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运用连井相分析、平面相分析等方法明确了文中研究区的区域沉积特征与相演化过程,同时又通过泥岩颜色、电性特征、砂体厚度等角度来描述蓬莱9-1区的储集层特征,从而为研究区进一步的勘探部署提供条件。
关键词:储层特征;区域沉积特征;相演化
1 区域沉积特征与相演化
陆相沉积盆地层序地层发育受控于构造运动幕式运动、湖平面升降、古气候、沉积物供给、沉积地形特征等多因素,而这些地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直接体现形式则是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类型及充填叠置特征。
1.1 连井相分析
明确沉积体系构成与资料响应特征基础上,建立了岩心-测井曲线-地震剖面之间的转换模型[ 1 ],完成了蓬莱16-17地区26口井单井沉积相分析。结合岩石类型组合、泥岩颜色分区及沉积特征,以录井岩性组合、测井曲线等资料为基础,探讨了高精度层序格架内单井沉积相演化特征,以PL9-1-3井为例进行阐述。
如图所示,SQGl、SQGu下半旋回地层中测井响应特征为自然伽马为低值,自然电位靠近泥岩基线,电阻率曲线为低值,表明在此地层中以泥岩发育为主,并与薄砂层成互层,从沉积相百分比中看出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三角洲前缘次之,三角洲平原沉积基本不发育。综上所述,滨浅湖沉积主要发育于SQG下半旋回地层中,与三角洲前缘沉积交互出现。测井曲线上,为箱形、漏斗形或复合形靠近泥岩基线的加积序列。
1.2 平面相分析
研究区沉积物源主要是来自于研究区由北至南及由东北向西南两支,砂体平面展布形态清晰的反映出了这一物源分析结果。目的层沉积环境从垂向与平面展布分析表明该时期为水退背景下的退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 2 ]。
馆陶组下段SQGl由图可以看出,该四级层序单元内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为主,以浅水三角洲平原、前缘及浅湖等亚相单元构成,并且左边中部和上部均有下部潜山地层上拱刺穿所形成的凸起。沉积砂体整体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这与该期物源供给方向依旧为东北方向有关。馆陶组上段SQGu沉积平面特征浅水三角洲呈枝状自东北向西南发育,面积约占研究区3/5,其余为滨浅湖沉积,表明基准面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
2 PL9-1井区储集砂体发育特征
本次研究以高精度3D数据体为主,结合区内钻井、录井、分析测试等资料,以地震属性切片技术、储层砂体自动识别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等方法,完成了储层砂体刻画研究,并深入探讨了储层砂体空间演化规律及主要控制因素[ 3 ]。
2.1 泥岩颜色
以研究区岩心,岩屑资料为基础,分别编制了馆陶组泥岩颜色平面分区图(图3)。由图可见,庙西北凸起上具有不同的泥岩颜色组合:不难发现,尽管泥岩颜色组合类型不同,但均代表了弱氧化-弱还原、还原的环境,反映了沉积期以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为特色。
2.2 电性特性
明确沉积体系构成与资料响应特征基础上,建立了岩心-测井曲线-地震剖面之间的转换模型,完成了蓬莱9-1地区26口井单井沉积相分析。研究区电性特征相似,以PL9-1-2井为例进行阐述。
三角洲前缘亚相:馆陶组局部发育,测井响应特征明显的体现出了分流河道异常响应,以齿化漏斗形连续进积序列为特征。
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平原在SQG时期以薄层状与三角洲前缘或滨浅湖沉积交互发育。自然GR曲线以齿化漏斗形、箱型为主要特征。
滨浅湖亚相:由图所示,滨浅湖细粒沉积主要发育于SQG时期,与浅水三角洲沉积交互出现。测井曲线上为一套箱形、漏斗形或复合型靠近泥岩基线的垂向加积序列。
河道亚相:测井曲线上表现为高幅齿化箱形-钟形组合特征,代表多期辫状河道叠置与河漫滩微相组合特征。
2.3 砂体厚度
砂岩的厚度整体式呈现“近源粗,近盆细”的特征[ 4 ]。基于此,以岩屑录井资料为基础研究区平面等值线图,色标由绿色-蓝色构成,颜色越绿代表砂岩厚度越大。井位旁饼状图中由黄色-紫色-灰色构成,黄色表示浅水三角洲沉积,紫色表示河流沉积,灰色表示湖泊沉积。
图4左图展示了PSQGu-0砂岩厚度分布等值线图,靠近东部至PL15-2构造区砂岩厚度较大,平均55m以上,北部局部地区砂岩厚度达45m,而庙西北凸起中部砂岩厚度相对较薄,均在20m以下,表明沉积期湖盆位于中部地区。
