庄村多是“老弱病残”,所以孩子们中午放学后的吃饭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赵伟杰向学院领导汇报后,学院很快为小学捐赠了电冰箱、消毒柜、留样柜、热水器、床铺等物品,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吃住问题,这一举措使那些照顾不上孩子的村民十分感激。同时,赵伟杰还通过平顶山学院为小学捐赠了30台电脑、学习用品等,以供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长久以来,圈李庄小学的路面硬化和厕所卫生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赵伟杰针对此情况,积极与教育部门沟通,争取资金18万元,对校内的路面进行硬化并新建现代化厕所。目前,该项目正在施工中,140多名学生会在秋季开学时看到学校崭新的面貌。
编制省派第一书记专项资金项目规划,为圈李庄村多争取建设资金。赵伟杰按照省派第一书记45万元专项资金使用要求,经过村委会商议,编制了项目规划方案,准备在村里开展孟北路净化、美化工程和主干道路灯安装工程以及坑塘治理工程等。目前,这些项目已上报县扶贫办,等待批复。
从修路挖沟到饮水工程,从修建公厕到报项目、搞规划,赵伟杰在圈李庄村与各级部门之间奔走着、忙碌着。如今的圈李庄村,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谋长远发展,厚积薄发
搞基础设施建设,为的是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解决他们的基本问题,更为了圈李庄村的长远发展和村民们真正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赵伟杰不仅深知这个道理,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长远规划。
“圈李庄村要想长远发展下去,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前提下,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一个党性觉悟高、为民办实事并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村委班子;二是要开拓思维,利用各种方式发展集体经济、特色经济。”赵伟杰说,“这个想法已经在实践中了,我们要提早准备,厚积薄发。”
加强圈李庄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提高村干部的党性和为民服务意识,是赵伟杰为圈李庄村谋划长远发展的第一步。现在,圈李庄村的基础设施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在不久的将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展问题,而怎样发展、靠谁发展,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委领导班子。“说实话,赵书记来之前,村“两委”班子干工作比较松懈,有村民不配合的原因,也有自身思想上的问题。现在,群众看到村里的变化这么大,都开始相信和配合村里的工作了。同时,赵书记对村‘两委’班子抓得比较紧,在思想上引导村干部找不足、找差距,并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定期召开村委会和党员会,这在以前是没有的。”村干部李青歧说,“如今,村干部的觉悟得到了提升,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加强,每天都有村干部值班,以解决群众的各种求助。”
为树立党的阵地形象,在镇党委的支持下,赵伟杰带领村干部一点一点做预算,设计村部建设图纸,硬化了地面,建设了围墙,还利用省派第一书记办公专项经费为村部购买和安装了投影设备,今后将定期播放思想教育和科技影视,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科技知识和先进文化。
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探索乡村特色旅游,是赵伟杰为圈李庄村规划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集体经济,是广大贫困村脱贫的有效举措,是解决脱贫“兜底”人员的根本保证,是村民个体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赵伟杰与村干部根据本村客观实际,通过外出考察调研,对村里土壤、山地进行检测和对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源进行考证,最终制定了利用阴山搞山地经济林建设;成立农作物加工企业,依托“河里圈”(被汝河围绕区域的统称)盛产花生、辣椒等农产品优势,进行农产品加工;利用村子所在小环境,探索高效可持续的良种、果树、花木、养殖、蔬菜产业建设;依托阴山、汝河、特色种植等,探索乡村特色旅游整体发展规划。“现在我们就是一边把基础打牢固,一边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规划。”赵伟杰对圈李庄村未来的发展很乐观。
虽然圈李庄村目前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刚刚制定的阶段,但可以看出,在这个不知疲倦、一直行走在扶贫道路上的“80后”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圈李庄村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