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教学应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将之变成他们自由阅读历史文献,学习研究的工具;同时继承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尤其不应忽视文化的传承性,应该了解掌握现代文中文言成份,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即于此三种目的,在文言文教学中,一要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积累文言集成块;二要在注重学习“文”的同时,注重“言”这一物质外壳的积累,从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法等语法角度扎实积累;三要“言”、“文”统一,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四要从古人的立身处事中得到启示,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词】言文统一;古为今用;集成块;语感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能自由阅读历代文献,做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工具;二是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三是了解、掌握、理解现代文中的文言成份,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基于此,文言文教学拟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1.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积累文言“集成块”
我们学习文言的一个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并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为此学文言文就必须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成这些就必须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在语文素质中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语感乃是认识主体对言语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包含着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语感是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高级语言实践习惯,它的获得要靠学生自己长期的语言实践。古人所说的“涵泳”、“好书不厌百回读,其中滋味子自知”、“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等读书心得着重描述的就是这种语感的形式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认识主体对言语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呢?
要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就必须重视诵读。诵读时不仅要读清句读,更要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这种诵读非死读,而是学生对文章的细微之处都弄清楚之后的诵读。叶圣陶说:“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讲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讲究上比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的吟诵工夫少了,多数只看看而己,这又偏向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不偏。吟诵时,对于探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宝贵的一种境界。”这里“理智地了解”、“亲切地体会”,便是语感训练时包括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主要是记载谋略和辞说,以记言见长,体现战国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语言智慧,这种文章不诵读是体会不了其语言艺术的,面一般漫读没有对内容的通彻理解也是体会不到其语言艺术的。例如邹忌对妻、妾、客问了同一个问题:我和徐公比谁漂亮?三人的回答看起来一样,其实却有很大的差别。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去何能及君也!”用语极其由衷的赞美。是“私”----偏爱的不经意流露。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已没有“妻”那么坚决自信,只在揣度着邹忌的心理去回答,但不乏溢美之词,是因为“妾”的身份而“怯”的回答。客曰:“徐公不若美君之美也”句式为一般陈述,是曲意逢迎、奉承巴结的语气,缺乏真心的赞美,给人以干巴巴感觉,因为客仅是“有求”徐公。在诵读时如果不对三人的身份、心理研究揣摩,是不可能读出三人的感情语气的。只有既注重“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又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熟读精思是语感培养的根本途径。
2.是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学“文”,也要学“言”
“言”是文章的语言材料,“文”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要想深入了解文章的“文”,必得从文章的物质外壳“言”入手。在,而且2002年高考语文将文言翻译选择题变成了自己直译,这就要求教学中应注重文言词句语法的梳理,以求得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最后译成白话。虽然它显得落后了一些,但是文言文不外是由字词、语法组建起来的,只有扎实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搞清楚一词多义、多音多义、词类活用现象、古文句式语法规律,才能理清文句结构,详加辨析,加深了解。字词意义理解上采用了“见字拆字”的办法,弄清本义然后生发引申弄清一个词的意义群体。
例如“兵”,它的甲骨文是两手持兵器,故本义是“兵器”,由兵器引出拿兵器的人----士兵;再由士兵引申出“多个士兵”----“军队”义,再由士兵、军队打仗引申出打仗时的谋略战术----“兵法”义,以此则环环相扣,深切理解意义群。语法上,学生积累了文言句式的基本类型:疑问句、陈述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的常识后,就可以根据句法结构理解文句内容。否则学生根据现代句法就会感觉古文是句法不通、难以理解。例如《鸿门宴》中张良问刘邦“大王来何操?”如不了解宾语前置则难以理解,所以根据语法,让学生分部积累,理性剖析字词句。则可举一反三加强文言理解能力。
3.文言学习中“言”不可忽略,“文”的学习更不可忽视,要“言”、“文”统一,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