图4右图中展示了PSQGu-1砂岩厚度分布特征,可清晰的观察到由东南至PL15-2构造区方向砂岩厚度较大,连通性较好,仍以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为主。北部地区砂体厚度达40m,沉积特征以浅水三角洲为主,局部发育河流及湖泊沉积,表明此方向有小型沉积物源,砂体储集性能优良。
2.4 砂体发育特征
本次研究以高精度3D数据体为主[ 5 ],结合区内钻井、录井、分析测试等资料,以地震属性切片技术、储层砂体自动识别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等方法[ 6 ],完成了储层砂体刻画研究,从砂体发育看,本区主要发育的砂体中有两个端元:即以叠覆朵体为特征的连片砂体及以分流为特点的条带状砂体[ 7 ]。
2.4.1叠覆状砂体
该区域砂体连片分布,中部和东部地区,虽连片但内部但有差异,且由一系列相互独立且较小的区域构成的,并且其具有较一致的展布方向或内部结构,因而可将其视为单独的朵体。基于此可认为其主要由单个朵体叠覆而构成整个砂体,单个朵体构成沉积的基本元,分布相对局限,而多个朵体相互叠置,形成连片砂体,从而形成大面积连片分布砂体,可形成较大的构造油气藏或较大规模的岩性油气藏。
2.4.2条带状砂体
在研究区内,该层序内砂体发育较为局限,呈网状分布,分叉现象增加。而在构造主体部位有一定的叠覆朵体特征,但叠覆程度较差,砂体相对局限。不同时期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置,造就了目前网状分布的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连片砂体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推测可能是分流砂坝的坝核或坝复合体部分,相对较薄的位置可能为坝间河道或坝边缘相对富泥的部位。沉积环境仍以浅水三角洲沉积及湖泊沉积为主。
2.4.3过渡状砂体
尽管以上两种砂体的形态特征非常清楚,具有明显的差异,但大部分的砂体的分布并不象以上两种形态如此明确,而是处于两者间的过渡状态,即砂体具有一定的延布范围,但又没有非常连片。具有一定的分叉,但其网状特征又不是非常明显,局部连片,部分分叉,因而体现出一种过渡的形态特征。
3 小结
本文中在区域相分析基础上,以四级旋回为单位,以单井相分析为基础,参考地震反演成果,对蓬莱9-1构造区进行了区域沉积体系研究及相演化研究,明确了储层发育特点。在三角洲砂体发育特征研究基础上,结合沉积模拟实验和现代调查,对浅水湖盆三角洲砂体发育控制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湖平面波动、沉积物源特征、古地貌特征等共同控制了砂体的发育。
参考文献:
[1] 赵文智,池英柳.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层系区域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J].石油学报,2000,21(1):10-15
[2] A.D.Miall. Reconstructing the architecture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preserved fluvial record as a tool for reservoir development: A reality check[J].AAPG Bulletin,2006,90(7):989-1002.
[3] Postma. An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in delta architecture[J]. Terra Nova,1990,2(2):124-130.
[4] 胡元现,李思田,杨士恭.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神木地区浅湖三角洲沉积作用及煤聚集[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9,14(4):379-390.
[5] 何仕斌,朱伟林,李丽霞.渤中坳陷沉积演化和上第三系储盖组合分析[J].石油学报,2001,22(2):38-43.
[6] 刘显阳,李树同,王琪,等.陕北地区长81浅水缓坡砂体类型特征及成因模式[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24(1):47-53.
[7] 侯明才,陈洪德,田景春.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2001,21(3):128-134.
