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逐步推广的“未来教室”,为创造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平台。本文将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一课为依托,简要讨论“未来教室”在小学数学创造教育中的应用。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要通过解放大脑、双眼、双手、嘴、时间和空间来进一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而这也正是实施创造性教育的基本核心。同一课堂中,既要保证学困生在复习中巩固旧知,又要让学优生转化并产生新鲜感,从而形成知识“网络”,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艺术性地处理课堂,让学生多观察、多画图、多交流、多思考。
一、解放学生大脑多思考
复习不仅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整理和复习,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产生新的思考,获得新的认识,进而加深理解,提高能力。陶行知先生认为,解放儿童的大脑,对创造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而在《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一课中,有这样一题:
有一根圆柱形木头,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看看你能提出什么样的实际问题来,并解答。
注意:抓住“削”“挖”“切”等动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留下充分的探究空间。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大问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抓住“削”“挖”“切”等动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留下充分的探究空间。教师大胆地将问题抛给学生去提,完全放手让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大胆冲破常规思路的束缚,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式,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问题,开展探究学习。在“未来教室”中,学生可以将提出的问题和结果通过手中的平板拍照上传,及时分享给同学,教师也可以更快更全面地在教师端中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这样的课堂,充分做到了問题空间的解放,学生思维的解放,学习方式的解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解放学生双眼多观察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很多时候,很多问题,首先需要学生认真地去观察物体才能进一步思考。例如在《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一课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一个圆柱形水桶,从外面量底面半径是23厘米,从里面量,底面半径20厘米,高6分米。
①给这个水桶加个盖,就是求(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要通过解放大脑、双眼、双手、嘴、时间和空间来进一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而这也正是实施创造性教育的基本核心。同一课堂中,既要保证学困生在复习中巩固旧知,又要让学优生转化并产生新鲜感,从而形成知识“网络”,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艺术性地处理课堂,让学生多观察、多画图、多交流、多思考。
一、解放学生大脑多思考
复习不仅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整理和复习,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产生新的思考,获得新的认识,进而加深理解,提高能力。陶行知先生认为,解放儿童的大脑,对创造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而在《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一课中,有这样一题:
有一根圆柱形木头,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看看你能提出什么样的实际问题来,并解答。
注意:抓住“削”“挖”“切”等动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留下充分的探究空间。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大问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抓住“削”“挖”“切”等动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究留下充分的探究空间。教师大胆地将问题抛给学生去提,完全放手让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大胆冲破常规思路的束缚,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式,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问题,开展探究学习。在“未来教室”中,学生可以将提出的问题和结果通过手中的平板拍照上传,及时分享给同学,教师也可以更快更全面地在教师端中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这样的课堂,充分做到了問题空间的解放,学生思维的解放,学习方式的解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解放学生双眼多观察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很多时候,很多问题,首先需要学生认真地去观察物体才能进一步思考。例如在《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一课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一个圆柱形水桶,从外面量底面半径是23厘米,从里面量,底面半径20厘米,高6分米。
①给这个水桶加个盖,就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