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元素探究

来源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082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能与思政课程达到高度一致,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达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贯彻下去,需要顶层设计、教师提高意识、编排合理教材,提升教学效果。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元素包括个人素养提升、家国情怀养成、勇于社会担当几个方面,深入挖掘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元素,有利于推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有利于塑造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最大化将人文社科学科育人功能发挥出来。
  【关键词】高职 语文 课程思政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来,课程思政就成为全国高校各类课程授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大学语文课程和思政课程同为大一新生入校接触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都具有人文社科特征,在人文思想引导方面能起到良好作用,两门课程可以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形成育人合力。
  一、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学语文具有独特人文特征,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经多年发展尚并未达成程式化、固定化模式,这当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认识不清晰
  课程思政需要教师以个人所授课程为载体,承托思政元素,达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它本质是上而言是一种课程观,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也就是说,课程思政倡导下的教育理念要求所有教师都承担育人职责,要求全部课程都体现育人功能。虽然这一观点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教师未真正领会何谓课程思政,怎样开展课程思政。这类教师身在教育一线,却无法真正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少数教师依旧遵循守旧,将高职语文课上成了本科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全面深入讲解文学知识和脉络,经典诗词鉴赏、人物形象剖析等专业知识,一味注重知识传递,反而忽略了语文学科本身在价值塑造上的功用。或者在授课过程中生搬硬套向学生灌输思政政治理论,不仅没有达到育人目的,反而造成教学环节中断,引起学生反感。把思政元素融入语文教学内容,要采用适当教学方法,让学生认为这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能接受并认同;要优选表达方式,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能理解吸收;要彰显现实意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能思考应用。只有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才能真正将大学语文课程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并应用于教学。
  2.教材编排不完善
  语文学科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边缘化,导致大学语文教材在高职院校教材编排出版当中也处于边缘化。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院校,高职院校专业课教材编排蒸蒸日上、热火朝天且质量越来越高,公共基础课教材编排却一直不温不火。目前思政课程有国家统一教材,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修订了新的国家标准也会出台相应教材,语文、数学和体育课程仍在“各行其政”,未有统一标准。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多数以作品选形式存在,教材組织构架以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主,仅有少量应用文或口语交际内容甚至没有。这种作品选式的教材势必会导致教师将大学语文课无形中上成作品赏析课程,而古代文学作品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只适合少数有文学爱好的同学简单欣赏,不能深入剖析,更加不适用于多数高职学生,这会使课堂变得生硬无趣,无法吸引学生,势必也会降低教学影响力。
  现有教材编排不合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编一本教材,但现实问题是高职院校中高职称、高学历、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并不多,有很多都是仅工作几年甚至零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职称水平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他们无法自编教材解决眼下存在的问题。
  3.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
  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和单招等具体形势,大批高职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的问题更加突出。现实来看,他们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学习习惯较差,甚至没有学习习惯;贪玩好动,对知识本身缺少兴趣,缺少自我约束力;人生发展方向不明确。对于这类学生,将知识和技能传播做为教学第一要务,显然不够明智,高职学生确实要以技能学习实践为主,但前提是他们能够拥有优越个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时下大批年轻人工作在一线车间厂房,但真正愿意在最基础岗位上打磨自己,坚持不懈的却少之又少。这与当下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不能说毫无关系,年轻人接触网络信息多,意识到互联网娱乐行业赚钱又快又多,多少会受其影响。这种错误思想意识,迫切需要在这些年轻学子学习过程中不断加以纠正,仅由辅导员或思政课承担这一任务可能并不够,其它课程的思政影响也要发挥作用。