作者简介:刘鹤(1992-),女,汉族,湖北英山人,地质工程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应用沉积学。
关键词:储层特征;区域沉积特征;相演化
1 区域沉积特征与相演化
陆相沉积盆地层序地层发育受控于构造运动幕式运动、湖平面升降、古气候、沉积物供给、沉积地形特征等多因素,而这些地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直接体现形式则是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类型及充填叠置特征。
1.1 连井相分析
明确沉积体系构成与资料响应特征基础上,建立了岩心-测井曲线-地震剖面之间的转换模型[ 1 ],完成了蓬莱16-17地区26口井单井沉积相分析。结合岩石类型组合、泥岩颜色分区及沉积特征,以录井岩性组合、测井曲线等资料为基础,探讨了高精度层序格架内单井沉积相演化特征,以PL9-1-3井为例进行阐述。
如图所示,SQGl、SQGu下半旋回地层中测井响应特征为自然伽马为低值,自然电位靠近泥岩基线,电阻率曲线为低值,表明在此地层中以泥岩发育为主,并与薄砂层成互层,从沉积相百分比中看出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三角洲前缘次之,三角洲平原沉积基本不发育。综上所述,滨浅湖沉积主要发育于SQG下半旋回地层中,与三角洲前缘沉积交互出现。测井曲线上,为箱形、漏斗形或复合形靠近泥岩基线的加积序列。
1.2 平面相分析
研究区沉积物源主要是来自于研究区由北至南及由东北向西南两支,砂体平面展布形态清晰的反映出了这一物源分析结果。目的层沉积环境从垂向与平面展布分析表明该时期为水退背景下的退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 2 ]。
馆陶组下段SQGl由图可以看出,该四级层序单元内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为主,以浅水三角洲平原、前缘及浅湖等亚相单元构成,并且左边中部和上部均有下部潜山地层上拱刺穿所形成的凸起。沉积砂体整体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这与该期物源供给方向依旧为东北方向有关。馆陶组上段SQGu沉积平面特征浅水三角洲呈枝状自东北向西南发育,面积约占研究区3/5,其余为滨浅湖沉积,表明基准面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
2 PL9-1井区储集砂体发育特征
本次研究以高精度3D数据体为主,结合区内钻井、录井、分析测试等资料,以地震属性切片技术、储层砂体自动识别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等方法,完成了储层砂体刻画研究,并深入探讨了储层砂体空间演化规律及主要控制因素[ 3 ]。
2.1 泥岩颜色
以研究区岩心,岩屑资料为基础,分别编制了馆陶组泥岩颜色平面分区图(图3)。由图可见,庙西北凸起上具有不同的泥岩颜色组合:不难发现,尽管泥岩颜色组合类型不同,但均代表了弱氧化-弱还原、还原的环境,反映了沉积期以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为特色。
2.2 电性特性
明确沉积体系构成与资料响应特征基础上,建立了岩心-测井曲线-地震剖面之间的转换模型,完成了蓬莱9-1地区26口井单井沉积相分析。研究区电性特征相似,以PL9-1-2井为例进行阐述。
三角洲前缘亚相:馆陶组局部发育,测井响应特征明显的体现出了分流河道异常响应,以齿化漏斗形连续进积序列为特征。
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平原在SQG时期以薄层状与三角洲前缘或滨浅湖沉积交互发育。自然GR曲线以齿化漏斗形、箱型为主要特征。
滨浅湖亚相:由图所示,滨浅湖细粒沉积主要发育于SQG时期,与浅水三角洲沉积交互出现。测井曲线上为一套箱形、漏斗形或复合型靠近泥岩基线的垂向加积序列。
河道亚相:测井曲线上表现为高幅齿化箱形-钟形组合特征,代表多期辫状河道叠置与河漫滩微相组合特征。
2.3 砂体厚度
砂岩的厚度整体式呈现“近源粗,近盆细”的特征[ 4 ]。基于此,以岩屑录井资料为基础研究区平面等值线图,色标由绿色-蓝色构成,颜色越绿代表砂岩厚度越大。井位旁饼状图中由黄色-紫色-灰色构成,黄色表示浅水三角洲沉积,紫色表示河流沉积,灰色表示湖泊沉积。
图4左图展示了PSQGu-0砂岩厚度分布等值线图,靠近东部至PL15-2构造区砂岩厚度较大,平均55m以上,北部局部地区砂岩厚度达45m,而庙西北凸起中部砂岩厚度相对较薄,均在20m以下,表明沉积期湖盆位于中部地区。
