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肠套叠为首发表现的小儿原发性肠道疾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肠套叠的临床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8例以肠套叠为首发表现的患儿,临床表现及诊治特点。
结果18例患儿术中均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升结肠非霍奇金淋巴瘤,B系(伯基特淋巴瘤)1例,回盲部非霍奇金淋巴瘤,B系(伯基特淋巴瘤)1例;回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3例;回盲部幼年性息肉1例,回肠幼年性息肉1例;黑斑息肉综合征型错构瘤性息肉(空肠)1例,黑斑息肉综合征型错构瘤性息肉(回肠)1例;回盲部肠重复畸形2例,回肠肠重复畸形5例;梅克尔憩室(回肠)2例。
结论对于非典型发病年龄、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肠套叠,应注意有无原发性肠道疾病继发肠套叠的可能性,条件允许时首选超声引导下盐水灌肠整复,该方法经济、安全,同时能发现部分肠道器质性病变,为进一步相关检查和手术探查提供依据,是基层医院无空气灌肠机的有效替代。对反复发作的肠套叠,需高度怀疑器质性病变的存在,手术探查很有必要,术中需仔细检查肠腔内病变,以免遗漏病变。