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虽有多种版本,但在内容编排上都讲究图文并茂、丰富生动。例如,人教版教材中的导入框、自由阅读卡、插图、楷体字、古文摘录以及简短的动脑筋等。这些非正文内容相对于占主干地位的正文内容来说,就是“零碎材料”。这些零碎材料是对课本正文的有效补充,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极容易忽视,讲授时往往一带而过,甚至置之不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些被老师视为“零碎材料”的次要内容,处理得当的话,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
1. 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历史信息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音像资料(包括照片、图片、影视作品)、历史遗存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初中课堂教学不可能让学生置身于那些远去的历史场景,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任何人是想象不出来的,这就造成学生很难理解和把握历史信息。历史图片是历史情景的再现,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比较形象地感悟历史信息。比如,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已逐步向现代化迈进,铁犁牛耕已经基本淡出人们的视线。我们只能借助教材中的图片-唐朝雨中耕作图来展示。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脑海中随即勾勒出铁犁牛耕的生产模式。
课本中的文字叙述部分,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本正文,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指出,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拥有大量的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户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为了印证这一现象,教材紧接着用楷体字和图片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直接印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已经萌芽的史实。学生一方面可以准确把握这条重要的历史信息,另一方面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
2. 有利于重点与难点的讲解,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而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讲解又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教材中非正文部分的内容在编排上紧紧围绕着重点和难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南方商业的繁荣是该课的重点,而交子的出现是商业繁荣的必然结果,教材是用一段文字和两幅插图来说明这个问题的。这让学生很容易感受到: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钱因沉重不利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今天的纸币由国家统一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区域更为广泛,印刷更为精英,有防假技术,不易仿造,同时,纸币的发行,管理也更加科学。
通过教学片断的分析,我们很明显地感悟到教材中非正文部分对教学重点与难点顺利讲解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补充和图片,可以促进教学环节顺利进行,教学目标高效实现。
3. 有益于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被教育界公认的名言,揭示出兴趣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怎样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这是历史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充分挖掘教材中非正文部分的价值,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受教材正文篇幅限制,教材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是一定的,这极大地限制了对某一问题的翔实叙述。非正文部分恰恰是正文的必要说明和补充。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历史事实,激发学习兴趣。
在介绍唐朝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课中,“动脑筋”记载了一则历史趣事: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
通过这段文字既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到唐朝丝织技术的高超工艺,丝绸质地很薄,又增强了历史知识的趣味性。
4. 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培养研究意识
思考是人类独有的智慧。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上课极易分散注意力。认真思考是注意力集中的保证,学习高效率的保障。孔子曾经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教材中简短的思考题是重要的利用材料。教材中的思考题紧扣教材,设问简单,题干精简,问题直接,还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冲突》,课本设置了一则小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请将文献材料记载的葡萄牙殖民者侵略行径桶郑和下西洋活动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文献材料:“(16世纪前期)番彝佛郎机假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新安县志》
对这个问题学生结合课本很快就能总结出来。郑和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而葡萄牙殖民者的航海是通过航海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在手段和方式上,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和平贸易、友好交往的形式,因而深受各国人民欢迎就是一个明证。葡萄牙殖民者伴随着航海活动而来的,是残暴血腥的殖民侵略活动。如材料中所说,他们窃居屯门岛,在那里建筑堡垒,大造火铳,杀人抢船,掠卖良民,甚至连婴儿都不肯放过,犯下了野蛮残暴的罪行。因此,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了当地人们的痛恨和反抗。这同郑和下西洋,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则材料答案来自于教材,在讲授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在学习小组中充分讨论,思想交流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学生既能对课本知识点进行把握,还能激发起探究意识。
综上所述,教材中被视为“零碎材料”的图片、补充文字、思考题,是教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目的的如期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给予必要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收稿日期:2013-08-10
1. 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历史信息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音像资料(包括照片、图片、影视作品)、历史遗存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初中课堂教学不可能让学生置身于那些远去的历史场景,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任何人是想象不出来的,这就造成学生很难理解和把握历史信息。历史图片是历史情景的再现,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比较形象地感悟历史信息。比如,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已逐步向现代化迈进,铁犁牛耕已经基本淡出人们的视线。我们只能借助教材中的图片-唐朝雨中耕作图来展示。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脑海中随即勾勒出铁犁牛耕的生产模式。
课本中的文字叙述部分,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本正文,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指出,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拥有大量的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户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为了印证这一现象,教材紧接着用楷体字和图片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直接印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已经萌芽的史实。学生一方面可以准确把握这条重要的历史信息,另一方面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
2. 有利于重点与难点的讲解,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而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讲解又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教材中非正文部分的内容在编排上紧紧围绕着重点和难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南方商业的繁荣是该课的重点,而交子的出现是商业繁荣的必然结果,教材是用一段文字和两幅插图来说明这个问题的。这让学生很容易感受到: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钱因沉重不利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今天的纸币由国家统一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区域更为广泛,印刷更为精英,有防假技术,不易仿造,同时,纸币的发行,管理也更加科学。
通过教学片断的分析,我们很明显地感悟到教材中非正文部分对教学重点与难点顺利讲解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补充和图片,可以促进教学环节顺利进行,教学目标高效实现。
3. 有益于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被教育界公认的名言,揭示出兴趣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怎样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这是历史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充分挖掘教材中非正文部分的价值,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受教材正文篇幅限制,教材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是一定的,这极大地限制了对某一问题的翔实叙述。非正文部分恰恰是正文的必要说明和补充。学生通过对这些知识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历史事实,激发学习兴趣。
在介绍唐朝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课中,“动脑筋”记载了一则历史趣事: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
通过这段文字既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到唐朝丝织技术的高超工艺,丝绸质地很薄,又增强了历史知识的趣味性。
4. 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培养研究意识
思考是人类独有的智慧。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上课极易分散注意力。认真思考是注意力集中的保证,学习高效率的保障。孔子曾经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教材中简短的思考题是重要的利用材料。教材中的思考题紧扣教材,设问简单,题干精简,问题直接,还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冲突》,课本设置了一则小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请将文献材料记载的葡萄牙殖民者侵略行径桶郑和下西洋活动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文献材料:“(16世纪前期)番彝佛郎机假朝贡,占据屯门海澳,时肆剽掠,屠食婴儿。”——《新安县志》
对这个问题学生结合课本很快就能总结出来。郑和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而葡萄牙殖民者的航海是通过航海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在手段和方式上,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和平贸易、友好交往的形式,因而深受各国人民欢迎就是一个明证。葡萄牙殖民者伴随着航海活动而来的,是残暴血腥的殖民侵略活动。如材料中所说,他们窃居屯门岛,在那里建筑堡垒,大造火铳,杀人抢船,掠卖良民,甚至连婴儿都不肯放过,犯下了野蛮残暴的罪行。因此,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了当地人们的痛恨和反抗。这同郑和下西洋,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则材料答案来自于教材,在讲授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在学习小组中充分讨论,思想交流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学生既能对课本知识点进行把握,还能激发起探究意识。
综上所述,教材中被视为“零碎材料”的图片、补充文字、思考题,是教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目的的如期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给予必要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收稿日期:201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