传统教学,教师总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地串讲,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死气沉沉,抑制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文言文真是“古”文,是僵死的文章,这就只发挥了它作为阅读教学工具的作用,而忽视了它的人文功能,即传承文明的功能。帮教学时,要善于在课文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注意抓住课文中的文眼、中心句、关键句及课文不同一般文章之处,以此为突破口,把握作者立意构思、表达技巧,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流程,这样课堂教学就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例《季氏将为伐颛臾》选自《论语》,本文三段对话,每段对话实际上是一篇具体的议论文,本文要抓住“季氏不该伐颛臾”的三个论据。“先王以为东蒙主”、“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如何理解为什么有了这三个论据季氏就不能伐颛臾了呢?只需抓一核心问题即可,这就补充《论语.季氏》中的相关材料,即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而季氏只是鲁分封出来的一个小小大夫。教学时抓住这一逻辑线索,则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既了解了儒家的社会伦理思想,使学生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进而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这样文言文教学必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荡漾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再例如《<论语>七则》,教师平时教学大多是把这七则语录的文字内容理清,却未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七则语录所包含孔子“仁”的思想核心。第一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字梳理是容易的,关键是看它如何体现“仁”。在孔子看来,终身行之有效的一个字是“恕”,即用自己的心去揣摩别人,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便是推己及人,是爱人的表现,即“仁”……。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借助语录进入儒家思想的境地,认识它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积淀传统文化,逐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文言文学习的现实意义更不能忽视,应重视“古为今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文言文的学习如果仅停留在隔岸观火地学些文言语句,积累一些古文化知识,那岂不可惜了古人的智慧!学生只停留在“死读书,读死书”的“尽信书”境界,古文只增加了他“掉书袋”的资历。那么语文教学也就成了陶知行先生说的“没有生活的死教学,语文也就成了没有生活的死语文”。所以教学中应让学生走进文本,认真揣摩文本,学以致用。
例如《鸿门宴》教学中,可让学生对刘邦、项羽成败异变的原因进行探究,可从用人、性格、处事等方面进行对比。首先,用人方面,刘邦任人唯贤,贤士谋臣才会对他高度忠诚,形成高质量、高忠诚的团队,为日后称王天下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史记.高祖本记》记载:“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陈丞相世家》中写道“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可说是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最终活成了孤家寡人,可见,刘邦赢于“用人”,项羽输于“自用”。其次,处事方面,刘邦心胸宽广,深得人心,史料证明,刘邦到达霸上后,召集当地名士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秦朝的严刑苟法。使他深得民心。但项羽却心胸狭隘,残暴成性,不得人心。史料记载: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韩生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衣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就烹杀了这人。可见刘邦为人宽容,深得人心,项羽心胸狭窄,不得人心。最后,性格上,刘邦在军事战争中表现的有心计,重“智谋”,他善用计谋,善观人心,攻心为上。宴会前他拉拢项伯就是个佐证。宴会中,抓住项羽自大、重“义”,自称“臣”,且大做文章。其他史料记载,用阵平反间计,使项羽怀疑范增,不用其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再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垓下之围时,下令四面大吹楚歌,瓦解项羽军士气。而项羽却只有匹夫之勇,缺少谋略,一生打仗七十余次,从未失败,垓下之围时,骁勇善战,杀死几百人。可见勇猛有余,可惜谋略不足,经过这番对比分析,学生自会从二人的立身处事中得到宝贵的启示,从而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这样文言文的效用才算发挥到了极致。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版
[2]《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3]《中学语文.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一)》
[4]《高中语文优秀教案.必修1》,南方出版社出版2009年7月5版
【关键词】言文统一;古为今用;集成块;语感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能自由阅读历代文献,做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工具;二是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三是了解、掌握、理解现代文中的文言成份,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基于此,文言文教学拟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1.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积累文言“集成块”
我们学习文言的一个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并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为此学文言文就必须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成这些就必须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在语文素质中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语感乃是认识主体对言语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包含着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语感是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高级语言实践习惯,它的获得要靠学生自己长期的语言实践。古人所说的“涵泳”、“好书不厌百回读,其中滋味子自知”、“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等读书心得着重描述的就是这种语感的形式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认识主体对言语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呢?
要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就必须重视诵读。诵读时不仅要读清句读,更要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这种诵读非死读,而是学生对文章的细微之处都弄清楚之后的诵读。叶圣陶说:“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讲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讲究上比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的吟诵工夫少了,多数只看看而己,这又偏向了一面。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不偏。吟诵时,对于探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宝贵的一种境界。”这里“理智地了解”、“亲切地体会”,便是语感训练时包括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主要是记载谋略和辞说,以记言见长,体现战国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语言智慧,这种文章不诵读是体会不了其语言艺术的,面一般漫读没有对内容的通彻理解也是体会不到其语言艺术的。例如邹忌对妻、妾、客问了同一个问题:我和徐公比谁漂亮?三人的回答看起来一样,其实却有很大的差别。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去何能及君也!”用语极其由衷的赞美。是“私”----偏爱的不经意流露。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已没有“妻”那么坚决自信,只在揣度着邹忌的心理去回答,但不乏溢美之词,是因为“妾”的身份而“怯”的回答。客曰:“徐公不若美君之美也”句式为一般陈述,是曲意逢迎、奉承巴结的语气,缺乏真心的赞美,给人以干巴巴感觉,因为客仅是“有求”徐公。在诵读时如果不对三人的身份、心理研究揣摩,是不可能读出三人的感情语气的。只有既注重“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又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熟读精思是语感培养的根本途径。