  语文是多数数学生处认为还较拿得出手的、和学生之间具有天然亲近感的课程,加上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思政元素的参与,让树立正确价值观这件事变得更好实现。但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里并未得到重视,开设课时多为28或32课时,甚至部分院校已经不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由演讲与口才、中华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替代。这些课程固然有技能或素质上的培养,但大学语文融合文学作品、口语表达、应用文写作多元教学内容,它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的作用无可替代。由于课时减少,加上公共课不如专业课重要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较为轻视,学习过程中也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致使老师教学受到一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元素整合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以文、史、哲为主体,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优秀作品,包含着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展示了理想信念、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等重要内容。这些作品中承载着大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着传承历史文化传统,弘扬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等作用,把这些向善向上的信息传递给青年大学生,帮助他们塑造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从而达到预期的思政教育目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多元,经整合提炼大概可以涵盖个人个人素养提升、家国情怀养成、勇于社会担当几个方面。
  1.个人素养提升   《项羽本纪·垓下之围》是“史家之绝唱”中颇有影响的一个选段,项羽作为失败英雄典型,其故事历来被不同时代文人书写和歌颂。项羽幼年学“万人敌”的大气磅礴;少年见始皇东游时“大丈夫当如是也”的立志高远;“鸿门宴”上的刚愎自负,优柔寡断等等。这位悲剧英雄形象丰富,优点值得学习和发扬,缺点也能像一面镜子警醒后来人。历史对他有诸多评价,“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也好,“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也好,还是“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也罢,项羽确实影响千千万万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作为历史的旁观者和后来者,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总结和评价项羽,进而能认识到性格缺陷对个人的终生影响,学会审视自我,提升自我。
  苏轼也是大学语文授课内容当中极重要的一课,与中学语文偏重于作品鉴赏和介绍相反,大学语文课堂上需更注重对苏轼人生经历的介绍。他一生起起落落,宦海沉浮,却能始终豁达从容,用包揽宇宙之心面对人生风雨,这是极难得的品质。学习苏轼,了解苏轼,走进苏轼的一生,教会学生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让他们意识到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正确处理人生逆境有重要关系,科学对待人生逆境,不因一时困顿而自暴自弃,不忘初心,才是人生圆满的保证。
  2.家国情怀养成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学生最熟悉、接触最多的文化元素,通过对中国汉字发展脉络及不同时期汉字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进而提升民族自豪感。甲骨文起源于商、成熟度高且从未失传,数量众多的甲骨文中蕴含中华民族早期祭祀、占卜等历史记录,起到文化传承作用。至于中国文字后期发展,乃至文字单独发展成一门艺术,也是中国文化魅力所在。让大一新生在第一堂大学语文课上真切认识中国文字、领略汉字之美,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有助于学生提升民族自信心,树立我爱我国的道德品质。
  “千古孝思绝作”《蓼莪》表达了对父母的悼念之情。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本是中华民族美德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的道德义务,本诗以充沛情感表现这一主题,对后世影响极大,不仅在诗文赋中常有引用,甚至在朝廷诏书中也屡屡言及。本篇诗歌意在向学生传播中华传统孝道,认识父母养育之恩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健康奉献的家庭观,树立正确公民道德观念。
  3.勇于社会担当
  应用文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实现管理的重要手段。教学上要求学生了解日常应用文基础知识和写作要求,能够自如完成日常应用文写作任务,同时要重点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讲究实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开展职业道德上的潜移默化教育。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有基础性作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优秀个人品德养成上。计划和总结的学习能够使大学生意识到有“计划”的人生往往事半功倍,有助于学生对自己和专业有清醒认识;通过实践提高认识,总结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及时发现不足,确定努力方向。古语有言“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在口语表达模块,课堂案例选择上主要以《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卜算子·咏梅》《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主,让学生在朗诵、演讲中获得日常生活中不易得到的语言艺术享受,并在生动的语言艺术欣赏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无论是应用文学习或是口语表达训练,都旨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培养他们对于立足于社会,贡献于社会的高尚道德情操。
  总之,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外,最能彰显思政元素的一门课程。要重视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推广和建设,利用语文课程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共同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最终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应有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婷婷.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
  [2]王国庆.“课程思政”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大学语文教育[J].语言文学研究,2019
