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PTA技术的在役溶解加氢反应器均出现了局部腐蚀现象,要求被腐蚀部位的耐蚀层增加C276堆焊层.基于该项技术的更新要求,对在制溶解反应器采用带极电渣堆焊E309L+E347+C276开展焊接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选定的焊接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案合理可行.
【机 构】
:
二重(镇江)重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江苏21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PTA技术的在役溶解加氢反应器均出现了局部腐蚀现象,要求被腐蚀部位的耐蚀层增加C276堆焊层.基于该项技术的更新要求,对在制溶解反应器采用带极电渣堆焊E309L+E347+C276开展焊接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选定的焊接工艺参数和工艺方案合理可行.
其他文献
2.5D/3D芯片包含Interposer/硅穿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等复杂结构,通过多物理场仿真可以提前对2.5D/3D芯片的设计进行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SI)、电源完整性(Power Integrity,PI)及可靠性优化.总结了目前2.5D/3D芯片仿真进展与挑战,介绍了基于芯片模型的Ansys芯片-封装-系统(CPS)多物理场协同仿真方法,阐述了如何模拟芯片在真实工况下达到优化芯片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以及优化散热方式、提高结构可靠性的设计目
能够准确检测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颗粒,对于食品、药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食品、药品领域,金属检测技术主要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应用电磁法进行金属检测时,自由导电离子在金属检测系统下的输出与金属颗粒类似.当金属颗粒处于电解质溶液中时,自由导电离子会对金属颗粒的检测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处于电解质溶液中微小金属颗粒的检测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平衡式双线圈金属检测结构,研制了一种用于食品、药品生产过程中微小金属颗粒检测的金属检测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进行了电解质溶液环境下标准金属试样检测实验.通过实验发现了:“在电解
摩尔定律发展趋缓,技术变道迫在眉睫,以功能集成为核心、融合不同工艺节点的异构集成微系统成为了后摩尔时代超越摩尔定律的重要途径,获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异构集成微系统满足了当今电子系统小型化、高集成、高性能的迫切需求,并且伴随着功能密度的不断提升能够持续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高性能计算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业对高性能信息处理、数据运算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处理也成为了当前异构集成微系统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立足当今行业发展现状,针对异构集成微系统在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从先进封装、接口标准、
微能源网能够提供冷、热、电等多类型能源,使多种能源的综合调度成为可能.从数量与质量两方面反映系统中不同能源的利用效率.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基于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的理论,进行了全系统的整体性分析,建立了以效率最大为优化目标的微能源网调度模型,并利用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优化调度模型能准确地揭示能量的利用程度,实现能量评价指标从数量特征到品质特征的转变.
近年来,微系统技术作为延续摩尔定律的重要解决方案发展迅猛,各种新的设计理念、先进封装结构以及集成技术层出不穷,极大地提升了各类电子系统的功能与性能.宇航装备研制领域对微系统表现出了迫切需求,但是由于其微小型化,功能高度集成,大量采用新设计、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等特点,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宇航领域应用将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从微系统设计开发方式、结构特点、封装集成方式、可靠性保证手段等角度分析了当前微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宇航应用要求,提出了后续微系统宇航应用的相关建议.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实际锻造工艺,研究钢锭开坯过程空洞缺陷的闭合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沿轴线分布的空洞直径为钢锭直径1桙30时,当镦粗压下量为50%时,除难变形区的空洞外,其他位置的空洞都可以闭合;当空洞直径不大于钢锭直径1桙20时,空洞尺寸对空洞闭合表征参数Q的临界值没有影响,其值为0.3;对于镦粗过程难变形区未闭合的空洞,在后续经过5道次拔长,完全可以闭合.该研究结果对钢锭开坯过程空洞缺陷压实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先进集成技术的发展以应用为驱动,近年来在智能应用、5G通信、物联网、卫星通信等领域得到了空前关注.然而,集成微系统中信号串扰、腔体效应、自热效应等导致的可靠性问题分布更加密集,跨层级多场耦合过程高效数值仿真是实现集成微系统高效能设计的技术保障.多场耦合仿真已成为跨学科领域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正成为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等进步的重要手段.主要介绍了集成微系统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中关于数理建模、数值求解以及大规模问题加速求解算法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芯片持续减小的特征尺寸使得摩尔定律的发展愈发困难,微系统已然成为电子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三维异质异构集成着重于解决系统级的集成互连,其聚焦量级为亚微米至10μm,并以较低的成本连通了从微纳连接到系统级集成的桥梁.微系统三维异质异构集成技术正在逐步向三维堆叠、多功能一体化、混合异构集成方向发展,这使得微系统具有集成度高、功耗小、微小型化、可靠性高等优点.对微系统三维异质异构集成的定位与发展形态、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领域与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
3D异构集成技术是未来电子行业的关键技术,促使电子系统朝着高性能、低延迟、小尺寸、轻质量、低功耗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然而,随着信号传输速率和带宽的提高,异构集成系统各层级之间的相互干扰愈发显著,亟需多层级的协同仿真技术来捕获这种干扰,从而避免多次迭代造成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增加.多层级协同建模和仿真技术可实现跨芯片-封装-系统领域的多层级协同开发以及跨电学、热学、机械学的多物理场协同分析,是实现3D异构集成的重要保障.介绍了异构集成协同仿真的基本概念,详述了协同仿真关键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协同仿真的挑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CMOS Image Sensor, CIS)正向着高速、大像素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晶圆级封装技术由于其小型化、低成本的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根据结构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详细介绍了基于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 TSV)技术的多种CIS晶圆级封装技术,并介绍和分析不同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