图4右图中展示了PSQGu-1砂岩厚度分布特征,可清晰的观察到由东南至PL15-2构造区方向砂岩厚度较大,连通性较好,仍以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为主。北部地区砂体厚度达40m,沉积特征以浅水三角洲为主,局部发育河流及湖泊沉积,表明此方向有小型沉积物源,砂体储集性能优良。
2.4 砂体发育特征
本次研究以高精度3D数据体为主[ 5 ],结合区内钻井、录井、分析测试等资料,以地震属性切片技术、储层砂体自动识别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等方法[ 6 ],完成了储层砂体刻画研究,从砂体发育看,本区主要发育的砂体中有两个端元:即以叠覆朵体为特征的连片砂体及以分流为特点的条带状砂体[ 7 ]。
2.4.1叠覆状砂体
该区域砂体连片分布,中部和东部地区,虽连片但内部但有差异,且由一系列相互独立且较小的区域构成的,并且其具有较一致的展布方向或内部结构,因而可将其视为单独的朵体。基于此可认为其主要由单个朵体叠覆而构成整个砂体,单个朵体构成沉积的基本元,分布相对局限,而多个朵体相互叠置,形成连片砂体,从而形成大面积连片分布砂体,可形成较大的构造油气藏或较大规模的岩性油气藏。
2.4.2条带状砂体
在研究区内,该层序内砂体发育较为局限,呈网状分布,分叉现象增加。而在构造主体部位有一定的叠覆朵体特征,但叠覆程度较差,砂体相对局限。不同时期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置,造就了目前网状分布的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连片砂体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推测可能是分流砂坝的坝核或坝复合体部分,相对较薄的位置可能为坝间河道或坝边缘相对富泥的部位。沉积环境仍以浅水三角洲沉积及湖泊沉积为主。
2.4.3过渡状砂体
尽管以上两种砂体的形态特征非常清楚,具有明显的差异,但大部分的砂体的分布并不象以上两种形态如此明确,而是处于两者间的过渡状态,即砂体具有一定的延布范围,但又没有非常连片。具有一定的分叉,但其网状特征又不是非常明显,局部连片,部分分叉,因而体现出一种过渡的形态特征。
3 小结
本文中在区域相分析基础上,以四级旋回为单位,以单井相分析为基础,参考地震反演成果,对蓬莱9-1构造区进行了区域沉积体系研究及相演化研究,明确了储层发育特点。在三角洲砂体发育特征研究基础上,结合沉积模拟实验和现代调查,对浅水湖盆三角洲砂体发育控制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湖平面波动、沉积物源特征、古地貌特征等共同控制了砂体的发育。
参考文献:
[1] 赵文智,池英柳.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层系区域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J].石油学报,2000,21(1):10-15
[2] A.D.Miall. Reconstructing the architecture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preserved fluvial record as a tool for reservoir development: A reality check[J].AAPG Bulletin,2006,90(7):989-1002.
[3] Postma. An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in delta architecture[J]. Terra Nova,1990,2(2):124-130.
[4] 胡元现,李思田,杨士恭.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神木地区浅湖三角洲沉积作用及煤聚集[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9,14(4):379-390.
[5] 何仕斌,朱伟林,李丽霞.渤中坳陷沉积演化和上第三系储盖组合分析[J].石油学报,2001,22(2):38-43.
[6] 刘显阳,李树同,王琪,等.陕北地区长81浅水缓坡砂体类型特征及成因模式[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24(1):47-53.
[7] 侯明才,陈洪德,田景春.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2001,21(3):128-134.
作者简介:刘鹤(1992-),女,汉族,湖北英山人,地质工程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应用沉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