  [3]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
  基金项目:绵阳职业教育研究中心2020年科研课题:高职院校大學语文课程思政元素探究——以四川电子机械技术学院为例(MZY20B21)
其他文献
【摘要】田径项目被称为“运动之母”,可以看出其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地位,田径运动作为在中小学开展最为广泛的运动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田径运动会,也可看出田径运动的重要程度,每个教练员或者体育教师都期望可以训练出优秀的田径运动选手,尤其是近年来体教融合,更是加快了学校培养体育人才的要求,而体能训练是田径训练当中不可或缺,甚至是扮演者最为重要的角色和支柱。本文就当下田径训练所常使用的体
期刊
【摘要】受通信网络自身动态演化过程影响,极容易发生配置错误和蠕虫爆发等异常现象,研究大规模通信网络中异常流量的检测方法。基于时间序列估算流量熵值、构建异常流量分解模型完成检测,完成大规模通信网络中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设计。在网络通信中采用本文方法进行网络流量数据检测,该方法的误检率可以控制在10次以内,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通信网络的运行效率,具有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大规模通信网络;异常流量;检测
期刊
【摘要】高校思政课体系包含《思修》、《毛概》、《大学生心理》等多门必修课,其中尤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这一门课程理论抽象程度最高,故而高校大都在本科二、三年级开设本课程。抽象的理论和深奥的意涵同样给高校思政老师的课堂实践带来不小的挑战。本文重在结合教学实践来论证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美育实践的可行性与可能性,并以其凸显出的可贵之处与教育同行做一探讨。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教学实践 美育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英语词汇教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的重点,但大部分教师在开展词汇教学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社会教学的有效性较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尝试着从当前词汇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解决当前状态下存在的问题,来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正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高中英语教学有着一定
期刊
【摘要】在我们平时的练习设计中,往往不会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能力,只是简单地对所有学生都是布置一样的练习题,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占据了大部分学生的时间,不同的学生无法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获得成就感。作业的功能也无法得到全面的体现,更无法真正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因此,将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作业设计 分层练习 计算练习 几何练习 解决问题 观念转变  正
期刊
【摘要】现如今,少儿节目愈加丰富,观看平台的增加也令儿童的选择增多,这促使少儿节目的内容与形式也开始朝向多元化发展,而在少儿节目制作过程中,拍摄是其中重要环节,其对于后期制作与最终效果有着最为直接的关联,故而,摄像师需将自身专业性充分发挥,令少儿节目独有魅力得以绽放。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少儿节目的摄像技巧展开探讨。  【关键词】少儿节目;摄像技巧;分析  引言:如今的少儿节目更加丰富多彩,同时,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智慧校园的普及推广与应用,高校实验室也可以依托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过程。最重要的是,实验室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技术推动实验室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利于各项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研究了本科院校的实验室建设现状,指出其发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基于智慧校园的实验室建设。  【关键词】智慧校园 实验室 信息化管理  近年来,教育部颁布多项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为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手段的应用上倡导更新、更快、更高效的形式,以便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活力与智力支持。在此基础上,线上和线下资源相结合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生动性。[1]本文主要从线上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线上教学;融合
期刊
【摘要】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需要一代一代继续向下传承的,而对待传统美德的态度应当是尊敬的,同时也要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将小学教育中融入传统美德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的学校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为了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很多学校都积极地沿用儒家传统文化进行对学生道德的培养,让学生着汉家衣裳,学华夏礼仪,让学生时刻铭记自己,出生在一个礼仪之邦的国家,让学生体会礼仪
期刊
【摘要】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也逐渐被重视起来。篮球作为一项基本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同时也可提升其身体素质。在篮球活动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成为当下体育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将针对小学篮球教学中团队合作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篮球;教学;团队合作意识  引言:团队合作精神是班集体的灵魂,在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的团队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