2.是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学“文”,也要学“言”
“言”是文章的语言材料,“文”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要想深入了解文章的“文”,必得从文章的物质外壳“言”入手。在,而且2002年高考语文将文言翻译选择题变成了自己直译,这就要求教学中应注重文言词句语法的梳理,以求得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最后译成白话。虽然它显得落后了一些,但是文言文不外是由字词、语法组建起来的,只有扎实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搞清楚一词多义、多音多义、词类活用现象、古文句式语法规律,才能理清文句结构,详加辨析,加深了解。字词意义理解上采用了“见字拆字”的办法,弄清本义然后生发引申弄清一个词的意义群体。
例如“兵”,它的甲骨文是两手持兵器,故本义是“兵器”,由兵器引出拿兵器的人----士兵;再由士兵引申出“多个士兵”----“军队”义,再由士兵、军队打仗引申出打仗时的谋略战术----“兵法”义,以此则环环相扣,深切理解意义群。语法上,学生积累了文言句式的基本类型:疑问句、陈述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的常识后,就可以根据句法结构理解文句内容。否则学生根据现代句法就会感觉古文是句法不通、难以理解。例如《鸿门宴》中张良问刘邦“大王来何操?”如不了解宾语前置则难以理解,所以根据语法,让学生分部积累,理性剖析字词句。则可举一反三加强文言理解能力。
3.文言学习中“言”不可忽略,“文”的学习更不可忽视,要“言”、“文”统一,促进学生积淀民族优秀文化
传统教学,教师总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地串讲,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死气沉沉,抑制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文言文真是“古”文,是僵死的文章,这就只发挥了它作为阅读教学工具的作用,而忽视了它的人文功能,即传承文明的功能。帮教学时,要善于在课文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注意抓住课文中的文眼、中心句、关键句及课文不同一般文章之处,以此为突破口,把握作者立意构思、表达技巧,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流程,这样课堂教学就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例《季氏将为伐颛臾》选自《论语》,本文三段对话,每段对话实际上是一篇具体的议论文,本文要抓住“季氏不该伐颛臾”的三个论据。“先王以为东蒙主”、“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如何理解为什么有了这三个论据季氏就不能伐颛臾了呢?只需抓一核心问题即可,这就补充《论语.季氏》中的相关材料,即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而季氏只是鲁分封出来的一个小小大夫。教学时抓住这一逻辑线索,则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既了解了儒家的社会伦理思想,使学生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进而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这样文言文教学必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荡漾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再例如《<论语>七则》,教师平时教学大多是把这七则语录的文字内容理清,却未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七则语录所包含孔子“仁”的思想核心。第一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字梳理是容易的,关键是看它如何体现“仁”。在孔子看来,终身行之有效的一个字是“恕”,即用自己的心去揣摩别人,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便是推己及人,是爱人的表现,即“仁”……。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借助语录进入儒家思想的境地,认识它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积淀传统文化,逐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文言文学习的现实意义更不能忽视,应重视“古为今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文言文的学习如果仅停留在隔岸观火地学些文言语句,积累一些古文化知识,那岂不可惜了古人的智慧!学生只停留在“死读书,读死书”的“尽信书”境界,古文只增加了他“掉书袋”的资历。那么语文教学也就成了陶知行先生说的“没有生活的死教学,语文也就成了没有生活的死语文”。所以教学中应让学生走进文本,认真揣摩文本,学以致用。
例如《鸿门宴》教学中,可让学生对刘邦、项羽成败异变的原因进行探究,可从用人、性格、处事等方面进行对比。首先,用人方面,刘邦任人唯贤,贤士谋臣才会对他高度忠诚,形成高质量、高忠诚的团队,为日后称王天下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史记.高祖本记》记载:“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陈丞相世家》中写道“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可说是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最终活成了孤家寡人,可见,刘邦赢于“用人”,项羽输于“自用”。其次,处事方面,刘邦心胸宽广,深得人心,史料证明,刘邦到达霸上后,召集当地名士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废除秦朝的严刑苟法。使他深得民心。但项羽却心胸狭隘,残暴成性,不得人心。史料记载: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韩生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衣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就烹杀了这人。可见刘邦为人宽容,深得人心,项羽心胸狭窄,不得人心。最后,性格上,刘邦在军事战争中表现的有心计,重“智谋”,他善用计谋,善观人心,攻心为上。宴会前他拉拢项伯就是个佐证。宴会中,抓住项羽自大、重“义”,自称“臣”,且大做文章。其他史料记载,用阵平反间计,使项羽怀疑范增,不用其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再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垓下之围时,下令四面大吹楚歌,瓦解项羽军士气。而项羽却只有匹夫之勇,缺少谋略,一生打仗七十余次,从未失败,垓下之围时,骁勇善战,杀死几百人。可见勇猛有余,可惜谋略不足,经过这番对比分析,学生自会从二人的立身处事中得到宝贵的启示,从而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这样文言文的效用才算发挥到了极致。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版
[2]《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3]《中学语文.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一)》
[4]《高中语文优秀教案.必修1》,南方出版社出版2009年7月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